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30日,云南腾冲火山国家公园,发生一起热气球坠亡事故。一工作人员顺着热气球安全绳滑下,坠落地面身亡。
通报称,事件发生后,腾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成工作专班赶赴火山景区进行处置。要求应急管理局牵头做好调查处置工作;文旅局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认真履行旅游安全监管职责,加大景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景区企业落实安全责任,严防类似情况发生;全力做好社会稳定及善后处置工作。目前,事件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正在进行,火山景区进行停业整顿。
10月2日,湖南株洲一所热气球飞行营地发生了严重的意外事故。一名兼职的大学生从热气球坠落,事后不幸身亡。俱乐部负责人称,该大学生未按培训规范操作,就是说当时大家都没有压篮子、都松手了,但他好像没注意,还抓住这个篮子,然后跟着热气球升上去了。”
10月7日,陕西西安一景区热气球出现倾斜事故,有人差点掉下来。画面显示有人双腿悬空。爆料者称事发时工作人员在充热气球,有工作人员在上边差点掉下来幸运的是没有人伤亡。
据媒体公开报道,今年以来就已发生了三起热气球安全事故。
记者注意到,腾冲和株洲两起热气球事故均是因为操作人员未及时放手,被带到空中发生坠落。
记者搜索2019年的一篇资料发现,除了株洲和云南腾冲,国内其他地方也有这种类似的热气球景区,如桂林阳朔、海南三亚、河北木兰围场、安徽婺源、四川西岭、黑龙江镜泊湖、浙江千岛湖。
究竟该如何避免悲剧的重演?不仅需要国家出台严格的管控措施,个人也应该具备这种高空项目的基本常识。
乘坐热气球应该注意哪些情况呢?
1要看热气球飞行员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飞行执照;
2热气球设备是否有年检合格证书;
3飞行时是否在热气球的飞行气象标准范围内;
4确认自身是否有不适合飞行的疾病,比如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及医学上认为不适合高空运动的其他疾病;
5最好戴一顶纯棉棒球帽,身上穿纯棉运动装、脚穿平底运动鞋;
6要了解一些热气球知识,比如:气象标准、飞行过程、热气球的工作过程等知识;
7吊篮的空间非常狭窄,在飞行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到管路;
8在着陆的时候,双手扶住上面的杆或吊篮边缘,双腿要弯曲,做好吊篮与地面相撞时产生冲击的准备;
9着陆的时候,如果下降速度偏快,热气球的吊篮在撞地后,球体会反弹,然后再落,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无需害怕;
10着陆过程中,千万不要触及管路,如果下降速度偏快,你又压在管路上,很有可能把管路和钢瓶的接口处压折,那样管路和钢瓶内的高压液化气喷出,很容易产生危险;
11假设最危险的一幕出现,管路与钢瓶的接口处被压断,管路和钢瓶内的液化气喷出,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堵住钢瓶嘴,关掉阀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