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洪水浸泡数日的广西村屯,如今怎么样了内涝积水雨水降水密云水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连日来,受多轮台风影响,广西百色多地被洪水浸泡数日,水位一度升至房屋二楼,形成“水上孤岛”。目前,积水尚未完全消退,但浑水逐渐变绿。

截至10月22日12时统计,全市已有296个内涝点的积水成功消退,内涝点消退总数已占累计发生总数的八成以上。目前,未消退的内涝点已减少至69个。

目前,排涝工作仍在进行中。 百色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建华在上述通报会上表示,为应对内涝灾害,百色市组织水利、水文、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专家分组赴各内涝点积极探寻排涝治涝方案。针对各内涝点实际情况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方案。

被洪水浸泡的村屯

在广西百色靖西市新甲乡大甲街,洪水还未完全退去,村民自发架起了一座出行之桥,赶集买菜、上学看病,渐渐恢复生活秩序。

据陆承熟讲述,由于地形原因,当地村民已经习惯了涨水。“往年积水还没这么严重,村里小孩还会在里面游泳。”但像这次的洪水,陆承熟坦言:30年难能一遇。

42岁的陆承熟是一名邮政快递员。10月7日,水涨上来,他赶紧把站点内的快递打包成麻袋,堆在自家房屋二楼。

“当时,房屋一楼都被淹了,足足有一米深。”陆承熟家的厨房就在一楼,无奈只能在屋顶搭个简易厨房。“住在大甲街的154户基本都是三四层小楼,洪水来临后,留守在家里的村民在屋顶做饭成了常态。”陆承熟说。

过去的大甲街从不清闲,十几个村屯的人来这儿赶集,热闹的人潮能把街道堵得满满当当。可洪水一来,积水漫在街头巷尾20日未消,村民出门买菜成了奢望。

办法总比困难多。10月11日,大甲街留下来的男人们自发架起一座80多米长的钢铁桥,一头连接着村卫生院,一头连接着村小学。

现在,靠着这座钢铁桥,大甲街的村民已生活了12天。陆承熟所在的网点也已开始正常营业。但谈及自己的损失,陆承熟还是难掩失落。

目前,陆承熟所在的网点一个月收入2800元。最大的收入则是自己一亩二的稻田、两亩多的玉米地以及十几亩的李子树,但如今都被洪水淹没。

“刚熬过大旱,又遇上涝灾,这日子真难。” 陆承熟望着自家十几亩李子树,满眼心疼。他之前为护着这些树,没少费心血才挺过干旱,如今果树却全泡在水里。“算下来,损失大概得有30多万。” 他叹着气,语气里满是无奈。

类似的情景,在百色多地村屯均有出现。只不过,没有大甲街的钢铁桥,其他村庄出行还是需要靠竹筏、皮艇等交通工具。

“熬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水位终于下降一些了。”广西百色市隆林克长乡东王坝子张吴美告诉界面新闻,洪水浸泡村子已半月有余,水位一直没有下降,村里的孩子们每天只能靠坐船去上学。

眼下,尽管水位略有回落,但村子仍被积水包围。“降水速度太慢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完全降下去,开始正常生活。”张吴美说。

10月21日,广西百色市德保县那甲镇多睦村一村民杨新阳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全村已全部撤离到镇上的敬老院居住,一日三餐政府供应,由于水位还没下降,中国安能已于20日去村里排查情况。

据界面新闻采访了解,目前当地大部分村屯积水正逐步消退,但个别村屯因地势原因,积水仍未退去。其中,田东县巴立村、新靖镇崇德村及雅丽村大力屯的洪水已完全退去,巴立村已启动消杀工作。

巴立村陇外屯村民黎湘花告诉界面新闻,10月18日,村里洪水便退至低洼处,19 日大家开始着手清理工作。“不少被水泡过的家具都没法用了,我父母这几天一直在清理家里的淤泥,还能用的家具就收拾出来接着用,不能用的只能扔掉。”

23日当天,乡卫生院工作人员到黎湘花家中,现场示范消杀药剂的使用方法。按照要求,需待消杀工作全部完成后,村民才能将家畜领回家中。

据通报显示,截至目前,百色市紧急安全避险转移1.02万人,其中紧急转移安置群众6963人,实现“零因灾死亡、零人员失踪”目标。

“积水难消”的原因何在?

