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哪儿来的西湖的山为什么这么好看要问亿年前的石头精孤山宝石山飞来峰玉皇山南高峰

两年前开始,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吴磊和朋友们一起,从中国古代山水画入手,探究物理世界里的真山水。今年6月24日西湖申遗成功14周年纪念日,讲到南宋画家李嵩的名画《西湖图》。吴磊说:“(杭州)所有好看的山,画里都有了。”这幅空濛明净的杰作中,由周围群山衬托的西湖占据中心位置,几乎不下重笔,透明、空旷的湖面像梦一样如幻如真。

地质学家说的“好看”,不光是风景美,更侧重在地质现象丰富,也就是“石头好看,有看头”。

如果从地理和地质的角度来看,要谈西湖的形成,就得从6亿年前这些山中岩石的形成开始说。

(南宋)李嵩《西湖图》 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老石头

从西湖北面的宝石山开始,逆时针方向经过老和山、北高峰、飞来峰、南高峰、青龙山、玉皇山、凤凰山,再到正南面的吴山,西湖周边的群山形成了三面环绕,像是妈妈怀抱着一个小宝宝。

这个“妈妈的怀抱”,为西湖准备了好几亿年。

从地质年代震旦纪到三叠纪(大约6亿到2亿年前),整个华南地区包括今天的浙江,都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杭州西面,可以看到这个阶段的“石头记”——闲林宝寿山景区的空谷长滩上裸露出来的大块岩石,是大概5-4.5亿年奥陶纪的海相岩石,有些石头中还保留海百合化石,可以从中一窥当时海洋中的丰富生物群落。

杭州宝寿山外露出5亿年前的岩石,里面包含海百合化石 图片由吴磊提供

从这个“杭州的马尔代夫”再往西2公里,吴磊团队曾经按图索骥,在午潮山的北面闲林到临安一带的位置,找到了地质图上标注的西湖群山中、也是全杭州城里最古老的岩石,大约6亿年前形成的震旦系砂岩、泥岩。

距今2亿年前里,包括杭州在内的华南地区曾发生一次非常强烈的地质运动:位于南方的一个古老小陆块(印支地块)与华南板块碰撞在一起,形成了无数次地震。当时整个华南地区,包括今天广东、广西、福建一直向北延伸到浙江地区,6亿至2亿年前形成的巨厚岩层,在缓慢但强大的地质运动下像橡皮泥一样被揉来揉去,发生弯曲、褶皱、断裂等变形,在加上地表雨水的侵蚀,就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山、岭、溪等。

西湖西面的群山,就在“2亿年前”这个节点基本形成了。现在,西湖的每一处高山都是这一次地质运动的遗迹:在灵隐寺飞来峰、南高峰和玉皇山,能看到初始水平的岩石纹理发生向下凸的挠曲,形成地质上的向斜;在天马山、青龙山,能看到水平岩石纹理发生向上凸的挠曲,形地质上的背斜;而在龙井一带,能看到坚硬的岩石被撕裂并发生水平错断。

李嵩的《西湖图》是在目前古代书画传世作品中,是最早把西湖全景融入一幅画面当中的代表作。艺术家对自然山川有极其高超的概况能力,他带你飞起来俯瞰。画中的群山,没有惯见的皴法勾勒山体的轮廓,描绘岩石的肌理,只用大面积淡墨晕染,在“远山长”“云山乱”的意境中,西湖的美人之骨已尽显无疑,连绵起伏中,有节奏,有大势。

红宝石

在这次群山闪耀的时刻里,少了宝石山。没错,此刻它还没有来到。

吴磊打开一张绘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杭州地质图》,在表示岩石种类的色彩里,大面积是绿、黄色调,那是很老的砂岩和石灰岩——只有一块是蓝色的,跟周边都不搭界,它是宝石山,由凝灰岩和粗面岩构成。

