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科技人才文化融合贯通,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加快发展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方向与新要求,对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要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建设“融合贯通”,形成相互增益、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积极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科技创新是大学的动力源泉。要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的体制机制探索与改革,鼓励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的学术精神。
强化基础研究,找准发力点。以“交大2030”计划为契机,坚持“战略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聚焦“海洋、健康、信息、能源”等前沿交叉领域,创新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面向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的“集中区”“自由区”“融合区”,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交大方案”。注重交叉融合,瞄准切入点。面向“真问题”,做“真研究”,培育“真成果”,真正实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大转化”,以“四个面向”为引领,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普创新,把握结合点。全程贯通重大科研成果宣传,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在青年学子心中播种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种子,让创新求实的校园学风与充满科学家精神的校园文化弥漫在整个校园,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深融合,培育五育融合时代新人。要紧扣价值引领这一“生命线”,系统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相互贯穿、相互作用,强化“五育”的融合发展,培育拥有“四个自信”的年轻一代,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高校青年们的理想与信念。重落实,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主题教育引入“思政课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实践。全覆盖,打造人才培养全新范式。高校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和时代内涵,从思想引领、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等对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创新,构建思政课一体化的“大平台”、校内外一体化的“大师资”、知信行一体化的“大课堂”,推动形成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交大高地”。
文化建设是大学的精神沃土。文者,贯道之器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桥梁,又是支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文化宣传“四宣融合”,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坚定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筑牢思想根基,不断提升师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加强网络阵地管理,提升网络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新生态。把握智能时代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精神力量与优势,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不断增强思政内容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提升网络育人实效。凝聚共识,牢牢把握新闻宣传主赛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加强重大主题宣传策划,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构建“内外联动、立体多元”的宣传体系。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持续推出有温度、有力度的高质量融媒作品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作品,推进“大宣传”新格局,唱响交大“主旋律”。增强认同,牢牢把握文化建设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的论述,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校,要坚持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学好、用活“钱学森精神”“西迁精神”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立德树人、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推出系列校园原创文化精品,不断深化与推动美育工作,共筑交大人的精神家园,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担负起交大新的文化使命。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工作举措、主动开拓新局、服务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奋力书写高校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同时,推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有效融合,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化时代科学传播范式转化及路径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