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峰:秋行米仓山红四方面军陕南碑坝

米仓山,横亘在陕南川北,苍茫而神奇。它本属巴山一脉,雄伟广阔延绵八百里,峰岭叠嶂,河溪众多,林竹广布,草木茂密,谷薯丰盛,养育了无数山民百姓,远古就有了这个响亮的名号!米仓山纵贯陕川两省几十县,连接长江黄河流域,三千年前的殷商先民就在群山之间开辟出了“米仓道”,巴人经此参与伐商,隋唐时川北数县属汉中管辖,米仓道即是主要通道,也是重要的“茶马古道”和最早的秦蜀古道。

八十多年前,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这里英勇奋战数年。南郑人民与红军鱼水情深,为国家民族流血牺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前日,我随王蓬老师等参加了南郑区政协组织的红军足迹考察之旅。

从天池梁看米仓山

空山新雨后

秋雨连绵,一路南行。从汉中驱车180公里后我们到了四川通江县空山坝镇。此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下雨虽多,但都渗入地下存不住水,因此得名。空山海拔1400-2200米,万岭起伏,少有盆地。

我们在空山战役纪念馆前下车,濛濛细雨恰好停了,只见氤氲峰峦、山色空蒙,植被葱茏、满目翠绿,白云升腾、犹如仙境。我们呼吸到了泥土的气息和草木的芬香,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虔诚地走进“空山战役纪念馆”,心绪到了八十多年前……

空山战役纪念馆中的示意图

徐向前、李先念(时任11师政委)等在空山黄洋沟的一处民房中召开会议,决定收缩阵地、诱敌深入。红军把敌人引进了崇山峻岭的空山坝预设战场,5月21日红军发起总攻,共歼敌13个团(全歼7个团、击溃6个团),敌死伤5千多人,俘敌旅长,团长各2人、营以下官兵2万人,缴获步枪1.4万支,迫击炮50门、轻重机枪200余挺,弹药物资无数。此战是红军入川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为建立川陕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红军乘胜收复南江、通江、巴中等,“川陕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新区老区群众纷纷参加红军,红四方面军发展为五个军,8万余人。根据地扩展到东起城口近郊,西抵嘉陵江沿岸,南起营山、达县,北至陕南镇巴、宁强、西乡,纵四百余里,横五百余里,总面积达四万二千余平方公里,人口约五百余万。由此,形成了川陕根据地的鼎盛局面,是方面军发展史上的新高峰。”(徐向前《历史的回顾》)

空山战役主战场即今空山镇中坝村三、四组,现存有指挥部遗址、刺竹包壕沟、卢家垭壕沟、“空山战争遗址”碑、刘家寨赤军洞等。徐向前、李先念逝世后,分别将部分骨灰撒放于空山区域。

离开空山前,我极目四望,群山起伏,郁郁葱葱,团团簇簇的红叶在翠海绿波中格外鲜艳夺目,仿佛每一片红叶就是一名风华正茂的红军战士,他们衣衫单薄、脚穿草鞋、精神抖擞、手持钢枪,在徐向前、李先念统帅下,挺立在这高山峻岭之中!

走进底坪村

南郑区福成镇与空山坝山水相连,距汉中120公里,面积280平方公里,人口8千。海拔大都在千米以上,万山耸列,千溪滋润,物产丰富,百姓朴实,生活平静,世外桃源。同行的李筱晴主任(区政协文卫委)告诉我,福成、碑坝两镇曾长期属于四川通江县,1954年国务院划归南郑县。两镇是当年川陕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也是空山战役的战场,时有村民在山上捡到子弹壳等,还是红军标语留存较多的地方。

米仓山风景

我们到了福成镇底坪村的程家大院和程氏祠堂。此处为大山之中的一个小坝子。程家大院建在依山垒砌的高台之上,木材为主修建,颇为苍老陈旧,但设计合理、规制宏阔、构建讲究、木雕精美、石条巨大,任凭沧桑洗磨,仍可看出当年主家的富庶和讲究,其气势不减、余威犹存。区政协齐鸿济副主席介绍,程家是清初河南迁来的移民,渐成当地望族,福成镇原来就叫程家坝。大院北边相邻是程氏祠堂,面积不算大,但高宽的空间和巨大的石条、木柱、木梁还是让人不能小觑。主梁上黑墨书写建于光绪24年(1898),白墙上画有人物、马匹、树、花等,仍然十分清晰,这般风格在陕南宗祠里尚属少见,颇有中原遗风。

