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症状气胸怎么治疗→榜中榜知识

诱发气胸的因素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解大便和钝器伤等。当剧烈咳嗽或用力解大便时,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引起气胸。使用人工呼吸器,若送气压力太高,就可能发生气胸。

1、原发性气胸

又称特发性气胸。它是指肺部常规X线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好发于青年人,特别是男性瘦长者。吸烟为原发性气胸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气胸发生率与吸烟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2、继发性气胸

其产生机制是在其他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常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如矽肺、慢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肺纤维化等)的基础上,细支气管炎症狭窄、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肺大疱。肿大的气肿泡因营养、循环障碍而退行性变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继发性气胸的最常见病因,约57%的继发性气胸由COPD所致。随着COPD程度的加重,发生气胸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3、特殊类型的气胸

(1)月经性气胸 即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反复发作的气胸。

(3)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60岁以上的人发生自发性气胸称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男性较女性多。大多数继发于慢性肺部疾患(约占90%以上),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占首位。

(4)创伤性气胸 多由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亦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或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破裂。锐器伤或火器伤穿通胸壁,伤及肺、支气管和气管或食管,亦可引起气胸,且多为血气胸或脓气胸。偶尔在闭合性或穿透性膈肌破裂时伴有胃破裂而引起脓气胸。

气胸临床变现

1、气胸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起病快慢、肺压缩程度和肺部原发疾病的情况。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胸痛,继之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这种胸痛常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很短暂。刺激性干咳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大多数起病急骤,气胸量大,或伴肺部原有病变者,则气促明显。部分患者在气胸发生前有剧烈咳嗽、用力屏气大便或提重物等的诱因,但不少患者在正常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年轻健康人的中等量气胸很少有不适,有时患者仅在体格检查或常规胸部透视时才被发现;而有肺气肿的老年人,即使肺压缩不到10%,亦可产生明显的呼吸困难。

2、张力性气胸

患者常表现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气促、窒息感、发绀、出汗,并有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休克状态,甚至出现意识不清、昏迷,若不及时抢救,往往引起死亡。气胸患者一般无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或血沉增快,若有这些表现,常提示原有的肺部感染,如结核性或化脓性炎症或发生了并发症,如渗出性胸膜炎或脓胸。

3、双侧性气胸

少数患者可发生双侧性气胸,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其次为胸痛和咳嗽。同时发现双侧异时性自发性气胸,即先发生一侧继之成为双侧性气胸,较双侧同时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率相对为高,达到83.9%。

4、部分气胸

患者伴有纵隔气肿,则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常有明显的发绀。更少见的情况是于气胸发生时胸膜粘连带或胸膜血管撕裂而产生血气胸,若出血量多,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但大多数患者仅为小量出血。

5、哮喘并发气胸

患者呈哮喘持续状态时,若经积极治疗而病情继续恶化,应考虑是否并发了气胸;反之,气胸患者有时呈哮喘样表现,气急严重,甚至两肺布满哮鸣音,此种患者一经胸膜腔抽气减压,气急和哮鸣音即消失。

COPD是继发性气胸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必须留意此类患者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因为他们对气胸的耐受性较差。试验表明对50岁以上的气胸患者,同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一样,单纯抽气治疗往往不能奏效。因此,在考虑治疗方案时,50岁以上的原发性气胸应该等同于继发性气胸对待。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有无呼吸困难。胸腔气体自然吸收的比率是每24h吸收半侧胸廓的1.25%~2.2%。因此,气胸后若让其自然吸收,则需要6周以上的时间,如果存在漏气,这一时间会更长。

气胸的治疗目的是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基本治疗措施包括保守治疗、排气疗法、防止复发措施、手术疗法及防治并发症等。

1、保守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氧疗以及酌情镇痛、镇静、止咳、通便等以祛除诱因。体弱、营养状态欠佳者适当给予支持治疗。对住院治疗的患者都应该给予高流量吸氧,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可能可以降低胸膜毛细血管气体总压力,使胸膜毛细血管压与胸腔内压的压力差增加,从而促进胸腔气体的吸收;此外还可以提高血中PO2,使氮分压(PN)下降,从而增加胸膜腔与血液间的PN差,促使胸膜腔内的氮气向血液转递(氮-氧交换),促进肺复张。自发性气胸患者每24 h气体吸收率为半胸气体容量的1.25%~2.2%,肺压缩15%者需要8~12天才能完全复张,进行高流量吸氧可使气胸的吸收速度增加4倍。但要注意氧中毒的发生,避免持续吸入高浓度氧。具体方法,氧流量为10 L/min,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1)症状轻微的原发性气胸

