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只对中国游客开放西沙群岛永乐

首页右上角“···”,将我们“⭐设为星标”哦~

作者:地理君

早在2005年

它就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委

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第一

那便是只对中国游客开放的

西沙群岛

3、4月份的西沙

已进入全年最适合游玩时节

南海此时风平浪静

而现在的西沙群岛

更是“欲把西沙比西子”

今天就来带你深入了解

每个人童年回忆中那座

“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归来不看海,从此马代是路人。”

※虽然去西沙是四季皆宜,5月之后台风几率有所增加,8到10月进入台风多发期;这里的阳光比三亚还要灿烂数倍,请注意防晒。

只对中国人开放的“最美”海岛

中国最南端的旅游地,西沙群岛,2013年才正式开放旅游,目前也仅接待中国游客;开放至今,只有不到万分之一的国人曾踏足这片绝美净土。(据三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数据,到2016年,西沙群岛探访人数仅有大约10000人)

西沙群岛有着中国人独享的“玻璃海”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西部,由40多个岛礁组成,露出海面的有30多个,岛群分成东西两组排列——

东面为宣德群岛,由7座岛屿组成,永兴岛为主岛,被称为“鸟岛”的东岛也在其中;

七连屿

西面是永乐群岛,由8座岛屿组成,有金银岛、甘泉岛、晋卿岛等,岛群周围还有零星的礁、滩和沙洲,所以当地的渔民习惯称它们为“东七西八”。

“永乐”和“宣德”是因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而得名。

永乐群岛的“龙洞”

在永乐群岛,有一个深达300.89米的海洋蓝洞,传说《西游记》的孙悟空就是从这个“龙洞”里拔走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

世界著名蓝洞分布示意图

永乐龙洞为新晋世界最深海洋蓝洞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9期

2016年7月,这里被证实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蓝洞,并将其正式命名为永乐龙洞,它的另一个美誉“南海之眼”同样广为人知。

蓝洞四周岛礁密布

人们只有在潮水最高的时候

才能乘小船进入

从空中俯瞰永乐龙洞,宛如神秘深邃的海中碧宝,但很少人见过龙洞的内部景象。

从2012年-2016年,《中国国家地理》特约摄影师吴立新和他的助手多次潜入永乐龙洞,为我们带回了珍贵的第一手照片和资料。

永乐龙洞内珊瑚丛生

20米以上水深呈缓坡漏斗状

图为一种常见管虫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9期

摄影/吴立新

在永乐龙洞内约45米深处

发现洞壁大型块状“屋檐状”结构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9期

摄影/吴立新

永乐龙洞形成过程假想示意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9期

绘图/谭希光

宣德群岛的“鸟岛”

在西边的宣德群岛,除了主岛永兴岛之外,很值得一提的便是西沙群岛第二大岛——东岛。

西沙海面海鸥紧追飞鱼

东岛面积约1.55平方公里,相当于217个足球场,这里更是我国版图范围内、红脚鲣鸟现存唯一栖息地,东岛全然是鸟的天下,鲣鸟、燕鸥、灰斑鸟、金鸟等等,总爱与人共舞。

除此之外,在群岛内唯有东岛适宜牛的生存。

东岛上的鲣鸟雏鸟

当地渔民称红脚鲣鸟为“导航鸟”

“西沙之心”永兴岛

2012年,晚霞中的永兴岛

西沙群岛所在的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也是面积最大但陆地最小的城市、还是人口最少的城市……而它的“市区”,则主要位于宣德群岛范围内、被称为“西沙之心”的永兴岛上。

俯瞰永兴岛

永兴岛,像一颗漂浮在蔚蓝大海上的“心脏”,它是在前寒武纪的变质岩基底上,经3000多万年的历史演变,发展形成的珊瑚礁岛,陆域面积为2.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12公里。

北京路是永兴岛唯一的大街

有“西沙王府井”之称

正式对游客开放的三座岛

到目前为止,西沙群岛对游客开放了三个岛屿:全富岛、鸭公岛和银屿岛。

虽然开放的区域不多,但这三个岛屿也足够概括最美西沙的美貌精华:

全富岛

作为三个岛屿中唯一的无人岛,全富岛始终保留着尚未被开发的原始和深邃,这里的海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全国最清澈的“玻璃海”。

