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度沙龙开幕 “法国制造”声威日盛
综合法新社及Europe1报道,11月9日,2023第12届“法国制造”沙龙(le salon du“Made in France”)在巴黎凡尔赛门会展中心开幕。沙龙展持续4天,至12日结束。本次活动主旨为“促进本地工业”,预计将迎来10万名参观者。
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65-2019年的54年间,“法国制造”产品占本土市场的份额减少了11个百分点,从89%跌至78%。其中,国产工业制成品的份额减少了一大半,从82%暴跌至仅余38%。
本届“法国制造”沙龙也有新创意:模拟生产线的“瞬间工坊”(Usine éphémère),为公众示范牙刷、袜子、牛仔裤或滑板车等17种日用品的“幕后”制作。
“法国制造”沙龙创办人德拉哈耶(Fabienne Delahaye)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公众带着不同的心态来看展览。年轻人感兴趣的是生态环保和短链物流,他们的父母更关注法国能否保住就业机会,而更年长者则看重法国工艺的传承。
02“你害怕上学吗?”法国中小学生开始填写反欺凌匿名问卷
据法国BFMTV报道,法国政府于9日(本周四)向全国中小学生发起匿名调查问卷,以评估他们是否遭受校园欺凌。
11月9日至15日,学生将被要求在两小时内回答这些调查问卷。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将收到一份包含33道题的问卷,而初中和高中学生则收到包含44道问题的问卷。在每道问题中,学生可以通过勾选1到4之间的方框进行回答。这些方框对应某些事件发生的规律性,即从“从不”到“经常”。
正如近年来的悲惨案例所表明的那样,欺凌行为往往不局限于学校内部,更不限于初中或高中。它通常发生在社交网络或在线游戏平台上。
调查问卷询问了学生是否在网络上受到诽谤、威胁、性言论骚扰,甚至他们的照片、潜在的亲密快照以及个人联系方式是否在未经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在网络上传播。
最后两组问题旨在查明这些困难是否总是由同一名学生或一群学生造成,以及有困难的未成年人是否已经向学校或家庭成员报告了自己或其他同学面临的潜在困难。同时,接受调查的学生也会被问及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问题。
03不了解“行情”,法国人推迟购车计划
法国《十字架报》报道,法国研究机构Observatoire Cetelem最新发布的年度报告中说,法国人对汽车行业的监管框架缺乏了解,担心汽车价格波动,并对电动车型心存疑虑。层层“迷雾”下,一些人推迟了购车计划,保持“观望”,问题是,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阻碍了油车向电车的过渡进程。
阻碍人们买车的主要因素是价格:35%的受访者推迟购车,希望未来几年会降价。在法律框架方面,大多数法国人对未来汽车的相关法规知之甚少:只有一半受访者知道欧洲市场将于2035年禁止新的内燃机汽车,还有50%的受访者不知道什么是低排放区。
总体而言,法国人对过渡到电动汽车没有信心,尽管政府几周前公布了详细计划,只有38%的受访者相信电动汽车将取代内燃汽车。71%的受访者认为国家无法生产足够的电力。35%的买家因担心设施不足而不买电动汽车。
另外,对72%的驾驶者来说,电动汽车仍然太贵,而政府计划采取的支持措施对很大一部分驾驶者来说仍不明确、不确定。八成受访者认为,停止销售新内燃机汽车对无法买电动汽车的家庭“不公平”。
在总统竞选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为这部分人推出“社会租赁”计划:符合条件的人可以在3年内每月支付100欧元租一辆电动汽车,并最终选择以1.3万欧元的价格购入。诺伊维认为这还不够,因为许多符合条件的人在3年期满后将无力支付1.3万欧元的最终账单。
04法国私立托儿所丑闻频发 国会议员呼吁对行业彻底改革
