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非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陆地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超过14亿,约占世界六分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共有54个国家。
非洲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散发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在15世纪后,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非洲逐渐沦为欧洲强国们的殖民地,非洲本土的原有政治体系、文化模式和社会结构受到冲击和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浪潮兴起。直到1990年纳米比亚共和国获得独立,而成为非洲最后独立的一个国家,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结束。当下,“让非洲再次伟大”(Make Africa Great Again)也成为非洲多国领导人和年轻一代强烈呼声和愿景。
中非合作源远流长并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在新时代,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和非洲国家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非洲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有道是,要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先行。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我国已经为非洲各国培养了大量的留学生、培训了诸多行业同仁,建立了“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等平台,提供了高性价比的测绘地理信息装备,承接了诸多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项目。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相对薄弱的非洲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非测绘地理信息合作还是远远不够,并缺乏体系化、缺乏与非洲产业的有机结合,更是无法满足大量到非洲投资的中资企业对于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此外,对于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而言,也只有拥有14亿人口和300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非洲才能有效地承接测绘地理信息的“中国方案”、消化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的产能。也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测绘地理信息的国际合作以中非合作为重点。
图1:非洲大陆示意图
那么,中非测绘地理信息合作从哪里开始?如何开始?
非洲有54个国家,只要有良好的测绘地理信息合作伙伴,实际上从哪个国家开始皆可。但是,从客观而言,如果需要考虑一些与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的特别要素,笔者认为可以更多地关注如下三个国家,一是埃及,二是加纳,三是尼日利亚,不妨称之为“埃加尼”。
1、埃及
埃及跨亚、非两大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东临红海并与巴利斯坦、以色列接壤,北濒地中海。总面积100014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2900千米。截至2022年9月,埃及总人口约1.04亿。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所在地,是非洲联盟(非盟)成员国,在阿拉伯、非洲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埃及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属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
早在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人首次用测量技术精密分割土地用于税负的计算,因为尼罗河经常泛滥,土地分界线常变。此事件被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将每年的3月21日设定为“全球测量师日(Global Surveyors' Day)”的重要缘起,依此来强调全球测量师与测量专业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社会的贡献。而出生于古希腊在非洲北部的殖民地昔兰尼(cyrene,在今利比亚)、受聘于古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5-前193)是第一个测出地球周长的测量师,他还第一个创用了西文“地理学”(Geography)这个词汇并用它作为其著作《地理学概论》的书名。为此,埃拉托色尼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由此可见,与埃及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合作有其历史与文化的共鸣点,也是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古国在新时期合作的重要切入点。
图2:古埃及人首次用测量技术精密分割土地
始建于1911年的埃及本哈大学(Benha University)的愿景为“旨在使本哈大学成为埃及大学在教育、科学研究、社会和大学生活以及在某些领域参与国际竞争方面的领先榜样”。目前,学校共有6个校区、16个学院、151个系。据统计,2019-2020年,在校学生多达110645人(包括本硕学生),其中国际学生3500人。另外,学校拥有师资和研究人员5200人、其他工作人员4914人,是一所非常庞大的埃及公立高等学府。其中测量工程系始建于1963年,是埃及国内公立大学中唯一的测量系。
图3:与埃及本哈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备忘录
2、加纳
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西邻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纳法索,东毗多哥,南濒大西洋。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国土面积2385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562公里,人口约3300万,首都阿克拉(Accra)。从地理位置来看,加纳是最接近世界大地坐标原点的国家(通过格林威治中央子午线并最接近赤道,目前加纳正在藉此积极推进测绘地理信息的科普工作)。
2024年5月19-24日,2024年FIG工作周大会暨第47届FIG大会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圆满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Your World, Our World: Resilient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all(你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事关我们全体的韧性环境和可持续资源管理)。会议聚焦于地理信息、创新以及互联互通如何作为主要的工具运用于确保韧性环境和可持续自然资源的管理,并重点展示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对地观测系统、摄影测量、激光雷达和各种传感器以及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前沿技术,旨在推进地理信息技术与政策在韧性环境和可持续自然资源管理起到主导作用。本次会议由FIG和加纳测量师学会(Ghana Institute of Surveyors, GhIS)、加纳注册测量师协会(Licensed Surveyors Association of Ghana, LiSAG)联合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士和相关部门代表参会,其中来自中国的参会代表约20人,并有8家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装备企业及其非洲代表商参展。本次会议得到了非洲各国测绘地理信息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加纳总统纳纳·阿库福-阿多(Nana Akufo-Addo)亲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这对于非洲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燕琴在本届FIG工作周大会上成功竞选成为FIG下一届副主席(任期2025-2028年),也得到了非洲同仁的大力支持,对于发展中非地理信息领域的合作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图4:在加纳举行的FIG工作周大会
