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火山群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时代最新(有两座火山喷发于17世纪)的火山群,除了这些的标签,她还有因火山喷发,河道阻塞形成的5个火山堰塞湖(我国第二大火山堰塞湖),这也是五大连池得名的原因。在其他火山景区看五大连池的介绍时就心向往之,现在终于要拔草了,节前在网上搜五大连池,经常会出现五大连池景区关闭的信息,五大连池景区到底有没有关闭,我关注了“五大连池旅游”的公众号。
公众号还是很给力,我在公众号上的留言也很快收到清晰的回复:开放景区有北药泉、温泊、龙门石寨、格拉球山天池;免费景区有火山博物馆,药泉山钟灵禅寺、火山堰塞湖白龙湖。其中白龙湖的游湖和电瓶车属自选消费。此外,老黑山、火烧山和温泉等都没有开放,感觉有点遗憾,老黑山是精华景区不能去,不能泡冷泉也挺遗憾,所以一直在犹豫,但最后因为齐齐哈尔的扎龙丹顶鹤,因为选择自驾将伊春连上,我们坚持带遗憾走五大连池。
离开齐齐哈尔,沿双嫩高速再转伊齐高速,近3小时的车程,一路无休,在晚上10点前入住五大连池市的云泊假日酒店。我是当天晚上8点以后下单的家庭房,前台看我们一家3口,给了一个超大的三人间,房间太大的缺点就是感觉暖气不够,有点冷。
酒店外观还挺气派的,房间不提供早餐,我在酒店对面的杭州小笼包打包,一家子在酒店大堂吃的早餐。
酒店门口,有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雕塑。
据说,1959年11月,国产首批13台“东方红-54”拖拉机运抵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的家乡时,开惯了苏联造拖拉机的梁军第一次看到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拖拉机时,十分激动,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跳上“东方红”,兴奋地兜了一圈。而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珍贵的镜头,正好被在场的记者抓拍到了。于是,1962年4月,以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为原型的人物造型便出现在了人民币上。
酒店大堂拍的五大连池景区的旅游手绘地图。从地图可以看出:五大连池景区很大,因为太大只能自驾或者包车游览。夏天的时候还有公交车在各景点之间穿梭,此时虽是国庆黄金周,但五大连池却是淡季,连门票都在10月1日始给出了淡季五折的优惠政策(淡季开放时间8:30-16:00,旺季开放时间8:00-17:00)。
五大连池位于黑河市境内,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转换地带,10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火山林立,熔岩浩瀚,湖泊珠连,矿泉星布;14座新老期火山群峰耸立,80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波澜壮阔,数百处自涌矿泉天然露出。14座火山分别是南北格拉球山、卧虎山、笔架山、老黑山、火烧山、尾山、药泉山、东西焦得布山、东西龙门山、莫拉布山和小孤山。
