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时增减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食品卫生,注意餐具消毒等等。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5、加强体格锻炼。通过锻炼,使小朋友自身免疫得以提高,同时春季也是长高的黄金季节,增加体格锻炼也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6、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虽然我们采取了措施,但是也只能说通过我们家园共同努力是减少或者降低了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几率,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作为幼稚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必须上报上级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他们的指导和要求,发生以下情况,幼稚园都会实行关班停课处理:
(1)该班级当天发现流感样病例达5列及以上
(2)该班级现症流感样病例达30%以上
(3)一周内发生2例及以上实验室确诊流感住院或者死亡病例
(1)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停课10天
(2)一周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者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全园停课10天。
(3)疱疹性咽峡炎因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等同于手足口管理。
诺如病毒关班标准:区上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但是根据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管理要求,一天内同一班级发生3例及以上相同症状病例时,实行关班3天处理。
关班停课期间,我们会对关班班级环境及各类物品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然后上级卫生部门也会到幼稚园对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进行督导,以确保孩子们能顺利返园。
1.班级特殊儿童有哪些?(食物过敏情况,脱臼情况的)根据自己负责的班级熟练掌握
2.班级清洁消毒用品的放置:儿童不易取拿的位置。
3.清洁消毒用品禁止使用非原包装的器皿盛装清洁剂
4.(1)筷子,在班级清洗干净后送食堂高温蒸汽消毒,消毒后进行晾晒通风,保持干燥
(2)预防性消毒时期,儿童大便后,加盖冲水,立即用500mg/L的含氯制剂喷洒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哪些环节必须洗手:进餐前后,入园后,户外后,入厕后,接触眼鼻口前,接触污渍后,擤鼻涕后,咳嗽打喷嚏后,佩戴摘脱口罩前后,接触高频次公共物品前后,接触动物后,感觉手脏时
(1)安全疏散学生;
(2)做好防护(口罩/手套/帽子/鞋套/工作服);
(3)洒消毒粉覆盖呕吐物,用吸水材料(吸水布)覆盖于呕吐物上,左右30分钟后清扫装进垃圾袋,并扎进垃圾袋;
(4)清洁消毒地面,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呕吐物范围两米以内的地方均要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用拖布由外向内清洁地面;
(5)使用过的工具、容器必须用含有效氯 5000mg/L 消毒剂溶液加盖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6)使用过的一次性防护用品按照医疗废弃物妥善处置;
(7)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
处置原则:制动(不要随意搬动),及时通知保健室和园办
冲:用流动的自来水冲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如果无法冲洗伤口,可用冷湿毛巾外敷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不要强行剥脱,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在加入适量冰块的冷水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或者直到患处拿出水面不痛为止。注意不能将冰块直接放在伤处,防止冻伤
盖:用清洁的纱布或者毛巾,轻轻盖住受伤部位,不要涂抹酱油,牙膏,植物油等土方法
送:立即送往医院
(1)不要拍打刺激幼儿
(2)去掉枕头,头偏向一侧或侧卧,防止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同时防止呕吐物和分泌物呛入气管造成窒息
(3)解开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5)高热惊厥要配合物理降温,用温水或者30%酒精擦拭腹股沟、腋窝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电吹风的规范使用:严禁未将儿童衣物脱下,用电吹风直接对着儿童衣裤吹干,如果有衣裤打湿,立即更换衣裤吹干后在穿上;如果没有带衣裤,脱下湿的衣裤后在床上盖好被子保暖,吹干后在穿上。
(1)判断:(A)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面色灰暗,发绀,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昏迷,倒地,窒息,呼吸停止(B)不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患者可以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粘膜发绀。
(2)背部叩击法:
采用头低脚高位,掌根对准两肩胛之间拍击5次
腹部冲击法:
站立过跪立在幼儿后方,搂住腰部,右手成拳,拇指关节突出顶住剑突与肚脐之间腹正中线,左手紧握右拳向上向后快速冲击5次
(3) 取出异物等待救援
(一)判断及呼救(10s内完成)
(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2)人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二)操作流程
(1) 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仰头举颌打开气道,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2) 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2次频率为12-20次/分,每次吹气约1秒,可见胸廓起伏
