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建了一半,剩下一半留给自然,留给老天,甚至留给后人。”
美国版愚公移山
先给大家讲一个美国版愚公移山的故事,具体来说应该叫“雕”山,他们雕刻的这座山叫做疯马山。
疯马山(CrazyHorseMonumen)是为了纪念印第安民族的英雄疯马(CRAZYHORSE)而建造的。
疯马
是北美洲原住民族苏族奥格拉拉部落首领,他在美国西部地区抵抗白人的入侵,以作战勇敢著称。他曾带领印第安人军队歼灭了美国白人卡斯特的军队并杀死卡斯特,后来又率领印第安人打了几次战役,在1877年被美国士兵暗杀。
说起疯马山,它与27公里外布拉克山境内的总统山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印第安人抗拒入侵的人流,引发了1876年的布拉克山战争(BlackHillsWar),尽管印第安人最终取得了胜利,但美国政府于1877年强迫苏人放弃他们对布拉克山有条约保障的权利。
后来美国人将总统山建在布拉克山境内,立即引起了印第安人的不满。为了对抗总统山的建成,他们的酋长开始了行动。
他们在1948年找来一位世界级的雕刻大师——克扎克,在这里开始了雕刻这座构想中的世界最大雕塑(尚未完工)。
但是工程实在太过庞大,他们花了近50年才将头像部分雕刻成型,而克扎克也在1982年去世,只留下图纸让子孙继续完成。
克扎克的10个孩子中,有7个都在继续从事雕刻这座巨大雕像的工作,堪称美国版愚公移山。
从图纸来看,这座雕像完工后将达到六百英尺长和高,光头部就达到了87英尺。换句话说就是要比乐山大佛还高三倍,一旦建成,将会是世界最大雕像。
但克拉克家族的精神,感染着无数人。其中包括中国贵州的一位老人——宋培伦。
夜郎谷主
宋培伦是贵州湄潭人,雕塑家,今年87岁,自称“贵州乡下人”。
1993年,50多岁的宋培伦以技术移民的身份,来到美国佛罗里达。在一个香港旅行社投资的“锦绣中华景区”里做中国民族雕塑。
在美国的时候,克扎克家族的故事让宋培伦印象很深。仅仅一年后,他就提前回国。虽然去的时候拿了绿卡,但他还是想回到家乡,完成自己儿时的梦想。
回到家乡后,他租下300亩荒山,租期50年,开始建造梦想中的城堡。至今,他只建好600平米。
贵州卡斯特地貌显著,他就地取材,结合当地典型的傩(Nuo)文化,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等多种含义。
他老家的一些山顶上,有很多古城堡,当地人觉得,夜郎王就应该是住在那个山顶上,于是他就把他的城堡称为“夜郎谷”。
他的帮手,就是当地的村民。宋培伦觉得村民虽然不识字,但他们的审美一点不差,他们有敲打石头的手艺,能把形状各异的石头堆砌起来且保持稳固不倒。
村民们垒猪圈、建牛圈的时候是很随意的,但是这种随意建造出来的东西,正是宋培伦追求的美。这种来自民间的智慧,成了这个城堡的主旋律。
一块山石,村民觉得它像一个人,他们就增加一点眼睛的造型,或者鼻子;有些20多米高的柱子,其实一大半就是山体,村民只是在顶上10米做了点加工;山谷里有很多裸露的喀斯特山石,撬起来就可以做建材。
这一做,就是21年。虽然目前还只完成了一小片,但宋培伦说,只要有精力,就会一直做下去。
留给自然,留给后人
为了这个梦想,宋培伦举债几百万,至今没有还完。“很多人认为我是个很古怪的人,我借了几百万外债都不慌。”
他拒绝任何外来的资金,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和博物馆、美术馆一样,变成一件纯粹的作品。”
宋培伦的故事传开后,英国BBC来拍摄过,美国、德国、荷兰等多个国家的媒体都来报道过。
建造夜郎谷,宋培伦的初衷很简单:给艺术家一个落脚的地方。
目前住在这里的音乐家大概有十几位,给娄烨的电影《推拿》创作主题曲的民谣歌手尧十三,在这里已经住了两年了,此外还有几位画家,和一些短期居住的外国艺术家。他们只要交基本的水电费之外,
房子免费使用
宋培伦自己也举家搬到了城堡中,住在一个爬满爬山虎的房子里。“虽然它很简陋,但住得很舒心。”
“我只建了一半,剩下一半留给自然,留给老天,甚至留给后人。”
这是老人对于自己作品的终极态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