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冰山雪峰旅游资源的分布:
二、冰山雪峰旅游资源的形成:
1、地壳运动活跃,使地壳强烈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
2、山体迎风坡的降水丰沛,造成强烈的流水侵蚀切割,使山体沟壑纵横。 3、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故发育生长出现代冰川和冰川地貌景观。
三、冰山雪峰旅游资源的欣赏和利用: 1、欣赏价值:
给人高大险峻、气势雄伟的感觉和果敢无畏、奋发向上的鼓舞,领略到冰雪世界晶莹、玉洁、朴实、纯真和奇特的美感。 2、利用现状;
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第三节 风景名山旅游资源
一、概述
1、风景名山的特点:
①风景名山是富有综合美的自然景观实体,是一个地域范围较大的空间综合体。
综合美的体现:不同的风景名山富有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美学形象特征,还具有不同的色彩美,协调美等特征。
地域范围较大的体现:包括地下的基岩、地表的地形、土壤、植被、流水、人类遗址等,还包括天上的雨雾风云、日月光辉等气象、气候要素。 ②风景名山分布广泛。
a、我国的五岳:东岳泰山(山东)――雄;西岳华山(陕西)――险;北岳恒山(山西)――幽;南岳衡山(湖南)――秀;中岳嵩山(河南)――峻。
b、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山西)――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四川)――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安徽)――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浙江)――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二、风景名山的主要类型: ㈠风景名山的分类方法:
1、按高度分类:有极高名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名山,海拔3500米―5000米;中名山,海拔1000米―3500米;低名山,海拔500―1000米;极低名山,海拔500米以下。 2、按景观形态分类:有孤峰型、双峰型、多峰型 3、按形成时代分类:有历史名山、现代名山 4、按级别分类:有国家级、省市级、县级等名山
5、按岩石性质分类:有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火山熔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砂岩地貌、岩溶地貌等
㈡风景名山的类型: 1、花岗岩山地:
①花岗岩地貌的特点: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悬崖、深壑、怪石、石柱林立、雄伟壮观。
②我国花岗岩山地的分布:我国的花岗岩山地主要发育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著名的花岗石风景名山有:黄山、华山、泰山、九华山、天柱山、衡山、崂山、千山、普陀山、天台山、三清山等。 典型山:黄山。 2、丹霞地貌:
①成因:丹霞地貌的形成发育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a、在低洼盆地中形成了透水性良好,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水平砂砾岩层。b、红色水平砂砾岩形成后,盆地随周围地区一起整体抬升,不再有其他堆积物覆盖。c、在湿热气候下,岩体经强烈的流水侵蚀、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形成了种种地形奇观。 ②分布:著名的丹霞地貌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的武夷山,湖南的武陵源,河北承德的磬锤峰、僧帽山和双塔山、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虎山、甘肃的麦积山、四川的青城山、重庆的四面山、乐山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凌云山等。
3、火山熔岩地貌:
①主要地貌类型:火山锥、火口湖、堰塞湖、温泉、熔岩洞穴、熔岩流台地等 ②我国主要火山熔岩景观: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五大连池;腾冲火山区。 4、其他岩石的风景名山:雁荡山;庐山;武当山;峨眉山;钟山。
三、风景名山的欣赏与利用: 1、风景名山的美学特征:
①不同山体类型给人们以不同的美感,高山给人以勇敢无畏、奋发向上的鼓舞;中低山给人以优雅、秀丽、峻美的快慰。
②山体和山石的形态造型美,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给游人增添更多的乐趣,获得特殊的美的享受。 ③山体与水、植被、大气等自然因素相结合,形成众多的自然美的形象。
④山体与人文构景物和神话传说相结合,形成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交融,使山体更加优 2、欣赏风景名山的方法
①首先要了解山岳的类型和成因,才可能对山岳的美景有深刻的理解。 ②对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应选取不同的观赏位置。
③在山岳景观中,对形态各异的峰峦,采取动态的观赏方式,可获得内容丰富的美的感受。 ④对某些特殊的峰峦景观,应采取多角度观赏,才会得到多样的美感体验。 3、风景名山的利用:
可提供多种旅游开发利用功能,主要有:观赏游览、避暑、度假疗养、登山探险、滑雪、体育锻炼、科学考察以及供人们从事历史、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旅游活动。
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一、概述
㈠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因素。 1、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它们影响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 ①岩石性质:要具可溶性,主要是碳酸盐类岩石。
②地质构造:一般断层,节理发育的地区,两组节理交叉部位,裂隙度大,透水性好,有利于岩溶地貌发育。
2、气候因素: ①降水:
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量大,在利于水循环,水的溶蚀力强。 水中CO2的含量越高,溶蚀力就越强。 ②温度:
a、温度高,水中CO2含量就少,溶蚀作用会减弱。
b、温度高,水的电离度大,水中H+离子增多,溶蚀力增强。 总的看,温度高,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
③气压:气压高,水中CO2的含量就增多,溶蚀力增强。 3、生物因素:
因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可供给土壤大量有机质,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可产生大量CO2,促进石灰岩的溶解。
二、地表喀斯特景观
地表喀斯特景观形态多样,主要有:溶沟、石芽、石林、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岩溶平原、盲谷、干谷、天生桥、岩溶湖、峰丛、峰林、孤峰等,其中旅游观赏价值大的有:石林、峰丛、孤峰、天生桥、边石堤等。