据法国《资本》杂志报道,近期,法国的幼儿机构逐渐暴露一些问题。这一发现促使法国国会议员们鼓励对幼儿保育行业进行深入改革。在今年9月初,法国图书市场出版了两本书籍:《婴儿》和《婴儿价格》揭示了该行业的暗箱运作,有时候经济利益会优先于儿童福利。
消息曝光后不久,国民议会儿童权利代表团于9月26日启动了一项紧急任务,探讨日托中心儿童保育的发展前景。为了确保儿童的安全和专业人员的优质护理,代表团要求将每个托儿所机构拥有国家文凭的员工比例从目前的40%增加到60%。他们还坚持将儿童的监管率从“一个成年人监管五个婴儿”提高到“一个成年人监管三个婴儿”。
考虑到该行业正在经历的职业危机,两位议员主张更好地提高幼儿专业人员的地位。财政援助必须伴随着一项培训专业人员的紧急计划,尤其是促进幼儿教育领域的专业再培训和改革初步培训。还有一点可以改进的方面是管控。如今,这些活动主要由妇幼保护协会(PMI)组织,但该组织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开展活动。
05“工业领土计划”首期成绩优异 二期乘胜追击
《西部法兰西报》(Ouest France)报道,11月9日,法国正式启动再工业化的5年项目“工业领土计划”(Territoires d'industrie)的第二期。2018-2023年的第一期计划交出了优异的成绩单,政府决定乘胜追击,第二期的“工业领土”再扩容30多个,预计5年总投入5亿欧元。
政府工业事务部长级代表勒居尔(Roland Lescure)对第一期作出总结,并介绍了第二期的新动向。
勒居尔表示,第一期计划执行得“非常有效”,因为权力下放到地方,从而令地方更有责任心。据勒居尔介绍,由于反响热烈,第一期全部地区都再次递交了申请,还吸引了许多新的申请者。政府在原来工业区的基础上,再挑选了另外34个新“领土”,包括南特、里尔、格勒诺布尔和圣埃蒂安等,2023-2027第二期总共有183个“领土”,其中混合了大都会城市和中小城镇。
中选的2150个项目均围绕着4大“战略轴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生态转型、工业地产,以及创新。政府将从“绿色基金”(Fonds Vert)中每年拿出1亿欧元资助这些项目的发展。
勒居尔衷心希望,还会有2027-2031第三期、甚至更久远——“法国去工业化持续了30年,我们当然可以拿出20年来再工业化!”
欧洲要闻
01社交媒体公司:系统默认儿童不再出现于“推荐好友列表”中
英国BBC报道,近日,英国通信监管机构表示,社交媒体平台应该通过程序设置使得默认推荐好友列表中不出现孩子。
Ofcom(英国通讯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1/10的11至18岁的青少年收到过裸体或半裸的照片。Ofcom在执行《网络安全法》时发布的第一份行为准则草案,涵盖了儿童性虐待素材(CSAM)、色情和欺诈等活动。
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预计会更改默认设置,这样孩子就不会被添加到“推荐好友列表”中,或能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他们还应确保儿童的位置信息不会在他们的个人资料或帖子中显示,并防止他们收到不在联系人列表中的他人信息。
如果满足某些条件,法案中的权力可以用来强制iMessage、WhatsApp和Signal等个人媒体应用扫描包含儿童性虐待素材的消息,不过,这一权力一直备受争议。这些应用程序使用“端到端加密”,这意味着即使是科技公司也无法读取消息的内容。 一些主要应用程序表示,如果硬被要求扫描加密消息,它们是不会遵守规定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无异于变相在全球范围内削弱系统的隐私性,并削弱保护包括儿童在内,所有用户系统的安全性。
Ofcom表示,2024年才会讨论这些权力的可行性,未来即便到了2025年左右,具体内容也不太可能生效。
一些人质疑是否有可能以保护加密通信隐私的方式执行这些权力。
02租金、交通费、电费……欧洲哪国首都对“数字游民”最实惠?
