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有一种浪是金色的水利工程黎广罗定长岗坡水库

夏天家里没有风扇,孩子们热得睡不着。伍姨想了个办法,到市场上买几个大冬瓜,抹掉瓜皮上的茸毛,让孩子们抱着,睡熟了再把冬瓜拿开。

那是1970年代初的夏天,广东罗定一如既往地热,伍姨(伍美清)是郭荣昌的夫人,郭荣昌是当时罗定的县委书记。而罗定,一直被视为岭南粮仓。

“粮仓”的气候炎热,县委书记家没有风扇,这两件事都令人意外。

历史曾记载罗定“五天不雨成旱,一场大雨成灾”,这也导致罗定有着“十年九旱”的说法。

俯瞰长岗坡渡槽 时代周报记者黎广/摄

如今,罗定热的时候还是很热。只不过从1981年开始,罗定已经旱涝保收。改变历史的,是罗定长岗坡渡槽,那是一项差点被人淡忘的世界第一水利工程。提出建设这项工程的人,正是郭荣昌。

长岗坡渡槽的出现,是罗定稻米丰产和高质的保障,也让罗定稻米此后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及广东省著名商标,产品畅销珠三角及港澳市场。

十年九旱的“粮仓”

小轿车从渡槽桥拱下穿过。梁子球说,从这往上看,最能感受长岗坡渡槽的雄伟与建造渡槽的艰辛。

梁子球是罗定市罗平镇的镇委书记。长岗坡渡槽的现代化开发,他是主要推动者之一。

“现代化”与“现代文明”,本是难以区分的概念,在梁子球的叙述中,却很清晰地将二者分离。其核心是,长岗坡渡槽建造史是现代文明表象,而挖掘和利用渡槽精神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则是一种现代化。

“渡槽”是水利术语,指的是连接两条不同水道之间的水槽,通俗化解释可以将其理解为架空的运河,只不过渡槽不容人和货,槽里运送的只有水。

在非枯水期,渡槽每秒的水流是25立方米 时代周报记者黎广/摄

长岗坡渡槽的源头叙事来自1973年,当时的县委书记郭荣昌要求县水利部门着手解决罗定旱涝问题。

罗定地形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一旦骤雨来袭,雨水顺山势而下,便冲毁农田。可低洼之处又无法聚水,因此罗定历来被视为十年九旱之地。通常人们认为交替出现的旱涝气候不利于农耕,但另一方面,被雨水冲刷带来的土壤,有着极佳的肥力,对农耕民族来说,沉积的淤泥,是种植水稻的绝好环境。

这一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证据是罗定太平镇曾出土过大量青铜农具。到明清时期,罗定通过水车灌溉,保证了粮食产量,而罗定人在水稻种植的专业性,也成为共识。到了清朝,罗定被封为“岭南粮仓”也便不足为奇。

罗定“天河”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解决看天吃饭的问题,罗定开始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除了建设大大小小107座水库以外,还打造了连接各个水体之间的渡槽,总长超过3000公里。

尽管长岗坡渡槽跨度只有5.2公里,但在整个罗定的渡槽中,却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段,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其对农业发展所发挥的价值。

渡槽跨度最大的两个桥墩间距为51米 时代周报记者黎广/摄

1973年,郭荣昌看到罗定纵有天然水系以及大小水库,但仍旧无法摆脱看天吃饭的现状时,便要求当地水利部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解决罗定江(珠江水系西江支流)下游的干旱、以及城区居民饮水安全的问题。

当时,前国民党空军测绘员李郁提到,将罗定江的水横空输送到金银湖水库,两个问题都可解决。这一方案,成为罗定水利人的共识,并最终建成了如今仍在输送流水的长岗坡渡槽。

这一工程在1976年11月开始动工,在四年两个月后,也就是1981年1月时竣工通水,5200米渡槽头尾落差28米。时至今日,渡槽至少流过了超过1000个杭州西湖的水,不但解决了8万多亩农田的灌溉,还为罗定城区及各个乡镇的55万人的生活用水提供了保证。

长岗坡渡槽的水流到金银河水库,这儿是罗定镇区的饮用水水源 时代周报记者 黎广/摄

真正艰难的是建造这个渡槽四年多的岁月。整个长岗坡渡槽的预算超过2000万元,但在70年代,罗定县财政收入只有500到800万元左右,即便是全县公共职能停摆,也要三到四年才可能造出长岗坡渡槽。

当时的县委决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发挥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力量,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尽量做到就地取材,节省开支。这使得渡槽最终工程造价只有530万元,是前期预算的四分之一多。

《中国长岗坡》副主编叶来标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称,走访了众多渡槽建设者后,他感到这项工程背后有太多语言难以诉说的故事,催人泪下以及斗志昂扬的,无法尽诉。