对症状轻微的闭合性小量自发性气胸患者只需保守治疗。气胸量小于15%的患者中超过80%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即可,期间发生持续漏气的几率很低。并且,单纯观察的气胸病例的复发率低于行胸腔穿刺干预者。

(2)症状轻微的继发性气胸

对于小量(< 1 cm)继发性气胸或者没有临床症状的孤立性肺尖部气胸患者可考虑进行保守治疗,但是建议住院观察。

(3)症状性原发性或者继发性气胸

这些患者不适合保守治疗,需要积极治疗,包括抽气或者胸腔插管引流。小量气胸(< 2 cm)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可能提示为张力性气胸。

2、排气疗法

(1)单纯抽气

小孔导管(14-16G)抽气与大孔径(>20F)的胸腔引流管的治疗效果相当,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减轻疼痛评分并缩短住院天数。

对继发性气胸进行单纯抽气治疗后应该收入院观察24 h以上,如果病情无好转就需要进行插管引流。单纯抽气对于大量继发性气胸(≥2 cm),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的失败率高,且复发率也高,开始就应该考虑插管引流。同时要对肺基础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统计学分析表明单纯抽气治疗的成功率为30%-80%。如果抽气的总量在2.5L以上,则考虑存在持续漏气而肺复张的可能性较小,此时应选择小导管插管引流。

对原发性气胸初次单纯抽气复张失败的患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第2次抽气复张。失败后再考虑进行小导管插管引流。

(2)肋间插管引流

视情况采用小胸导管(13F)或较大的导管插管引流。有一项研究表明采用小胸导管(13F)治疗气胸的成功率低,并建议采用较大的导管,然而后来的研究结果并不与此相符,认为较小口径的胸导管效果更好,目前尚未推荐为首选治疗,这还需要更多的经验。与大口径胸导管引流系统相比,采用小口径胸导管引流系统的平均引流时间为2天至4天不等。这些研究均未发现导管阻塞的问题。通过小导管内置套管系统仍可进行化学性胸膜固定术。若出现胸腔积液和大漏气且超过小导管的引流能力时,那么采用小导管很容易失败,而选择较大的导管则比较有利。

胸膜内局部注射麻醉剂(20~25 ml 1%利多卡因即200~250 mg)可明显减轻疼痛且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也不影响化学胸膜固定剂的应用。

目前尚无证据显示夹管可以提高成功率或者预防复发。无论拔管前是否夹管,24 h肺复张的成功率几乎相同。但许多医生仍然主张拔管前夹管以在床旁直接观察有无小量漏气。夹管数小时后应该进行胸部X线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小量或者间歇的漏气,从而避免再次插管。

(3) 胸腔负压引流

目前尚没有证据支持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常规首选胸腔引流。胸片提示持续漏气、气胸复张不完全或者完全不复张应采用肋间负压引流。持续漏气常常被定义为插管48 h后从肋间导管持续逸出气泡。正常人吸气时胸膜内压力为-8 cmH2O,而呼气时为-3.4 cmH2O。肋间插管引流时各种因素对胸膜腔负压产生影响。鉴于这些生理因素的差异,有人认为,对于所有复张缓慢的气胸患者都应该采用-10~20 cmH2O的负压引流系统,因为该系统以15~20 L/min的气流量增加负压。

胸腔插管后过早采用负压引流,尤其是对已经发病数天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可能会诱发复张后肺水肿,应该避免。大多数复张后肺水肿并没有在胸片上发现肺水肿的表现,但复张后肺水肿的发生率高达14%,较大量的原发性气胸且年轻患者(<30岁)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在治疗大量气胸的年轻患者时尤其要小心,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不宜马上进行负压引流。

(4)内科化学性胸膜固定术

原发性与继发性气胸的复发率都很高,可以通过将各种硬化剂注入胸膜腔以减少复发率。化学性药物注入胸腔后产生无菌性胸膜炎症引起胸膜粘连。在过去10年中,人们对许多硬化剂进行了研究。目前推荐四环素作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气胸治疗的一线硬化剂。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作为硬化剂已经应用于动物模型的研究。