五大连池就是火山喷发时熔岩流把古老的白河拦腰截断形成的五个湖泊,自南向北分别为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头池面积最小,是唯一有睡莲的天然湖泊,又称莲花湖。池子东岸和南岸是肥沃的田野,西岸是石龙,新期火山喷发流淌过来的熔岩流一条条蜿蜒伸入湖中,池水的颜色为淡绿中夹带着棕色。二池子,又名大雷池,池水温最高,是鲢鱼的集中产地,是远近闻名的天然养殖场,由于紧紧环抱着燕山期古岛,所以被称为"燕山湖"。二池形状酷似一个硕大的牛头,比头池子壮观许多,池岸曲折,西岸和西北岸皆为雄奇的熔岩台地,池水淡绿带棕色。三池子,又叫白龙湖,位于五个池子的中间地带,池岸迂回曲折,多由火山熔岩台地构成。一座座石丘,一条条石龙,一幅幅石幔、一朵朵石花在岸边置入水中,像一件件盆景,玲珑俏丽,十分精美。四池子,又名静波池、鹤鸣湖,四池形状像一颗大人参横卧在群山碧水之间,池岸岩石突兀,绿草如茵。池水黄中泛绿,随着天气变化而变化,晴天发黄,阴天发绿。五池子,站在黑龙山上远看像一支"玉如意",又叫如意湖,位于五个池子的最西北部。五池形状像一只硕大的鸳鸯鸟面对着火山。五池水域面积较大,水质好,是五大连池整个水系的源头汇集地。
我们早上快9点时才离开云泊假日酒店,前往五大连池风景区。
自驾约20分钟就进入景区,经常能看到这种截顶的“金字塔”形火山锥了。
景区主道药泉路
景区太大,不知道去哪里,就导航五大连池游客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并不售票,但会有很多人追着你推销导游服务,我们在服务中心再次确认开放的景点,景区线路推荐:D1:火山博物馆-北药泉-温泊-格拉球山天池。D2:药泉山(钟灵禅寺)-龙门石寨-白龙湖(游船票100元/人,观光车票40元/人)。离开游客中心我们选择第一站格拉球山天池,下午去龙门石寨,第2天是温泊和北药泉,当时并没有看出这是一条比较绕路的线路,但这样于我而言,却成了最好的安排。
景区最醒目的火山口永远是老黑山,老黑山山势高耸,植被葱郁,相对高差达166米,是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老黑山也叫黑龙山,俗称仙人山,1720年喷发,1721年再次喷发,史料记载至今已喷发过6次,由于地貌典型,状如黑龙,夏天的绿色植被和冬天的皑皑白雪都掩不住它黑色的光泽,所以称为黑龙山。山顶有漏斗状火山口,直径350米,深达140米,火山口周围有人行步道,山上东北角还有火山熔洞,可惜目前闭门谢客。
途经大庆油田的农场
南北格拉球山远看像个乌龟山,南格球山像龟身,北格拉球山像头,远远地静卧那里,日夜守着五大连池的北大门。
南格拉球山和北格拉球山被人们称为父子山,也有人称他们是两个连体兄弟。南格拉球山是五大连池十四座火山中最高峰,海拔596.9米,相对高度为149.9米,是典型的圆锥形盾型火山,火山口呈圆盆状,北格拉球山海拔537米,相对高度57.5米,有名的蛇谷就在北格拉球山。
南格拉球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爆发最早的火山,距今已有二百多万年的历史。
南格拉球山呈规则的截锥体状,国庆黄金周的停车场车却寥寥无几,真心推荐。
游客中心购票,国庆长假已是五折优惠,门票才20元/人。
南格拉球山有着为数不多的火山湖,又称天池。国内著名的火山口湖有长白山天池、广东湛江湖光岩、内蒙古阿尔山天池。
南格拉球山距今已有二百多万年,景区内设置了天池庵旧址、天河白塔、巨蛇谷、天桥、天池倒麟鱼、天池仙境、天池雨林、天池要塞遗址地、五彩坡(地带性植物群落)等九处观赏景观地。
布满青苔的上山小道,最初的台阶很平缓,地上满是金黄落叶。
树上的秋叶已稀疏
不到半个小时就到观景平台
再走一小段木栈道就能看到天池了。
以为会有满满的一汪碧水,可肉眼看到的就是一水泡子,说不失望那是假的。
南格拉球山喷发后,留下了一个直径500米的锅状火山口,火山锥底直径为1000米,火山锥坡度30度左右。四周高出的火口外围由火山集块岩组成,山体外坡带有明显的下凹羊尾状浅沟,地质上称为“剥蚀羊尾沟”状条格带。
火山爆发后地表岩层经二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化成土壤,植被开始发育,积水成湖,形成小巧玲珑的“天池”。天池内水清如镜,湖水与地下泉水相通,终年不枯竭。过去人们想从这座天池上引水下山浇灌农田,于是把火山口炸开了,可引水未成功,那泓深达15米的天池却变成了湿地,现在北部仍有不明显的缺口,但游客只能遥想曾经水深15米的盛况了!
