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2023年第10期 p17-23
摘要
商业建筑是当今世界中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但是针对它的认知与研究却长期处在模糊状态。商业行为在社会生活的组织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其载体的商业建筑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虽然关于商业建筑的设计难以采用一种系统性的方式进行方法论的梳理,但围绕商业建筑的构成原则却存在共性特征。本文试图从商业建筑的历史线索及其基本共性中探寻一些可供理解的分析性工具,以揭示商业建筑设计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商业建筑的意义
7 乐蓬马歇百货公司(Au Bon Marché)
9 芝加哥的马歇尔菲尔德商店百货商场(Marshall Field and Co. Retail Store)
10 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南谷购物中心(Southdale Shopping Center)
4)将商业环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20世纪50年代,城市的郊区化与内城的衰退化几乎同时发生,许多城市在经历了大规模扩张之后,其中心区也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空心化。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商业功能随着城市更新的进程开始反向城市化,从而以另外一种新的模式,为陷入困境的内城区域提供解决方案。在现代社会中,购物商场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社会交往空间,商业建筑也相应成为城市生活的组织核心。这一现象体现于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兴起的商业中心,其中乔恩·杰德(Jon Jerde)在参与创建的购物中心提出了一种新理念,即将大型商场营造成一种场景化的生活体验中心。1985年于美国圣地亚哥市落成的“荷顿广场”(Horton Plaza)就是这类构想的新典范。这一占地七个街区的大型商业中心结构繁复、楼层错落、有若迷宫,其中汇聚的150家大小店铺成为圣地亚哥市中心的代名词。由此,荷顿广场可以说是第一个尝试将购物中心从“消费机器”转变为一种城市生活体验环境的典型案例。
11 英国伦敦哈罗德Harrods商场从小街区店面发展成为大型综合商场的过程
12 各类商业建筑的回路设计
14 纽约世贸中心重建的地下商业街
16 香港朗豪坊剖面图
5 商业建筑作为一种人工生态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线上购物使实体性的商业建筑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由物性空间所构成的现实环境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商业建筑的未来,更多取决于人类是否还能继续成为一种空间性的动物,能否继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就目前状况而言,这一趋向还未有定论。然而,无论在今日,还是在往昔,每当社会发展动力面临危机和衰退时,商业功能就会挺身而出,并通过不断地重新发明、重新解释、重新包装和重新引导,使生活领域不断获得新生。随着当前的科技发展,信息变得更加普及,市场变得更加波动,消费者变得更加善变,资本变得更加流动,并且还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商业建筑也需要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变得更加敏锐、更加快速和更加广泛。只要社会存在交易,那么商业建筑就仍将保持最具实验性、最具前卫性的特征。这一趋向使得商业建筑一方面需要拓展到更为宽泛的领域,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找到新的物质载体,因为无论商业建筑将会如何,购物与消费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内容,将永恒存在。■
①茹弗鲁瓦拱廊街(Passage Jouffroy)位于巴黎第九区的南部与第二区交界处,长约140m,宽约4m,距离蒙马特大道约8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