三、地下喀斯特景观
由地下水的溶蚀,冲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主要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和各种洞内的化学沉淀物。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1、溶洞: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2、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化学沉淀物:在溶洞中,由于洞内空气中CO2含量较低,或水分蒸发,渗出的地下水,会使水中溶解的碳酸钙部分淀积下来,形成形状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化学沉积景观。
3、地下河、湖:地下河湖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各种构造面,特别是各种构造面相互交叉的地方,又有隔水层底板存在时,逐渐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
四、中国喀斯特风光的地域分布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于全国南北。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有大面积连片分布。这里,气候炎热、降水丰富,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风光区。
五、喀斯特风景的欣赏与利用 ㈠洞穴喀斯特景观的美学价值: 1、内部空间变化美。 2、内部形象美。 3、动态美和声音美。
㈡喀斯特风景的利用:
可开展多种旅游活动,主要发展观光旅游,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悬崖攀登,科学考察和考古,以及洞穴医疗和疗养旅游等。
第五节 海岸岛屿旅游资源
一、概述:
㈠海岸的含义:海岸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地带。包括沿岸陆地、潮间带、水下岸坡三部分。 ㈡海岸的类型: 1、平源海岸:
是指沿海滨平原发育的海岸。
特点:海岸线平直,地势低平,岸坡平缓。 ①淤泥质海岸: ②砂砾质海岸:
中国海岸岛屿旅游资源概况:
1、具有丰富多彩的海岸岛屿旅游资源。
2、我国海岸类型分布大势:我国大陆海岸线以杭州湾为界,北方除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为山地丘陵海岸外,其余都为平原海岸。杭州湾以南主要为山地丘陵海岸,在热带、亚热带的福建、广东、海南还分布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碓海岸。
3、我国主要的海滨风景名胜区:大连金石滩,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普陀岛、万石岩和鼓浪屿,海南岛的天涯海角等。
第六节 水体旅游资源
一、水环境与水体旅游资源: ㈠水体(即水环境):
水体成为旅游资源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1、水体的卫生环境质量:(即水质) 2、水体自身的优美度:
①形态美;②色彩美(着重明确影响水体颜色的4种因素);③光影美(含义:影响光影清晰度的3个因素);④声音美;⑤奇趣美。
二、水体是风景的血脉
1、水体自身就是重要的风景――不同形式的水体,构成了不同的美学特征。
2、水体是重要的构景要素――水体与山、生物、气候、人文景观等共同组合构成风景名胜。 3、水体可养育花木、动物――使风景区更加秀丽、充满活力。
三、水体使周边气候更加舒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①减小气温变化幅度(水的热容量大于陆地);②在水陆交界地区形成水陆风(水、陆温度差);③增加空气湿度(水汽蒸发、丰富);④负离子浓度高、空气清新。
四 、湖泊旅游资源 (一)中国湖泊简况: 1、中国湖泊的特点:
①数量多(天然湖泊大小2万多);②分布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③类型多样。
五、江河旅游资源 1、我国河流概况:
①江河众多,许多大河源远流长,分属太平洋(最多),印度洋、北冰洋(一条)水系。我国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9条,在1千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600多条,1百平方千米以上的多达5万多条。河流长度超过1千千米的大河有20多条。
②水文特征:一般北方河流水位变化大,流量小,含沙量大,有冰期;南方河流水位变化小,流量大,含沙量小,无冰期。
(二)、江河的旅游价值:
1、江河沿岸常是生产发达、人口集中的地方,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四大文明发祥地)。 2、江河与沿岸景观共同构成美丽风景,最适合观赏游览。
3、走廊式观光,景观富于变化,能够欣赏更多的与水景有关的综合美。 适宜开展多种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三)江河旅游资源的类型: ㈠风景河段:
风景河段是指风景优美,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河流的某个区段。它不是河流的自然地理分段。 1、风景河段的选择
①水质:水质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含沙量和含有机质的多少,以及受污染的程度。 ②河岸景色:包括两岸的山峰、奇石、植被、名胜古迹等方面。
水质与河岸景色是风景河段选择的基本条件,水质越好,越清澈,两岸景色越多越奇特,吸引力就越大。
㈡漂流河段
1、漂流河段的选择:
①水流速度快:漂流不同于泛舟游览,需要有一定的水流速度支撑,要滩多浪急,有惊无险,才会让游客得到刺激。
②安全系数大:a、水不宜深,以0.5-1.2米为宜。b、暗礁险滩少;c、水温适中。
(四)著名的江河旅游资源: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国第二长河――黄河;钱塘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
六、 涌泉旅游资源 (一)概述:
1、按泉水出露状况分类――上升泉和下降泉。
2、按泉水温度分类――冷水泉、温泉、热泉、沸泉。
影响泉水温度的因素:①地下水循环的深度。②地壳活动。 3、按泉水的矿化度分类――淡水泉和矿泉。
(二)涌泉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 1、观赏价值:
不同形态、不同情趣的泉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2、医疗功效:
由于泉水是地下水出露而成,泉水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再加上温度、压力,使其有较强的医疗功效,这是涌泉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水体旅游的重要特色。 不同的泉水,因所含不同元素,所发挥的医疗功效不同。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10 元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