杭州周边所有的岩石都是沉积岩,是在水里形成的,成分和钱塘江里面的沙一致。但宝石山不一样,它是火山喷山形成的。

大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末至8千万年前的白垩纪间,今天的浙江省至少有2/3区域的地壳进入了强烈活动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火山喷发。宝石山就是当时从地底下几十公里的地方喷出来形成的。

宝石山山顶的溶结凝灰岩中红色的成分,是一种含铁的玛瑙。这种石头会反射夕阳光线,出现“宝石流霞”的壮丽景观,这也是玛瑙寺之名的由来。

宝石山上的岩石 图片由吴磊提供

同款岩石的范围从宝石山向南延伸到孤山,向北到弥陀山,向西北一直延续到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逸夫科技馆门前的花坛里,都可以看到裸露出来的“红宝石”。

“说明当时喷发的岩浆一直淌啊淌,西湖的北部,包括保俶路一带,几平方公里范围面积。”吴磊说,可能当年往东边也有这种火山岩,但后来可能经过钱塘江冲刷之后,被淤泥覆盖了。

孤山与宝石山是同时形成的,原本应该是连续的山脉,在一亿多年里的不断冲刷下,最终形成了一座孤立的小山。

在《西湖图》里,李嵩非常仔细地特写了孤山。虽然这幅画卷从精致的笔法中逃离,用水墨表现烟雨西湖朦胧之美,却仍保持着宋代绘画写实的画风。

比如非常写实地描绘出了孤山的形状,画家甚至很仔细地用少量浓墨枯笔,勾勒出了孤山沿岸的屋墙。这种对湖山的虚实处理,使得《西湖图》的整个画面既气势磅礴又不失细腻温婉,既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之美,也不失人文意境、市井趣味。

年轻的西湖

西湖的地质构造已经基本完备了——还差一“铲子”。

这一铲发生在白垩纪恐龙时代,当时太平洋板块往东俯冲至我们所在的亚欧板块下方,俯冲的位置很深,地壳在该地质作用下发生拉张,形成很多地质正断层,在杭州东部形成了一大片断裂盆地——大约在1亿年左右的白垩纪,杭州现今“西高东低”的地貌基本上全部形成,一直维持到现在。

它不是杂乱无章的,它的褶皱枢纽都是向东北方倾伏的,西湖群山的高度也都是从西南向东南方逐渐减小,在西南方封闭成为马蹄形,而在东北方张开来,将还是一片浅海湾的西湖衔在口中。

西湖在哪儿?怎么还没出来?

讲到1亿年了,还得再按快进键,跑进千年的尺度里,才会出现西湖。

通过对岩石的研究,地质学家可以推演出西湖的前世今生。大概在6000年前,海岸遭到不断的冲刷侵蚀,加上钱塘江不断的带着泥沙涌进来,堆积出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个过程中,在东海边初始形成了一个泻湖——一道水流冲刷堆积自然形成的沙坝,中间形成一个湖,和海隔开了。这就是西湖的前身。

在几千年中,海平面下降,它就成了湿地;海平面升高,它又变成海湾。再之后,陆地渐渐形成,泻湖就彻底和海洋分隔开,大约2000年前,西湖最终完全形成。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所以西湖也是杭州最低的一个点,它非常容易淤积,周围群山以及雨水带来的泥沙全部流向西湖,如果不作人为疏浚,很快就会被堆满了。杭州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清淤工程,形成了白堤、苏堤、杨公堤和湖中三岛。