图5:在加纳举行的中非地理信息合作创新联盟大会
3、尼日利亚
图6:笔者访问尼日利亚联邦交通大学
尼日利亚道拉联邦交通大学(Federal University of Transportation, Daura, Nigeria,简称“FUTD”),也称Muhammadu Buhari University of Transportation, Daura。Muhammadu Buhari(穆罕马杜·布哈里)是尼日利亚前总统(2015-2023)名字,Daura(道拉)是尼日利亚卡齐纳州(Katsina State) 的一个小镇,位于尼日利亚北部边境,距卡诺古城约100公里,也是前总统穆罕马杜·布哈里的故乡。该校的设立缘起于2018 年 5 月 15 日尼日利亚联邦交通部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尼日利亚公司(CCECC Nigeria Ltd) 就拉各斯(Lagos)至卡诺铁路现代化项目进行合同谈判,作为该铁路现代化项目技术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大学的设立旨在妥善保障和维持尼日利亚联邦和州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的巨额投资,同时满足对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和研究的需求,解决交通运输业人力资源短缺的痛点,进而推进尼日利亚交通运输业的复兴。尼日利亚道拉联邦交通大学是尼日利亚乃至整个非洲的第一所交通类大学。目前,尼日利亚大学委员会(National Universities Commission, UNC)已批准该校14个学士学位项目,涵盖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所有交通相关的主要专业,非常期待与中国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培训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欢迎各位同仁参与。另外,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第一大经济体,测绘地理信息需求旺盛,也卓有成就。尼日利亚还是FIG非洲区域网络的盟主单位,在非洲测绘地理信息界具有重要的领导地位,这也是考虑积极推进与尼日利亚开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合作的重要因素。
如果大致认同上述三个国家作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首要合作国,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先从如下两点入手,一是基于产教融合的联合办学或技术培训,二是基于项目的中非测绘地理信息合作会议。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基于产业和项目,除了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非洲农业、能源、环境、应急等传统产业的应用项目外,更要关注具有非洲前瞻性或非洲可以“弯道超车”的产业,如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兴起的“低空经济”(非洲的交通现状最需要、最具性价比、最有可能发展的是与测绘地理信息密切相关的“低空经济”)。
从合作的可操作性平台上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诸多的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际合作平台,不妨汇总为如下几大类:
1、国际组织
包括设立在德清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设在北京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设在北京和杭州设立的联合国附属空间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以及包括GEO、FIG、ISPRS、IAG、ICA、ISDE等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重要国际组织(中国的专家学者都在这些组织中担任着重要的职位,可以很好地发挥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作为遥感专业连续七年软科全球排名第一的武汉大学自然是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并且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非洲留学校友圈,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还有许多欧美的高校,都有中国学者任教或担任重要职位,同样可以以多种模式发挥重要的作用。
3、国内的学会协会
学会协会本身就是重要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有的已经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如中国科协的“一带一路”地理信息国际培训中心已经集聚了上万名全球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注册会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也已聚集了80多家具有培养留学生的高校和具有国际业务的企业,甚至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科技工作者学会也已与非洲10多个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学会协会和高校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可以进一步加强。
包括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中非地理信息合作创新联盟等等都是开展中非测绘地理信息合作的重要平台,只要实实在在支持这些平台、用好这些平台,可以事半功倍,善莫大焉!当然,条件允许、资金充足、评价科学、体制创新,建立一个更加专门、专业的中非测绘地理信息合作机构,也未尝不可!
此外,还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在推进中非测绘地理信息合作时的商业模式,特别是通过与矿业、农业、交通、旅游等其他产业以及贸易、教育、基金等联动,构成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的商业闭环。
笔者:倪涵,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科技工作者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地理信息国际培训中心主任、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际合作分委会主任委员、全国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际合作分委会联合牵头人、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分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事业部负责人、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合作企业会员兼中国特命代表、北京数联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社群交流 / 原创投稿 / 商务合作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