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计算机网络学习任务与进度(参考模型和网络安全)樱桃挚爱丸子

判断网络是否通畅的具体操作:

运行——在输入窗口输入cmd——在跳出的输入窗口输入ping (存放数据的服务器的地址)

2、OSI参考模型和网络安全的举例

%1

物理层安全:外来设备可以私自接入网络

解决:将用不到的网线,从机房的交换机拔掉,用命令关掉【疑惑点】

%2

数据链路层安全:ADSL账号和密码;无线网络账号和密码;划分VLAN,在交换机上创建虚拟局域网;在交换机端口上绑定哪个接口只能接某个网卡(MAC地址)【疑惑点】

%3

网络层安全:在路由器上设置访问控制列表,使其中的网段可以访问internet,另一个不能访问;或者可以基于数据包的IP地址进行流量控制(在路由器上使用ACL控制数据包流量)【如何做到】

可以计算机设置Windows高级防火墙

具体的操作:

点击网络标志——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Windows防火墙——开启/关闭

%4

应用层安全:开发的应用程序没有漏洞

有漏洞的隐患:开发网站,网站登陆账号和密码,如果有诸多的漏洞:只要创建密码,一登陆就可以进去。

具体做法:在登陆框输入一些SQL语句,在Windows上创建用户,然后把用户加入到管理员组,给计算机启用远程桌面,就可以远程连接

———————————————————————————————————————————————————————————————————————————————

TCP/IP协议和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和OSI参考模型示意图

由图可以得到以下:

%1 在TCP/IP协议栈中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进行了合并

%2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进行了合并

知识点解析:

%1 TCP协议是进行可靠传输

%2 UDP协议是不可靠传输

%3 ARP协议为IP协议提供服务;IP协议为ICMP协议和IGMP协议提供服务

【注意】

1、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栈,它们内部的网络相互配合

查询计算机通讯用的TCP/IP协议具体操作:

点击网络标志——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打开无线网络状态——点击左键——属性

2、OSI参考模型每一层都有自己的任务

%1 应用层负责传输的数据

%2 传输层将数据分段很编号

%3 网络层负责写地址

%4 发送端是将地址封装的过程

%5 接收端是将地址解封的过程

【注意】物理层的数据是Bit流的形式

3、数据的构成

【注意】FCS数据校验码

4、发送端到接收端数据传输的流程

发送端到接收端数据传输的具体流程图

———————————————————————————————————————————————————————————————————————————————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计算机网路的性能如图所示

1、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也称为data rate或bit rate(单位:b/s、Kb/s、Mb/s、Gb/s)

计算机通过网卡传数据,计算机传送的都是二进制来上传数据

二进制的1位叫做1Bit

8M是800k的10倍

加速球的速率是按字节来计算,申请4M的带宽,则在加速球上显示的是400K流量

1字节 = 8Bit

发送端与接收端传送数据所走的链路——信道

不同的信道有不同的速率

2、带宽:数据通信领域中,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Kb/s、Mb/s、Gb/s)

如何查看网卡的带宽

%1 点击网络标志——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左击网络连接状态——速度一项就是网卡的最大带宽

%2 点击电脑的下端任务栏窗口——启动任务管理器——联网

3、吞吐量: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4、时延:数据从网路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数据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

发送与接收需要经历的时延过程:

%6 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的区别:

数据在光纤或者铜线中的传播是固定的。它们与介质有关

将接口的带宽改成更高的带宽,只是改变了数据传送的发送时延,并没有改变数据传送的传播时延,然而带宽更高每秒所传送的数据位更多,但是无限制的提高带宽,会导致数据在传播途中无法识别信号,导致数据失真,所以不能无限制的提高带宽。

传输介质采用光纤,并不是光纤的传播速度更快,而是信号的识别度更高。

5、时延带宽积:表示计算机通讯时,在链路上存在多少的数据正在被传送

6、往返时间RTF: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发收到接受方确认测试往返时间

获得网关的具体操作:

点击运行——再输入窗口输入cmd——在跳出的窗口输入ipconfig (此时可以查询到网关的地址)

THE END
0.WhatIstheOSIModel?|IBMThe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model—also called the OSI reference model—is a conceptual model that divides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into seven abstract layers. It provides a standarjvzquC41yy}/kkr0eqs0vqnpm1zprrhu1qyj/vtfgn
1.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如下图所示: 1.3 具体设备与具体层次对应关系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分别对应了哪些网络层次,如下图所示: 主机实现了七层所有的功能,集线器实现物理层所要实现的功能,交换机要实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要实现的功能,路由器实现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的功能。 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6>36:5441gsvrhng1jfvjnnu1754:;8429
2.图文并茂5分钟熟透OSI模型举例图解osi模型【收藏】OSI参考模型和TCP / IP参考模型 视频| 华为Datacom HCIA-HCIP-HCIE 网工| OSI七层模型详细网络图 1.历史上的对话 历史上的对话 如果你早期在一个公司的网络部门工作过,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电话对话: 网管:「你好,这里是IT部门,你有没有尝试重启呢……」; jvzquC41dnuh0lxfp0tfv8~cpihbqA=:1cxuklqg1fkucrqu13;19?9882
3.操作系统二图解TCP/IP模型+实战画出tcp参考模型本文详细介绍了TCP/IP模型的起源、组成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并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使用常见工具建立连接、发送请求以及数据传输的过程。 【操作系统二】OSI模型和TCP/IP模型 一、OSI模型 1、什么是OSI模型 2、osi七层参考模型 3、我更想介绍TCP/IP模型 jvzquC41dnuh0lxfp0tfv8owpz{f|qjpi1gsvrhng1jfvjnnu1739B<46;=
4.计算机网络(7)体系结构: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iso体系结构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在研究ARPANET时提出了TCP/IP模型,模型从低到高一次为网络接口层(对应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对应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IP由于得到广泛应用而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协议如下图所示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539;6:38ftvkimg8igvcomu86279624;8
5.OSI七层参考模型(OSI七层参考模型的最底层是物理层)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各层所提供的服务。OSI参考模型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它清晰地分开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3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服务描述了每一层的功能,接口定义了某层提供的服务如何被高层访问,而协议是每一层功能的实现方法。通过区分这些抽象概念,OSI参考模型将功能定义与实现细节区分开来,概括性jvzquC41yy}/gxqkpm4dqv4pgyy0rxxv14<6:<3jvor
6.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详解网络协议网络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如下图。 jvzquC41yy}/lk:30pku1wjvyqxl1A5472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