与单独采用胸导管引流的气胸患者相比,通过胸导管注入500 mg四环素实际上并不能显著降低气胸的复发率。改为注入1500 mg四环素后气胸的复发率明显下降而没有出现明显的合并症。因此,该剂量可作为内科胸膜固定术的常规剂量。若四环素胸膜固定术失败仍可采用滑石粉进行药物性和外科性胸膜固定术。

3、手术治疗

出现下列情况是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同侧复发的气胸;

对侧首发的气胸;

同时发生的两侧自发性气胸;

肋间引流5~7天后持续性漏气或肺未能复张;

自发性血气胸;

高风险职业(如飞行员、司机等);

怀孕。

患者的意愿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部分初发气胸的患者即便不是因为职业因素,在权衡复发的风险与慢性疼痛、躯体不适以及医疗花费的利弊之后,也选择手术治疗。

(1)开胸手术

为了预防气胸复发,在胸膜漏气的部位进行烧灼、结扎或缝合并发的肺大疱以关闭漏口是必要的。开胸手术的术后气胸复发率很低。肺大疱结扎/切除、开胸胸膜剥脱术以及肺尖或全肺壁层胸膜切除术的失败率均低于0.5%。气胸患者胸廓切开术并发症的综合发生率为3.7%,大多数为痰液潴留和术后感染。一般而言,开胸手术采用单侧肺通气,在外侧胸廓切开进行脏层胸膜切除术、肺切除术、肺大疱结扎或胸膜剥脱术。

(2)外科化学性胸膜固定术

由于滑石粉便宜且作为硬化剂治疗复杂性气胸的成功率(85~90%)与胸腔镜治疗相似,因此目前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再次激起了人们的兴趣。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气胸成功率为91%。与四环素胸膜固定术相比,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是一个难度不大或疼痛不严重的手术,虽然滑石粉剂量的范围从2 g~10 g不等,但是没有对照试验能证明较大剂量会取得更好的疗效。在确切的剂量确定之前,建议用较低剂量(2 g~5 g)进行治疗。滑石粉粉剂和悬液的成功率相似,可选用其中一种。与外科胸膜剥脱术相比,滑石粉胸膜固定术的失败率(9%)相对较高,因此滑石粉胸膜固定术不能作为需要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不愿意手术治疗或身体虚弱不能耐受常规麻醉的患者,可考虑采用通过肋间插管注入四环素或滑石粉进行胸膜固定术。

滑石粉胸膜固定术的副作用包括:①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其发生与所用滑石粉颗粒的大小有关;② 脓胸,正确使用消毒的滑石粉极少发生此并发症;③ 肺炎和呼吸衰竭。

(3)经腋前线的小口胸廓切开术

Becker等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经腋前线的小口胸廓切开术(切口长约5~6 cm),通过该切口可进行肺尖胸膜切除术或剥脱术,还可仔细检查肺尖的胸膜下肺大疱,必要时结扎这些肺大疱。该手术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复发率为0.4%,并发症发生率为10%,绝大多数并发症都是轻微的。上述资料使这项手术成为治疗复杂性自发性气胸理想的选择。

(4)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

与外科手术相比,对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资料较少,就并发症、住院时间而言,VATS比开胸手术有优势。最小创伤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开胸手术相似,大约8~12%。VATS术后气胸的复发率为5~10%,高于开胸手术的1%。尽管在胸腔镜下进行肺大疱切除术、胸膜切除术、胸膜剥脱术以及外科性胸膜固定术成功率都很高,然而有人担心在吸入一氧化氮局部麻醉下进行VATS会引起进行性单侧肺通气困难,并且还会增加检查整个脏层胸膜表面的难度,以及增加遗漏漏气肺大疱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VATS可能更适合年轻复杂性或复发性原发性气胸患者,而对继发性气胸则不太适合。对于继发性气胸患者,开胸手术并进行胸膜修补仍是目前推荐的方法,而VATS应该作为由于肺功能太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患者的备选方案。

4、并发症及其治疗

(1)血气胸:气胸出血系胸膜粘连带内的血管被撕断所致,肺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停止。如持续出血不止,排气、止血、输血等处理无效,应开胸手术止血。

(2)脓气胸:由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厌氧菌等引起的干酪性肺炎、坏死性肺炎及肺脓肿可并发脓气胸,应紧急排脓和排气,并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全身和局部)。支气管胸膜瘘持续存在者需手术治疗。