雨量多叠加喀斯特地貌是这次洪灾过后,百色当地“积水难消”的主要原因。

据“广西发布”10月12日消息,此次灾情是受台风强降雨影响,河道自然汇流水位上涨所致。自9月下旬以来,百色市接连遭遇台风“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相继影响,短时间内形成的持续性降水远超自然排泄能力。仅9月30日12时,百色水利枢纽入库流量从当日0时的1200立方米/秒迅速攀升至8600立方米/秒,创工程投运以来的极值,当日14时,百色水利枢纽正式开闸泄洪。

百色地区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之一,该地貌的岩石缝隙多、土层浅薄。一旦遭遇极端降水,地下水位暴涨,反而更容易引发地下河水反涌。并且,当地四面环山,而村庄多位于低洼盆地中,被村民形容“炒菜锅”,在多轮降水面前,更是“汇水容易,排水难”。

“百色的内涝,难在‘看不见的地下网络’。”百色水利电力设计院副总经理杨丽梅在百色市防汛救灾情况通报会上用“地下迷宫”形容当地水文特征。

杨丽梅解释,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经长期溶蚀,形成了跨乡镇,甚至是跨市域的地下河系统,平时是排水通道,此次极端降雨却让其“反向涌水”。

“地下水位超过临界线后,原本向下流的地下河,反而从低洼处向上冒水,加上洪水带来的杂物堵塞消水洞,积水自然难退。”杨丽梅举例称,德保上游的地下水通过暗河流到靖西下游,若下游消水能力不足,上游洼地就会出现 “雨停涝增”的情况。

“这也是喀斯特地貌的结构性缺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主任、副教授孔锋告诉界面新闻, 百色下辖靖西市90%以上区域为峰丛洼地地貌,地下河系统复杂但易堵塞。

“这种地貌虽理论上具备较强的地下水储存能力,但地下通道分布不均。部分区域地下河管道狭窄或分支过多,导致排水效率低下。例如,新甲乡大进屯因地下河入口被淤泥堵塞,积水无法通过传统抽排方式解决,只能等待自然消退。”孔锋说。

对于公众关心的“为何不全面用抽水机排涝”问题,杨丽梅也坦言,喀斯特洼地间通过地下河紧密相连,单点盲目强排会形成“抽水漏斗”,“把甲村的水抽到乙村,反而扩大灾害范围,必须先摸清整个水文单元才能动手。”而针对“挖隧洞排涝”的建议,她强调需先做详细勘察,“地下全是溶洞和裂隙,盲目开挖可能引发涌水,风险太大。”

目前,部分内涝点已形成初步处置措施。因不同内涝点情况差异大,所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不同的排涝方案。

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德保县有18个村屯出现内涝,其中,那甲镇的多睦村积水消退缓慢且排涝难度大。

央视新闻称,多轮强降雨后,多睦村已形成面积达 26 万平方米的积水区。积水难退除降雨影响外,还与上游多旁水库密切相关:该水库当前存有 8000 万方水,这些水会流经多气洼地,而多气洼地通过地下暗河与多睦村相连,导致库水持续涌入村内。同时,多睦村仅依靠一条排水不畅的地下暗河向外排水,双重因素叠加使得村内水位居高不下。

10月20日,安能一局57人携带抽排水车等设备赴广西排涝救灾。针对“一点一策”排涝治涝方案, 安能救援人员则在连接水库和多气洼地之间最狭窄的垭口处修建挡水坝,防止水库的水进一步涌进村子。同时,还通过人工抽排的方式将村里的水逐渐抽排到水库,加速村里洪水消退。

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21日,整个垭口的挡水工程全部完成。随着上游挡水工程的基本完成,对多睦村的抽排水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多支救援力量携带了大型抽排设备,正在加紧抽水。

中国安能一局百色洪涝灾害抢险副指挥长边防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次的抽排完全不同于平时内涝的抽排,它从抽的到排的高差有38米,距离达到670米,首次遇到这个难度。我们紧急调派一台能够实现高扬程的抽排设备,从8米扬程调整到25米的高扬程。

