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具之生产件批准详解含生产过程和产品批准

Ø图片中白字,文字黑色,字体是 AIAG发布的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工具手册的内容

Ø黄色字体是VDA发布的VDA2/PPA《生产过程和产品批准》工具手册的内容

Ø绿色是IATF16949:2016需要主要的内容

Ø红色是提醒色

课程内容:

一、什么是PPAP、VDA2/PPA

二、PPAP、VDA2/PPA 的目的

三、IATF16949:2016 对 PPAP、 VDA2/ PPA 的要求

四、PPAP、 VDA2/ PPA 适用范围/启动原因/流程

五、PPAP、 VDA2/ PPA 提交的要求/内容

六、PPAP、 VDA2/ PPA 批准的等级

七、PPAP、 VDA2/ PPA 提交状态

八、 PPAP 手册中“附录” 和术语解释

在新产品(包括嵌入软件)启动量产之前或对已经稳定的生产过程做较大变更时,为了确认前期产品/过程开发准备的充分性并证明自己的工厂已经正确的理解了所有顾客工程设计要求和规范,确保制造过程具有潜力,在实际生产运行中,依报价时的生产节拍,持续生产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在新产品即将进入批量前或较大变更实施前,在公司内部认定批准后,向顾客提交相关的证据和样品,报顾客认定批准。该过程就叫 PPAP生产件批准 或PPA(PPF)生产过程和产品批准。

什么是 “生产件” 、“有效的生产”( Significant Production Run)” ?

PPAP 工具手册中的描述:

取自能代表有效生产(Significant Production Run)过程的零件才是生产件。 该生产过程必须是1小时到8小时的量产,且规定的生产数量至少为300件连续生产的零件(除非是有经授权的顾客代表的另行规定。)

该有效的生产(Significant Production Run), 必须在生产现场使用与量产环境同样的工装、量具、过程、材料和操作人员。来自每个生产过程的零件,如:可重复的装配线和/或工作站、一模多腔的模具、成型模、工具或模型的每一位置,都必须进行测量,并对代表性零件进行试验。

VDA2 / PPA 中 “PPA过程” “PPA样件(初始样件)”

VDA2 /PPA手册中的描述:

ØPPA 过程被分解为产品制造和运输中的过程批准以及产品本身的批准。

ØPPA 样本(初始样本)所指的产品和材料在整个制造过程中生产设备都处于 生产条件下,这是 PPA 的一部分内容。

Ø其它样本(DIN 55350,第 15 部分)所指的产品和材料不是完全在生产条件下制造的。这类样本不可用于 PPA。

整车技术复杂性日益提高,风险范围不断扩大。

确保产品安全, 产品制造商须对自己产品安全负责,包括外购件!

确保符合法律法规性;产品制造商须对自己产品的合规性负责 , 包括外购件!

证明自己的工厂已经准确的理解了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如:产品图纸、产品试验规范、材料要求等。

—— 证明理解输入的要求,设计出好的产品。

证明自己的工厂已实施了细致的工艺开发和验证,并事先针对每道工序缜密的考虑了在批量生产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了控制方案。尤其是针对生产特殊产品特性的工序(特殊特性,如:产品安全/法规特性)。

—— 通过减少/控制系统变差,能控制质量风险。

证明自己的工厂各个制造过程的能力和检测系统能力是满足的,尤其是生产特殊产品特性的过程(关键工序及检测设备)。

—— 通过分析系统变差,展示系统水平。

杜绝将大的问题或更改带入批量生产和供货;等。

锁定量产控制方式,如有变更,必须申请并获得再批准。 制造过程超过50%的问题和变更有关!!