(3)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张力性气胸抽气或行闭式引流术后,可沿针孔或切口出现胸壁皮下气肿。高压的气体进入肺间质,循血管鞘经肺门进入纵隔,继沿筋膜进入颈部皮下组织及胸腹部皮下。因纵隔内大血管受压,可出现胸骨后疼痛、气急、紫绀、血压下降、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心音遥远,纵隔区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的破裂音。X线胸片见皮下和纵隔旁出现透明带。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多能随胸膜腔内气体排出减压而自行吸收,如纵隔气肿张力过高而影响呼吸和循环时,可作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排气。

5、合并症的处理

(1)妊娠合并气胸

虽说女性气胸的发生率低于男性,但是育龄期妇女气胸并不少见。怀孕和分娩阶段气胸的复发率较高,由此给母亲和胎儿带来潜在危害。早期的文献推荐积极的治疗方式,如长时间的胸腔引流、胸廓切开、或提前中止妊娠。近年观点发现了变化,认为保守的治疗方式可以获得同等的疗效。如果孕妇没有呼吸困难、胎儿无不适、气胸量<2cm则可以暂时观察。若存在持续漏气则建议胸腔插管引流。在分娩之后可选择创伤小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以避免以后妊娠时再次复发。

为了避免气胸在自然分娩和剖腹产时复发,最安全的方式是在硬膜外麻醉下利用产钳或吸引器在足月前将胎儿引出。如果必须选择剖腹产手术,针刺麻醉较为适宜。

(2)月经性气胸(Catamenial pneumothorax, CPTX)

月经性气胸的治疗需要呼吸科、胸外科和妇产科医生的协作。通过改变患者月经周期,避免发生子宫内膜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法适用于年龄较大、不需生育的患者。对于明确CPTX子宫内膜异位部位,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张力性气胸、有显著胸膜增厚至肺膨胀不全者、10~19岁的青少年患者手术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可选择单纯膈肌缺孔修补术、部分膈肌或胸膜切除术、肺部分切除加折叠缝合或单纯缝合。对于非育龄期妇女,也可选择妇科手术包括输卵管结扎术、部分卵巢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切除可使气胸复发率降至2%以下,疗效最确切为开胸术加妇科手术(尤其子宫切除术),几乎无复发。

(3)AIDS合并气胸

超过5%的AIDS的患者合并气胸,且40%的患者为双侧气胸。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合并AIDS的比例将近25%。肺孢子虫病(卡氏肺囊虫肺炎)是AIDS患者发生气胸最重要的危险因子,影像学表现为囊肿、肺膨出或肺大疱。研究显示戊双脒气雾剂预防治疗是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此外,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也是这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AIDS患者发生卡氏肺囊虫的感染并合并气胸的患者,往往存在持续漏气、治疗难度大、复发及死亡率较高等特点。并且,患者免疫抑制的程度越重,及CD4数量越低,气胸的治疗效果越差。治疗方法包括胸腔闭式引流、胸膜剥脱术或胸膜部分切除术。单纯抽气治疗往往很难奏效。

