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本节课选取的是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是地形地貌的第一节,包括“喀斯特地貌”
“海岸地貌”“冰川地貌”三部份内容。其中“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喀斯特、
海岸和冰川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和小组协作学习、
探索、讨论,让学生对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的形态、成因和特点有个初步了解,从而了解不
同的外力作用可以产生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学生清晰知道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人文地理要以
自然地理为基础,因地制宜。
本节课的设计尽量体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实用的地理的思想。通过学习,达到指导学生
工作生活,将来工作和生活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利用开辟河流,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采取
正确的发展策略和措施,达到可持续发展。
1.地理实践力:学生能运用地图或者视频观察、识别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进而具备一定的观
察、调查意识和能力。
2.综合思维:能运用基础知识,说明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3.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特定区域(如居住周边、旅游地区等)的喀斯特、海
岸和冰川地貌,并简单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1.运用资料,理解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重难点)
2.掌握并能说明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重点)
1.导学案(预习、探索、拓展)2.教学技术和教学仪器:多媒体手段、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
课堂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卡斯特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引起学生感官上的兴趣,并介绍我国山川壮美,
地表形态多姿多彩。有的地区怪石嶙峋,发育喀斯特地貌;有的地区怒涛拍岸,发育海岸地貌;有的地区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高山宏伟,发育冰川地貌。
请学生思量问题:
1.上述地貌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2.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地貌形态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教师点拨: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的作用有关,但又各具特点。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一、喀斯特地貌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讲解喀斯特地貌的两种类型,即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并给学生布
置任务,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又分别包括哪几种形态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学会从材料之中提炼重点。
学生活动:找出喀斯特溶蚀地貌主要包括溶沟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和地下溶洞等;喀斯特
沉积地貌主要有各种形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教师总结,并多媒体展示每种类型。
喀斯特地貌形态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典型形态及成因如下表所示:
类型形态成因
峰林、峰丛、孤峰
地面喀斯特地貌溶蚀洼地
溶蚀
落水洞
溶洞、地下河
地下喀斯特地貌
石钟乳、石笋、石柱沉积
溶沟和石芽:
峰林: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