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关键带可持续发展广西院士工作站成立水文岩溶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日前,广西地矿局岩溶关键带可持续发展广西院士工作站在南宁揭牌成立,标志着该局在深化岩溶关键带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岩溶关键带作为地球表层系统中岩石、水、土壤、生物和大气相互作用的活跃区域,在岩溶区生态安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对其开展深入研究有利于提升区域生态安全基础保障,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我国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分布区,广西岩溶区面积达9.6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1%,发育有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峰丛洼地、峰林平原等岩溶地貌类型。这一独特的地质环境,既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也是岩溶科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天然实验室。

据了解,广西地矿局作为区内水文地质调查的主力军,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已构建起完善的水文地质数据库。近年来,通过联合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协同攻关,在岩溶资源勘查、石漠化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及岩溶碳汇研究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特别是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柬埔寨等国共建岩溶关键带联合观测站,有力推动了我国岩溶科技“走出去”。

广西地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成立的院士工作站将聚焦岩溶洪涝灾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岩溶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岩溶碳汇精准评估与增汇技术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乡村全面振兴和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为岩溶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广西方案”。(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杜小品、区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碳游记:探秘中国岩溶碳汇》图书分享会在京举办活动现场还设立了“岩溶碳汇 科普新篇——岩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展板,系统展示岩溶地貌的形成、碳循环作用及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意义,旨在提升公众对岩溶生态系统脆弱性和保护价值的认识,呼吁共同守护这一“地球隐秘的碳库”,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科学传播类:岩溶作用应对气候变化jvzq<84yyy4dr}tfc{4dp8sgyu5eg}fkn1815=5
1.桂江流域水化学与岩溶碳汇动态变化特征桂江流域水化学与岩溶碳汇动态变化特征,桂江,河流,水化学,岩溶,碳汇。河流的地球化学研究可以获得流域盆地化学风化及上地壳的平均化学和同位素组成。近30年来,我国学者对河流水化学进行了较为广泛jvzquC41ycv/ewpk0pku1uzpygt.396548;5793jvor
2.贵州六盘水:利用生活垃圾、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和生物质燃料等替代调研喀斯特地貌特征下的岩溶碳汇潜力,发展岩溶碳汇技术,探索生态农业植被和石漠化生态工程碳增汇,推动技术应用。鼓励和支持市内外科研人员围绕六盘水市产业低碳技术攻关需求,每年引进吸收一批碳中和科技成果到我市转移转化,帮助解决我市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jvzquC41pg}fpnwi{0oo/ns0eqs0j}rn1pkxgwjti{336;5;984tj}rn
3.地化所在不同土地利用下岩溶碳汇机制及对碳中和的贡献碳酸盐岩化学风化过程消耗大量大气或土壤CO2,碳汇潜力巨大,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岩溶碳汇通量的控制机制不清,并且缺乏有效和精准的核算。 基于以上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再华研究员带领的喀斯特水-碳循环研究小组,以土壤、岩溶含水介质初始条件相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jvzq<84yyy4lok3ecu4dp8p{l|532;9271z32;9274?`9:<752;/j}rn
4.岩溶碳汇默默无闻的自然碳汇岩溶碳汇|默默无闻的自然碳汇---雨水在降落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之后穿过土壤,进一步吸收更多地二氧化碳,形成富含碳酸的弱酸性水。这些弱酸性水沿着石灰岩裂隙流动,与石灰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富含碳酸氢根(HCO3-)和钙、镁离子的岩溶水。这一连续的化学作用过jvzquC41crv/zrsjwctfv7hqo1tfy|4ctvodnn3jvor@c{ykenkJfF:f688b7;kgghld:9h8f3=2f<7hg4ig6<
5.岩溶碳汇默默无闻的自然碳汇科学生活雨水在降落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之后穿过土壤,进一步吸收更多地二氧化碳,形成富含碳酸的弱酸性水。这些弱酸性水沿着石灰岩裂隙流动,与石灰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富含碳酸氢根(HCO3-)和钙、镁离子的岩溶水。这一连续的化学作用过程就是岩溶作用的碳汇过程。jvzq<84yyy4idtuy0et0exq137943994936548724651985613=329::55?76A3jvor
6.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地调新闻我院举办岩溶碳汇专题培训助力"双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升全省岩溶碳汇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4月22日,我院举办了“岩溶碳循环及其碳汇效应”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特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章程授课,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斌主持,有关技术单位及我院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jvzq<84yyy4tf|if{0gd0ls1ctz04977165358ftva86;=<6a4:84=3jvor
7.人工造林种草增加岩溶碳汇量的机制研究《环保科技》2025年05期人工造林种草增加岩溶碳汇量的机制研究,陈遂;孙布衣;焦树友;何能勇;安娅丽;-环保科技2025年第05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jvzquC41ocrm0lsmk0tfv8rcic€jpn4ctvodnn4I\JH32;:272670qyo
8.曾思博、蒋勇军教授团队在揭示全球碳酸盐风化碳汇(岩溶碳汇)对该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全球植被绿化促进了碳酸盐风化即岩溶作用产生的大气CO2捕获,同时证实了未来全球岩溶区的生态修复工程或可成为调控岩石风化碳汇的潜在抓手,这些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大陆岩石风化是调控全球气候的重要地球化学过程,碳酸盐的风化(即岩溶作用)由于其快速的动力学特征,可在短期高效产生大气jvzquC41iguhtjuj{0yxw7jfw0io1rshq1717?453;9/j}r
9.每周科普岩溶碳汇:默默无闻的自然碳汇每周科普 | 岩溶碳汇:默默无闻的自然碳汇2024-07-29 16:37 每周科普 | 岩溶碳汇:默默无闻的自然碳汇点赞37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热门文章 【罗田全媒体全网直播】罗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 众志成城抗大灾 2016.07.18 罗田县2021年度高校毕业生“春暖花开 职等你来”网络招聘会 【罗田全媒体直播】中共jvzq<84yyy4mwxykcptfy|3eqo5q1:6854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