除了按照“一点一策”方案做好排涝治涝工作外,李建华还表示,百色市将分阶段推进4项工作:首先是内涝消退后及时开展村庄清淤、消杀防疫、房屋安全评估及饮用水检测,确保群众返家后住安全房、喝干净水;其次是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生活服务,全力保障好群众的饮食、住宿、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确保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再次是加快修复受损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最后则是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帮助群众做好农作物补种、改种和畜禽补栏等相关工作。

如何实现科学治理

百色市多地村屯积水迟迟难退并非首次发生,早在去年乃至今年夏初,受强降雨叠加地形影响,百色乃至广西多地就曾遭遇洪水围困数日之久。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城区方面,2020年,《右江日报》曾刊发一篇题为《百色中心城区“逢大雨必内涝”问题如何破解?》的报道。在这篇报道中,百色市城市管理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了“百色中心城区逢大雨就会出现内涝”的原因:雨水井设计有缺陷,雨水排放不畅造成;降雨量超出管网设计承载能力造成;由于设计及建设时序等原因,部分路段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城市建设破坏了自然调蓄系统。

上述负责人还称,城市建设侵占雨水通道和雨洪调蓄空间,河流行洪能力减弱,城市地面硬化也加速原有绿地、地表“渗、滞、蓄”功能丧失,部分新规划的水系尚未建成,影响雨水正常排放和行洪。

如何才能实现科学治理?孔锋建议,从中长期治理来看,要利用无人机航测和地面物探,绘制全市地下河网络图谱,标注重点堵塞风险点(如断层交汇区)。例如,开发“靖西市内涝预警系统”,通过水文模拟预测不同降雨强度下的积水演进路径,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在洼地周边建设潜流型人工湿地,通过基质吸附和微生物降解去除水中氮磷,同时减缓水流速度,降低下游排涝压力。在非涝期通过竖井向地下河注入清洁水源,维持地下水动态平衡,防止因过度抽取导致生态退化。

孔锋还表示,可以对常年受涝的村庄(如大进屯)实施生态移民,原址划定为蓄滞洪区;在地势较高区域发展耐旱作物(如桑树、油茶),减少农业对洼地的依赖。继续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并在低洼路段建设智能泵站,实现“雨量-水位-流量”联动控制。

