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金边”守护江海

日出江海,最美启东,美就美在178公里的江海岸线。

坚持生态优先,赋能绿色发展,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以“生态金边”扮靓“缤纷百里”,建设多姿多彩多元的最美江海岸线。启东市政协则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助力书写生态发展新答卷。

建言资政凝共识 勾画最美江海岸线建设蓝图

盛夏时节,作为自行车俱乐部的资深骑友,启东市政协委员张利国骑行在江堤,尽情饱览修缮一新的红阳港闸、江滩湿地、滨江森林公园等自然美景。夕阳西下,沐浴着晚霞,张利国惬意而坦然:“谁能想到现在的启东有这么美的岸线风光!”

张利国的感慨不无道理。曾几何时,这里的江海堤岸通道狭窄、堤闸老旧、绿化残缺、护坡脆弱,年久失修。“江海岸线是启东得天独厚的资源,不能就这样浪费了!”2020年初,张利国结合自身工作经常走访和调研沿岸企业,用事实和数据认真撰写提案《关于更好打造“缤纷百里”沿江沿海生态景观的建议》。在400多件提案中,通过四轮筛选,这件提案最终被确定为当年的重点提案。

2020年8月,启东在南通市率先启动最美江海岸线达标修复工程,按照先达标、相连通、高质量、成景点原则和三年达标、五年美丽进度计划,到2023年全面完成江海一线堤防防洪等级提升,到2025年将沿江沿海岸线建成集防汛、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带。

2021年,一期工程“四堤二闸”全面完成,堤防、水闸分别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和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标完成,新建江海堤防42公里、示范段18公里,拆建穿堤水闸2座,完成总投资约9.25亿元。2022年,二期工程“三堤五闸”全速推进,新建塘芦港新闸南侧海堤、启东高新区外侧海堤和崇启大桥以西江堤,总长34公里,新建红阳河闸、中央河闸等穿堤涵闸5座。

“现在每周末的骑行,是我的期待。”张利国笑言,如今骑行在启东江海岸线,吕四港湾、长江入海口、锦绣江岸、垦牧文化、大国重器5个特色风貌区串珠成链,共绘缤纷。

调研视察聚众智 激发呵护生态“金边”内生动力

江海澜湾,面朝大海的一块宝地。堤内,飘溢着唐风古韵的龙湾水镇迎来一批批游客;堤外,一道长长的潜堤正在建设中,不久后这里的黄海将变成一片“蓝海”。海滩上,一条海洋保护修复带也呼之欲出,芦苇修复区、碱蓬修复区、滨海植物种植区、沙滩修复区、潮汐交换修复区等正在建设之中。

短短三年,原来的这条自围土堤变成了坚固美丽的观海大堤,海堤内外侧,也正变幻为一片赏心悦目的风景。而这一变化的背后凝结了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8月9日,启东市政协2023年度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举行,最美江海岸线江海澜湾段建设工程正是政协委员们的一个视察点。 “我们突出最美江海岸线‘安全、贯通、生态、智慧’四大核心功能,全力打造江苏沿海‘缤纷百里’启东新样本。”启东市水务局局长宋亚昌长站在新完工的一线海堤上,向委员们汇报最美江海岸线建设推进情况,“沿江沿海打造‘一廊、三环、六点’的生态构架,江海路滨江生态绿廊、圆陀角江海文化景观大道、江海澜湾示范段、协兴港招商碧桂园十里海湾等示范节点相继建成。”

“针对最美江海岸线建设,启东市政协常委会这两年开展了多次专题视察和调研,今年也将此列为主席会议视察课题。”启东市政协主席邵茂华说,“我们扎实用好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突出民主监督的实效性,确保最美江海岸线建设工程推进到位。”

政协的专题视察和调研,集聚了众人的智慧,呵护生态“金边”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我们农业农村界的委员特别关心最美江海岸线建设,这一年里组织了三次界别专题视察活动。”启东市政协委员、农业农村界召集人陈宇说,“委员们一起看成果、找问题、提建议,共同为打造最美江海岸线出一份力。”

督查指导明方向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

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桥吊耸立,车来船往,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通过应用5G、北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吕四港集装箱码头已实现港口作业自动化、生产管理智慧化,成为江苏省首个全智能化、无人化集装箱码头。

启东市政协和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共同接下了难题,一场专项民主监督协商座谈会随即举行,借助政协“智囊团”的建议,终于找到了淤泥的出路:用吹填法,将挖出的泥土利用泥泵输送到邻近的江海产业园等填土地点,实现泥土综合利用。这一“金点子”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更为施工方化解了困难,加快了工程推进,确保吕四港作业区如期开港。

靠海兴市、借江发展。江海资源是启东的生命线,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之一。而如何在建设和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建设最美江海岸线的根本之策。

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被列为启东市政协的“四项督查”工作之一,委员们分组督查全市各区镇推进大气、水环境和土地污染防治情况。启东市政协主席邵茂华说:“我们开展专项监督、跟踪监督、融合监督,切实增强民主监督的针对性,为守护江风海韵底色、建设天蓝水碧的美丽启东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THE END
0.日照推动海岸线修复治理,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滕军是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自打2019年当上湾长,他每个星期都要抽时间巡护辖区海湾。“有破坏海岸生态的现象第一时间制止、上报。”他说,“生态好,发展底气才更足。” 日照市将全市海岸线划分为13个海湾,每个海湾分成若干湾段,每个湾段设置一名湾长,负责管护海洋岸线、维护海滩清洁。 jvzq<84yyy4oonre0qxh0ls1j{x1;5462<0v;5462<32h62988567xjvor
1.保护修复海岸线,让蓝色海洋更美截污治污,还海岸线以水清岸净 作为拥有约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约1.4万公里岛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海岸线的生态安全关系重大。 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美丽海湾建设参考指标(试行)》提出,成为美丽海湾需要满足岸线保护情况等5项核心指标。 “海岸线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关系国家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沿jvzquC41egtfy|3eqo4dp8sgyu4ivvqAckj>3:86:;9
2.滨海新区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执“生态”之笔擘画美丽“我们对标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标准,完善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推进153公里海岸线生态修复。”刘海英介绍,在此基础上,滨海新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精准管控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强化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智能监管,抓好污染土壤治理修复。 jvzq<84pgyy/gwttvj4dqv3ep1yzu}jo1463586212=02>96879647xjvor
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烟台开发区打造最美生态海岸线近年来,开发区坚持“陆域控源、河海共治”绿色生态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海岸带综合整治,统筹抓好入海排污口、渔港码头、养殖尾水、船舶污染等系统治理,持续改善沿海沿岸生态环境。工业污水全部纳管收集、统一处理,中联环、新城污水处理厂在烟台市率先完成提标升级,并投运山东省首家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和深海排放工程,确保陆 jvzquC41yy}/{}hwvx4dqv4hqnjft@521humfnw9395gquigt9:71;543/6:/:81J::m;l;rJd~3E€sx0jznn
4.坚持海湾与城市共生促进美丽与发展共赢烟台最美海湾“组团出道”让全市103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岛、湾、滩、礁、崖等资源相映成辉,最美海湾 “组团出道”。 1 提升海湾生态环境 全面改善入海水质 “未来几年内,全市将以改善海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蓝色海湾整治为重点,坚持海湾与城市共生、保护与利用共举、自然与人文共融、美丽与发展共赢,全面提升海湾区域的生态jvzquC41pg}t0rvknw4dqv4ujcteqwl1ujgofxsiigjj1;543362689;96:18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