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仙境,荔波喀斯特森林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茂兰

几万年来,在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省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这里喀斯特地貌广布,岩石上孕育出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珍稀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

与其他森林不同,喀斯特森林长在岩石上。土壤被雨水带走后岩石裸露出来,树木的根系只能攀附在石沟石缝中。

“在这里能够看到的千姿百态的树木,它们的生长过程非常不容易,是对严酷环境的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结果。”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张雁泉说。

茂兰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南部与广西相连。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张雁泉和同事们保护着这片森林,也为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了认知世界和自我的新视角。

几年前,张雁泉带着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妻参观了保护区。他指着从岩石中蜿蜒而出的根系说,“这些粗壮的树木,只能靠石沟石缝中积留着的零星的腐殖土艰难存活。而一旦扎根下去,它们就能够顽强生存上百甚至上千年。”

大约一年后,张雁泉接到这对夫妻的感谢电话:这趟保护区之行挽救了妻子的生命。妻子身患绝症,本来准备在旅行中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但当她在保护区看到树木迸发出的巨大生机后被深深触动,决定积极接受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他们的故事同样也改变了我对这份工作的看法。过去我认为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现在我意识到,我们所保护的森林不仅能造福人类,也给予我们一些生命的启发。”张雁泉说道。

贵州与广西交界的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着集中连片、原生性较强的喀斯特森林。这一地区被世人称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保护区总面积21285公顷,区内查明有维管束植物2676种、脊椎动物586种、昆虫1589种、蛛144种,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濒危物种。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湿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之一,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2007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一部分,贵州荔波喀斯特从不同维度上展现了大自然的奇观。在晴朗的日子里,站在至高处,你会看见绵延不断的圆锥形山峰,上面攀附着茂密的绿植,它们整齐地矗立着,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什么。

喀斯特森林保护价值

今年1月,来自贵州大学的20名师生抵达荔波,与保护区5名工作人员组成的项目组深入茂兰,开启中国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大样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

据了解,贵州省首个森林生态系统大样地,是按国际标准建设,总面积25公顷,建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该大样地具有森林植被原生性强、生境异质性高、人为活动干扰少等特点,保存了地球上同纬度带最典型、最原真、顶极的非地带性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是研究中国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动态过程及其维持机制的理想之地。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严令斌博士表示,他们将对大样地内全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开展调查研究和长期监测。

大样地经常有眼镜王蛇出没。“这也是我们选择在冬天启动的原因之一,避免遭遇很多昆虫和蛇,危险系数相对会低一些。”严令斌说道。

尽管生命不屈不挠,但它同样脆弱,尤其是在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

通常在中国南方地区,充沛的雨水和热量孕育了肥沃的土壤。然而在喀斯特地貌中,岩石被水溶蚀,形成了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造壤能力低导致土地贫瘠。

严令斌说:“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几乎没有土壤可以维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出连片的森林是很罕见的。这就是为什么它脆弱而独特的原因。”

在喀斯特地貌中,土壤和水极易流失。这里的岩石以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类岩石为主,成土速度慢。与其他森林的土壤大多偏酸性不同,这里的土壤浅薄呈微碱性,生物需要适应这种独特的土壤环境,展现出喀斯特森林的特异性。

据严令斌介绍,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顽强的生命力,但它同时也是相当脆弱的一个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现有研究表明,喀斯特地区形成1厘米厚度的土壤大约需要8000年,而在其他地区只需要数十年。”

据悉,项目组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大样地全部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本底的调查摸底和建档工作。

此项工作的推进和持续开展,不但将对我国以及世界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进一步丰富和积累基础数据,而且可为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修复、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及其保护管理等提供实验示范基地和参考依据。

生态旅游助力脱贫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余登利表示,此前在保护区核心区域是有少数民族居住的,让他们迁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森林,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同样也是致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

在多生石漠化地貌和沙漠的北纬25度,茂兰可以说是唯一幸存下来的特殊的、自然的生态系统。

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陈正仁1989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保护区工作,他告诉记者,人类活动对喀斯特原始森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生态系统本身就是十分脆弱的。”

而茂兰这片森林由于交通不便、人口相对较少以及当地少数民族对大自然的高度敬畏而得以幸存。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活着布依、水、瑶等少数民族。

