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倡导以城市影像为媒介,开展城市研究与批评。依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学术论坛、展览出版、推介交流等形式,与影像及文化爱好者、研究者,以空间批判的视角去思考当下城市问题,营造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
导读
通过影像合成与影像建模等新技术手段进行的航拍,能够成倍扩展航拍影像的空间范围,清晰地表现地理形态,从而为规划设计提供分析支撑。
本文字数:3029字
作者 | 傅 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秘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
金沙江(西藏昌都-四川甘孜)
航拍,又称空中摄影,能够清晰地表现地理形态。除了作为摄影艺术的一环之外,也被运用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乃至军事层面。航拍所用的平台包括直升机、热气球,以及近年来逐渐普及的遥控飞行器(无人机)等。
01
技术方法:
影像合成与影像建模
一般意义上的航拍,仅能拍摄一系列的单张照片,较为碎片化,通过一些新技术手段,能够获取更广域、更直观、更多元的影像。在这里,提出影像合成与影像建模两种方法。
技术方法流程
1)影像合成
运用软件PTGui,导入无人机一键拍摄的26张全景照片序列,选择需要的投影方式进行合成,最后导出图像进行后期处理。例如,河南省商丘古城(即明清归德府城)格局独特,为水中城、八卦城、城摞城的格局,在合成阶段采用直线投影,使水平方向无畸变,能够实现精确丈量,并呈现古城独特风貌特征,较之卫星影像更加清晰、实时且易获取。
水中城:商丘归德府城
2)影像建模
需要进一步分析街区特征时,可以对航拍影像进行建模处理,使用软件为Acute 3D或Photoscan。技术原理是从影像中提取地物空间位置、建筑结构、色彩与纹理等,按照统一的坐标系,建立城市实景三维数据模型。除实景三维模型外,还可以生成导出高精度正射影像与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块栅格),导入ArcGIS合并成完整的正射影像并进行空间分析。用户能够直观地从三维模型上判读河流、湖泊、山川、道路、建筑物等,弥补了传统空中摄影的不足。
钟祥老城现状空间格局分析
接下来,让我们飞越山川,漫游城市,以鸟瞰视角镜见世间万象。
02
广域尺度:
俯瞰三级阶梯上的中国
1)第一阶梯
四川石渠:长沙贡玛自然保护区
海拔4136m,影像空间跨度约10km
四川长沙贡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北角,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地貌,地处三江源腹心,是雅砻江源头和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地。
青海达日:达日河汇入黄河
海拔3981m,影像空间跨度约8km
青海达日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青海果洛州,地处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水量丰沛,达日河汇入黄河处,辫状水系发育,黄河宽度超过2千米。
2)第二阶梯
云南云龙:天然太极(沘江)
海拔1651m,影像空间跨度约6km
云龙“太极图”位于云南大理州云龙县城西北郊,沘江在此地绕出“S”型大弯,形成“太极图”天然地貌奇观。
山西阳城:太行曲峡(沁河)
海拔617m,影像空间跨度约5km
曲峡是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太行山是我国曲峡最集中的区域,如沁河、丹河沿线。曲流多出现于坡度小、河流能作自由摆动的区域,之所以在太行山区能形成曲峡,是由于早期古平原已经形成曲流,地壳抬升后,河流下切,保留了原先的曲流形态,逐渐演变为“曲峡”。
3)第三阶梯
河南巩义:河洛汇流
海拔104m,影像空间跨度约12km
黄河与洛河交汇,一清一浊,如同八卦中的阴阳鱼,“河出图,洛出书”,这里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关键地区。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荻港)
海拔11m,影像空间跨度约6km
湖州荻港地处太湖流域,四面环水,芦苇丛生,故名“荻港”。先民遵循植桑、养蚕、蓄鱼的生产规律,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砂喂鱼,塘泥肥桑,形成可持续、多层次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2017年,浙江湖州桑基鱼塘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象山:石浦渔港
海拔0m,影像空间跨度约7km
象山地处浙东沿海,以基岩海岸为主,岸线曲折,多港湾、岛屿,是全国少有的兼具山、海、港、滩、岛资源的地区,在长期耕海牧渔的历程中,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渔文化。
03
聚落尺度:
透视地理格局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城乡聚落的发展是区域地理格局与文明进程相互关系的结果。
1)贵州少数民族村寨
贵州从江:加车苗寨
贵州雷山:乌东苗寨
高山苗,水侗家。苗族聚落多分布于中高山,由于山区耕地资源稀缺,村寨一般选择不宜稻作的山坡地,把山腰、山下土地开垦为农田。村寨选址布局灵活,顺应地形,因势利导,建筑避阴向阳,高低错落,通常利用自然形成的山沟或山冲划定界限。
贵州从江:增冲侗寨
贵州榕江:大利侗寨
侗族聚落多分布于相对平缓的河谷、溪流和近水坪坝。村寨多为血缘聚落,根据地形特点,背山、面水、朝阳,一般分为山地型村寨与河谷坪坝型村寨。山地型村寨靠近水源,依山就势层叠营建,河谷坪坝型村寨多选择在河流冲积形成的谷地和小型坪坝处,沿河道走向呈条带状布局。
2)山西沁河古堡群
山西沁水:湘峪古堡
山西阳城:砥洎城
山西省东南部,由太行山、王屋山、太岳山等山脉围合,地势高亢,称为“上党高地”,采矿业发达,历来为煤、铁产地。晋城的沁河流域,从沁水县端氏镇到阳城县润城镇的沁河两岸方圆约50里范围内,古堡有54座之多,如沁水县湘峪村(湘峪古堡)、窦庄村(窦庄堡),阳城县郭峪村(郭峪古堡)、皇城相府、砥洎城等。这些聚落合称“沁河古堡群”,城墙、街巷、院落、标志性建筑等共同构建了古堡复杂的交通系统和层级防御体系。
04
街区尺度:
将影像融进城市记忆
以上海为例,对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倾斜摄影,生成正射影像。
1)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衡复风貌区,原是上海县城西郊的农田,水网密布,河浜纵横。随着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西扩,外国侨民沿河筑路、购地建屋。稀疏的江南农村民居,演化为花园洋房、新式里弄和公寓住宅,各式欧陆风情、中西合璧的建筑在新筑道路两侧拔地而起。道路两旁,遍植法国梧桐,树冠交缠,枝繁叶茂。给排水、煤气、电话、路面交通等现代化市政设施齐备。
梧桐深处——上海衡复风貌区
巨鹿路,原名巨籁达路(Rue Ratard),长乐路,原名蒲石路(Rue Bourgeat)。这里有最具上海“小资风情”的巨富长(巨鹿路/长乐路/富民路)街区、有上海最早的十层以上建筑华懋公寓/峻岭公寓(现锦江饭店)、兰心大戏院,还有一栋栋花园别墅。
淮海中路,原名霞飞路(Ave Joffre),以法国元帅和军事家霞飞得名。20世纪30年代初,霞飞路上电影院、时装店、西餐店、百货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路上绿树成荫、店面小而多,商品精美有特色,购物环境轻松休闲,尤以西餐、西点、咖啡、酒吧著称于沪上。现在,这里有CBD上海环贸、百盛,上音歌剧院、襄阳公园、淮茂绿地,两侧的小马路仍然有着众多的咖啡与酒吧。
复兴中路,原名辣斐德路(Rue Lafayette),是当时上海法租界内一条东西向干道。两侧都是精致典雅的花园洋房和公寓,沿路有复兴公园(法国公园)、思南公馆、米丘林公寓、上海文化广场(逸园跑狗场)、上海交响乐团、黑石公寓、克莱门公寓等。
永嘉路,原名西爱咸斯路(Rue Herve de Sieyes),建国西路,原名福履理路(Rue J. Frelupt)。这片街区,有田子坊、瑞金医院、绍兴公园、杜月笙老洋房、步高里、马歇尔公馆。
2)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在上海中心城区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中,老城厢是仅存的呈现“本土文化”历史风貌的建筑聚集地,集中体现了上海传统城市生活面貌和四方杂处的市井百态。老城厢是上海市井烟火气最浓郁的地方,通过里弄的名字也能够感受到些许:梦花街、可爱里、火腿弄、鸳鸯弄、天灯弄、花草弄、药局弄、也是园弄......
市井烟火——上海老城厢风貌区
文庙、梦花街、静修路,街巷曲折、弄堂深深、瓦片层叠。老城厢最后的烟火气,最终也曲终人散。
3)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海派风华——上海山阴路风貌区
山阴路风貌区位于上海虹口,清末至民国时期,租界当局由虹口港越界筑路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几十年间,以四川北路为主轴的虹口“华洋杂处、五方会聚”,粤式、日式、欧式餐饮店、美容院、按摩店等星罗棋布。同时,四川北路、山阴路、多伦路一带也是以鲁迅为代表的进步文人的聚集地。
05
小 结
通过全景合成和建模等技术手段,能够成倍扩展航拍影像的空间范围,也能提升其精确程度。在广域尺度,直观而准确地呈现宏观自然地理格局;聚落尺度,对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山水的关系进行整体把握;街区尺度,识别城市风貌,反映城市空间的意象和典型特质,从而为规划设计提供分析支撑。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以境为城:在“中华文明-中华大地”视野中重新审视名城及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22年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加速,一起展望京畿大地上的“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