“玻璃海”:由于远离大陆,人迹罕至

西沙群岛四周的海水清澈洁净

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

鸭公岛,几乎没有沙子,绝大部分由贝壳和珊瑚礁组成。俯瞰形状似一只鸭子,尾部沙洲会因季风摆动,渔民说这是“鸭子游水”。

鸭公岛

鸭公岛

银屿岛则一半是珊瑚,一半是礁石,海鸥最爱在此安家。

银屿岛

如果说西沙群岛的大海是用“玻璃做的”,那么这里岛屿则大多为“珊瑚制成”,为什么呢?

这就要细说一下我国最独特的两种领土——灰沙岛和环礁。

我国最独特的两种领土

“灰沙岛”和“环礁”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上下渺茫,千里一色”(出自地方志《琼管志》),其中,“长沙”和“石塘”所指称的,就是南海诸岛最常见的两种地貌景观类型:“灰沙岛”和“环礁”。

先说灰沙岛。西沙群岛绝大部分露出海面的岛屿,都是由松散的珊瑚碎屑、贝壳碎屑等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砂岛,地理学上称之为灰沙岛。

“鸟岛”东岛一角

大片胶结得较为松散的珊瑚礁碎屑

可能是海滩岩受蚀后的残余地貌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04期

摄影/马宏杰

比如七连屿,与其说是七个连在一起的小岛群,其实是七个露出水面的沙洲,沙洲上全是被风浪打碎又堆积起来的珊瑚和贝壳残骸,颜色洁白,远望如雪——这就是典型的灰沙岛,古人则称之为“千里长沙”。

航拍西沙七连屿的赵述岛

一艘快艇从港池中驶出

灰沙岛要罕见得多。

因为我国大多数是大陆岛,这些岛很久前都是大陆上的山峰、丘陵,后来被海水淹没,露出海面的部分就是大陆岛,这种岛的成因与海洋并无关系,如渤海、黄海、东海中的几千个岛(包括群岛、列岛),绝大多数都是大陆岛。

一图看懂灰沙岛形成过程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07期

而灰沙岛则是海洋岛,它由海洋生物珊瑚虫的骨骼以及其他海洋生物残骸堆积而成,也叫珊瑚岛,其成因与陆地并无直接关系。

点击图片以看清字迹

一张图看懂三种主要岛屿类型

西沙群岛大多数岛屿都是珊瑚岛

是真正的海洋岛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06月

灰沙岛即使在高潮时也能露出水面,而其他珊瑚礁在高潮时则被淹没在水下。因此,灰沙岛不需人工填高就能供人类生存,是珊瑚群岛中最有价值的岛。

组成永乐群岛之一的晋卿岛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长沙”是“灰沙岛”,“石塘”则是“环礁”,环礁由珊瑚虫构建而成,但形状是环状,一个环礁可由许多礁盘组成,淹没水下的部分非常宽广。

永乐大环礁

点击图片以看清大环礁内各岛、礁组成

该图也是不借助遥感

而直接从飞机上将

永乐大环礁收进了单幅画面里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06期

摄影/马宏杰

西沙海域有50多万平方公里,岛屿总面积仅有十几平方公里,最大的永兴岛才3平方公里,岛屿一般只有几米高,西沙“珠穆朗玛峰”石岛的海拔,才15.9米!

——这让西沙群岛显得格外“小”;

石岛海拔仅15.9米

却是西沙群岛制高点

岛上有一尊主权碑

但是,当退大潮时,部分浅水区礁盘会大面积干出,小岛仿佛突然增大了几倍甚至十多倍,西沙群岛又骤然变“大”。

如果从空中往下看礁盘,像是一张张巨大的桌子,那么从海底往上看,一组组礁盘就像是深海中长出,顶部露出海面的巨型城堡。

航拍西沙七连屿赵述岛及周围海底礁盘

作为两种最独特的领土,环礁比灰沙岛更美,比如西沙群岛的羚羊礁,壮阔无比,曾上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

依偎在我国南海怀抱中的蔚蓝“分号”

上为羚羊礁,下为甘泉岛

前者是渔民捞螺的宝地

后者则是西沙群岛中

唯一拥有天然淡水的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学课文中《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文原文:“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永兴岛,清澈海水下的珊瑚一览无余

