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林:通向之路——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精要

潮流之巅:NLP研究范式的转换

学习者:从无尽数据到海量知识

规模效应:当LLM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

首先,我们先看在预训练阶段,随着模型规模逐步增大,会发生什么。OpenAI在“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中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并提出LLM模型所遵循的“伸缩法则”(scaling law)。如上图所示,这个研究证明:当我们独立增加训练数据量、模型参数规模或者延长模型训练时间(比如从1个Epoch到2个Epoch),预训练模型在测试集上的Loss都会单调降低,也就是说模型效果越来越好。

人机接口:从In Context Learning到Instruct理解

1. 神秘的In Context Learning

神奇的Instruct理解

In Context Learning和Instruct的联系

智慧之光:如何增强LLM的推理能力

1. 基于Prompt的方法

2. 代码预训练增强LLM推理能力

上图给出了一份实验数据,来自于论文“On the Advance of Making Language Models Better Reasoners”,其中GPT3 davinci就是标准的GPT 3模型,基于纯文本训练;code-davinci-002(OpenAI内部称为Codex)是同时在Code和NLP数据上训练的模型。如果比较两者效果,可以看出,不论采用具体哪种推理方法,仅仅是从纯文本预训练模型切换到文本和Code混合预训练模型,在几乎所有测试数据集合上,模型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效果提升,比如我们以“Self Consistency”方法为例,在大多数据集合上的性能提升,都直接超过了20到50个百分点,这是很恐怖的性能提升,而其实在具体推理模型层面,我们什么也没做,仅仅是预训练的时候除了文本,额外加入了程序代码而已。

先说图上推理问题,如上图所示,假设我们有办法能够把复杂问题拆解成由子问题或者子步骤构成的图结构,图中的节点是子问题或者子步骤,图中的边代表了子问题之间的依赖关系,就是说只有回答好子问题A,才能回答子问题B,而且图中大概率存在循环结构,就是反复做某几个子步骤。假设我们能够得到上述的子问题拆解图,那么可以根据依赖关系,引导LLM一步一步按照图结构,回答必须首先回答的子问题,直到推导出最终答案。

THE END
0.如何用python原生代码实现神经元?(即:解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问题:让神经元拟合函数y = x + 1 首先,我们需要制作数据集 给神经网络出题, 已知: 求解w, b (1)构造数据集 # 构造数据集importnumpyasnpfrommatplotlibimportpyplotasplt x=np.arange(0,10,0.1)# [0, 0.1, 0.2, 0.3, , 9.9]# 因为现实世界的数据是充满噪声的,我们给jvzquC41yy}/lrfpuj{/exr1r1=bhkfc4:>959
1.神经网络神经元结构神经元网络模型boyboy的技术博客2.1 模型向量化 2.2 多类分类(多个输出) 2.3 神经网络的代价函数 1. 神经元模型 (Neurons Model) 为了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我们需要首先思考大脑中的神经网络是怎样的。而神经网络是大量神经元相互链接并通过电脉冲来交流的一个网络,因此先来看看什么是神经元。 jvzquC41dnuh0>6evq4dqv4wa3913B49;:;55:
2.神经元模型与生物神经网络生物神经网络:由多个生物神经元以确定方式和拓扑结构互相连接即形成生物神经网络,是一种更为灵巧、复杂的生物信息处理系统,在宏观上呈现出复杂的信息处理能力。 M一P模型 1943年心理学家 McCulloch 和数学家 Walter Pitts基于生物神经元的特点,提出了M-P模型。这个模型是对生物神经元信息处理过程进行了简化和概括,模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3=63@92;1gsvrhng1jfvjnnu17189787:?
3.构建你的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学习率(Learning Rate):控制模型在每次迭代中权重更新的幅度。 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非线性函数,决定神经元输出的形状,常见的激活函数有Sigmoid、ReLU、Tanh等。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衡量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常见的有均方误差(MSE)和交叉熵损失函数。 jvzquC41dnuh0lxfp0tfv8xlfikik8ftvkimg8igvcomu8667;826@<
4.「帕金森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详解总结,来看看究竟有哪些?帕金森造模方法: 在注射当天配制好新鲜的MPTP溶液,然后腹腔或皮下注射MPTP。试剂要现用现配。 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可分为快速模型和慢速模型。 快速模型可分为单次注射和多次注射。单次注射的剂为30mg/kg,该模型损伤轻,易恢复;多次注射的剂量为20mg/kg,每隔2h注射1次,共3-4次,该模型损伤快且严重,DA神经元的损伤jvzquC41yy}/jjtfh0ipo8sgktuoi8|gp|nbpp4;5;933>;9:0nuou
5.创新实践基地工作总结(精选13篇)1、实验过程中对动物模型制作、培养大鼠神经元缺血模型和Glu兴奋毒模型、脑缺血损伤检测方法、Glu离子通道活性检测方法等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在实验开始阶段不太熟悉。 2、我们统计调查问卷结果时,由于经验不足,使得整个统计、分析过程繁琐、耗时长,工作量大。 3、分析报告书写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报告书写不够规范,结果分析不够jvzquC41yy}/{~|gpoo/exr1hctxgw4iqpm{wx4523996B3jvor
6.人工智能研究现状综述范文人工智能这一思想最早的提出是基于对人脑神经元模型的抽象。其早期工作被认为是由美国的神经学家和控制论学者 Warren McCulloch与Walter Pitts共同完成的。在1951年,两名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制造出了第一台人工神经元计算机。而其真正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被提出是在1956年举行的达茅斯会议上。由麦卡锡提议并正式采用了“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38/j}rn
7.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RBF 网络。 2 1.3 设计要求 1、 设计要求首先完成简单控制系统模块的仿真分析;提出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 simulink 对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从仿真结果分析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性能。 2、 原始资料 MATLAB语言;控制系统设计的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52A4736:45;8242644:80ujzn
8.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如何体现生物神经元的结构和信息处理机制人工人脑的神经元模型如图8.6所示。 图中一个神经元由细胞核、一个轴突、多个树突、突触组成。生物电信号从树突传入,经过细胞核处理,从轴突输出一个电脉冲信号。神经元通过树突与轴突之间的突触与其他神经元相连构成一个复杂的大规模并行网络。 图8.6 人脑的神经元模型[8]。 jvzquC41dnuh0>6evq4dqv4wa38:7B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