(3) 胸外心脏按压,单手掌根或双手掌根按压胸骨下1/2处,
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约5CM,胸廓前后径1/3左右
(4)重复5个循环不少于30分钟
(三)判断
判断呼吸,意识,心跳是否恢复;面色、口唇、指端是否转红润;探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如果恢复就是复苏成功,如果没有没有回复就持续(二)的操作流程直到120急救到达现场
1:烧伤处置的第一原则:冲、脱、泡、盖、送
3:儿童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定位:胸骨下1/2处,胸骨下陷约胸廓前后径1/3深,约5CM左右,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钟,吹起频率为12-20次/分,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钟,按压通气比为30:2
4:儿童脱落或者折断的牙齿应首先用清水或者淡盐水清洗干净然后放于装有鲜牛奶容器中保存
6:在处置高热惊厥是,用温水或者30%酒精擦拭腹股沟、腋窝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8:鼻出血儿童体位:安静坐下,头略低向前。用拇指和食指向鼻子的中心部位按压住鼻翼的根部,一般压5—10分钟即可止血,可用冷毛巾敷前额和鼻部。
10:幼稚园每日集体测温至少6次(三餐前,进寝室前,午睡时,放学前),需要做记录的有4次(三餐前,和午睡时)
11:健康牌:红色表示有上感症状或体征;绿色表示健康无异常的情况
黄色表示胃肠道不适,蓝色表示皮肤外伤,皮疹及五官不适
12:冬季室内温度< 12 度时,儿童活动室、寝室可启用空调,室温在 16-18 度左右比较适宜儿童。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 100 及以上时班级必须开启新风系统。
13:班级儿童每天在园集体饮水,2-3岁小朋友饮水量约 50-100 毫升/次,4-6岁小朋友约 100-150 毫升/次,应遵循 集体饮水和个别饮水相结合 、
随渴随喝 原则。
14、小朋友在盥洗间集中洗手,人数不得超过 6 人,且地面要保持 清洁干燥
进餐过程中,地面保持 干燥 ,不能动用 洒扫工具 ,且要留有足够距离的通道。
16、儿童午睡脱衣物顺序 鞋子 、 裤子 、 外套 、 上衣 。儿童午睡时每 15 分钟巡视一次。
17:疫情期间,儿童体温高于37度视为发热,午睡时体温为测量一个记录一个。
18:离园环节护理:(1)注意儿童仪容仪表,涂抹护肤品,扎好衣裤,杜绝穿湿裤子的现象
(2)检查衣裤是否整理整齐(3)家长工作:首先要在离园前告知孩子的情况,其次要在离园时和家长面对面交流
19.电吹风的规范使用:严禁未将儿童衣物脱下,用电吹风直接对着儿童衣裤吹干,如果有衣裤打湿,立即更换衣裤吹干后在穿上,如果没有带衣裤,脱下湿的衣裤后在床上盖好被子保暖,吹干后在穿上。
20.流感关班的标准:(1)该班级当天发现流感样病例达5列及以上
(2)一周内该班级现症流感样病例达发病超过本班总人数30%以上
(3)一周内发生2例住院病例
手足口关班标准:(1)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或出现重症或者死亡病例,经风险评估后, 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
(2)一周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者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 全园停课10天。
诺如病毒关班标准:(1) 3天内同一班级出现5列及上吐下泻,其中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2)7天内同一班级出现10例及以上,其中2列实验室诊断病例,
符合以上2种情形的任意一种建议该班停课3天
(一)户外活动之前
1、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
2、注意活动场面、大型玩具等有无不安全因素。
3、检查儿童着装是否适合户外活动,有无不安全因素(衣服有无吊绳、鞋带是否系好、脖子上有无挂饰、带眼镜的儿童要有老师专门监控。
4、检查衣兜里有无不安全的东西,如:小纽扣、硬币等
5、建议家长为孩子带小马甲、毛背心等便于随时调整衣服厚薄。
6、冬季出去运动前,要先在室内做准备活动,使身体有个适应过程(空调提前10分钟关闭,打开门窗,待室内和室外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方可出去)
(二)户外活动中
1、做好热身再减衣服,汗巾的使用要掌握时机(后背有汗时垫入,如容易出汗的幼儿提前将汗巾提前垫好,夏季勤擦汗)
2、体弱儿要多给予照顾,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有汗及时擦汗,活动量要因人而异。
3、对于体弱多病的儿童,除以上措施外,要根据儿童不同情况,在卫生保健人员的指导下采取恰当的活动方式进行锻炼,班级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加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观察儿童的情绪,动作的协调性、控制好活动量、提醒儿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等。
5、助理教师有明确分工,为幼儿擦汗、擦鼻涕、垫汗巾、脱衣服等护理,确保每位幼儿都在保教人员的视线范围内。
(三)户外活动后
1、活动结束,返回活动室前,清点人数避免遗漏。
2、返回活动室后,保育员要做好孩子护理,更换汗湿的衣裤、汗巾,避免着凉。组织孩子饮水,入厕,洗手,做好个人护理。
户外活动中不能出现头部环动的动作。
(1)判断:(A)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面色灰暗,发绀,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昏迷,倒地,窒息,呼吸停止(B)不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患者可以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粘膜发绀。
(2)背部叩击法:采用头低脚高位,掌根对准两肩胛之间拍击5次
(3)腹部冲击法:站立过跪立在幼儿后方,搂住腰部,右手成拳,拇指关节突出顶住剑突与肚脐之间腹正中线,左手紧握右拳向上向后快速冲击5次
(4) 取出异物等待救援
内外夹弓大立腕(现场演示操作步骤)
需要洗手的环节:入园后、户外后、进食前、入厕后,接触口鼻前后,接触污渍后、擤鼻涕后、咳嗽打喷嚏后、佩戴和摘脱口罩前后,接触高频次公共物品、接触动物后
如何教幼儿洗手?