注4:标准目录内的零件(例如:螺栓),通过功能规格或认可的行业标准来识别和/或订购。

如果没有另外商定,则该VDA2/PPA步骤应用于以下产品(系统、模块、零件和组件):

Ø 制成品 / 成品零件(DIN 199-1) ;

Ø 备件(DIN 199-1)

Ø 毛坯(DIN 199-1)

Ø 可成为产品一部分的生产材料 / 辅助材料(DIN 199-1)(如油漆、液体 辅助密封 材料、粘合 剂、油、制动液)

一般来说,作为产品 PPA 过程的一部分,服务评估是在功能检查的框架范围内进行的。

如果所供应的是软件,则还可能需要就顾客所要求的过程成熟度对软件开发过 程进行评定。

PPAP/PPA 过程不包括投资货物,如制造设备和加工材料(如机器的辅助和生产材料)。

1.一种新的零件或产品(即:以前未曾提供给某个顾客的某种零件、材料或颜色)。

2. 对以前所提供不符合零件的纠正。

3. 由于设计记录、规范或材料方面的工程变更从而引起产品的改变。

4. “第3部分要求”中的任一情况。

在以下情况下应用 VDA2/PPA 过程:

a) 新零件或新产品

b) 必须依据 PPA 触发矩阵(附录 2)进行报告的重大修改。这包括:

- 产品修改

- 生产过程修改

附录 2中的启动原因代表了经定义的最低要求。如果存在顾客指定的要求,则必须满足。

PPA 过程的其它启动原因(例如为了处理资质重审检查的结果)必须在针对 特定客户的要求中商定。

电子部件方面请见《汽车市场电子组件产品和 / 或过程变化(PCN)顾客通知 指南》中的触发矩阵(变化评定矩阵)。

汽车行业核心过程(COP过程)- MDPS

VDA2/PPA手册中启动PPA流程的“触发矩阵”:

触发矩阵中的字母/代码解释:

在使用PPAP手册时:

“必须”(shall)表示强制的要求。

“应该”(should)表示一种建议。

标有“注”(NOTE)的段落是理解或澄清有关要求的指南。“注”中的 “应该”(should)只有指导性的含义。

组织必须满足2.2.1至2.2.18所列的PPAP规定的要求,还必须满足顾客规定的其他PPAP要求。

生产件必须符合所有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工程规范要求。(包括安全性和法规的要求)

注:2.2.1至2.2.18的所有项目或记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组织的每个零件。例如:有些零件没用外观要求,有的没有颜色要求,塑料件可能有标示聚合物的要求。为了确定必须包括那些项目,应该参考设计记录,例如:零件图纸、相关的工程文件或技术规范,还可咨询你经授权的顾客代表。

2.2.1 设计记录

组织必须具备所有可能销售产品/零件的设计记录,包括:组件的设计记录或可销售产品/零件的详细信息。如果设计记录(如:CAD/CAM数学数据、零件图纸、规范等),是以电子档案形式存在(如:数学数据),则组织必须制作一份文件拷贝(如:带有图例、几何尺寸与公差(GD&T)的表格、图纸)来标示所进行的测量。

注1:对于任何可销售的产品、零件或组件,无论谁具有设计职责,应只有唯一的设计记录。设计记录可引用其他的文件来形成该设计记录的部分。

注2:单一的设计记录可以表示多种零件或装配结构,例如:有许多孔的一个支架可以有不同的用途。

注3:对于定义为黑盒子的零件(见词汇表),设计记录要规定和其他件配合的关系和性能要求。

注4:对于标准目录零件,设计记录可能只包含功能规格或者认可的行业标准的参考要求。

注5:对于散装材料,设计记录可以包括原材料的标示、配方、加工步骤和参数,以及最终的产品规范和接收准则。如果度量结果不适用,那么CAD/CAM的要求也将不适用。

2.2.1.1 零件材质报告

组织必须提供按顾客要求完成的材质报告,并且数据符合所有的报告要求。

2.2.1.2 聚合物的标示

适当时,组织必须按ISO要求标注聚合物,如:ISO 11469“塑料的鉴别和塑料产品的标示”和/或ISO 1629“橡胶和网状物——专业用语”的要求。必须按下列重量准则确定是否适用打印要求:

塑料件质量至少100g(ISO 11469/1043-1)

合成橡胶件的重量至少200g(ISO 11469/1629)