法国《资本》杂志报道,总部位于荷兰的新型银行Bunq日前公布了一份欧洲最便宜的移居城市排名,比较了欧洲22个国家首都的生活成本。在这项研究中,对公寓租金、公共交通、工作空间、电力和互联网这五种成本进行了研究。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明显胜出。这里的生活成本比任何其他欧盟国家的首都都低:每月只需804欧元。
在生活成本最低的欧洲国家首都中,除了排在第一的布加勒斯和第三的雅典,布达佩斯排名第二,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和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分列第四和第五。
但最经济实惠的首都并不一定最有吸引力。根据Bunq银行的研究,“最受数字游民欢迎的城市是柏林、斯德哥尔摩和巴黎”。在柏林生活,每月至少需要1885欧元。巴黎紧随其后,每月1846欧元,斯德哥尔摩稍便宜一些,每月1681欧元。
在这一排行中,伦敦、都柏林、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卢森堡排在前五位。在伦敦,包括所有费用在内的平均生活成本为每月3013欧元,是布加勒斯特的三倍。
03冰岛名胜蓝湖因火山喷发威胁暂时关闭
德新社报道,冰岛民众正在为下一次火山喷发做准备。由于位于可能喷发的火山附近,该国深受游客欢迎的景点蓝湖于11月9日至11月16日上午7点暂时关闭。景点经营者在官网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并解释说,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员工持续承受压力。未来几天将密切监测地震活动,并相应地重新评估局势。
报告称,“地震活动可能会继续”。该机构还在该地区约5公里深处发现了地下岩浆堆积物。如果它开始移动到地表,则可能意味着火山喷发。目前“没有明显迹象”,但情况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
不过,此前火山喷发影响只有无人居住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火山学家特罗尔(Valentin Troll)警告说,这次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为了确保安全,冰岛民防和应急管理部门已经发布了位于雷克雅内斯半岛的格林达维克市的疏散计划。
04为逃单 意大利夫妇餐后假装患病
综合Adnkronos新闻社、Tgcom24网报道,近日,拉齐奥大区福尔米亚市(Formia)一对夫妇在一家餐厅大饱口福后,突然双双“发病”,遂被安排送医就诊。
然而两人此后再也没有返回结账。餐厅老板因此感到有些蹊跷,便向当地宪兵报案。
经调查,宪兵确认这对“患病”夫妇居住在附近的加埃塔市(Gaeta),年龄分别为44岁和42岁,均有犯罪记录。
调查人员还发现他们所谓的患病事实根本不存在,两人实际是装病逃单。而且这并非他们首次使用这种方式吃“霸王餐”。
最终,两人因涉嫌欺诈罪被起诉。
05德国仍是酒精高消费国家之一,女性喝酒频率略高于男性
德国电视二台报道,根据德国联邦卫生部的数据,总体而言,德国人的饮酒量较40年前要少,女性喝酒频率要略高于男性。
不过报告指出,德国仍然是酒精消费量特别高的国家之一。联邦卫生部表示,“过去40年来,德国人均纯酒精消费量有所下降。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德国仍是酒精高消费国家之一。”
根据报告,55.2%的德国人经常饮用啤酒或葡萄酒,50.8%的人经常饮用香槟。而在今年10月,约三分之一(32.8%)的德国人消费了烈酒。
从两性群体来看,男性更愿喝啤酒,而女性则愿意喝葡萄酒或香槟。男性平均每周消耗2.1升啤酒,在1995年为3.5升;女性每周消耗0.8升啤酒,相比之下,1995年时为1.2升。从长期来看,女性饮酒量大致持平:平均每周0.5升,而男性则少喝100毫升。
2021年,有13%的德国人饮酒达到风险程度,而在1995年这一比例高达16.4%。根据资料,若男性和女性每日的酒精消费量分别在24至60克之间、12克至40克之间,就可以理解为高风险饮酒。一杯啤酒(300毫升)、一杯葡萄酒(125毫升)或一瓶两杯杜松子酒(40毫升)的酒精含量为12克。
有2%的德国人饮酒量达到危险水平(男性最高到120克,女性最高到80克)。同时有0.3%的德国人饮酒量还超出了这一水平。最近,存在风险和危险饮酒的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都略有增加。
此外,联邦政府回应报告称,联邦卫生部将减少提供预防酗酒资金。左翼党毒品政策发言人阿特斯·古尔皮纳尔(Ates Gürpinar)表示,“政府大幅削减毒瘾援助资金,后果很严重。”
(欧洲时报网、欧洲时报微博,音频制作:姝萌)
编辑:姝萌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