“居住在这里的瑶族对森林资源高度依赖,要是有个什么头疼脑热或是跌打损伤,他们会在森林里寻找特殊的草药来治疗。”余登利补充说,“而水族对古树、石头心存敬畏,就像他们的图腾所表现出的一样,他们以保护自然、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为职责。”

据介绍,茂兰保护区按片区别分为旅游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现在试验区内还有一万多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其中。保护森林很重要,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也需要得到改善提高。”

除了保护工作,余登利和同事们也一直致力于当地经济发展。基于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鼓励居民种植中草药、培育稻花鱼、栽种果树,进行产业化种养殖。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同时,管理局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度利用。通过规划和审批划分出旅游区以供游客体验、游憩,发展生态旅游业。2019年,保护区周围的居民全部摆脱了贫困。

据陈正仁介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茂兰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80年代末的87%上升到如今的88.61%,核心区达92%以上。如今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保护和培育保护区内更多濒危植物,以期扩大种群数量。(记者 杨军 杨阳 编译 赵妍迪)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柔枝莠竹柔枝莠竹 : 英文名:Japanese stiltgrass, packing grass, Nepalese browntop分类地位: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鸭跖草分支(Commelinids)禾本目(Poales)禾本科(Poaceae)莠竹属(Microstegium Nees)柔枝莠竹(Microstegium viminejvzquC41yy}/||ggkmk/exr1mgvv1:5479=387mvon
1.中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水龙骨属(PolypodiodesChing)孢子空间分布特征及在生态系统脆弱的喀斯特地区,蕨类植物构成了植被中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其中水龙骨属(Polypodiodes Ching)是该区域代表性的蕨类植物类群之一。尽管该属植物对环境变化敏感,但其孢子具体指示意义及其运用尚未得到充分揭示。本研究基于覆盖中 (共15页)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释 水龙骨属 释 孢子含量 释 空间分布jvzquC41ocrm0lsmk0tfv8rcic€jpn4ctvodnn4YUIZ32;:252680qyo
2.土耳其//神奇的、不期而遇的【卡帕多奇亚】第六集2017.9以其童话般的斑点岩层而闻名,奇特的岩石构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月球表面类似,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 在这里是自然的力量,铸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地貌。 【卡帕多奇亚】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为十大地球美景之一、也是地球上最适合乘热气球的两个地方之一。 jvzquC41yy}/onnrkct/ew4v4tg56k
3.滇东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及权衡协同关系【目的】滇东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生态服务功能普遍下降。【方法】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气象、土壤、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采用PLUS模型模拟了2035年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经济发展情景三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并结合InV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Lqwxocu4Ctvodnn4ULYP32;92:4?12:3jvor
4.基于超图的喀斯特地貌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学位基于超图的喀斯特地貌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王益鹏 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 知识图谱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至今,俨然已成为以深度学习为基础,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的前沿技术,其应用范围覆盖众多领域。近年来,地学知识图谱的研究逐步深化,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学领域知识的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mguky0[=5;95;:
5.欧美达英语培训全日制学习英语学校每天全英文浸泡,外教及国际学员全程相伴,国际氛围浓厚,“逼”您说英语。 情景互动式教学 情景互动式教学,采用讨论、对话、辩论、演讲、表演等开放、互动性的教法,激发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12人超小班授课 平均6-8人的超小班课堂,学员充分参与课堂,师生互动性强,因材施教,教学更有针对性,保jvzquC41yy}/qvjkfc4dqv4
6.土力学词汇英文翻译[CI]中液限粘土internal friction angle 内摩擦角internal scour 潜蚀isotropic soil各向同性土JJanbu’s method of slices 杨布条分法jet grouting method 高压喷射注浆法joint节理Kkaolinite 高岭石karst land feature 喀斯特地貌K0-consolidation K0固结Llaminar flow 层流landslide 滑坡land subsidence 地面下沉lateral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68hm;9;4hg3n;72g;3gj:73:71c?k746iedohd:24ivvq
7.旅游文化资源英译现状与对策探析六盘水因自身喀斯特地貌特征和独特的气候及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等使其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尤其随着近几年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和“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等活动的举办,凉都六盘水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2019年7月,六盘水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联合课题组成员对六盘水市进行了实地调研,着重jvzquC41yy}/dj~ycvii0ls1ygtiwjqwpyko1u{{qw}fpqzc13<89:=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