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整理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生长习性类解答技巧农业生产高清思维导图农作物果树水稻种植经济作物

亚洲的季风区(如中国南方)

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区位优势

A、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B、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主要特点

A、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B、单产高,商品率低

C、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D、水利工程量大

问题及措施

问题: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

措施:扩大规模,发展水利,提高科技水平。

(2)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东北(如美国中部平原---小麦和玉米)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区位优势

A、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B、 交通运输便利

C、市场广阔

D、 地广人稀

E、 机械化程度高

F、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主要特点

A、生产规模大

B、商品率高

C、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问题及

措施

问题:农业成本高,农业生环境恶化。

措施:兴修水利,实行休耕和轮耕,建立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3)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

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如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

气候

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区位优势

A、气候温和,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草类茂盛

C、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D、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E、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主要特点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专业化程度高

D、商品率高

问题及

措施

问题:牲畜品种退化、水源不足

措施:改善交通,培育良种,打机井,种植饲料作物,开展牛群病害研究。

(4)乳畜业

分布

美国东北部、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如美国东北部、西欧—奶牛)

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区位优势

B、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有饮用牛奶习惯

C、交通运输便利

D、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主要特点

A、商品率高

B、机械化程度较高

问题及

措施

问题: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存,且运输不便。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措施:生产紧邻消费市场。

(5)混合农业

分布

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珠江三角洲(如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区位优势

A、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灌溉条件较好

E、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靠近公路,距海港近)

F、历史悠久

G、有固定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H、机械化程度高;政府扶持鼓励。

主要特点

A、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

B、大农场经营, 生产规模大

C、商品率高

D、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E、经营比较粗放

F、机械化程度较高

问题及

措施

问题:灌溉水源不足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措施:实施东水西调工程。

(6)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7)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不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

问题及解决措施: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世界主要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区:黄麻-印度;橡胶-泰国;咖啡-巴西;可可-科特迪瓦;油棕-马来西亚

(8)旱作农业

分布世界:中亚、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年降水量超过250mm(较差)

特点:1.传统耕作方式,手工劳动为主;

2.产量低,商品率低;

3.机械化水平低。

4.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较低,对自然依赖大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高粱、大麦、谷子、大豆

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烟草、甜菜

(9)游牧畜牧业

分布世界:北非、西亚、中亚及非洲南部干旱地区

中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气候:半干旱、干旱气候地区

特点:

1.放牧性高、逐水草而流动

2.商品率低

3.技术水平低

主要牲畜及分布:北非、西亚-骆驼、绵羊、山羊;中亚-马;东非-牛;中国-牛、绵羊、马、山羊、骆驼

(10)地中海农业

分布:南欧、西亚、北非、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地中海气候区气候:

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特点:

1.农业生产规模小;

2.机械化程度低

粮食作物:小麦、大麦(冬季作物)

经济作物:油橄榄、葡萄、柑橘、无花果(抗旱耐热)

常考问题:

1.美国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及其与中国的不同

A.季风水田农业与水稻种植业的区别

季风水田农业是水稻种植业的主要集中经济区域;而只要符合水稻好暖喜湿习性的地区,理论上都是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从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而水稻种植业还可以在雨林区

B.美国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控制,雨热同期;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河流下游,土壤深厚肥沃;美国工农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便利的交通。

C.与我国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的不同:种植历史、劳动力精耕细作、饮食习惯、市场的需求、科技和机械化水平

2.美国乳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1)五大湖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

(2)交通便利

(3)近玉米带,为其发展提供饲料

(4)科技发达

(5)近五大湖,有充足的水源

(6)气候温湿(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3. 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专业化和区域化

4. 美国小麦区的自然条件

分布在中央大平原的中,北部。北部春小麦,中部冬小麦,由气候决定。发展的自然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5. 中国东北和美国小麦种植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美国东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形都是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地处中纬北温带,土壤肥沃;美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都是夏季高温多雨,两地区河流多,水源充足。