日常活动中教育幼儿洗手的重要性和洗手的方法,看图或者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洗手时中大班语言提示幼儿看图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教师监督检查;婴小班教师示范、亲自帮助幼儿洗手。对不会洗手的幼儿一对一指导。挽袖子站在幼儿身后,让幼儿往前伸手,不能牵拉幼儿手腕。洗完后提示幼儿放下衣袖,婴小班教师帮助幼儿整理。
挤洗手液时要提醒幼儿不能落到地上,要及时用拖把将地面水渍清理干净,保持地面干爽,拖把用完后放回原处。
老师早上来园时发烧的流程、上班中途发烧或腹泻的流程:
到园后,先在后门按标识位置排队测体温,如果体温高于37.3℃,到一旁的复测处用水银体温计再次测量体温,如温度正常则可入园,如温度依旧高于37.3℃则需自行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检查,同时向园长说明情况和请假。(新都区发热门诊:三河公立卫生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都区人民医院、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新都区中医医院、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就诊后告知园长情况,如是传染性疾病需康复后开具康复证明才能返岗。
当教师感到身体不舒服可能发烧时,先用额温枪自行测试体温,确认温度超过37.3℃时,自行由前操场前往隔离室,其他教师马上告知园办和医生。到达隔离室后再次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如确实发烧则自行离园,到发热门诊进一步检查,并及时将结果告知园长。办公室/班级指定某位教师帮其收拾好物品,放置保安室,发烧教师离园时带走。办公室或班级需马上进行环境及其使用过物品的(如额温枪或温度计)消毒。
(1)安全疏散学生;
(2)做好防护(口罩/手套/帽子/鞋套/工作服);
(3)洒消毒粉覆盖呕吐物,用吸水材料及工具清理呕吐物到袋盖容器【内装5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倒入厕所;
(4)清洁消毒地面,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清洗;
(5)使用过的工具、容器必须用含有效氯 5000mg/L 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6)使用过的一次性防护用品按照医疗废弃物妥善处置;
(7)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
(一)判断及呼救(10s内完成)
(4)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5)人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二)操作流程
(1) 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仰头举颌打开气道,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2) 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2次频率为12-20次/分,每次吹气约1秒,可见胸廓起伏
(3) 胸外心脏按压,单手掌根或双手掌根按压胸骨下1/2处,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约5CM,胸廓前后径1/3左右
(4)重复5个循环不少于30分钟
(三)判断
判断呼吸,意识,心跳是否恢复;面色、口唇、指端是否转红润;探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如果恢复就是复苏成功,如果没有没有回复就持续(二)的操作流程直到120急救到达现场
如何护理食物过敏幼儿?
周一关注食谱,有无过敏源,及时与医生和食堂沟通,准备特殊餐或替代食物,班级所有人员均要知晓,当天再次检查核对。临时忌口的幼儿,家长告知老师后及时跟医生沟通,通知食堂准备特殊餐。班级所有人员必须背到。
不要牵拉患肢,脱衣服先脱健肢再脱患肢,穿衣服先穿患肢再穿健肢。提醒班级所有人员和8小时外课程教师都不能牵拉幼儿患肢。
医生退药:助教要一起和医生核对幼儿姓名,确认没有装错书包。
特殊幼儿床位的安排:每人固定床位,但有临时床位的安排(靠近门和教师),如拿红牌感冒症状严重的幼儿睡临时床位,与健康幼儿隔开。
易出汗、体质弱的幼儿不安排在靠近空调的位置。睡眠不好、入睡困难的幼儿不安排在中间,以免影响其他幼儿睡觉。
双班生护:当阿姨不在,助教削水果时,幼儿教师的站位
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处置流程:
环创和活动场地安排不能挡着消防通道。
走道、窗户台面上不能放任何东西,架子、柜子、椅子不能靠近窗户,保持1米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