正因如此,长岗坡渡槽被国家水电部前副部长李伯宁形容为:疑似银河落罗平。

从此“人工天河”名号出现,才有了水利界“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的口号。

没有农业的珠三角是不完整的

2018年10月, 罗定长岗坡纪念馆揭幕开馆,那是一个集展示展览、学习教育和日常办公功能于一体的党性教育基地。一年之后,长岗坡渡槽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作为一座近代修建的水利工程,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是罕见的。

在2012年起以前,无论是规模还是长度,长岗坡渡槽都雄踞世界第一(后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河南鲁山县沙河渡槽超越)。

“虽然现在不是世界第一了,但这几十年来,我们的渡槽没有出现过重大漏水事故,通过对渡槽间隔的排水,还实现了对沿途良田的灌溉。”叶来标说。

每隔一段,渡槽便有排水口,灌溉沿线的稻田 时代周报记者黎广/摄

建国初期,罗定的年粮食产量为8万吨,在长岗坡渡槽通水后的90年代末,罗定的粮食产量曾超过了35万吨。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粮产区和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罗定曾五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据学者何炳棣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古代文明社会,人口不会出现短期内大幅增长情况,以广州府十三行为代表的商业社会成型以后,涌入广州参与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才开始增加。这是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过渡的社会变革期。

而只有在粮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这一社会转型才可能得以实现。正是因为有罗定这样的农业大县持续保持了粮食的高产和增产,才有可能繁荣珠三角的商业文明。

高产并不是罗定粮食的唯一优点。罗定稻米米粒柔滑,光泽如玉,富有弹性,香甜回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10月末,秋收之际,罗定还举行了为期3天的广东云浮·罗定稻米节(云展会),这是罗定连续举办的第10届稻米节。

秋收时节的罗定一景 图源:视觉中国

而秋收一景,映衬在奇峰叠翠的卡斯特地貌的罗定田,布满一片金黄,麦浪与和风缠绵于渡槽之畔,被美景吸引的游客纷至沓来,擦亮罗定稻米的金字招牌,也助力了乡村振兴。

如今,罗定正挖掘渡槽所象征的红色精神,使得长岗坡渡槽逐渐具备了当下语系中的网红基因。而渡槽的多拱结构,也被提炼成装饰符号,出现在罗平镇各个角落。

渡槽就像一根长藤,藤上结满了瓜,这个瓜可以是农业的,如今也可以是旅游业,而渡槽里流淌的江水,不仅是罗定人的生活日常,也是充满希望的金色未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浪漫街区与卡斯特日落,但寄存柜真的很拉分额外小惊喜:如果天气好,可以傍晚日落十分到商场外街最西边三层吉布鲁的位置,可以欣赏卡斯特地貌壮美的日落。#街区 #日落 #超适合约会的商场 #快乐街区 #日落晚霞 #商场小吃全攻略 #商场吃喝玩乐攻略 # 桂林万象城 2554 秀峰区 桂林站 发布于4月25日 10:10 评论 (1) 点小评 春天当然是要去美美度假啦~ 2025jvzquC41o0jjcwukpi4dqv4wiejfvjnn15;279=58;EtensgV{vf?9+dk|ZzrnB4;(stq~weg?hbkmzcrr{he
1.广西火山岩专题模板广西火山岩图片素材下载广西卡斯特地貌 广西水彩山水意境 广西龙胜梯田村寨 广西龙胜梯田村寨 广西大学插画水墨山水 广西大学插画水墨山水 航拍广西南宁南湖公园 流动的岩浆与冷却的火山岩 广西花田卡斯特 广西花海卡斯特山地貌 广西特产创意背景创意标签 广西桂林山水云海唯美航拍风景视频 广西房屋租赁协议规定 广西美食文字背景 jvzquC41o0upqyne0eun1|twuwu05<;788;11
2.概念卡斯特地貌模型站酷海洛正版图片视频字体图片以图搜图【AIGC】概念卡斯特地貌模型 ID: hi2248757923 收藏 加入清单 下载 版权EunoiaDiary-Luke TIFF大小 54.4MB 格式JPG 说明 该内容可能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上传者已声明该内容为AIGC 以图搜图 大图:3264× 5824 像素·27.64 cm × 49.31 cm·300dpi·JPG 中图:560× 1000 像素·jvzquC41yy}/jnqnqtl/exr1koghg8xjqy5ik;76:9;8;;8
3.卡帕多奇亚门票价格多少钱团购票价预定优惠卡帕多奇亚由于其独特的卡斯特地貌,也是得其成为全球乘坐热气球最佳旅行地之一。乘坐热气球,大家最最关心的便是安全问题,根据LONELY PLANET旅行书的推荐,卡帕多奇亚有几家热气球公司是可以推荐的:Ez-Air Ballons, Kapadokya Ballons, Sultan Ballons,Royal Ballons。其中最最著名,价格最贵的是Royal Ballons,据说是英国jvzquC41o0iutru0eqs0j}rn71pw8xkijz039<813982A<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