南海地处热带,其最南端已接近赤道,年平均气温26℃,为全国之冠,海水的温度、盐度和透明度都很适合珊瑚的繁衍生长,仅西沙群岛的造礁珊瑚就有38属127种之多。

西沙海底的“珊瑚旷野”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06期

摄影/吴立新

西沙的海底,石珊瑚异彩纷呈,比如像草鞋一样叫石芝珊瑚,像鹿角一样的鹿角珊瑚,像大脑的脑珊瑚,还有的层层叠叠像菇状,称为叶状蔷薇珊瑚。

课文原文:“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渔场,鱼类种类繁多,总储量巨大,西沙共记录鱼类600多种,其中永兴岛最多,记录300多种,华光礁与东岛为100多种。而随之而来的珍奇海鲜,几乎是所有食客未曾尝过的秘境滋味,有老饕称这里为“最能吃出海洋鲜味的地方”。

诸如画面中龙虾、琵琶虾、石斑鱼等名贵食材,在西沙群岛渔家只是寻常一餐。

图源:中国军网

渔民招待客人往往是就地取材,新鲜的螺用海水煮,用筐端上桌。筐里有各种螺,白面螺肉最鲜美,但想吃到嘴里不容易,必须朝着螺口方向磕几下,才能让藏在里面的螺肉露个头,再用牙签挑出来。

赵述岛上渔民晾晒的海鲜

海鲜非常新鲜,用海水煮成,直接开吃,没有任何其他的加工和调料。看似平常的海鲜粥真的出奇鲜美,不算精致,却原生态,不喝下三碗不解馋,有人戏称“三碗不下岛”。坐在渔民屋外的凉棚下,用牙签挑螺肉,用小碗喝粥,阵阵海风拂面,相当惬意。

西沙之魅,又远不止珊瑚和鱼群。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无数中国人小学课本上的必读篇章,但人们对西沙的了解还是太少。

开放旅游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来到这里,而地处祖国最南端、留存我们心中最清澈的那份绝美,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体会。4月的西沙,欲把西沙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参考文献】

[1]《我们潜入了西沙永乐龙洞》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09期

[2]《另眼看西沙 礁盘“巨桌”上的绚丽盆景》 2021年04期

[3]《西沙群岛:珊瑚为国土增色》 2005年10月

[4] 《三沙概况》三沙市人民政府

[6] 《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 2010年第34卷第11期

[8] 《三沙市两件宝 “九段线”和“珊瑚岛”》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06期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Jubei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网络

话题

你心目中的最美海岛是哪一座?

正在赠送的福利还有

👉 【青图云赠书】《和古文大师握个手》 | 还原经典古文名篇创作现场(内含中奖名单)