祠堂正中大门外侧巨大石座上立有一修祠记事碑,小字浅刻,红军刻留在上面的标语非常清楚,靠门应为碑阳,上刻:“欢迎青年士兵拖枪投红军,同红军一路去消灭英日帝国主义走狗刘湘。丁一”,字大如碗,写和刻都好(在碑的小字上再刻尚有难度),也很从容,不是仓促能做到的。

米仓山中三位八十多岁在劳动的老婆婆

张青云同志(碑坝镇干部,退伍后三十多年致力于红军文化研究,发表文章几十万字)介绍,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政治主部主任张琴秋,率红12师张才千师长等千余红军到福成,打土豪、分田地、惩恶霸,建立苏维埃政权。在田家营开办红军学校教农民学文化,带队在底坪、明三湾、田家营等地帮助群众抢收抢种庄稼,让军医给穷人治病,等等。在福成一带先后和地方民团、土匪打仗十多次,1934年初夏,张琴秋指挥红军和赤卫队6千人在福成的九道沟、白岩、朱家河等处与川军作战,歼敌2千多。我想,当年张琴秋等领导人极有可能住在程家大院,此处房间多、地势高、交通方便,红军指挥部可能设在程氏祠堂。至今,福成的许多群众都知道张琴秋。

福成镇底坪村程家大院

福成地处高山峡川之间,但粮菜足以自给,还盛产烤烟、蜂蜜、竹笋、核桃、中药材等,当地农户的腊肉和名宴“十大碗”名声远播!

福成还是充满故事的地方。当年程家坝的袁玉武任红江县财政科科长,受命保管“红江县印”,红军长征他因年龄大有病被组织留下。为避免被反动派发现,他拖着病体隐蔽在大山石洞中,去世前把红绸包裹的“红江县印”郑重交给儿子袁儒祥,嘱咐“你把这个好好保管,红军回来就有出头的日子。”袁儒祥用木匣装好藏在山洞里,建国后他给组织上交了“红江县印”,现存放在国家历史博物馆。福成的一大批人参加革命斗争并献出了生命,田家营村的田正伦(苏维埃主席)和儿子田中汉(游击队排长)、向思华、杨映奇和儿子杨千娃、劳工委员刘正碧、村主席田中连、马贤美等几十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这里还有流传千年的佛头山佛教文化,有传说为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墓地(福建东南电视台曾报道过),还有猕猴自然保护区、古栈道、千年古柏群、元坪原始山水、冷家河小三峡、“千龙洞”古茶生长地……

碑坝镇坝溪村(李子垭)苏维埃遗址

致敬红土地

碑坝镇地处米仓山腹地,是当年川陕根据地的重要区域,我在空山战役纪念馆墙上挂的“敌三路进攻及红军收缩阵地示意图”上看到,碑坝全境都是红军根据地。八十多年前地下党员武志平建立红色交通线,碑坝是必经之路也是红军的接洽之地和物资转运站。

新老底坪村委会

历史上碑坝和福成两镇共700多平方公里地域,1954年12月由四川的北大门变身为陕西的南大门。红军时期是红江县苏维埃第五区,徐向前、李先念、陈昌浩、张琴秋、洪学智、许世友、张才千、刘瑞龙、吴瑞林等红军将领在这里生活、工作过。红军在这里兴集市、发货币、办工厂,发展了当地经济。徐以新(1911-1994,浙江衢州人,留学与陈昌浩同学,因年龄小个子小被算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半个,时任四方面军参谋主任,建国后任外交部副部长)、郑文斋(1901-1937,河南许昌人,时任四方面军供给部长,后任西路军供给部长,在甘肃临泽牺牲)和武志平(1901-1991,曾任国务院参事)在碑坝多次相见,留下辛劳奔波的足迹。

碑坝镇街上的“宏济宫"

