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隙率和孔隙率的区分

孔隙率是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材料的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从而反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针对单一的某种材料而言。

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相比孔隙率,空隙率不是指某单一材料,它指的某堆积体积中可能包含多种材料,可以是多种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

二、关于砂率与孔隙率

首先认清一点,混凝土中的0-5(单位当然应该是mm)的“石子”不叫石子,叫砂子,亦或细集料。大于5mm的才能称为石子,在这点上全世界的标准规定的都一样。按照混凝土的孔隙率学说,混凝土越是级配合理,孔隙率越小,强度越高。

泵送混凝土砂率比空隙率高。但具体砂率要依据工程要求坍落度流动性来确定。石头大小不完全决定砂率,主要看级配合理不合理,空隙大,砂率要大。

通常来说,砂的表观密度不得小于2500kg/m3,松散密度不得小于1400kg/m3,空隙率不得大于44%。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三、关于密实度与空隙率

混凝土配合比的最终目的是水泥用量最小而又能达到目标强度。因此必需使得混凝土尽量的密实,而达到最好密实度的原则是最细的颗粒满满包围较细颗粒,用包围好了的组成物又去满满包围小颗粒,裹着包围物的浆体又去满满包围较大的颗粒,直至包满粗骨料,使得所有的空隙被填充。假如砂石的颗粒级配不连续,其空隙体积就会太大,不但要浪费水泥,而且还有可能留下空隙存在于混凝土中。这样的混凝土构件必定强度更差。

一般如果确定了石子的孔隙率,就能确定沙子的用量了。做下石子的孔隙率,一般会在41%左右,这样的话,砂率选择就大一点,一般在43左右。石的表观密度不得小于2600kg/m3,1类碎石空隙率不得大于43%,2类碎石空隙率不得大于45%,3类碎石空隙率不得大于47%。

4.确定空隙率时要综合考虑配比

在配比设计中,混凝土配比的容重与表观密度有关。堆积密度主要影响混凝土配比设计中砂率的确定。空隙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石子的空隙率越大,砂率越大,反之亦然。同理,砂子的空隙率越大,需要的胶凝材料就越多。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说的空隙率,不能把它脱离整个配比环境单独说。通常在配合比中的砂石比,以一定浆骨比(或骨料总量)下的砂率表示。对级配良好的石子,砂率的选择以石子松堆空隙率与砂的松堆空隙率乘积为 0.16~0.2 为宜。

一般,泵送混凝土砂率不宜小于36%,并不宜大于45%。为此应充分重视石子的级配,以不同粒径的两级配或三级配后松堆空隙率不大于42%为宜。石子松堆空隙率越小,砂石比可越小。在水胶比和浆骨比一定的条件下,砂石比的变动主要可影响施工性和变形性质,对硬化后的强度也会有所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砂率小的,强度稍低,弹性模量稍大,开裂敏感性较低,拌和物黏聚性稍差,反之则相反)。

5.确定配合比的原则

(1)按具体工程提供的《混凝土技术要求》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

(2)注重骨料级配和粒形,按最大松堆密度法优化级配骨料,但级配后空隙率应不大于42%。

(3)按最小浆骨比(即最小用水量或胶凝材料总量)原则,尽量减小浆骨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最小胶凝材料总量的原则确定浆骨(体积)比,按选定的浆骨比得到1m3混凝土拌和物浆体体积和骨料体积;计算骨料体积所使用的密度应当是饱和面干状态下所测定的。

(4)按施工性要求选择砂石比,按《混凝土技术要求》中的混凝土目标性能确定矿物掺和料掺量和水胶比。

(5)分别按绝对体积法用浆体体积计算胶凝材料总量和用水量;用骨料体积计算砂、石用量。调整水胶比时,保持浆体体积不变。

(6)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用高效减水剂掺量调整拌和物的施工性。

(7)由于水泥接触水时就开始水化,拌和物的实际密实体积略小于各材料密度之和,则当未掺入引气剂时,可不考虑搅拌时掺入约 1%的空气。

在试配时,对于砂石的选用应该考虑到以下综合指标。对于石子,要先后考虑到品种、饱和面状态的表观密度、松堆密度、石子最大粒径、级配的比例和级配后的空隙率。对于砂子,要筛除5mm以上颗粒后的细度模数、5mm以上颗粒含量、饱和面状态的表观密度、自然堆积密度、空隙率。