不过这水的颜色确实迷人,在冬季即算零下30多度,湖水也不会上冻。
有图文介绍池中生长着一种珍奇的倒鳞鱼,鱼身一半以上鱼鳞倒长,其原因一直是未解之谜。
天池四周铺设有木栈道,可沿火山口漫步一圈。这里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除了倒鳞鱼,幸运的话还能看到野鸭、鸳鸯、野鹿和狐狸等。
空旷无人,我们在这里能领略古火山风光的奇美,还可感悟地球变迁的沧桑历史。
我们一家没有沿栈道走一圈,直接离开,到观景平台还去看了格拉球山真正的制高点--天河白塔。
攻略说在这里五大连池火山群能尽收眼底。
但实际上,周边树木太茂密,是无法俯瞰群火山的。
阳光下的秋叶当得起斑斓这俩字
带着遗憾离开格拉球山天池。
从格拉球山回药泉路走332国道时经过一个湖泊,这栈道一看就是故意截断的,想来以前是可以走栈道观湖的。
湖面比较宽阔,对面就是老黑山。
12点吃完面条前往龙门石寨景区。
途经一片麦田。
火山下的麦田。龙门石寨差不多在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最东边,途经水晶宫和白龙洞2个景点(均未开放)。
国庆节执行的淡季票价,非常友好,22.5元/张。28-34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了东西龙门山。火山喷发带来的滚滚岩浆似大河奔流,浩浩荡荡而下,形成了景象万千、造型奇绝的熔岩景观。
最先看到的是龙门林海草堂。
石塘画卷之谜--东龙门山、西龙门山火山喷发时喷涌出的岩浆形成了面积广阔的石海,大片的巨石群垒砌起来如同坍塌的“山寨”、“石塘”,当地人称为“龙门石寨”。
龙门石寨是火山喷发后生命复苏演变的见证,是岩石与生命的交响曲。
龙门石寨拥有典型的火山地质遗迹,拥有熔岩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块状熔岩,还拥有近千种植物。
火山地质学称龙门石寨这种巨石堆积体为块状熔岩,他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龙门山附近的早期盾状火山,岩浆从火山口溢出,顺坡流下,称为熔岩流;炽热、黏性较强的熔岩流,在慢慢流动过程中,表层首先冷却、固结并碎裂成渣块状熔岩;熔岩继续流动,驮着表层的碎裂岩块。熔岩向前运移,碎裂的熔岩块进一步裂开变小。
在龙门石寨主要是体验、解读中国最为壮观的块状熔岩景观,欣赏、见证火山喷发后生态之美,植物顽强的生命力。
参观路线也简单不复杂:景区只有1个入口,全程栈道游览。栈道全长3330米,有两条线路,小圈从入口出发到石啸天惊朝南回转,大圈到最高点塞上云天后回转。大圈走下来一个多小时,小圈40分钟。整个线路平缓,强度不大,如果时间允许建议走大圈看塞上云天的壮观。
布满青苔的块状熔岩
桦树的叶子已掉的差不多,但松树依然张扬
遒劲的松枝,完美的黑金搭配
黑石头堆里顽强生长出来的针叶杉树
白桦树和针叶林组成的黑石头五花山,渲染成秋天最美的画卷
龙门石寨的石块石柱如古寨护城石一样高垒,似倒塌的古城墙,也因此被称为石寨堡垒。
石寨堡垒、五花山,还有远处的火山
景区制高点的观景台
站在观景台向上望去,灰黑色的大石块堆积体直连西龙门山,如“石啸天惊”之势。
往下望去是龙门石寨景区最大面积的“石海”,看着这景象万千、造型奇绝的熔岩景观,可以想象几十万年前岩浆爆发时的波澜壮阔,顺坡而下最后凝固后形成各种形状的黑色岩浆石。
千姿百态、雄浑壮观的火山岩石。在熔岩石缝中顽强长出来的细小植物,也许日久便会成长为一棵棵火山杨,屹立在黑色石头里的火山杨!