1933年5月底,我和武志平同志从红四方面军总部苦草坝出发,经新场地到碑坝,也就是靠近巴山南部赤白交界的地方。那里有我们一个师的部队驻守……我第一次出使汉中算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于6月上旬我和武志平一同返回苏区,并带了我们购置的二十余担物资……约在六月下旬,我第二次去汉中,在碑坝同武志平会合。”(徐以新《我同孙蔚如的谈判》)。当时驻守在碑坝的红军部队是红73师,时任师长是王树声(后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开国大将)、政委张广才(开国少将,曾任武汉军区副政委),司令部设在碑坝街上的“宏济宫”。

濛濛细雨中,区政协主席郑汉生带着我们瞻仰了“宏济宫”。据张青云考证,东汉张鲁主政汉中时,派手下宏氏到碑坝,传五斗米教和实施管理权,行善济民,开化山林。百姓质朴,感恩戴德,修建宫观,供奉宏氏。虽然风雨沧桑,建筑残损不可进入,院内大殿垮塌无形,但规整的石条、硕大的老砖和木材、小瓦组合成牌楼式三间两层的建筑浑然天成,建于何时尚不可知,但工艺讲究、结构合理,很有一些旧时雄风。红军驻此两年,徐向前等将帅云集于此,运筹帷幄、发号施令,红军取得了多次胜利。此为道教渊源实物,又是红军驻扎遗址,这个宫观是很值得观瞻的。

米仓山云海

碑坝镇的坝溪村(原为乡,1961年改村)相对平缓,人口集中,两条溪流滋润,盛产水稻、包谷、小麦、豆类、薯类、烟叶等,在广袤的大山中,是稻菽丰产的好地方,也是川陕必经之地。在张琴秋、王树声、张广才等带领下,红军在此建立川陕省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红江县的经济委员会、县财政局、县银行设在这里,还开办了纸厂、铧厂、制币厂等。区苏维埃初设在坝溪街武庙,后搬到了3公里外的李子垭张家大院。

前几年绕道通江、南江,到南郑县城去中考的碑坝学生

红军在碑坝时期,广大群众衷心拥护红军,踊跃参军、打仗支前(有记载至少战斗20次以上)、减租反霸、分田分地,革命形势如火如荼,也引起地主老财、恶霸土匪的强烈忌恨,稍有空隙就疯狂报复。1934年12月,国民党中央军会同川军进剿苏区,碑坝红军大部南调作战。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反动地方武装头目赵天俊、朱月守带数百名民团土匪偷袭了李子垭区苏维埃,当时三进二层百余间房屋住有5名红军伤员和干部、赤卫队员等74人,匪徒放火烧房,冲出来的少共书记鲜奎模、妇女部长朱仕秀等被敌人抓住,他(她)们坚贞不屈、绝不低头,被敌残酷杀害,74名红军人员全部牺牲。大火烧至第二天,周边山坡有的树木被烧毁,有的大树树根部烧出大洞。闻讯驰援的王树声、张广才和红军战士面对焦土深切悼念,在附近山坡栽下74棵松柏作为纪念。时光流逝,记忆如昨。1981年南郑县人民政府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在遗址树碑镌铭。

福成底坪村程家祠堂门前红军标语

我们一行放下雨伞,面对遗址碑和有烧洞的大树无言肃立,对红军烈士默哀致敬!

几十米长的平地上野草丛生,根部烧洞的大树顽强挺立,面对遗址碑我不禁心中怆然。

80多年前有两千多碑坝、福成子弟参加红军,大部分人英勇牺牲。通江县烈士陵园长眠着2.5万名红军,我想,其中就有南郑人民的优秀儿女!