砂的颗粒的总表面积要小,在其他条件都考虑到的条件下,砂尽可能粗些。砂的颗粒级配要良好,颗粒级配是指粒径大小不同的砂相互搭配的情况。砂颗粒间大小搭配合理,达到逐级填充,减小空隙率,以实现尽可能高的密实度。用级配良好的砂配制混凝土,不仅空隙率小节约水泥,而且因水泥的用量减小,水泥石含量少,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从而强度和耐久性得以加强。在混凝土中,水泥浆是通过骨料颗粒表面来实现有效粘结的,骨料的总表面积越小,水泥越节约。

6.关于空隙率的分析

如考虑不透水混凝土的情况。因水分子的直径是0.4nm,要想使水在孔隙中不流动,假定需要的孔隙尺寸应小于5倍水分子直径(即 2 nm)的话,那么,要想使混凝土变得不透水,根据情况可以推断,加入如硅粉类的超细颗粒材料,将会使混凝土的配制变得更加容易。当然,只有综合考虑了不同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尺寸范围孔隙间的填充方法,考虑了界面和过渡区,建立起多尺寸范围颗粒堆积体的科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后,才能真正用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孔结构分析。

考虑颗粒堆积体系在自重作用下达到密实,用PFC3D软件模拟颗粒堆积体,同时计算其孔隙率,通过所建立的方法近似计算颗粒堆积体孔隙的连通性,在研究颗粒体系的粒径范围内(最大与最小粒径的比值小于16),计算结果表明:

(1)球形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堆积体系的孔隙率大约在20%~ 45%之间。

(2)符合 Fuller 粒径分布曲线的颗粒堆积体具有相对低的孔隙率。

(3)颗粒形状对堆积体系的孔隙率有影响,球形颗粒能够得到孔隙率较低的堆积体。

(4)模拟颗粒堆积体的孔隙连通性接近100%。

(5)要想使混凝土变得不透水,在混凝土中掺入超细颗粒(纳米量级)材料将更容易实现。

7.砂石密度孔隙率试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通过对砂石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测定,计算出砂石的孔隙率及空隙率,从而了解材料的构造特征,便于试配出最佳状态。

一、实验仪器

1、测定砂的表观密度:

容量瓶法:容量瓶(500mL),电子秤、铝制料勺、浅盘、滴管等。

2、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

广口瓶法:广口瓶、玻璃片、天平、浅盘、毛巾、电子秤等。

液体比重天平法:静水天平、配套器具、烘箱等。

3、测定砂松堆密度:下料漏斗、标准容器、台秤等。

4、测定石松堆密度:标准容器、小铲、台秤等。

二、实验操作

(一)砂表观密度

1、称取烘干砂300g。

2、在容量瓶内注入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3、倒出容量瓶内部分水,剩余至约球部高度的1/3。将300g砂全装入容量瓶,倾斜约45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排除气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滴管添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二)石子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

1、称取烘干石。

2、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

3、倒出广口瓶内水约1/2,倾斜放置广口瓶,将石装入其中。然后注满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再静置一段时间,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三)石子的表观密度(液体比重天平法)

1、称取烘干石。

2、将干石装入吊篮,并浸入生水容器,同时上下升降吊篮排除气泡。

3、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及石子在水中的质量。

4、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在水中的质量。

5、测量水温。

(四)堆积密度实验

1、砂松散堆积密度

(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 (V)。将标准容器置于下料漏斗下面,使下料漏斗对正中心。

(2)用铝制料勺将试样装入下料漏斗,打开活动门,使试样徐徐落入标准容器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标准容器筒口,移开漏斗。

(3)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

2、石松散堆积密度

(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及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V)。

(2)取一份试样,用小铲将试样从容量筒上方50mm处加入,至容器上部试样呈锥体且四周溢满时。

(3)使表面凸起部分体积和凹陷部分体积大致相等,称取总质量。

三、数据处理

(一)砂表观密度

1、按公式计算砂的表观密度,精确至10kg/m3。

不同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如下对应:

水温/℃: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0.002、 0.003、 0.003、 0.004、 0.004、 0.005、 0.005、 0.006、 0.006、 0.007 、0.008

2、以两个平行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应大于20kg/m3 ,否则重做。

(二)石表观密度

1、计算石子的表观密度,精确至10kg/m3。

不同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2、以两个平行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应大于20kg/m3  ,否则重做。对于颗粒材质不均匀的材料,两次测定结果差值若大于该值,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三)堆积密度试验

1、砂松散堆积密度

(1)计算试样的散堆积密度,精确至10kg/m3。

(2)以两个平行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精确至10kg/m3。

2、石子松散堆积密度试验

(1)计算试样的松散堆积密度,精确至10kg/m3。

(2)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四)空隙率

1、空隙率,精确至1%。

注意公式中 ρ1——材料的松散堆积密度;ρ2——材料的表观密度。

2、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1人已点赞

全部回复(1)

两个基本概念,两个知识点,值得大家学习

主题

回复

固废处理

9996 条内容 · 18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一、项目背景 铝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国防、电力、机械、建筑、轻工、航天等多个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铝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在铝制品熔铸过程中,铝液中的杂质浮在铝液表面,通过扒渣作业将浮渣去除,被去除的浮渣就是通常所说的铝灰。铝灰中存着大量的有毒元素,传统处置方式基本是填埋或露天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其中所含的可溶性氟化物及氰化物会通过风吹、日晒、雨淋的作用转移或挥发进入大气,或随雨水混入江河,污染地下水,对动植物生长及人体产生很大损害,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农业生态平衡。

THE END
0.造价工程师答疑精华: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的区别土的孔隙比与土的孔隙率有什么区别?用途分别是什么? 【回答】学员2628225,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孔隙率,指散粒状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孔隙率包括真孔隙率,闭空隙率和先空隙率。孔隙率(P)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jvzquC41yy}/lrfpujk:;7hqo1€bqsnc1|omkjt1ew813<5948717<5;64?35A>50unuou
1.孔隙率的概念孔隙率是指对于多孔的固体块体材料如砖材、岩石、钢材、矽等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的是材料孔隙的多少。 孔隙率与空隙率的区别: 1、孔隙率:土体中空隙体积与土总体积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2、空隙率:颗粒物料层中,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体积(含开口孔隙Vi)与整个颗粒物料层体积(堆积体积)之比称jvzquC41o0govyjfkc4dqv4pgyy04@77736/j}rn
2.密实度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的定义什么是材料的孔隙率?它与密实度有何关系?二者各如何计算? 材料的孔隙率与空隙率有何区别?它们如何计算?对较密实的材料和多孔材料在计算上是否相同? 已经普通砖的密度为2.5g/cm3,表现密度为1800kg/m3,计算该砖的孔隙率和密实度?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22
3.一文详解孔隙率的测定根据孔隙的性质,通常可以将孔隙率分为两种: 多孔介质内相互连通的微小空隙的总体积与该多孔介质的外表体积的比值称为有效孔隙率;而多孔介质内相通的和不相通的所有微小空隙的总体积与该多孔介质的外表体积的比值称为绝对孔隙率或总孔隙率,我们日常所说的孔隙率通常就是指有效孔隙率。 jvzquC41yy}/enxjkiu/exr1ctzjeuj132;777mvon
4.水文学原理第五章习题不完全相同,但都可以划分为四个有明显区别的水分带:___、___、___和___。 三、判断题 1. 土壤是一种由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集合而成的具有空隙或孔隙的散粒体,属多孔介质。 2. 土块中的孔隙容积与土块总容积纸币称为孔隙比。 3. 土壤的质量含水率是指土块中水的质量与土块总质量之比值。 4. 土壤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4B774:7/j}rn
5.孔隙;空隙;空间;空洞;无效,void,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6) yawn [英][jɔ:n] [美][jɔn] 间隙,空隙补充资料:催化剂孔隙度(degree of catalyst pole) 分子式:CAS号:性质:又称催化剂孔隙度(degree of catalyst pole)。多孔性催化剂颗粒内微孔的总体积,单位是ml/g。其大小由催化剂制备条件决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jvzq<84yyy4eklycnn4dqv4kpf{5;8:716?67A556588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