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温馨提示: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小轻松老师的推送,可将“轻轻松松学地理”设为星标(或者置顶)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小轻松老师的推送哦,看完如果能够给小轻松老师来个“赞”和“在看”那小轻松老师将会浑身充满力量,为大家奉送更多精彩的地理资讯和材料!
/ 台湾—祖国的宝岛 /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大陆架东南缘的海上,中间隔着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遥遥相望,距大陆的平潭岛只有68海里(约为125.9千米)。台湾是祖国(大陆)的东南门户、海上屏障,又是从日本及琉球到菲律宾、印尼、马来半岛等一连串岛屿(第一岛链)的中枢,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航运往来必经之地,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兰屿“岛上丘陵起伏,被火山碎屑岩所覆盖”,我们可知当地火山活动频繁。再加上该地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消亡边界),则其成因或是火山活动。该岛屿多丘陵,而少高大山脉,且面积较小,可以排除地壳隆升(一般海洋地壳的隆起,形成的陆地较大,如果出露海面,则会引起海啸)、挤压碰撞及张裂形成等状况。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答案:B
解析:从降“地下屋”深埋地下,地势较低,加上该地位于热带亚热带洋面之上,全年降水丰沛,易导致房屋被大雨冲毁。故A项错误。
兰屿四周环海,风力遒劲,对于房屋的影响较大(类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外,当地夏秋季常受台风影响,地下屋深埋地下主要是为了避免被大风摧毁。故B项正确。
太阳辐射较强(太阳高度角大),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通病”。但实际上,低纬地区,阴雨天气较多,强太阳照射概率远不如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及其他干旱区域大。此外,即使低地没有强光照射,而低地集热大、散热慢的特点,也会让处于地下的居民感到煎熬。故C项错误。
“(兰屿)风景优美,有'世外桃源’之称”,我们可知当地野兽入侵,骚扰居民的概率不大。此外,结合历史常识,为了躲避野兽袭扰,原始人多居于树上或岩穴之中,而在地下居住,并不能有效避免野兽入侵。故D项错误。
答案:D
解析:台湾的地理位置,导致其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较频繁,故多变质岩石。此外,受造山运动影响,地壳抬升较快,山地高峻。但是,“月世界”地质疏松,与“通常硬度大、坚硬致密”的变质岩特性有所不符。故A项错误。
台湾四面环海,降水丰沛,风力遒劲不假,但是依靠风力堆积形成“岩层”,然后变为一种地质景观的可能性不大。注意,风力作用(及其影响而成的地表形态)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故B项错误。
所谓的“月世界”地貌,实际上是流水在质地软弱且略含盐质的泥岩(一类黏土形成的沉积岩,颗粒细小,胶结性疏松,层理构造不显著)区,长久侵蚀而成的崎岖地形地貌,即与岩浆岩无直接关联。此外,台湾地处消亡边界,应为板块挤压碰撞,而非板块张裂。故C项错误。
台湾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板块)运动活跃,特别是造山运动强烈,抬升速率快,出露地表。此外,又因台湾气候暖湿,降水丰沛,流水侵蚀显著,最终形成“月世界”地貌景观。故D项正确。
答案:A
解析:背斜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形成褶皱,其中的背斜一般向上拱起。由于背斜的上下部多为致密不透水的页岩等隔水层,再加上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此外,“泥火山”的喷发,多为泥浆和气泡,且其喷出物温度较低,与普通的火山喷发不同。
注意,向斜是向下弯曲的地质构造,与背斜相对。向斜的底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受侵蚀,而易沉积,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由此可知,当地泥火山所在地质构造为背斜,而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受侵蚀(或张裂)。当背斜发生断裂时,地下的气体则会推动泥浆(源自风化、侵蚀泥岩而形成的碎屑物与水的混合体)喷出地表。因此,助推“泥火山”喷发的是地球内能(放射能),A项正确。
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但是“泥火山”的形成与运动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故B、C、D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