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计算机通信原理当然离不开计算机网络,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官方定义: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的工作。
其实说白了就是,计算机组成的网络或者说在这个网络系统中有很多计算机,这里的计算机不仅仅指我们的电脑,其实指的是所有在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有了计算机等设备,也就得考虑如何连接起来他们,这就是他们之间该如何通信的问题。对计算机来说,就是一个硬件设备,如何让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必需需要软件的支撑。那么支持计算机通讯的软件是什么呢?就是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这个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就是计算机网络软件。最经典的当然是国际化标准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是通过一个机器上的一个应用进程与另一个机器上的进程进行信息交互。下面我们了解下这个模型。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是通过两个软件进程连接起来的。但想让这两个进程之间进程通信,还需解决很多问题。OSI参考模型解决此问题是,首先就是分层,简单的来说,这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七大部分来完成,也就是OSI七层参考模型。每一层都完成网络当中的一个独立任务。
下面是七层模型图:
这张图看起来确实复杂,让我们分解来看,主机A和主机B都的进程都分七层处理,下面首先了解下各层什么作用。
(1)物理层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它们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如规定使用电缆和接头的类型、传送信号的电压等。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单位是bit。理解着确实难,不过总之一句话,就是把最初的电流什么,为上一层提供物理连接。保证电流的透明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