注:ISO 11469中用到的专业用语和缩略词,聚合物可参见ISO 1043-1,填料和强化物可参见ISO 1043-2。

2.2.3 顾客工程批准

顾客要求时,组织必须具有顾客工程批准的证据。

注:对于散装材料,在《散装材料要求检查表》(附录F)“工程批准”一栏有

签署即可满足本要求,和/或在顾客批准的材料清单上有此种材料,也可满足本要求。

2.2.4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设计 FMEA),如果组织有产品设计职责

有产品设计职责的组织,必须按照顾客的要求开发设计 FMEA。(如:《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参考手册)

注1:同一份设计FMEA可以适用于相似零件或材料族系。

注2:对于散装材料,参见附录F。

2.2.5 过程流程图

组织必须使用组织规定的格式绘制过程流程图,清楚地描述生产过程的步骤和流程,同时应适当满足顾客规定的需要、要求和期望(例如:《先期产品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参考手册)。对于散装材料,过程流程描述文件和过程流程图等效。

注:如果组织对新零件的共通性已经过评审,同一份过程流程图可适用于相似零件家族的生产过程。

2.2.6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过程FMEA)

组织必须按照顾客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过程FMEA开发(例如:《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参考手册)

注1:如果组织对新零件的共通性已经过评审,同一份过程FMEA可适用于相似零件或材

料族系的生产过程。

注2:对于散装材料,参见附录F。

2.2.7 控制计划

组织必须制定控制计划,定义用于过程控制的所有控制方法,并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例如:《先期产品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参考手册)。

注1:如果组织对新零件的共通性已经过评审,那么相似零件的“零件家族”控制计

划是可以接受的。

注2:对于散装材料,参见附录F

2.2.8 测量系统分析研究

组织必须对所有新的或改进后的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研究,如:量具的重复性与再现性、偏移、线性和稳定性研究。(见《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

注1:《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中定义了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的接收准则。

注2:对于散装材料,测量系统分析可以不适用,但要获得顾客同意。

2.2.9 全尺寸测量结果

组织必须设计记录和控制计划的要求,提供尺寸验证已经完成的证据,且测量结果符合规定的要求。对于每个独立加工的过程,如:生产单元或生产线,和所有的多模腔、成型模、模型或冲模(见2.2.18),组织都必须有全尺寸测量结果。组织必须对设计记录和控制计划中注明的所有尺寸(参考尺寸除外)、特性和规格等项目,记录实际测量结果。

组织必须标明设计记录的日期、变更版本,以及任何尚未包括在设计记录中,但已经过授权而且纳入生产的工程变更文件。组织必须在所有辅助文件(例如:补充的全尺寸结果表、草图、扫描图、剖面图、CMM检查点结果、几何尺寸和公差图、或其他与零件图相关的辅助图面)上记录变更的版本、绘图日期、组织名称和零件编号。根据保存/提交要求表,这些辅助材料的副本也必须与全尺寸测量结果一起提交。需要使用光学比较仪进行检验时,扫描图也必须提交。

组织必须确定其中一个被测零件为标准样件。(见2.2.15)

注1:可以使用附录C中的全尺寸测量结果表,以记录图示、几何尺寸与公差(GD&T)的表格,也可以在零件图上清楚地标注测量结果,包括剖面图、扫描图或草图等。

注2:通常全尺寸测量结果不适用散装材料。

2.2.10 材料/性能试验结果的记录

对于设计记录或CP中规定的材料和/或性能试验,组织必须有试验结果记录。

注:材料试验结果可记录在任一适当的表中,也可参考附录D中的样表。对于有顾客开发的材料规范并有顾客批准的供方名单的产品,组织必须从该名单上的供方处采购材料和/或服务(如:油漆、电镀和热处理、焊接)。

注1:当特殊特性尚未被确定时,顾客有权要求保证其他特性的初始过

程能力。

注2:本要求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生产过程是否能生产出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初始过程研究关注的重点是计量型数据而不是计数型数据。装配错误、试验失败、表面缺陷是“计数型数据”的例子。了解这部分内容很重要,但不包括在本手册的初始研究中。用计数型数据对特性实施监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收集更多的数据。计数型数据不适用于PPAP提交,除非有经授权的顾客代表批准。

