扫描二维码,下载化工号APP
渤海钻探二录井获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论文奖
11月7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获悉,近日,在第七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渤海钻探录井二公司报送的两篇技术论文“录井随钻地质评价在保定凹陷的应用”与“深层煤岩气含气量预测方法”,从257篇参会论文中突围,分获一等奖、二等奖,成为会上亮眼的“技术名片”。
本届交流会以“助力高效勘探开发,驱动深地深海突破” 为核心主题,是中国石油行业录井领域的年度技术“风向标”。会议集结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技术专家,通过严格评审,从257篇论文中精选40余篇优秀成果进行现场汇报。在激烈的角逐中,这个公司两篇论文凭借“解决实际难题、创新技术路径”的鲜明特点,赢得评审专家与同行代表的高度认可。
这两项获奖成果均都瞄准油气勘探的“硬骨头”。其中,“录井随钻地质评价在保定凹陷的应用”直接破解保定凹陷复杂油气层的“识别难题”——过去依赖滞后分析的评价模式,如今通过该技术实现“实时精准判断”,为当地油气资源的高效发现与开发装上了“导航仪”,并已在实际应用中收获显著成效。
另一项成果“深层煤岩气含气量预测方法”则为非常规油气勘探打开新窗口。该成果突破传统方法局限,为深层煤岩气“甜点区”(优质储量区域)筛选和储量评估提供了全新技术路径。数据显示,在数据完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区域,该方法预测精度超过80%,能为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精准“指路”,注入关键动力。(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孙汉雄 王灿丹婷)
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 开展“三全”服务施工赢高产传捷报
11月7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按井下作业公司开展“三全”服务,即:方案“全定制”、过程“全护航”、风险“全把控”。该公司承担施工的安探1-5X井传来捷报:经酸化压裂后,该井日放喷量稳定达10万立方米,作业成果超过预期,赢得建设方高度认可。
安探1-5X井是一口重点评价井,位于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杨税务潜山安探3区块,设计井深5800米,肩负着挖掘奥陶系储层潜力、为区域油气勘探提供数据支撑的重要使命。该井储层埋深超5000米,地应力高度集中,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天然裂缝发育稀疏,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客户需求就是核心目标,全力以赴啃下这块‘硬骨头’。”接到任务后,井下作业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协调领导小组,构建“前期研判-过程管控-动态优化”全链条工作机制。技术团队收集邻井数据、研读地质资料、多次开展技术研讨,量身定制专项管控措施,明确“每道工序必验收、每个参数必核对”的施工标准,为项目推进筑牢基础。
施工前期,连续降雨导致井场积水、道路泥泞,大型设备无法进场。试油工程作业部组建24小时轮班作业小组,全员冒雨奋战,仅用2天就完成井场排水与路面修复,确保施工按计划启动。施工中,从设备校准、材料检验到参数监控、工具下入,每道工序均专人盯防,同步记录分析数据,实现全程可追溯、可管控。
这个公司在施工中主动为建设方规避风险。通井阶段发现井底套管内壁结垢严重,这个公司当即组织专题研判,提出“增加套管通井刮削作业”的优化建议,获建设方认可。作业部采用“慢下快提、分段刮削”工艺,彻底清除结垢,封隔器坐封成功率达100%。后续压裂、测试阶段,技术人员24小时驻井值守,实时调整关键指标,保障作业平稳高效。
最终安探1-5X井高效释放储层潜力,成为该公司深层复杂储层改造的技术标杆。“这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技术硬实力,更体现了把建设方利益放在首位的服务初心。”建设方相关负责人在验收时评价。该成果为区域油气增储上产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彰显了这个公司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陈宁)
渤钻井下作业公司织密“防火网”守护生命线
11月7日,从中国石油渤钻井下作业公司获悉,近日,渤钻井下作业公司全面拉开消防宣传月活动序幕,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主题,积极构建“人人查隐患、处处保安全”的消防新格局,为坚决遏制火灾事故发生。
秋冬季节干燥、多风,易引发火灾,这个公司按照“预防为主、排查先行”的工作要求,对作业现场、办公楼、食堂、公寓、实验室、库房等场所开展“无死角”排查,重点聚焦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燃气管道是否安全、电气线路是否规范等关键环节。对食堂燃气系统实行“每日一查、每周一报”制度,对老旧线路、临时用电、防爆设备的专项检查。同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隐患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确保“查得出、改得掉、不反弹”。
为鼓励更多员工积极参与火灾隐患排查,这个公司开展“火灾隐患随手拍”活动,鼓励员工用手机记录身边的火灾风险点,并通过公司内部平台实时上报,形成“发现—上报—整改—反馈”闭环管理。同时,组建由安全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消防诊断小组”,深入基层站点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帮助识别隐蔽性、深层次隐患。
这个公司还将隐患排查与消防培训、演练有机结合。在开展隐患排查的同时,组织基层员工参与“消防安全训练营”,通过模拟火场疏散、初期火灾扑救等实操项目,提升员工应急能力。S04595队在雁60平台开展了一场模拟消防演练“真灭火、真动作”,员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熟练使用灭火器、消防栓,应急处置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李艳)
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团队在工业级电流密度下电催化甘油氧化技术上取得突破,通过在反应液中添加微量铜离子,可有效解决催化剂在工业级大电流密度下的失效难题,大幅提升产物效率与稳定性。相关论文...
10月11日,第45届中南六省(区)质量管理论坛交流会上传来喜讯,江汉油田采服中心《以“三核驱动”引领油田测试服务高质量发展》论文斩获二等奖,该中心井控车间QC小组的《提高桥塞磨铣效率》成果同样荣获中...
日前,国家档案局公布了项目建设档案论文征集活动入选论文名单,神木煤化工公司推荐的《煤化工项目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建设项目档案的知识赋能机制及其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研究》两篇论文成功入选。近年来,....
中化新网讯日前,南京工业大学邢卫红、仲兆祥教授团队等在《自然综述:材料》发表评述论文,全面介绍了无机固态电解质(ISSEs),并揭示了这类材料的离子分离特性,为高效锂离子分离膜设计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