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高考地理考点全覆盖式精讲高效复习备考课件pptx

认证主体:刘**(实名认证)

IP属地:广东

下载本文档

海岸线第四章山地的形成微专题海岸线即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一般指海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岸线,称古海岸线。海岸线分为岛屿岸线和大陆岸线两种,但海岸线不是一条线。海岸线海岸线形态第四纪冰川作用地壳运动海沟、岛弧、火山等褶皱山海岸线相对平直,北美洲东北部、南美洲南部和欧洲西部海岸性质平原海岸、山地海岸、生物海岸河流和洋流作用人类活动冲淤原理延伸至海洋被海水淹没海岸线曲折,多良港里亚斯型海岸海岸线形态的变化地壳运动地壳抬升或下沉冰川增消影响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泥沙堆积三角州向海推进海洋动力波浪洋流的冲蚀围海造地/建堤/开采海滩砂石/滥伐红树林大时间尺度泥沙冲淤原理当堂训练河口海岸线的变化受河流、潮汐的共同作用。下图为近百年来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示意图。1.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各地段()A.1900—1971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B.1971—1982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C.1982—1987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D.1987—1991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河口海岸线的变化受河流、潮汐的共同作用。下图为近百年来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示意图。2.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特征说明()

A.尼罗河上游侵蚀作用增强

B.尼罗河上游堆积作用减弱

C.尼罗河河口海浪侵蚀加剧

D.尼罗河入河的总水量增加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解析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解析

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同时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解析

根据图中不同时期海岸线的变化,可以看出海岸线是先向陆地后退,后向海洋推进的。右图示意我国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完成7~8题。7.全新世以来海岸变迁的状况是A.一直向陆地方向后退B.一直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相对稳定D.先向陆地后退,后向海洋推进解析

海岸线是地壳运动和河流堆积、海浪作用的共同结果,与风力作用关系不大。8.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地质作用是A.河流的堆积作用B.地壳的升降运动C.风力的侵蚀作用D.海浪的搬运、堆积作用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右图,完成11~12题。1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1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1992~1997年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B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故B正确。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1)~(2)题。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材料二: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明确地说:“上海未来20年海平面将上升10至16厘米。”陈吉余表示,“10至16厘米”是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海岸线变迁的综合结果。(1)简析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演变特点及原因。(8分)海岸线逐渐向海洋推进,北岸推进速度比南岸快。长江携带的泥沙的沉积作用大于海浪的侵蚀作用,三角洲逐渐生长;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北岸是堆积岸,南岸是侵蚀岸,故北岸三角洲的生长速度比南岸快。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材料二: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明确地说:“上海未来20年海平面将上升10至16厘米。”陈吉余表示,“10至16厘米”是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海岸线变迁的综合结果。(2)简述影响近年上海海岸线变迁的因素。(6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长江泥沙的沉积,地面沉降或地下水回灌,海岸边的工程建设等长江口是一个丰水、多沙、中等潮汐强度的河口湾,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崇明等一系列岛屿。右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图中的涨落潮优势转换界是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流动力的平衡地带,在近底层涨落潮流相抵后净流速等于零的地方。1.指出九段沙在长江口中的位置特点,说明其成因。(6分)位置特点:位于涨落潮优势转换界(2分)。原因:长江携带泥沙(2分),在涨落潮优势转换界,水流(底层)流速为零,泥沙堆积(2分)。长江口是一个丰水、多沙、中等潮汐强度的河口湾,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崇明等一系列岛屿。右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图中的涨落潮优势转换界是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流动力的平衡地带,在近底层涨落潮流相抵后净流速等于零的地方。2.推断长江河口崇明等岛屿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6分)形成的先后顺序:崇明岛、长兴岛或横沙岛、九段沙(2分)。理由:九段沙现处于涨落潮优势转换界上,是最新形成的岛屿(2分);长江三角洲从海洋向陆地演变过程中,涨落潮优势转换界不断向海洋推进,崇明岛形成最早、年代最老,其后依次形成长兴、横沙和九段沙(2分)。长江口是一个丰水、多沙、中等潮汐强度的河口湾,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崇明等一系列岛屿。右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图中的涨落潮优势转换界是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流动力的平衡地带,在近底层涨落潮流相抵后净流速等于零的地方。3.长江河口涨、落潮流主通道不一致,分析其涨潮通道偏向长江北岸的原因。(6分)东海涨潮潮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主流偏北(2分);同理,长江入海水流受地转偏力作用,主流偏南(2分)。因此,在地转偏向力、潮流与径流共同作用下,长江北支河流势力较弱,涨潮潮流势力较强,形成了东海涨潮流以北支为主(崇明岛以北)(2分)。(注:地转偏向力因素可给3分)长江口是一个丰水、多沙、中等潮汐强度的河口湾,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崇明等一系列岛屿。右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图中的涨落潮优势转换界是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流动力的平衡地带,在近底层涨落潮流相抵后净流速等于零的地方。4.随着全球变暖和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及其海积地貌.ppt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第四节 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及其地貌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如波浪侵蚀造成的海蚀产物、河流沉积物、海生生物的贝壳、残骸等,在波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并进一步被研磨和分选,便形成海滨沉积物。由于地形、气候等影响而使波浪力量减小,海滨沉积物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可以分解为jvzquC41yy}/vjtfqey/exr1r/;52?=5379/j}rn
1.《地貌学》地貌成因——以台湾野柳地质公园为例.ppt中国常见的地貌: 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遗迹、冻土和冰缘作用现象、沙漠和戈壁等、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风沙地貌等。 中国地貌种类多样、典型,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 ;地貌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省万里乡,野柳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3;1694B4:26612=5452632=:0ujzn
2.蔚蓝海岸沙滩全景航拍海边绿色丘陵正版高清图片下载文件大小 8.8M 购买 0次 海滩海景海岸线航拍蓝天白云碧海金沙绿色山丘自然景观度假旅游风光夏日海浪蓝色海洋沙滩绿色丘陵自然风光晴天波浪草地海岸地貌户外海报设计PPT背景图素材宣传广告 光厂(VJshi)图片提供蔚蓝海岸沙滩全景 航拍海边绿色丘陵图片素材下载,适用于海滩,海景,海岸线,航拍,蓝天白云等主题的内容创作。选择jvzquC41yy}/xsxjk0ipo8ujqvut1mjvckr03;932:<6
3.(新教材)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10章概率思维导图.docx(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ppt课件.ppt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复习课ppt课件.ppt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ppt课件.ppt 企业培训员工团队-企业管理可复制的领导力培训PPT课件(带内容).ppt jvzquC41o0775€jpmw4dqv4r/46359850jznn
4.海岸带泥沙运动及其海积地貌(28页)海岸带泥沙运动及其海积地貌.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忄诲洋犬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及其海积地貌 主要内容言泥沙横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海积地貌泥沙纵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海积地貌 引言海岸带泥沙的运动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即波浪力和重力。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海岸带的泥沙进行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82A4722945;6432635:8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