这些独特的火山岩石群及火山植被,在此刻宛若一部宏伟壮丽的地质史诗,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磨砺与生命的坚韧。
天好蓝,北方的秋高气爽和南方的迥然不同。
五大连池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地质公园,除了火山群以外,还拥有植物1044种,可谓物种丰富。而五大连池有的植物,龙门石寨这里基本都有。沿着石寨栈桥游览,可观赏到白桦、黑桦、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枫树、胡枝子、白杨、山杨、姊妹椴、柳兰苑、接骨木等植物。
贺寿松
三棵白桦根部长在一起了,成了“连体三姐妹”。它们在龙门石寨名气还挺大,远观似乎长在石头上,名叫“龙门三姐妹”。
云杉部落
不知名的红果
生生不息
景区难得的休憩之所。
2:30我们离开龙门石寨景区前往火山地质博物馆.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五大连池风景区石龙北路,始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注意火山地质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8:30-11:00,14:00-16:30,中午休息时间是不开放的。我们在下午3点赶到了火山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共3层,5个展厅,分别为综合厅、资料演播厅、书画厅、荣誉厅和地方产品厅。其中1、2展厅重点介绍火山地质知识,它通过影像、文字、图表全方位展示了五大连池火山地质构造形成、生态系统演化过程。
一进博物馆大门,就是我国著名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刘嘉麒先生对五大连池地质公园的评价:五大连池十四座形态完好的火山,犹如天筑的城堡,守卫着波澜壮阔的石海和碧波涟漪的堰塞湖,把世界罕见的药泉、泥泉、钾质玄武岩和地貌景观融为一体,山水相间、水火相融,堪为精彩绝伦的天然火山博物馆。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由14座火山和5个主要火山堰塞湖组成,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公园的主要游览区包括老黑山(火山)景区、龙门石寨(块状熔岩流)景区、温泊景区、火山堰塞湖景区、水晶宫白龙洞(熔岩隧道)景区、药泉景区及格拉球山-天池景区等。
博物馆的科技感很强
最值得观看的还是综合展厅,内设地学知识、世界火山、五大连池火山、熔岩集锦、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矿泉水、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开发、历史沿革和亲切关怀等展板,实物标本百余件。
博物馆内更多的还是图片和影像资料,也详细介绍了康熙五十八年(1720年)五大连池老黑山喷发的文字记载及康熙谕。因多是图片或文字展示,我们仅仅在馆内停留20分钟,赶着下一站去白龙湖。
博物馆旁边就是五大连池风景区的政务服务中心。
五大连池是我国第二大火山堰塞湖。自南而北分列为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三池子,又叫白龙湖,位于五个池子的中间地带,南连二池子,北接四池子,三池子水域面积最大,池水呈棕色,棕色中又蕴含着浅黄,两种颜色时而相交,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白龙湖目前仅开放游船游览,说是营业到4:30。刚过4点,我们到了白龙湖,售票处大厅,要凑够6人才售船票(100元/人),等了10分钟还没有人,于是我们包船(600元/船)游览。