一千年前的《西湖图》上,西湖里还没有堆筑三岛,但细看之下,保俶塔代表的湖东群山明显低于画左侧的湖西群山。

从6亿年前开始,杭州、西湖形成的自然脉络,都记录在西湖周边的岩石里。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宝石山真的有宝石吗?“博物馆小蜜蜂”科考行告诉你不知道的秘密|西湖你知道吗,宝石山是一座火山;你知道吗,西湖四周的山形成的时候,还有恐龙呢……10月30日,“博物馆小蜜蜂”和浙大地科院博士生党支部进行了一场宝石山地质科考活动。 浙大地科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磊、刘佳与博士生们带着“小蜜蜂们”一起爬了宝石山,一路走一路讲。大家熟悉的宝石山原来藏着这么多秘密,它不仅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N2WVS?K2738HVT80jvsm
1.穿越大陆分水岭(二)TrailFamily在茂密的丛林中兜兜转转没多久,眼前突然辽阔起来。如同绿色丝带般的伯力河静静躺在色彩斑来的河谷中。雄伟的酋长山、纳尼卡山和宝石山巩卫着东方。西方则伫立着克利夫兰山。它那红色的山脊在盛夏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 空气里飘荡着泥土和山花的清香,蜜蜂在我的脚边飞来飞去。荒野的力量在我的血液中逐渐苏醒。我的jvzquC41yy}/lrfpuj{/exr1r175eB=f75749<
2.🌋15分钟爬山俯瞰整个西湖❗️杭州火山🌋🌋15分钟爬山俯瞰整个西湖❗️|杭州火山🌋 项目调研来宝石山(杭州曾经的火山🌋)看看路线,门票免费,我们花了三个小时找到了快路和慢路:⚠️先说注意事项:(封面图)蛤蟆峰的两块大石头虽然平坦但面积不大有点危险,有点野生,不建议带孩子爬上去🧗‍♀️穿防滑运动鞋,人多的时候会有点混乱!注意脚下jvzquC41o0jjcwukpi4dqv4wiejfvjnn14975;>426EckƒY{rgC3;
3.宝石山,山不在高自流霞(2)——杭州2日(2)在山顶相对平坦的地方,有一座石坡,坡上的来凤亭是清雍正七年浙江总督李卫所建,因为宝石山的形状如同凤凰,而保俶塔就像凤嘴,所以这座亭子就被命名为“来凤”,也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中的“宝石凤亭”。 来凤亭附近有题刻八方,楷书“正德庚辰五日方思道至”刻于明正德十五年,题者方豪是正德三年的进士,浙江开化县金村jvzquC41{q{/e}wkr0ipo8ytcxkmu8jglobpp6222<61=663;840qyon
4.《地理认知实习》之宝石山游学12月27日,地理信息科学1901班组织了宝石山游学活动,既是暑期《地理认知实习》云课程的一次线下补课,也是全班的第一次外出集体活动。应班主任陆丽珍老师和同学们的邀请,李睿老师在近四个小时的游学行程中,结合实地情况就地质构造、地貌形成、植被分布、人文地理等展开了内容丰富的知识讲解,弥补了同学们暑期受疫情影响而jvzq<84iu0€kw7jfw0io1;542173594e56=85j74627958ucig4ivv
5.过年啦,爬宝石山宝石流霞为新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北岸。 宝石山山体由侏罗纪火山凝灰岩构成。山上多天然奇石,因赭红岩石中嵌满了玛瑙状晶体,每当阳光映照时,满山流霞纷披,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争辉,这既是山名的由来,也是新西湖十景之宝石流霞的出处。山体的高度虽然不超过100米,但山巅为观赏西湖全景圣地之一,多有历代jvzquC41yy}/onnrkct/ew45h9rjh<8
6.游杭州宝石山2022.9.18.晴天,气温22-29度,上午10:30.外出爬山,从保俶路→宝石四弄进山,路口石刻“为您健康铺路”,设立简介及导游图,宝石山初名石姥山,曾称保叔山、古塔山等,钱王封为寿星宝石山。宝石山位于西湖之北,山体由侏罗纪火山凝灰岩构成,因赭红岩石中嵌满了玛瑙状晶体,每当阳光映照时,熠熠生辉,新西湖十景赞之为jvzquC41yy}/onnrkct/ew46gg~3t~