THE END
0.第2章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课件2025(社会责任)问题探讨1.为什么这种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2.这种缝合线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变化才能被吸收? 这对你认识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有什么启示?因为组成动物和人体的胶原蛋白是相似的物质。 要变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初中学习过食物中的蛋白质要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因此说明蛋白质在化学组成上应该可以分解为jvzquC41yy}/|}m0eun1|thv1;5:952724ivvq
1.美容线多久能被吸收疾病科普美容线一般可在7-90天内被吸收,具体时间与缝线材质、伤口部位及个体代谢差异有关。可吸收缝合线根据材质不同分为羊肠线、聚乙交酯类缝线、聚对二氧环己酮缝线等。羊肠线吸收较快,通常7-14天开始降解,适合浅表伤口缝合。聚乙交jvzquC41o0hpjn3ep1€yoru136:199=0jvsm
2.高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20篇)1.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 2.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辐射)、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癌变内因:原癌基因激活。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膜通透功能改变。 jvzquC41o0xvk€jp0eun1ƒmkujoekjs|qpmkkn4932>8;?3jvor
3.90%乙交酯可吸收缝合线PGLA化学合成线2一、临床检验的主要内容吸收性能检验:这是可吸收缝合线*关键的性能指标,要求缝合线在人体内能够被逐渐吸收,无需拆线。吸收时间应与组织愈合周期相匹配,确保在伤口愈合后适时降解。拉伸强度检验:评估缝线在受力时的*大承受能力,确保其在缝合后的初期能有效保持伤口闭合。通常在干燥和湿润两种状态下进行,以模拟缝线在体jvzquC41i|€lllouhyyi|373uumg7hqo1ipoyfp{rxpf~hvfgzbkud658;9:B640jzn
4.化学纤维纺丝方法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纤维纺丝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化学创新思维方法、思维逻辑创新、操作方法创新、思维形式创新。 爱因斯坦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要重视利用课堂渗透化学创新思维的方法,使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9:78/j}rn
5.医学生物化学重点总结3.茚三酮反应:茚三酮水合物与氨基酸发生氧化缩合反应,成紫蓝色的化合物,此化合物最大吸收峰为570nm波长。此反应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四、蛋白质分类:单纯蛋白、缀合蛋白(脂、糖、核、金属pr) 五、蛋白质分子结构 1.肽: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构成的分子肽肽键:两个氨基酸α氨基羧基之间缩合的化学键(—CO—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3;1714:4421:17A8275e98A74;8;70|mvon
6.口腔助理医师2022年复习试题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口腔助理医师复习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口腔助理医师复习试题1 选择题 1、描述性口腔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方法是: A.横断面研究 B.纵向研究 C.常规资料分析 D.病例对照研究 jvzquC41okv/qq6220ipo8pcqunj1‚nujk5uktz153<52>3jvor
7.2016西医综合考研密押卷及答案(三)13、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它的生理刺激是 A 二氧化碳 B 氢离子 C 氧分压下降 D 氮气 14、VitB12的吸收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 D.回肠 15、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唾液腺分泌特点是 A.量多,酶成分也多 B.量多,酶成分少 jvzquC41mcuzcw3zfh4dp87237731:55:7>567mvon
8.最新,2023年第二次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发布!(六十八)EWSR1-PBX3融合基因t(9;22)探针试剂(荧光原位杂交法):由EWSR1/PBX3融合探针杂交液组成。用于检测人体生物标本中是否发生EWSR1/PBX3基因融合,临床上用于皮肤合胞性肌上皮瘤及软组织与骨肌上皮瘤的辅助诊断。分类编码:6840。 (六十九)SS18-SSX抗体试剂(免疫组织化学法):由单克隆兔抗人SS18-SSX蛋白抗体jvzquC41yy}/k‚nqw0ipo8sgyu532;8293922==56;
9.肠道3M:微生物组、代谢和代谢组,从基础走向未来|肠道|生物群|影响据报道,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调节宿主免疫代谢、非消化性多糖的肠道厌氧发酵、胆汁酸产生和胆碱代谢,影响饮食能量收集过程,产生内源性酒精,生物转化饮食中的植物化学物质和药物,并限制条件致病菌的定植。 有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调节饮食能量获取能力,增加能量储存,从而刺激体重增加。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239641ygq/ltpvgtu/:7948>50qyon
10.GTT2014纺织服装检测技术交流会会议纪要武汉纺织大学需采用化学溶解法和显微镜定量方法结合定量时,显微镜定量方法的检测值 作为一个相对比例参与计算,最后出具的检验结果以化学溶解法的计算结果 为准。 5. 如何处理脱胶效果不理想的胶质或涂层样品  先尝试脱胶处理,如果去除不干净,则仅出具定性结果。 6. 检测麻棉混纺针织物纤维含量时如何避免拆样时的纤维散落 jvzquC41vto/y}z0gf{/ew4kphu03:<513?:;7mvo
11.博达聚乙醇酸可吸收缝合线PGA化学合成线3一、临床检验的主要内容吸收性能检验:这是可吸收缝合线*关键的性能指标,要求缝合线在人体内能够被逐渐吸收,无需拆线。吸收时间应与组织愈合周期相匹配,确保在伤口愈合后适时降解。拉伸强度检验:评估缝线在受力时的*大承受能力,确保其在缝合后的初期能有效保持伤口闭合。通常在干燥和湿润两种状态下进行,以模拟缝线在体jvzquC41i|€lllouhyyi|373uumg7hqo1ipoyfp{rxpf~hvfgzbkud659729>970jzn
12.护士资格《外科护理学》冲刺习题及答案9、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的化学消毒剂是 ( ) A.环氧乙烷 B.过氧乙酸 C.碘伏 D.乙醇 E.戊二醛 10、单纯间断缝合用于 ( ) A.切口两边皮肤 B.筋膜 C.腱膜 D.阑尾残端 E.腹膜 11、间断外翻缝合用于 ( ) A.血管吻合 B.缝合腹膜 C.松弛的皮肤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qzujk5tjryk14:28;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