从景区看到的三池游览图可以看出,游客游船大多从头池和二池之间上船,可以在二池和三池之间下船,据说下船后可以看到池岸附近的火山熔岩台地,像石丘,像石龙,像石幔、像石花......游玩后再原路返回。
不知是我们去的太晚,还是目前游船都不能在二池和三池之间停留,我们只是在三池游湖一圈约40分钟。
天气很好,湖水清澈
夕阳下的五星红旗,翻卷的浪花
五大连池的地势北高南低,故水的流向是由北而南。五个池子之间,有一条狭长弯曲的石龙河贯通,石龙河宽窄不一,窄处几米,宽处数十米不等,它调节池面水位,最终注入讷谟尔河。
五大连池一般水深(岸边除外)在4一14米之间,池水来源一是山间溪流,二是“石龙”断层地下涌泉。“石龙”里面有数不清的涌泉,分分秒秒都在不间断的涌出新水。所以,五大连池在干旱年份,水位也不见降低,更不会干枯。
“群山倒影”是三池的一绝,每当盛夏的早8时前和晚4时后,湖水静影沉碧,远方的14座火山一齐倒映在湖水中,隐隐绰绰,似海市蜃楼。可惜这会不是盛夏,风很大,湖面波光粼粼,也无法想象“群山倒影”的妙境,不过随着游船在湖面驰骋,14座火山倒是能听船主一一道来。
白龙湖是重要的“地质界湖”,湖泊两岸,一面是壮观的新期火山熔岩台地,一面是远古泥沙岩地貌,两岸穿越亿万年时光隧道,风光各异,是传说的“一湖二景”。
白龙湖也是民间的“传奇湖泊”:有湖怪之迷、暗河之迷、冰断之迷、湖底金沙之迷,有黑龙白龙的传说、蛤蜊城的故事、连池仙子的神话。
白龙湖的得名和黑龙白龙的传说有关,据说白龙战败逃到了五大连池的三池,黑龙追赶白龙到此,最后双双战死,白龙的尸体变成了白龙湖,黑龙的尸身倒在湖边就是老黑山,也叫黑龙山。
此时正是夕阳最好的时候,浩渺的湖面就我们一只船,无法想象这是国庆黄金周的AAAAA景区。
白龙湖还是一个适合看日出日落的地方,对面的老黑山永远是最醒目的存在。
尾山
一圈40分钟,人少景美,体验感很好!
北方16:45分的日落,白天好短暂的感觉。
午餐是面条,有人喊饿,没有在白龙湖公园做更多的逗留
但一路的夕阳与红霞让我真后悔没在白龙湖多逗留一会,哪怕一刻钟都好!
晚上入住新泉山温泉酒店(次晨拍摄)
晚餐就在酒店的餐饮部,矿泉鱼和矿泉豆腐是五大连池的招牌。矿泉鱼和矿泉豆腐都主打概念。五大连池因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和丰富的矿泉资源,火山堰塞湖中自然生长的12科39属46种鱼类,鱼体内富含了40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被称作矿泉鱼,五大连池自然生长的矿泉鱼可称得上是中国淡水鱼之王,但北方人做鱼大多红烧,或炖或煮。五大连池火山喷发后,形成了矿物质含量丰富且与人体所需各项微量元素相吻合的五大连池天然低温冷矿泉水,在几百年前火山灰风化的肥沃土壤中种植出来绿色有机大豆,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五大连池矿泉水和精选的矿泉大豆利用传统制作的豆腐,被誉为“矿泉豆腐”。 矿泉豆腐已于2016年被评为“中国特色美食”, 2020被列入风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酒店的温矿泉部,我们晚上在此泡了冰泉,确切的说是加热的冷泉。因五大连池的南药泉的洗泉区域尚未开放,这酒店也成了景区为数不多可以泡冷泉的地方。五大连池矿泉是世界著名的三大低温冷泉,可以和法国的维希泉、俄罗斯的阿尔赞泉相媲美。已发现的9处矿泉群、300多个自涌泉眼昼夜流量达5万吨。这些天然矿泉水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矿泉水能饮能浴,矿泉泥能敷,民间以水治病的历史已有200多年,素有“神水”、“圣水”之称,1996年3月被国务院评定并授牌为“中国矿泉水之乡”。
