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丨广州海滩“净”化论海岸线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洪晓文 实习生易芯如 广州报道

“这片海滩还没有对游客开放,平常涨潮时海水带来的海洋垃圾很多。”王女士在广州南沙横档岛区域从事旅游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每天看着横档岛区域的潮起潮落、人来人往,海滩的环境变化甚至只是海上漂来的一个废弃漂流瓶,她都了如指掌。

作为广州九大无居民海岛中的“历史活化石”,横档岛分上下两横,因位于虎门水道中央、阻挡虎门上下水流而得名,是狮子洋入口的咽喉,也是历史上鸦片战争的发生地。而与上横档岛仅浅浅一水之隔的虎门大桥北侧海滩,正是广州深入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和海岸带治理工作的一个典型样本。

恰逢6·8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在南沙区举办“美丽海滩,和美海岛”洁滩行动,组织共100名广州市民和中小学生志愿者赴虎门大桥北侧整治修复岸段,清理海滩上的塑料瓶、易拉罐等海漂垃圾,并乘船登上南沙上横挡岛探访海防遗址遗迹。本次活动由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协办,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广州南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此次由市民志愿者参与的洁滩行动,也是广州近年来开展海岸带生态修复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

(“美丽海滩,和美海岛”洁滩行动结束。梁远浩、肖航/摄)

“黄金海滩”的诞生

2021年初,广州首个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广州市南沙区虎门大桥(广州段)北侧海岸线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走进南沙区虎门大桥北侧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口左手边玉屑银末般的海滩,右手边望去便是占地0.49公顷的新种红树林:一公里长的修复岸线边上,红树林间树影婆娑,虾蟹觅食,群鸟翔集。看到此番场景,任何一位新观光客都难以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堆满各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残破景象,而今已成为风光旖旎、可供市民休闲娱乐、鱼鸟觅食的“黄金海岸带”。

吴女士带着一年级的女儿参加了本次位于虎门大桥北侧整治修复岸段的洁滩行动,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清洁海滩的活动,不过此前,孩子和她爸爸一起参加过。对比以前洁滩活动的清洁区域,这片海滩上的垃圾比较少。”

(广州市民与中小学生志愿者正在清洁海滩。梁远浩、肖航/摄)

对此,横挡岛工作人员王女士解释道,这片海滩在修复整治后还没有对游客开放,“海滩上的垃圾都是涨潮时从海里漂上来的。但前不久海水刚退潮,所以垃圾又被带进海里了。”王女士进一步表示,冲上岸的基本都是一些生活垃圾,主要是泡沫、塑料等。

一位当地居民曾对项目工作人员表示,“这一段海岸线变化很大,从前乱糟糟的,沙滩堆满建筑垃圾和海漂垃圾,整治修复后变成非常好的亲水空间,我们都没想到原来南沙有这么一个美的地方……”

据介绍,虎门大桥项目共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955米,整治修复面积44040平方米,种植红树林面积0.49公顷。整治工作于2020年启动,历时6个月完工。整治工程分为入口展示区、红树林种植区、沙滩修复区、堤前绿地生态修复区4个区域。入口展示区紧邻虎门炮台旧址,这里不仅有观景平台,还设置有虎门销烟与生态保护文化景墙。

省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掀起“开工潮”

海岸带是处于浅海与陆地交界区域的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海湾生态系统等,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海岸带也极其脆弱,往往面临着海岸侵蚀、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利用等问题。

2021年,自然资源部印发《省级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各地正式启动省级海岸带规划。今年5月,《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修编)》(以下简称《规划》)在省自然资源厅网站上进行公示,其中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品质、高效能、高活力海岸带,全面形成陆海一体的开发与保护格局、管理与治理体系。围绕建设“高品质生态海岸带”,《规划》提出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建设陆海一体生态网络,持续推进海岸线、海岛修复以及红树林营造修复等。落实海湾海洋环境整治及海岸(滩)垃圾管控,改善近岸海域水体质量,切实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而许多地市早在省级《规划》出炉前就已有“大动作”。近年来,为更好改善城市亲海环境质量,满足公众的亲海需求,广州、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或是大力推进海岸生态修复项目,或是大刀阔斧地出台市一级层面的“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又或是开工建设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掀起一轮海岸带保护与利用项目的“开工潮”。

以广州为例,2020年以来,广州先后完成了南沙湿地海岸线生态修复、沙螺湾村红树林抚育性修复、虎门大桥北侧重点海湾整治、海鸥岛红树林海岸升级改造与生态修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等项目。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在南沙大力推动建设省级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实施南沙区大角山海滨公园生态海堤改造及提升项目,修复岸线长度1094米,营造红树林约4.01公顷,管护现有红树林7.3公顷。

三年来,广州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7.3公里,营造修复红树林面积超过80公顷,新增涉海自然保护地1处,自然岸线保有长度由7公里增至12.53公里,进一步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多样性。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正积极谋划新一轮的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未来将持续整治修复海岸线、滨海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和岸线生态减灾功能。

THE END
0.日照推动海岸线修复治理,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滕军是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自打2019年当上湾长,他每个星期都要抽时间巡护辖区海湾。“有破坏海岸生态的现象第一时间制止、上报。”他说,“生态好,发展底气才更足。” 日照市将全市海岸线划分为13个海湾,每个海湾分成若干湾段,每个湾段设置一名湾长,负责管护海洋岸线、维护海滩清洁。 jvzq<84yyy4oonre0qxh0ls1j{x1;5462<0v;5462<32h62988567xjvor
1.保护修复海岸线,让蓝色海洋更美截污治污,还海岸线以水清岸净 作为拥有约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约1.4万公里岛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海岸线的生态安全关系重大。 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美丽海湾建设参考指标(试行)》提出,成为美丽海湾需要满足岸线保护情况等5项核心指标。 “海岸线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关系国家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沿jvzquC41egtfy|3eqo4dp8sgyu4ivvqAckj>3:86:;9
2.滨海新区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执“生态”之笔擘画美丽“我们对标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标准,完善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推进153公里海岸线生态修复。”刘海英介绍,在此基础上,滨海新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精准管控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强化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智能监管,抓好污染土壤治理修复。 jvzq<84pgyy/gwttvj4dqv3ep1yzu}jo1463586212=02>96879647xjvor
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烟台开发区打造最美生态海岸线近年来,开发区坚持“陆域控源、河海共治”绿色生态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海岸带综合整治,统筹抓好入海排污口、渔港码头、养殖尾水、船舶污染等系统治理,持续改善沿海沿岸生态环境。工业污水全部纳管收集、统一处理,中联环、新城污水处理厂在烟台市率先完成提标升级,并投运山东省首家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和深海排放工程,确保陆 jvzquC41yy}/{}hwvx4dqv4hqnjft@521humfnw9395gquigt9:71;543/6:/:81J::m;l;rJd~3E€sx0jznn
4.坚持海湾与城市共生促进美丽与发展共赢烟台最美海湾“组团出道”让全市103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岛、湾、滩、礁、崖等资源相映成辉,最美海湾 “组团出道”。 1 提升海湾生态环境 全面改善入海水质 “未来几年内,全市将以改善海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蓝色海湾整治为重点,坚持海湾与城市共生、保护与利用共举、自然与人文共融、美丽与发展共赢,全面提升海湾区域的生态jvzquC41pg}t0rvknw4dqv4ujcteqwl1ujgofxsiigjj1;543362689;96:18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