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物多样性贵州动植物种类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今天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作为生态大省的贵州,目前全省已查明野生动物11442种,高等植物8612种,物种数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守着丰厚“家底”,贵州厚植生态理念,不断加大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监管力度,全面持续守护好生物多样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黔东南州台江县登鲁村有着丰富的楠木资源,村支书告诉记者,这里最老的楠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直径达到1.1米,相当于一个5岁小孩儿的身高。这里也被誉为“金丝楠木第一村”。

“这片林区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18代人在守护了,树有多大,在哪个地方,长什么样子,我都非常了解。村里有祖训,到林区里砍伐楠木的,要被处罚‘3个120’——120斤米、120斤肉、120斤酒。”台江县登鲁村党支部书记张胜毅告诉记者,登鲁苗寨的楠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闽楠,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贵州等地。600多年来,登鲁村民与楠木群共同栖居,生态环保理念代代相传。

目前登鲁苗寨共有楠木2万多棵,其中胸径20厘米以上的就有960多棵。除此之外,还有红豆杉等珍稀树种。生态良好的登鲁,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和全国首批“绿色村庄”。

台江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王平冲说,近年来,县林业局对百年以上的树种实行挂牌编号,进行了数据库的建立。“我们对每一棵树进行定位,不定期地观测它的生长情况。下一步还要加强电子监控完善,用国储林重点项目加大楠木的培育,保护楠木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同时,贵州还通过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加强濒危珍稀动植物保护。作为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已经成功繁育出4只黑叶猴。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凉桥管理站工作人员杨远露告诉记者,目前4只小婴猴非常健康,金黄色的毛发也逐渐转变为了黑色。“为了保障它们健康的成长,我们采取了聘请专职人员管护、种植果树等措施来提高他们生存生活环境。”

黑叶猴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保护区严格管控黑叶猴活动区域内人类活动,减少对它们的干扰,并采取专人管护等措施,目前保护区内的黑叶猴数量达到72群763只。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安康表示,今年麻阳河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黑叶猴种群数量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保护区重点关注黑叶猴种群数量调查和栖息地环境质量的监测。下一步还将引导社会公众更广泛地参与黑叶猴的保护与管理。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贵州还在进行着更加科学的生态系统监测。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大学相关团队对当地动植物、微生物等进行调研,目前已初步探明物种124科345属613种。

“去年我们作为牵头单位,在全省首次按国际标准建立了25公顷的荔波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大样地,协助省林业局开展高质量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贵州大学林学院副院长粟海军表示,未来,团队还将持续加强以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据悉,目前贵州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达195种和1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5种和31类,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接下来,贵州还将构建贵州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楠木、黔金丝猴拯救保护工程,进一步推动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

THE END
0.携手共护七彩云南生物多样性云南国土空间规划提出要构建“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从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态屏障和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生态屏障,到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干热河谷地带和东南部喀斯特地带;由怒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迪庆-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元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等组成6条生态廊道jvzq<84{p0vfqyqg0eun0ls1p4532;612;751l89:69:/<9;34;7:7mvon
1.贵州省林业局开展2022年林业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目前贵州已知生物物种 24547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贵州省林业自然保护地处副处长高治江表示,贵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山水林田湖草,四山八水以及南部的喀斯特丘陵成就了贵州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贵州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处调研员孙贵红介绍,自1978年贵州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保护区建立以来,jvzq<84yyy4h|7hjkpgog€x0eqs0{s{1fz04974/2;.4;4fqe3jjj~pu{63:94934tj}rn
2.研究队伍|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团队二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团队 主要致力于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形成及其稳定性、喀斯特生境的植物生态适应机制等研究。 李先琨 二级研究员 原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科学院桂科学者“植被生态学与岩溶生态学”团队学科带头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专题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专jvzq<84mctyu0p}kd0io1}jcou4buy}
3.贵州: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力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林业科技人才、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为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实践提供科技支撑。”揭牌仪式上,贵州省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孙福强表示,希望实验室要确定目标任务,立好“航向标”,充分利用西南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优势,周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路线、区分责任,把重点实验室打造成引领西南乃至jvzq<84i|0vfqyqg0eun0ls1p4532;7127881l6;6:::/<:4:;;597mvon
4.茂兰大样地引领贵州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高质量发展丰富度很高,那么动物尤其昆虫、微生物又是怎么与这些植物共存的呢,它们的共存机制是什么?”张华海研究员指出了大样地下一步工作应当考虑的重点,与其他专家又分别从“环境因素布设与监测”“峰丛垂直带谱”“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生态作用机制”“石漠化治理基础理论”“喀斯特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性讨论jvzq<84i|0vfqyqg0eun0ls1p4532;7134741l927563/=544;8:9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