五大连池泉山矿泉水公司火山活动在五大连池形成了储量丰富的天然冷矿泉水,这些矿泉水富含几十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天然含气,是珍稀的饮用和医用矿泉水,能治疗多种常见疾病。五大连池矿泉水类型丰富:碳酸矿泉水(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大于1000mg/L)、重碳酸盐矿泉水(矿化度大于1000mg/L)、硅矿泉水(偏硅酸含量大于30mg/L)、锶矿泉水(锶含量大于0.4mg/L)、钡矿泉水(钡含量大于5mg/L)、铁矿泉水(铁含量大于10mg/L)和氧矿泉水(氢含量大于129.5Bq/L)
酒店附近专营仙池牌矿泥面膜的商店(值得购买,某宝同价),我们当晚泡冷泉时有试用,感觉不错,可次晨出门太早,还没开始营业,再后来就忘了。
灿烂的雏菊
早餐后,我去了北药泉景区。药泉景区是五大连池开发的矿泉水集中分布区,有"天然理疗胜地,人间养生天堂"之美誉,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之一。景区包括南饮泉、北饮泉、南洗泉、药泉湖、药泉湖瀑布、药泉河、二龙眼泉、翻花泉、药泉山等,共有景点40多处。
开放的北药泉,高高的牌楼上书“世界名泉”。五大连池有“理疗胜地、养生天堂”的美誉,被当地人称为药泉。南北药泉水均可直接饮用,也称南北饮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名泉。
与北药泉隔道相望的是南药泉,南药泉总面积2平方公里,一条弯弯的药泉河从石孔桥下轻轻流过。南药泉设可洗浴的南洗泉和翻花泉,还有太阳能磁疗场,即冷泉区域,但没有开放。南药泉的水主要是铁硅质重碳酸钙镁型低温冷矿泉,长期饮用可改善体质,增进健康。尤其对神经系统、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最早发现南泉的是达斡尔族人,就是之前讲过的"神鹿示水"的传说。南药泉又名长寿园,是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水区。
五大连池的吉祥物--火山宝宝和圣水宝宝
北药泉也称为"益身园",进北药泉景区后看到的牌坊,牌坊抬头写“益身阁”。在北药泉可以品尝到与南泉不同的另一种口感矿泉水,还可以观赏到以北方古典园林为主的建筑。北药泉比南药泉大,总面积约四平方公里,由熔岩台地、湿地风光和药泉湖、药泉河组成的水陆交融的景观区。
益身亭
亭内有“圣水女神阿美其格和其化身小鹿”的雕像,并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善良的阿美其格化身神鹿,为人们带来了神奇的泉水。护佑人们的健康平安。从此,当地人就把阿美其格化鹿示水的日子定为“圣水节”,每年的这个时节人们都在此欢聚,祭拜圣水女神阿美其格,感谢她赐予神泉,保佑苍生。
北药泉广场
药泉少女雕塑
景区介绍北饮泉水的特点:(1)北饮泉为含铁、锶、硅的重碳酸盐冷矿泉水,水温3-5℃,总矿化度高,泉眼中可见二氧化碳气体冒出,是可直接饮用的优质天然矿泉水。(2)五大连池的优质矿泉水是世界三大冷矿泉水,其104项理化指标测试结论表明五大连池矿泉水是世界上最优质的矿泉水之一。(3)五大连池矿泉水的形成有一个特殊的地质环境,首先在地下深处有含二氧化碳气体的水,它们在上升过程中吸取了周围岩石中的部分矿物质,逐步被矿化,形成浅层矿化水,最后沿着玄武岩的裂缝上升成矿泉水。