注5:对于能够使用图研究的那些特性,短期的研究应该基于有效的生产(Sinnificant Production Run)中(见2.1),连续生产的零件中的25组数据,包含至少100个读数。顾客同意时,可以使用类似过程的长期历史数据,来代替初始过程研究的数据要求。对于特定的过程,若经授权的顾客代表事前批准,可使用其他分析工具来替代,如单值移动极差图。

2.2.11.2 质量指数

如果适用,应该使用能力或性能指数对初始过程研究进行总结。

注1:初始过程研究结果取决于研究的目的、获得数据的方法、统计控制的解释方法等等。为更好的理解稳定和过程测量(指数)的统计基本原理,请参阅《统计过程控制》参考手册。下列各项的具体要求,请联系经授权的顾客代表。

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的估计值是依据子组内的变差确定的(/或/)。是考虑子组内变差的过程能力指数,不包含子组间变差的影响。如果所有子组间的变差都消除了,才会反映该过程是否有能力。因此,单单使用不能全面反映过程性能。参阅《统计过程控制》参考手册,可获得更多信息。

性能指数值来自于总变差(所有样本数据的标准偏差【均方根】,(“S”)。 是基于

整个过程数据变差的过程性能指数。不同于的是,不仅仅考虑了子组内变差。但是,

不能把组内变差和组间变差分离开来。在计算同一组数据时,可把和作比较,来分析

产生过程变差的原因。参阅《统计过程控制》参考手册,可获得更多信息。初始研究

过程。初始研究过程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精确的指数值,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过程变

差。可用合适的历史数据或足够的初始数据(只少100个)来绘制控制图,过程稳定

时,可计算当过程存在已知的可判断的特殊原因,且输出满足规范要求时,应该使用。

表以开发适当的计划。

注2:对于包含多个过程流的初始过程研究,可能会要求用其他适当的统计方法。

注3:对于散装材料,如果要求,组织应该得到顾客的同意,采用适当的技术对初始

过程进行研究,对过程能力做有效的评估。

注1:初始过程研究要满足接受准则,是获得顾客PPAP批准的大量要求中的一项。

注2:见2.2.11.1和2.2.11.2

注:对于散装材料,若过程存在已知的可判断的特殊原因,且输出满足规范要求,

顾客可能不要求纠正措施。

注1:100%的检验方法要接受顾客评审,得到顾客同意。

注2:对于散装材料,100%检验是指对取自一连续过程或同一批次的产品样件进行的评价,该样品可代表整个生产过程。

注1:典型的AAR通常只适用于带有颜色、表面纹路或表面外观要求的零件。

注2:有些顾客不要求填满所有AAR的要求项目。见附录B或顾客特殊要求中关于AAR的详细说明。

2.2.14 生产件样品

组织必须按照顾客的规定提供产品样品。

注1:当标准样品因尺寸、体积等原因难以储存时,经授权的顾客代表的书面许可,可以改变或放弃对样品的保留要求。标准样品的作用是为了帮助确定生产标准,特别用于数据含糊的情况,或当缺乏充分的细节来完全再现初始批准状态下的零件。

注1:检查辅具包括特别针对提交产品的夹具、计量型和计数型量具、模具、样板和透明胶片。

注2:如果可行的话,PSW可以采用符合顾客要求的电子档案形式来提交。

注:这一重量只适用于车辆重量分析,并不影响批准过程。在没有要求至少10件零件的生产或服务情况下,组织应该用要求的数量进行平均零件重量的计算。对于散装材料,零件重量不适用。

对VDA2/PPA 22项提交证据的解释请学习VDA2手册。

PPAP手册中定义的提交等级

组织必须按表4.1所列的等级规定,提交项目和/或记录:

散装材料的提交要求至少包含PSW和《散装材料要求检查表》。在PSW表的“提交原因”栏内,选择“其他”,并说明是散装材料。这表示用了《散装材料要求检查表》来说明符合散装材料的PPAP要求,且该表要包含在提交的资料里。

注:举例说明将旧文件中的适用文件/记录,应该被延用到新零件的PPAP文件中的情况。例如:在新零件和旧零件编号相比只有一个尺寸变更的情况下,一个从原材料供方所取得的材料证明,便可适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旧零件和新零件的编号之间进行一次PPAP“差距分析”,以便得到确认。

必须和顾客商定文件(VDA 第 1 册《记录和归档》)和参考样本(保存以供将来使用)的保存期限。基本上保存期限是和法律要求保持一致的。

如下理解:

强调:以上按PPAP工具手册附录F散装材料的特殊要求“F1至 F14”的讲解内容实施PPAP,和生产件不一样!!