7.征联: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西湖焉峰峦挺秀,溪涧纵横,流水清洌,是西湖泉水最多地带。内圈有飞来峰、南高峰、玉皇山、凤凰山、吴山等,山势较低,属低丘陵地形。山体均为向斜山地,主要由石炭、二迭纪石灰岩构成,易受水流溶蚀,形成了烟霞、水乐、石屋、紫来、紫云等溶洞。 内圈的群山,除岩溶丘陵外,还有横亘西湖北缘的葛岭、宝石山,由火山碎屑岩组成,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61986;16667A=33a?::?:965>/uqyon
8.天地造化的西湖胜迹|文章|中国国家地理网宝石山:火山妙手 宝石山紧紧依偎在西湖北岸,人们往往关注山脊上巍然挺秀的保俶塔,也把宝石山看作天然的西湖观景台,而往往忽略深藏在这里的三大地质奇观。摄影/吕海彬 大约1.3亿年前,剧烈的火山喷发塑造了宝石山,不但堆积出了熔结凝灰岩,充满韵律的流纹岩,石中还大量夹杂一种暖红色的石髓——碧玉,映射出宝石一样的光jvzq<84yyy4ekun5824dqv4ctvodnn4r87?48m=ef5j13A;0jvs
9.杭州访古丨宝石山所见两宋题刻西湖群山中,如果说哪座山爬起来性价比最高,那我一定推荐宝石山。十到十五分钟就可以轻松登顶,饱览西湖美景,早上看日出,晚上看夜景,在山顶吹着凉风小坐一会儿,实在惬意。 保俶塔 宝石山,又名巨石山、石甑山等,吴越国王钱镠封为寿星宝石山。山体由侏罗纪火山凝灰岩构成,因赭红岩石中嵌满了玛瑙状晶体,每当阳光映照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6::428
10.杭师大VR地理课让大凉山孩子云端“探秘”宝石山整个课堂以宝石山“寻宝”为主线,带领孩子们进入沉浸式全景课堂模式,在拾阶而上穿越竹林时去感受江南山林的青翠,在金鼓洞面对紫红色岩墙时去遥想亿万年前那场火山喷发的炙热。登上初阳台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这场“宝石”探寻活动,并踊跃与杭师大直播间互动分享寻宝所得,连线两端课堂气氛随着宝石的不断发现jvzq<84gfw4{lxq0eqs/ew4l{lyc1p}142832=4v42832=7;a4:28:629akyv7xjvor
11.库存照片.图片包括有人们,顶部,更加恼怒的,冰河,火山口美丽的自由湖在内华达的红宝石山 照片 关于 人们, 顶部, 更加恼怒的, 冰河, 火山口, 外部, 眼睛, 国家(地区), 换码, 云彩, 多山, 著名, 高涨, 本质, 山脉, 双翼飞机, 冒险家, 地形, 室外, 早晨, 后面架靠背, 范围, 横向, 白天, 自由, 内华达, 高地, 通风, 爱好健美者, 自jvzquC41ep4etnfouvong7hqo13jojlg3;:1:@>96
12.宝石山,山不在高自流霞(3)——杭州2日(3)西面的葛岭稍高一些,有一百多米,相传是葛洪炼丹著书的地方。这位道学家在晚年来到杭州,于宝石山坞建抱朴庐,并在山上筑台炼丹,现在还有葛仙庵、流丹谷、还丹古井、抱朴庐、初阳台遗址遗迹。 初阳台就坐落在葛岭山巅,听“初阳”这个名字就知道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看着一轮红日自西湖湖面升起,那景象想想也是挺美的jvzquC41{q{/e}wkr0ipo8ytcxkmu8jglobpp6222<61=663;850qyon
13.宝石山熠熠生辉,宝石流霞名至实归!保俶塔巍然挺秀,窈窕美人亭亭宝石山位于西湖北侧,海拔七十八米,原名落星山。山上有落星石,石大数十围,块然兀立,望之如斫。南朝刘道真《钱唐记》称石姥山jvzquC41yy}/onnrkct/ew47fx}c|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