前人艰难,后人当知;红军精神,永远弘扬!1979年南郑县核查尚存红军标语80多处,碑坝、福成占了大部,在当时条件下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我们看了福成、碑坝部分红军遗址,深受教育。但从现状来看,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碑坝“宏济宫”,李子垭遗址和底坪村程氏祠堂、大院等,有的要维修加固、有的需安装护栏、加罩,有的要有石刻文字介绍等,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高路入云端

南郑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公元前976年即出现此名(见于《竹书纪年》),前687年许南奔之郑人叫此名至今已有2700年,从前451年秦国派左庶长筑南郑城也有2471年了。这个名字从未改过,在陕西省县区中当属最为古老。米仓山、米仓道的名号还要更早。我们走的是米仓东道,即今汉中至通江公路(亦称红军路)的陕川通道。我的主要印象是大山连绵、峻岭逶迤、高峡深溪、草木丰茂,古老神奇,充满故事!我还再次体会到宋杨万里诗写得好“莫道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虽是关山重重,却有通衢大道。平整硬化的公路从小南海大佛洞经过,不远即进入著名的关隘——青石关,只见数十里陡峰雄峙、峡谷逼仄,迷雾缭绕、苍茫葱笼!有些地方除一路一河之外再无空间了,正如唐代诗人张说诗句“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不愧为汉南雄关。难怪自明代至清末几百年间,官府在此驻军和设置衙门。

米仓山公路

公路时上时下在群山中延伸,过了回军坝,海拔在千米到两千米之间波动。直到福成都是千折百回、依山盘旋,时而仰望峭壁,时而俯视群岭,时而欣见云海,时而钻入雾中。尽管山道险峻,好在路面宽平,司机技熟,“去就安稳"。唐代诗人雍陶入川有诗:“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莫非说的就是这米仓道?也如清代洋县诗人杨岱诗句:“鸟道与天齐,盘云万壑低”。上到海拔2200米的天地梁,山高入云,水分南北,这是原川陕分水岭。一溪向南愈流愈丰,当地叫碑坝河,书上叫荡水,何也?恐是水流激荡吧,入川之后就叫诺水河了。从天池梁下到海拔940米,就到了碑坝镇。宋代进士何炎寅路过写有一诗:“百里诺水路途遥,荒山野岭人烟少。唯有草街三几户,供与行人来歇脚。”当时的碑坝就叫“草街子”,地僻人少有些草房,故得此名。后街市渐起,因镇上有如碑大石又得名碑坝。路过此处,关键还是心情,清初李藩其也留一诗:“壁山之高高千尺,山下江水清于碧。山高水清跃鲤鱼,好买渔舟渡朝夕。我爱江水宿江头,江水如枕正清幽”。碑坝虽是:“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唐崔颢诗),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茶叶、木耳、蜂蜜、核桃、板栗、腊肉、烟叶等驰名川陕。前些年开发出来的米仓黄玉(又叫汉中香玉、金香玉)储量巨大,质量上乘。“耕读传家”是碑坝人的传统风尚,代代自有人才出。

跋涉米仓山

几十年来,就有好几户人卖掉房屋供子女上学的事情发生。山水奇美、鬼斧神工,红色文化深厚、传奇故事颇多,百姓勤劳善良、淳朴好客。碑坝人并不在乎食材的出身,而能开启智力,做成佳馔美味,绿色无害、价格便宜、厨师手巧、花样百出。今天的碑坝,完全能算得上春游、避暑、旅游的上佳之地。

这个镇的地盘可能在全市各镇名列前茅,462平方公里,山地(林)占99%,14村1社区1.4万人。我在镇上资料中看到,原有贫困村12个6千人,截止目前贫困村全部退出,未脱贫还有53户97人。2018年以来,农民参加农合医保、义务教育均达百分之百,实施农业产业项目62个。这些年碑坝进步很大。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7022万元,人均收入3103元;2019年总产值1.74亿元,人均收入8768元。现有茶园8600亩其中可采摘3千亩,烤烟1300亩年产值425万元,中药材种植8200亩,养蜂1万箱以上,青花椒300亩,扶贫产业基地13个。镇党委书记杜新成说,镇上实行“一个办法,两项制度,三张清单”,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督查、算账、排名、通报,多管齐下,确保年底全部脱贫。还要求百分百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决不落下一个困难群众,抓好技能培训,送民以“渔”,管长远、不返贫。

碑坝的农户腊肉和土蜂蜜

我很关注公路。数千年来,米仓道行者无数、过客如云,但跋涉艰难、闻名于世。为改善交通,历代山民付出了许多艰辛努力,米仓道上的栈道、石条、凿坑和保留至今的乾隆年间修路记事碑就是明证。建国以后政府多次拨款,万千百姓出工出力,但进展艰难。