“面对百色市这样的洪涝困境,我认为需要建立一个‘上蓄、中疏、下排、严管’的综合防治体系。”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高玉琴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 表示,上蓄即在上游山区中小支流建小型水库等拦蓄来水,恢复植被提升涵养力;中疏即在中游盆地低洼地退出还河,给河空间,严禁行洪通道建房,加固村镇堤防;下排即清淤疏浚下游河道,拓挖卡口河段,提升城乡排水管网和泵站标准;严管即利用现代技术实现预警精准化、调度智能化,落实河长制,清理行洪障碍,加强防汛演练与物资储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二十多天了,广西百色的洪水依然没有退去|内涝|台风|密云水库|广西百色洪患二十日未消:喀斯特地貌下的防汛持久战 二十多个日夜的坚守与等待,广西百色的洪水依然没有退去。这场始于国庆中秋假期的汛情,在三轮台风的接连冲击下,演变成一场罕见的持久战,让右江流域的土地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洪水考验,也见证着防汛一线的坚守与担当。 这场洪灾的爆发堪称极端。第18号台风“桦加沙”、第20号台风“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TIT9ET6C9:75X9[O7mvon
1.广西百色122个内涝点尚未消退,将制定“一点一策”排涝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部分村庄被洪水浸泡多日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10月18日,百色市召开新闻通报会,对相关情况予以回应。据介绍,近期,百色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过程,截至18日,百色市累计有365个内涝点,目前已消退243个,现未消退尚有122个,主要集中在靖西市、德保县、田阳区等地。百色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3232;8iqe/ooh~pw{p?65@9970yivvq
2.“一点一策”破[难题广西百色市]超八|成内涝点积水&已消退中新网百色10月23日电 (卢茜)近段时间以来,广西百色遭遇了多轮台风带来的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全市累计出现内涝点365处,影响民众生产生活。 面对内涝灾害,百色全市上下迅速行动,科学调度,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和内涝处置工作。截至10月22日12时统计,全市已有296个内涝点的积水成功消退,内涝点消退总数已占累计发生总jvzq<84nqwjj0liuu|}ii7hqo1repn|u18>8:@892
3.2020传播力“十佳”区县锻造一城一品荆楚网《保康供销蜂鸟“模拟+实战”——培育电商新达人 助力脱贫奔小康》《保康黄堡镇:金丝皇菊铺就金色致富路》《保康县深山盛开“致富花”》《湖北保康:喀斯特地貌饮水难题解决了》《湖北保康:多方救护让“事实孤儿”的冬天不再寒冷》等新闻,都展示了保康县在精准扶贫补短板、携手同心奔小康方面的主动和担当。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1/:714:5dqwygpve25>8225=/j}rn
4.督查情况汇报(精选30篇)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乡纪委于5月18日、5月27日、6月13日对全乡贫困户家庭进行了监督检查,6月17日对全乡已录入贫“国子办”和“六有”系统进行数据和帮扶情况监督检查;通过采取专项督查与全面检查、明查与暗访等多种形式,对全乡58户贫困户帮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其中重点检查已经脱贫的22户后扶工作,通过乡纪检监督后扶工作,确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pppwqj{jdjt138>66@870jznn
5.新闻动态中燃集团中国燃气按照施工蓝图,该片区气源中压需从主干道对面通过定向钻穿越施工连接,但因河池属典型喀斯特地貌,该路段地质以岩石为主,两次定向钻穿越均因无法顺利 More · 十堰中燃:总经理带队,深入开展高压管网徒步巡线行动 2025 - 08 - 05 点击次数: 222 为进一步强化高压燃气管网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城市供气稳定,jvzquC41yy}/eqnpcigtjxqfkpmt0lto1pkxu7furzEgkmBp4<8;4/ucigoofn}?44;
6.​广西百色122个内涝点尚未消退,将制定“一点一策”排涝方案|百色市通报会上,百色水利电力设计院公司副院长杨丽梅从专业角度解释了百色市部分地区内涝“积水难消”的原因。 “百色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石灰岩被水长期溶蚀,形成了地下河、溶洞、裂隙等复杂的地下网络系统。大家可以将其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肉眼看不见的‘地下迷宫’或‘天然管网’。”杨丽梅说,在平常,降雨主要通过地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squq14286/:5/3;5eql2kph{lw‚s;76<1393ujvsm
7.广西百色多个村屯被洪水浸泡逾20日,喀斯特地貌排涝难背后为何喀斯特地貌积水难排?“地下迷宫”堵塞加剧内涝 官方通报提到,截至10月18日,百色市累计有365个内涝点,目前已消退243个,尚有122个未消退,主要集中在靖西市、德保县、田阳区等地。其中,靖西、德保平均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多8至9倍,受灾最为严重。 受灾最严重的靖西与德保两地相邻,地貌相近。以靖西为例,其具体地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323328iqe/ooh~usxm;47A:590yivvq
8.6月26日桂林市举行《桂林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新闻二、设计环节技术标准化。《条例》第八条规定针对桂林喀斯特地貌特点,制定海绵设施标准图集、技术导则,确保设计科学适配。设计文件专篇审查,自然资源部门在办理土地划拨或者出让时,也应当在规划条件、选址意见书中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和要求。 三、建设全过程管控。《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落jvzquC41x0mypn|u0eun0ls1c182:::8::
9.广西一村庄被淹4个月官方回应:排水口被堵造成内涝,市、县两级政府部8月28日,六安村村民陈先生介绍,当地为喀斯特地貌,村子以前也有过水泡的情况,水从大山后方一公里处的一个洞口冒出来,再通过地下河排走。今年4月20日开始,当地下雨后村子内积水一直在上涨,村内有楼房已经被淹到了二楼,现在积水最深处估计有十几米,“估计是地下溶洞塌方堵塞,形成了内涝。” 陈先生家在6月中旬进水jvzquC41yy}/fƒ|yy0ipo8}kpyko1|mgjwoykw|gp1814=5:1v814=5:4:e26@6:96:/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