北饮泉属铁锶硅质重碳酸盐碳酸矿泉是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又是医疗矿泉水,对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尤其对各种胃病、缺铁性贫血、内分泌失调等病症有显著的疗效。"南泉睡觉、北泉利尿",说的就是南泉对血液、神经方面疾病有益,北泉对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一看就是含铁高的矿泉,不只是游客,当地居民也会来此接水。
掬一捧北饮泉,微酸,透心凉,一股浓浓的铁锈味,属于重口味的碳酸水世界名泉水的味道!虽不太接受这口感,还是把我的矿泉水瓶装了大半瓶。网上都说这水2小时后氧化变色就不能再饮用,当地人用暖水瓶接,保存时间会长一点。
北饮泉还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北方园林,跨过这扇门,就是芦苇湖。
湿地中的芦苇荡。
药泉湖,是白河支流药泉河的支流,位于北饮泉北部。药泉湖的上游有二龙眼泉流出的偏硅酸矿泉水注入,湖底又有多眼矿泉汇入,是举世罕见的由地下纯净水与矿泉水汇聚的活水湖。
药泉湖南北长900余米,东西宽300多米,水深2.5米。
还有2000米长的环湖观光栈道,不过栈道游览需原路返回。
湖的东面是药泉山。
西面是笔架山,湖中有岛,岛上有湖心亭。
药泉湖的南端有湖水泻出口处,形成落差数米的瀑布和药泉河。这是世界上罕见的矿泉水瀑布,在零下三、四十度严寒中仍然雾气蒸腾、涛声依旧、十分壮观。
药泉湖从药泉冰瀑布流出就成了药泉河,药泉河沿石龙台地西侧南流,途经益身园,长寿园、南洗泉,在石龙台地南端注入石龙河,最终注入讷谟尔河。。
从北药泉出来,我接着去了温泊景区。(五大连池所有开放的景点我首推温泊,他既有北方的壮阔,又有南方的温婉)
温泊是一处盆景式的火山奇观,有“火山小九寨”之美誉。温泊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台地,因风化和水体的侵蚀,熔岩塌陷而形成的积水池。在长1.8公里的区域内分布三个泊池、大小26个自涌泉,所以温泊主要看水和水下景观。。
温泊有东西两个出入口,可以选择不走回头路的西进东出(坐船漫游在石龙河,再走步行木栈道观赏温泊),或东进西出(先走步行木栈道观赏温泊,再坐船漫游石龙河)。东西停车场之间据说有景区接驳车,如果原路返回的话建议东进东出。因为东出入口离景区的精华景点(晶泊、丽泊和碧泊)较近。
我选择了离北饮泉较近的西入口进。淡季门票价格20元/人,价格真的很亲民。
船游石龙河。石龙河就是一条不冻河。它从五大连池一池溢出口流出,经起伏绵长的石龙台地边缘流过古老的药泉镇向南而去。
西入口进来走这样的栈道差不多2.5公里才到游船的另一码头处(晶泊的位置)
五大连池温泊属火山结壳熔岩,看上去像块状熔岩,其实是岩层断裂造成的。
在温泊还可以看到熔岩台地上的各种灌丛杂类植物。
景区可真是荒无人烟,我走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怆然而泪下念天地之悠悠的感觉。
走了15分钟后才看到一汪碧水,水边芦苇是标配
在超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没见到任何一个其他的游客,除了偶尔的鸟鸣,或脚踩栈道松动木板产生的回声,再无其它声响,内心有点怕了。
所谓温泊,温是指高寒温泉,这里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4度左右,终年不冻。即使在最冷的"三九"天里,它的北部水温仍为14度,而南部水温偏低些为8度。"泊"表示泉水从地下涌出,而不是因火山熔岩堵塞而成的"池"。
一路都是这样的景致
终于看到一个较大的泊池,院处隐约有了人类的声音
当石龙河再度出现在眼前时,就是游船码头的终点,这里靠近晶泊。
在这样的满是芦苇荡的石龙河里坐游船,不知是否有白洋淀划船的感觉。
这就是晶泊,晶泊是三泊中的第一泊,水清澈而称晶泊。
前面都是开胃小菜,丽泊,碧泊,晶泊三个小湖泊才是温泊的主菜,每一个池泊各有特色。