在碑坝镇李子垭红军遗址前

几十年中,碑坝地区每年物资的进出“需二百个强壮劳力常年背运”(1979年碑坝区委给民政部的报告)。行走尚且困难,何谈促进发展?需到南郑、汉中办事、开会、考学,因交通受阻而不得不绕道通江、再到南江、再到南郑,这是许多人难忘的经历。我听郑汉生主席说,他曾按照县领导分工,包抓碑坝区长达5年,交通问题最为头疼,多次为冬季如何把救济物资送到困难群众家中而犯愁。碑坝镇李鹏程镇长介绍,公路建设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碑坝全镇水泥路仅有10.3公里;到2019年底,投资2.8亿元的汉通公路碑坝段全线通车,投资6062万元硬化了村组道路83公里。现在通往川陕交界,均为山区三级路,路宽6.9米,从汉中到碑坝只需两小时,交通状况有了难以想象的改变。公路交通的便利,必将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重要支撑。

行程匆匆,两日之间,教益深刻,心中慨然:巍然米仓,旧貌新颜,道路平宽,蓬勃向前!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贵州行(六)天星桥极具喀斯特地貌的“天星桥”从属“黄果树瀑布”景区中的一部分。 从梵净山到黄果树路程很长,要穿过贵阳,距离约在450公里左右。好在昨天傍晚已匆匆赶至安顺普定,离景区不远了。 颠簸前行的大巴窗外,突现一山头上有“中国远征军出发地”的字样。 据说在贵州安顺南郊,有一华严老村,村里的“法华禅寺”至今香火旺盛。而在抗战jvzquC41yy}/onnrkct/ew45;u~8prm
1.来一趟“羌”调满满的“枇杷行”这里,纳果勒!荆楚网走,来一趟“枇杷行” 01 这里的枇杷和苹果一样大 主打一个字:“炫”!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走进四川石椅村 你一定会被漫山遍野的枇杷树吸引 这里群山环绕 高低起伏的喀斯特地貌隔绝了暑气 极大的昼夜温差 再加上生态化管理 不打除草剂、施有机肥 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4/9=1345dqwygpve28=52559/j}rn
2.行事历第10周(10月29日至11月4日)第7~8题以莲花盆的发育环境和发育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喀斯特地貌景观,体会其审美价值。同时,试题进一步深化对德育的考查。全国甲卷第44题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考查学生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的理解。试题在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测评地理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水平的基础上评价其价值jvzq<84yyy4bsn0pgz0z€lm1zym1@78387/j}rn
3.行攝多彩貴州體驗浪漫旅拍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武陵山區眾多的峽谷,但銅仁大峽谷卻是其中首屈一指的最具代表性的佼佼者。銅仁大峽谷的河水發源於鳳凰臘爾山區科絨的蘇麻河,經過盤信、苗王城后與鬆桃其他河流匯聚到馬槽河。 銅仁大峽谷自馬槽河電站出水口起到天生橋電站水壩止,景區內水清石奇、林茂花繁、雲霧繚繞、懸崖峭壁、溶洞瀑布、景色迷人。jvzq<84i|0vfqyqg0eun0ls1DKM61w7142841:6471i52@7::/:18>97924ivvq
4.桂林山水人文情(行天下)癸卯新春,我第二次來到美麗的桂林。一下高鐵,就被眼前優美的自然風景所陶醉。 這裡有獨特的南方喀斯特地貌,環城皆山,山勢奇特,岩洞奇詭多姿﹔水系發達,江河湖泊眾多。眼下整個北方還沒有擺脫凜冽的寒氣,而這裡卻是綠樹成蔭,氣候宜人,忽而艷陽高照,忽而細雨綿綿,整座城市籠罩在綠蔭和煙雨之中。 jvzq<84iz0vfqyqg0eun0ls1DKM61w714284197491i29B957/:15:;7674ivvq