6. 美国棉花带的区位条件

分布在南部,大概35°N以南。自然条件是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成熟。社会条件是不利的:因为长期不合理开垦,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棉业已衰落,现在已发展为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7. 美国玉米带的自然条件分析

分布在小麦区之间,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黑土)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8. 美国玉米带产量高于我国东北的原因

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9. 灌溉和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分析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在西部高原,位于温带沙漠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区,,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适合发展畜牧业,而种植业需引水灌溉。

10. 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生产的灵活性和市场的适应性;形成良性生态系统;生产规模大,科技和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11.判断混合农业的方法:两种或以上农业,比如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且达到一定的规模--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我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

农作物生长习性类问答题解答技巧

各类型模拟题诊断题,似乎爱考各种各样的作物的生长习性,老师学生都快变成“地道”农民了!以前考茶叶、棉花等常见的农作物,现在考过猕猴桃、芒果、大樱桃,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考草莓、菠萝、火龙果等水果。当然,不需要学生记忆,常常以材料的形式展示某作物的习性,对光照、热量、水分等的需求,喜什么,怕什么,然后以材料和图片为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如分析原因类,某地盛产该作物的原因,品质优良的原因,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或者措施类,提高产量的措施等。

这类型的问题,考查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中,对气候的各个方面考察更为精细,不再像以前笼统的概括为“气候优越,降水丰沛,热量充足”等。这些作物,看似学生很了解,日常生活中有接触,但其实又比较陌生。其实有些作物,老师也不甚了解。

要弄清楚这类型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气候要素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首先得大概了解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一般草本作物从播种萌发到成熟收获(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出根、茎、叶、开花、结果、植物体枯萎死亡),其全部生命周期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称为“一年生作物”,仅有生长期。有些作物如冬小麦、冬大麦等秋季播种后须经过低温的冬季到第 2年夏季成熟的,称为“越冬一年生作物”或“越年生作物”。越冬作物冬季气温往往不能太低,以免种子在地里被冻死,但如果冬季下雪,一是有利于形成雪被,保温;二是可冻死害虫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三是开春后积雪融化,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真真是“瑞雪兆丰年”。

有些作物如菠菜、白菜、萝卜等,第1年播种后当年完成营养体生长,必须经过一个冬季到第 2年才开花结实的,为“二年生作物”。还有如苎麻、苜蓿、除虫菊、菠萝等的生命周期延续3年以上,每年除收获地上部分外,其地下部的根芽或根状茎可连续生长并可用以进行营养体繁殖的,为“多年生作物”,多生长在亚热带或热带。有的作物如棉花、蓖麻,在温带为一年生,在热带则可成为宿根性多年生作物。至于茶、桑、果树等木本植物,则都属多年生作物。

作物能在某地生长,那么它一定在长期演化中适应了该地的自然环境,或者说是该地的自然环境光、热、水等能够满足其生长的需求,从而也制约了该作物在世界的分布。有些本来适于寒温带的作物,如麦类,也可在低纬度地区利用冬季时节或在高海拔地区栽培。但作物适应性变化的范围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将生长不良或不能成活。

从作物生长发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看,大致可分为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两类。前者在生长期间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光照时间较长,一般须超过无光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生长而形成花芽。若光照时间不足,生殖生长就会减缓而推迟开花结实;反之则能促进生殖生长。这类作物多为适于北方生长的麦类、亚麻、甜菜、马铃薯等。短日照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黑暗时间须超过有日照时间才能形成花芽,黑暗时间延长可促进生殖生长;而光照时间延长只能促进营养生长。一些春播秋熟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大麻等属于这一类。各种作物所要求的这种特定光照条件,也为其适应和分布的范围规定了限度。其中有些作物由于长期异地栽培,也分化出一些对光照不敏感的早熟品种。至于一些生育期短的作物如荞麦、绿豆、菜豆等,一般对光照期反应迟钝,只要在温度许可范围内,在任何地区都能发育成熟,是属于光照中性作物。