VDA2/ PPA 手册中对“散装材料”“轮胎”“货车工业”没有特殊要求

THE END
0.PMP知识点总结—质量功能展开(QFD)QFD(质量功能展开)是一种将顾客需求转化为工程技术特性的方法,通过质量屋矩阵来规划产品开发。该方法包括多个步骤,从发掘顾客需求到确定生产流程,强调团队合作,有助于企业把握顾客需求、优选方案、打破部门间障碍、激发员工热情和提升产品质量。QFD的应用包括设计、细节、工序和生产四个阶段,确保从顾客需求到生产jvzquC41dnuh0lxfp0tfv8rkejkmnnvkcq5btlmkxg532:51245298;475;667furz
1.自考本科01335软件产品测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填空题产品观点、 价值观点。 12、软件质量的特性: 功能性 、 可靠性 、 易用性 、 效率 、 可维护性 、 可一致性 。 1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 全员参加 、 全过程 、 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 、 全面控制质量因素 。 14、PDCA指的是 计划 、 实施 、 检查 、 处理 。 15、在结构化编程语言中,要测试的jvzquC41yy}/|rpcqu}/exr1np€u1p}n1374;;3jvor
2.装备资讯装备智能保障解决方案框架  通过通用质量特性设计与产品设计的计划、流程、任务一体化,将通用质量特性设计真正融入产品研发过程。通过基于标准的综合保障分析,实现保障方案和保障资源的科学规划,持续积累的标准故障模式,并通过适时适用的验证评估,保证通用质量特性设计的有效性。   jvzq<84yyy493pzqhcth0lto1etua:73:0nuou
3.质量检验分为几类?进货检验亦称进货验收,是产品的生产者对采购的原材料、产品组成部分等物资进行入库前质量特性的符合性检查,证实其是否符合采购规定的质量要求的活动。 2.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是指对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一或多个过程(工序)所完成的中间产品、成品通过观察、试验、测量等方法,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jvzquC41yy}/ezs0eqs/ew4|l1ipp}jpv1813:2271651ltpvgtua:7356830qyo
4.★自考“质量管理学”名词解释题汇总(3)[1]自考127、现场使用的质量信息:产品出厂后所形成的对生产企业有用的一切有关的信息情报。 128、使用过程: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最后一个过程,即实现过程,包括产品的包装、运输、入库保管、销售、安装、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129、质量体系:国际CB/T6583给质量体系下的定义是:为了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jvzquC41o0;2vnxv0pku1|mqy1=42A=71
5.2015年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相关知识(初级)》第三章常考题集解析: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5.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测、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ƒmknkgoi8ykmw52:>6750nuou
6.FEM|前沿研究:中国可靠性系统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科学网其中全局化视角是指始终以效能为目标,以可用、可信为重点,围绕产品、功能和使用,在全局的高度处理通用质量特性;系统化过程是指按照定型前可预防、故障前可预测等多维故障事理逻辑规划通用质量特性工作,并有机融入到系统工程过程。综合化方法是指以故障识别和消减为驱动,实现功能/性能与通用质量特性的数据、流程和特性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rcrks1;5431731;5433832:5575849A;:966/uqyo
7.毕业论文指导论文范文它是通过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一系列质量特性,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依据,在开发初期阶段就对产品实施全方位保证的指导思想,即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来改善“质量追求活动”,从而达到理想的质量要求。QFD理论目前已经成功的推广应用到建筑行业、软件产业、服务行业和教育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5;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