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制作模型2教案苏教版必修1
科目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高中通用技术制作模型2教案苏教版必修1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教材第五章“制作模型”的第二节,主要涉及模型的概念、模型的制作过程以及模型的评价。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模型的制作技巧和评价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制作模型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对模型进行科学的评价。具体内容包括:
1.模型的概念:介绍模型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使学生理解模型在技术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
2.模型的制作过程:讲解模型制作的准备工作、制作技巧、调试与改进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模型的评价:介绍模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模型制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技术意识、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协作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如下:
1.技术意识:通过讲解模型制作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技术在模型制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
2.创新思维:在模型制作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批判性思维:在模型评价环节,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沟通与协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模型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5.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学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模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难点:
1.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
2.学生对模型评价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
解决办法:
1.对于模型制作技巧和方法的学习,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师可提供一些实例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
2.对于模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分组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师可提供一些评价工具和模板,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
3.对于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同时,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对于模型评价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同时,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评价的实际操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2)案例研究法: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模型制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3)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进行模型制作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讨论法:在模型评价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模型制作技巧讲解:教师通过PPT、实物演示等方式讲解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模型制作过程。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模型制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3)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模型制作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模型制作技巧。
(4)模型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然后根据标准对各自制作的模型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2)视频:教师选取一些模型制作的视频教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模型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线工具: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在线评价工具,对制作的模型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4)实物材料:教师准备一些模型制作所需的实物材料,如塑料、木棒、胶水等,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保障。
(5)评价模板:教师设计一份模型评价模板,包括评价标准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