温泊有三奇:一是“水泊高磁”,是磁疗最理想的区域;二是“高寒温泉”,水温恒定在14℃左右,不受高寒和酷暑影响;三是“一泊三景”。
比如晶泊又称翠玉池:寻葱茏绿草,听响水神韵。
翠玉泊有溪有潭也有泉,晶泊的泉在西面石龙断隙的上方50米处,是一个严冬水长流的“四季泉”,在晶泊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这些在丽泊和碧泊是听不到的。
响水溪的水草除了与水流同一方向游弋外,还往其它方向伸展,那是水草受特殊的磁波在有规律的震荡。
翠玉池的水下丛生苔藓和水藻,犹如一池翠玉,有春观“温泊飞花” (水藻浮动),冬观“温泊雪晶”之景。
流光浮翠
水中苔藓是温泊特有的植物,一般的火山青苔多为黄绿二色,但晶泊的苔藓是五彩的,毛绒绒。
这些水中苔藓,有的如丝,有的如烟,有的如云,随水漂浮,一不小心还以为是色彩艳丽的类似污染类的东西。
我更喜欢阳光下晶泊晶晶亮水晶般的景观
加上枯枝的倒影,晶泊的水下世界宛若翠玉琉璃,加上陪衬的石龙崖畔,不愧“温泊仙境”的美誉。
晶泊旁边还有一个自涌池标注“龙宫入口”。
离开晶泊,前往下一个碧泊
碧泊是温泊中最大的一泊。
栈道的转角处是温泊最宽阔的碧水,是游人与古岛遗迹和碧水池塘摄影留念的最佳视角。
碧泊,艺术家称为“金沙池”,是温泊的核心景观区,碧泊既有四季不冻的温泉彩溪,还有远古的滩涂古岛遗迹。
碧泊右侧湖草遮掩下的泥沙岩地貌,是北海眼湖泊中没有被填塞的古岛滩涂遗迹。
温泊水是古湖泊的地下自涌温泉,含有多种矿物质,所以色彩斑斓,它从数十米厚的熔岩下,百转千回,沿着缝隙涌出,汇集在古岛滩涂的四周。
“水下黄山”是温泊赏水的经典,我们从栈道不同的角度,观赏深藏在平静水面下飘渺间的山山水水,峰峰石石,云云雾雾。
探访过“古岛遗迹”,继续往前就是碧泊深潭,那是温泊小蝌蚪们的游乐场。
前往碧泊石潭的路上还碰到一只静静地守护着小蝌蚪乐园的“石蛙”。
碧泊石潭实际上是一深邃幽暗的石龙岩涡所致,也称七彩溪,这也是碧泊“碧螺吐丝石蛙泉”的景观特点。
岩洞泉溪中甩出的七彩绸带,在清静的水面下飘飘袅袅,金红,深绿,金黄,丝带长的可达三四米,所以碧泊又称“金沙池”。
五彩斑斓的水生植物与火山熔岩地貌错落有致,构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丽泊是温泊中最小的一泊,是最娇小精巧的石龙水泊盆景。
丽泊中层层叠叠的熔岩(玄武岩)在翠绿的水草衬托下,被人们遐想为倒影入泊的“碧波高原”。
丽泊是温泊的源头,它的四周被结壳熔岩围堰。
丽泊水中没有鱼类,水面清澈。
土黄色、淡灰色、深棕色土,一层层有点半浮动状态的水藻漂亮得像海底珊瑚,所以丽泊又称珊瑚池。
在温泊除了能观赏温泊的水上、水下奇观、自涌泉等,还能看各种火山熔岩地貌。
现在我们走到“爬虫熔岩群”处。顾名思义,它就像爬虫的形状。发现尖利的熔岩刺。它是由不同世代气泡聚合生长变形,气泡壁拉伸而呈尖棱状。
火山喷发溢出的熔岩流其表面首先冷却呈半凝固状态,熔岩在流动中将其推挤而成的波状、绳状熔岩。熔岩中“绳状”弯曲前端指向流动的方向。
熔岩流动过程中,一侧受到阻力,形成平行排列的长条状熔岩,称之为木排状熔岩。
熔岩在流动过程中,表面冷却成岩,内部熔岩局部流出,形成中空。当顶部的熔岩重力大于洞顶能承受的压力时,则陷落成坑,称为塌陷坑。
熔岩在地表流动过程中,冷却收缩而张裂,形成裂缝,称之熔岩裂缝。
熔岩流动过程中,表面凝固,内部仍处于流动状态。顶部已固结的熔岩塌陷成坑,较深者呈井形,称为熔岩井。
家人在催了,看完丽泊赶紧出来,出口处还有景观,左拐居然还能看到一池
虽然还有栈道指引可继续往前游览,但时间已经11点半了,我也只在观景平台看一眼一池就离开温泊。下一站嘉荫,今晚入住嘉荫县城还是茅兰沟国家公园,差不多还有400公里,一切还是未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