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谁站在“三位一体”重要交汇点科学使命新时代

摘要:推进科技人才文化融合贯通,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加快发展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方向与新要求,对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要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建设“融合贯通”,形成相互增益、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积极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科技创新是大学的动力源泉。要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的体制机制探索与改革,鼓励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的学术精神。

强化基础研究,找准发力点。以“交大2030”计划为契机,坚持“战略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聚焦“海洋、健康、信息、能源”等前沿交叉领域,创新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面向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的“集中区”“自由区”“融合区”,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交大方案”。注重交叉融合,瞄准切入点。面向“真问题”,做“真研究”,培育“真成果”,真正实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大转化”,以“四个面向”为引领,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普创新,把握结合点。全程贯通重大科研成果宣传,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在青年学子心中播种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种子,让创新求实的校园学风与充满科学家精神的校园文化弥漫在整个校园,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深融合,培育五育融合时代新人。要紧扣价值引领这一“生命线”,系统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相互贯穿、相互作用,强化“五育”的融合发展,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年轻一代,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高校青年们的理想与信念。重落实,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主题教育引入“思政课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实践。全覆盖,打造人才培养全新范式。高校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和时代内涵,从思想引领、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等对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创新,构建思政课一体化的“大平台”、校内外一体化的“大师资”、知信行一体化的“大课堂”,推动形成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交大高地”。

文化建设是大学的精神沃土。文者,贯道之器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桥梁,又是支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文化宣传“四宣融合”,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坚定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筑牢思想根基,不断提升师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加强网络阵地管理,提升网络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新生态。把握智能时代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精神力量与优势,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不断增强思政内容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提升网络育人实效。凝聚共识,牢牢把握新闻宣传主赛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加强重大主题宣传策划,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构建“内外联动、立体多元”的宣传体系。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持续推出有温度、有力度的高质量融媒作品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作品,推进“大宣传”新格局,唱响交大“主旋律”。增强认同,牢牢把握文化建设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的论述,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校,要坚持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学好、用活“钱学森精神”“西迁精神”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立德树人、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推出系列校园原创文化精品,不断深化与推动美育工作,共筑交大人的精神家园,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担负起交大新的文化使命。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工作举措、主动开拓新局、服务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奋力书写高校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同时,推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有效融合,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化时代科学传播范式转化及路径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以科技强国建设牵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从大局出发,做好思想动员和工作统筹,平衡好“快变量”和“慢变量”、“破”与“立”之间关系,突出科技的战略性地位,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为重要牵引,把教育、科技、人才各方改革都聚焦到一体化发展上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751586;1CXUKkLIuliHqm5nOc=kwU6eE4;15:>0ujznn
1.闭幕会]聚焦二十大凝心聚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在播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聚焦二十大 凝心聚力 建设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特别报道》 20221022 03:36:21 节目看点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闭幕会正在举行 中外记者全程关注二十大 00:03:21 [中国共 jvzquC41vx4de}{0eqs0497413604;4XKFKQFwo3dG6xR}HH[2>9d‚f4436347xjvor
2.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理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和人才单独成章为一个部分,凸显了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培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五个jvzquC41yy}/tvqv0eun0ls142831:7381<74?660unuou
3.每日一习话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时政习近平: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这段话出自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jvzq<84rqnouklx0rguqnn3eqo4dp8s314635857285d3953/587:96;;0nuou
4.【每日一习话】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关系进行深入阐释与剖析,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把这三者更好结合起来,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前进方向jvzq<84o0epn7hqo1mc1jwvkerfu872453178581euovnsvapcR>]Vg5>/j}rn
5.【每日一习话】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习近平: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这段话出自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jvzquC41yy}/ctxzy0ipo8x{1lxuv87245661}7245662?d354<15<90jvsm
6.学习100|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 【本期金句】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习近平2022年10月16 jvzquC41yy}/zqg{0pku1ltpvgtu1|;7g7?ch?j6d2<7999d8;7g7>3jvor
7.【每日一习话】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每日一习话】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选集 更多 药名太复杂记不住?一些常用药可以这样记 加州山火持续蔓延 已烧毁上万栋建筑 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西藏定日县震后安置进展扫描2 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西藏定日县震后安置进展扫描1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WUNY322974@883790f?87dg7g:j>86c<6;:k3h6jf4j897hg71rsfgz4tj}rn
8.2023,谱写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篇章“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部署推进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思路等,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系列重要批示,提出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今年是落实党的jvzq<84yyy4djrxc0gjv0ls1gf{dc}nqp1814<641v814<644:e33:6359;:;7mvon
9.焦点访谈丨奋斗新的伟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成就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479824A685;>99?:345
10.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安排,明确要在二○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同时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9个“加快”,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擘画了清晰路径。这一系列重要论断,更加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实践路径,进一步强化了其在现代化建设中jvzq<84o0lc0ls1toz{is~d14634:61v4634:62;a8239>89:96a€fr0jznn
11.以人才强科技强支撑经济强国家强经济·科技具体来说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点包括:一是战略统筹,三位一体推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这三大战略,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从而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是目标统筹,要聚焦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三个强国目标要求协同发力,最终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夯实现代化建设根基,为jvzq<84hkpgoen3rgqvmg7hqo0io1PG1p3532;8123631l6226344>>:35;/j}rn
12.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统筹推进方面有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专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jvzq<84yyy4djrxc0gjv0ls1kuyvg|4l{smku‚sl1g|ft‚gqf{532;9271z32;92757`4:6342935:3jvor
13.焦点访谈:奋斗新的伟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2287:1CXUKXOTJt|BwmZ;fR;iFpFqH4822;=0ujznn
14.教育部长怀进鹏: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高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的根本之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jvzquC41egxog}3gfw4dp8pga{goa‚zahce{jjs1icu`zrfqaenfppdiwq5hcxdzkcu`|rdzwp532;92:1z32;92:47`4?7;54=/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