5.湖南、恩施行(十)—大清江、土司城、女儿城蜿蜒曲折的清江水,穿山越峡,如同一条蓝色飘带,在两岸独特喀斯特地貌映衬下,如诗如画。 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湖一瀑,这就是大自然谱写的美妙的旋律。 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八百里清江水,一步一景。 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人间仙境,玉宇琼楼,不负“中国最清江,土家最美河”。 jvzquC41yy}/onnrkct/ew46{y;9ju=
6.贵南高铁年内开通,沿线6大旅游目的地自由行攻略来啦!都匀盛产绿茶,所产的都匀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螺丝壳景区则为都匀毛尖的产地,景区内拥有壮观的瀑布、纵横交错的峡谷、缥缈的云海等绝美风景。游客不仅能欣赏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的美景,还能品名茶,体验都匀毛尖的清嫩茶香。 此外,随着《陈情令》《庆余年》《天盛长歌》等古装剧的热播,都匀秦汉影视城知名度水涨船高jvzq<84vtc|fn7lqi0io1|~uvgs0497512804<423:936@950unuou
7.一渠甘甜清水见证河南担当我省开展2023年中原环保世纪行活动“淅川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石漠化面积达到125万亩,造林难度大。近年来,我们以荒山造林、产业造林为主攻点,以石漠化治理为突破口,每年以10万亩的规模推进造林绿化,治理石漠化面积3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多平方公里。”淅川县林业局局长梁虎兵向记者介绍。 jvzquC41yy}/jwk|d0ipo8ucjp5zcx|gp1::7;3jvor
8.云南酒谷喀斯特地貌岩溶中,经前苏联铁路工人的精心打造,形成一个绚丽多姿的彩云洞。这个自然岩溶再加人工打造的美妙炫丽洞穴,成就了一个得天独厚的藏酒之处。别具一格的陈金鹏老板,独具慧眼,充分利用其地利优势,花巨额资金,着实打造了一个集藏酒加旅游于一体的风景区,命名为“彩云归酒业”。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395;68:d323873@7;70nuou
9.云南滇游记亲子7日游(探秘恐龙谷+穿越侏罗纪世界+普者黑激情水仗+中午开始置身这山水田园,放好行李之后我们开始了在水上田园、湖泊峰林、荷花世界、彝家水乡组合而成的喀斯特地貌当中泛舟而行 13:00 普者黑游船激情水仗 开始尽情的打水仗吧,这已是普者黑不成文的约定!湖上响起泛舟大战的号角,船员们全副武装,弱水三千,决战到天亮!结束激烈的水仗,回客栈换套干爽的衣服。 16:00 jvzquC41yy}/ojkgpi}p0ls1ucrfu86467>39?3jvor
10.7天时间,告诉你怎么玩转越南胡志明+芽庄?接着来到仙女溪,仙女溪在美奈以西,是流经美奈东侧沙丘的岩层的一条小溪,带着土地表面的红沙黏土流到谷底,慢慢的溪 水就被染成了红色并掩藏在树林里。 在仙女溪游玩是要打赤脚,逆水而行。所以穿 拖鞋和短裙最方便了。仙女溪有着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左侧是橙红色的岩石,右侧则是大片的常绿阔叶乔木,越是往深处走jvzquC41o0sbhnsiyq4dp8lqpirwg8k{q{ykwl14;;53?3jvor
11.2021岭南西域广东至新疆骑行贺州也是喀斯特地貌 贺州的共享电动单车也是要上牌的。共享电动单车、市民的自用电动车都一样是电动车,既然要求市民的电动车必须上牌,共享电动单车也理应一视同仁,哈哈。 从贺州开始,雨终于停了,天气渐渐晴朗起来,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在路上,幸福很简单,雨停了就是幸福,吃饱饭的饱腹感就是幸福。 jvzquC41yy}/:;;60eun1‚twlk568?:;8:4ivvq
12.广西行.骑行阳朔十里画廊💎阳朔双流义渡亭位于遇龙河畔,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亭周边以喀斯特地貌和山水田园著称,骑行途中可欣赏遇龙河清澈碧水与两岸凤尾竹、喀斯特峰林相映成趣的景色。 💎朝阳码头是遇龙河中下游竹筏休闲漂流的起点之一。该码头提供双人竹筏漂流服务,游客可感受“人随山水转,心往画中游”的山水意境。 jvzquC41yy}/onnrkct/ew47g{fq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