综上所述,结合材料,针对某种作物的生长周期中各阶段对光、热、水的需求,病虫害的活跃程度等,分析该作物品质优良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命题多为以下方向:

1、作物喜光喜温,则

(1)考虑其所处的纬度热量带,积温条件(结合热量带的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有时候虽然某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热量似乎不足,特别是冬季气温低,但作物的生长期短,在生长期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特别是雨热搭配好。

(2)地形条件,地势低,热量充足

(3)多晴朗天气,大气洁净,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4)向阳坡

(5)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2、作物品质优良,稳产,高产,绿色食品等

(1)大气洁净,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2)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3)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慢积累

(4)空气洁净,水源洁净,对作物的污染小

(5)土壤肥沃,化肥施用少

(6)病虫害少(一般害虫喜欢吃植物的嫩叶,冬季考虑害虫虫卵过冬,春季萌发期考虑害虫孵化,害虫最喜欢气温高,干旱的环境,气温越低,害虫越不活跃)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THE END
0.【农业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思维导图,梯田都有哪些类型?地理视角看【农业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思维导图,梯田都有哪些类型?地理视角看土壤 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梯田 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向上分布 就像是为巨人登天而建造的台阶 它是人类改造地表形态最令人惊叹的方式之一 梯田是山区、丘陵区常见的一种基本农田,它是由于地块顺坡按等高线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 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有梯田。种植水稻需要大面积的水塘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38148751;85:B8a32;97B74234tj}rn
1.全球气候变暖论文通用12篇二、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中学地理课本主要是按地理要素分章节编排的,而高考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 夺分窍门在复习时,考生除分要素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原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对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网,挖掘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jvzquC41|ikiu3zwgyiw7hqo1nbq€jp17677<3jvor
2.第二部分第三章课时46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46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中总复习·地理 学习导读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2.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3.结合资料,分析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考点二 农业jvzquC41yy}/|}m0eun1|thv1;5;:<3454ivvq
3.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自然环境因素相对稳定,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适当改造不利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变化较快,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越来越大。下载源文件 下载桌面端 仅公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M 关注相似推荐 大纲系列产品 万兴脑图 万兴图示 万兴项管 思维导图知识社区 万兴图示模板社区 软件支持 软件技巧 教程帮助 使用条款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隐私协议 加入我们 微信公众号 亿jvzquC41oo4ff{fyuqlu0ls1vgsqnjyg14:23:7
4.高中地理|农业地理知识高清思维导图,直接保存,高分必看!今天小帮哥为大家整理的是:高中地理 | 农业地理知识高清思维导图 直接保存,高分必看! ———小帮哥说——— 关注公众号 回复暗号“小帮哥” 领2023高中六科资料大大大礼包🏆 01 农业区位因素 02 区位条件的改造与变化 03 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4 地形因素对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537e239;9;6=637mvon
5.农业思维导图!建议收藏!农业思维导图!建议收藏!heitudi >《其它学科》2022.10.16 黑龙江 关注 01 农业区位因素 02 区位条件的改造与变化 03 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4 地形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5 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 06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07 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 08 覆砂类、覆草类、覆膜类 09 间作套种与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99:6`39:3:;=5493jvor
6.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这是一篇关于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三部分内容。 万兴脑图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jvzquC41oo4ff{fyuqlu0ls1vgsqnjyg1498297
7.农业地理知识高清思维导图,直接保存!21张农业生产高清思维导图 农业思维导图01 151、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条件)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十 农业 高中高一地理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1(还有2哦)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首页 万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职场 理财 娱乐 艺术 上网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46:?4a:543487:@70jvsm
8.农业地理知识高清思维导图,直接保存!农业区位因素 02 区位条件的改造与变化 03 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4 地形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5 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 06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07 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 08 覆砂类、覆草类、覆膜类 09 间作套种与轮作 10 高床垄作法与树干涂白 11 育种基地与套袋技术 12 季风水田农业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82772@d332<42B>92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