THE END
0.吾乡大藏·阳江|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海上敦煌”在哪从发现、打捞到发掘、研究,近40年的时间里,“南海I号”的每一步都近乎“首创”,皆牵引着学界的目光。它如同一枚时间胶囊,封存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繁盛,为解码南宋人的生活提供了一把钥匙,也见证着我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历程,为世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南海I号”出 jvzquC41o0ypj~3eqo5b1B:64991;Ad343719963
1.漳州记行三:白塘湾“兵马俑”总数达两万多根。它们像匍匐的勇士刚从海里抬起头来,都注视着海面,全身湿漉漉的,难怪把它们叫作“海底兵马俑”(贺巍摄影)。 这大块玄武岩被称为“海上王冠”。那是兵马俑的统帅佩戴的高大峨冠,大潮时王冠上部也会露出水面,成为海底兵马俑位置的地标,似乎也是御驾亲征的君王为千军万马作表率。啊,不会是科幻作家笔下jvzquC41yy}/onnrkct/ew47:vjmn?7
2.[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壮观的“海上兵马俑”[地理·中国]白河县三代人苦心经营终于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换一批央视榜单 1 央视财经评论 “十四五”成绩单“含新量”十足 2 法治在线 揭开“低价正品”背后的猫腻 3 美俄元首会晤为何选在匈牙利? 今日亚洲 4 以军又袭加沙 停火协议蒙阴影? 今日关注 5 英超双红会 曼联险胜利物浦 天下足球 查看更多jvzquC41vx4de}{0eqs0x8{41XOEGmSHgsQEn{f;E2s5\|~[[4716;80jvsm
3.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类似于这样的民间工艺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红色是重要元素。 8.大唐不夜城 这里被打造为重现大唐盛世风采的文化商业步行街区。 9.精致的兵马俑 制作精良的兵马俑马驹,让人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和才能。 除了以上特色以外,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也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本届全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盛会,更是陕西西安向全国乃至jvzq<84yyy4ucnfee0usi7hp1|~ev8=3;d?9eo7hf3:2fm=34e71fo9e77=1hl3jvo
4.[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壮观的“海上兵马俑”CCTV节目官网[地理·中国]金伟国的“独门秘器”竟能模仿三十多种鸟类的叫声2021-04-24 18:16:57 [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壮观的“海上兵马俑”2021-04-23 18:23:01 [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经历过至少三次火山喷发2021-04-23 18:21:01 [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火山口2021-04-23 18:21:01 [地理jvzquC41vx4de}{0ep532;61265358[KFGjOHnvMFnxb;L5o6\yz[b7326840|mvon
5.[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上的石柱群有“海上兵马俑”之称[地理·中国]洞口两边的棱柱上下部分排列不一的奥秘是什么 00:01:47 [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上的石柱群有“海上兵马俑”之称 00:04:33 [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火山口 00:02:04[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上的石柱群有“海上兵马俑”之称来源jvzquC41vx4de}{0ep532;:1245298[KFGl6g\jKQP:3\xH{z:>fCY7724780|mvon
6.[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被称为“海上兵马俑”[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被称为“海上兵马俑”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40929 探寻放排 《地理·中国》 20240928 竹韵余声 《地理·中国》 20240927 崖居秘境 《地理·中国》 20240926 中国古建史话(一)·山岳奇观7 《地理·中国》 20240925 中国古建史话(一)·山岳奇观6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4;9:618b7@g99g842?93hh>9c9>f97;3;k;96g5jpmjz0unuou
7.[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上的石柱群有“海上兵马俑”之称[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上的石柱群有“海上兵马俑”之称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51114 凝固的“风景线”3 《地理·中国》 20251113 凝固的“风景线”2 《地理·中国》 20251112 凝固的“风景线”1 《地理·中国》 20251111 千年运河12 《地理·中国》 20251110 千年运河11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4;9:61:1dlgf82lffo9;3hh1e>:675;6::ih9;5jpmjz0unuou
8.[地理·中国]牛头山上的海上“兵马俑”《地理·中国》 20251011 山岳奇景11 《地理·中国》 20251010 山岳奇景10 《地理·中国》 20251009 山岳奇景9 《地理·中国》 20251008 山岳奇景8 《地理·中国》 20251007 山岳奇景7 《地理·中国》 20251006 山岳奇景6 《地理·中国》 20251005 山岳奇景5 《地理·中国》 20251004 山岳奇景4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4;9:6165cn>;e59c7B95:3?g7?jhg26g2l6fcd5jpmjz0unuou
9.[地理·中国]玄武岩石柱被形象地称为“海上兵马俑”[地理·中国]玄武岩石柱被形象地称为“海上兵马俑”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40926 中国古建史话(一)·山岳奇观7 《地理·中国》 20240925 中国古建史话(一)·山岳奇观6 《地理·中国》 20240924 中国古建史话(一)·山岳奇观5 《地理·中国》 20240923 中国古建史话(一)·山岳奇观4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4;9:618bgkj6e3g38l9c3;g2h@j8g9lf2m>g445jpmjz0unuou
10.[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壮观的“海上兵马俑”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地理·中国]牛头山火山壮观的“海上兵马俑”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51029 自然奇观·天坑18 《地理·中国》 20251028 自然奇观·天坑17 《地理·中国》 20251027 自然奇观·天坑16 《地理·中国》 20251026 自然奇观·天坑15 《地理·中国》 20251025 自然奇观·天坑14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4;9:61<1fn
11.中国影像方志CCTV节目官网CCTV10中国影像方志 地方志 中华文明jvzquC41vx4de}{0eqs0uyjekcr0|p~zh|5il8|1nn0kwigz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