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修改

认证主体:冯**(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章节名称填空单选名词解释简答计算合计第四章距离测量20255101070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 填空题1、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2、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3、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丄。4、距离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GPS测量。5、对于一般钢尺量距,拉力误差不超过土100N时,可以忽略拉力误差对距离的影响。6、丈量基线边长应进行的三项改正计算是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7、在用钢尺量距时,通常用标杆来标定直线的位置,该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8、钢尺量距的误差主要

2、来源有尺长误差、温度误差、拉力误差、定线误差、尺_子不水平、垂曲和反曲误差、丈量误差等。9、钢尺精密量距时,通常要在丈量数据上加3项改正。10、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大于于名义长度时,丈量结果偏小。11、普通视距测量的精度通常为1/300至1/200。12、在目前的测量工作中,要求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最高约为1/40000。13、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视距。14、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的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相互垂1的分数形式15、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来表示。16、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K=1。D平均D往-D返|17、对某边往、返观测,

3、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m和87.226m。则观测结果为87.220m,相对误差为1/6700。18、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1/7500。19、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CD两段距离,AB往测为476.40m,返测为476.30m;CD往测为126.33m,返测为126.3m,则AB比CD丈量精度要高。20、对线段AB进行往返丈量,两次丈量结果为149.975m和150.025m,则AB的长度=150m,相对精度=1/3000。21、有一把已检定过的钢尺,其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3+0.000012(t20)B0m,现在气温

4、为28C,此时钢尺实长为30m。22、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X30X(t-20C)m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0m,丈量时温度为28C,则尺长改正为-0.0097m。23、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24、视距乘常数K通常取10Q26、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大。27、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D=D+亠d+红t+红h。28、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29、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相对误差。30、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

5、离,指的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二. 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A. 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C)。A. 1/101/50B.1/2001/300C1/10001/5000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A)测距。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B)0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D)oA. 用

6、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 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 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 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D均=184.480m,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问其精度为(D)0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A)oB.4/18448X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A)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

7、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C)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126.72m,Dba=126.76m,其相对误差为(A)o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A. 1/6030B.1/6029C.1/6028D.1/602712、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23.456m,返测为123.485m,则相对误差为(A)oA. 13、钢尺精密量距时,丈量温度低于标准温度,如不加温度改正,则所量距离符合以下哪条?(D)o14、精密钢尺量距,一般要进行的三项改正是尺长改正、(D)改正和倾斜改正。A

8、.比例B.高差C.气压D.温度15、精密钢尺量距中,所进行的倾斜改正量(A)0A.不会出现正值B.不会出现负值C.不会出现零值D.会出现正值、负值和零值。16、钢尺精密量距的各改正值中,(C)恒为负。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高差改正D.以上都不是17、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m,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m,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m,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B)。A. 、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X30x(t-20C)m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0m,则尺长改正为(A)m。19、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

9、0000125X30X(t-20C)m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0m,丈量时温度为28C,则温度改正为(D)m。20、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m,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m,则倾斜(高差)改正数为(A)m。21、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B)的方法。A.距离和高差B.水平距离和高差C.距离和高程D.倾斜距离和高差22、视距测量的精度通常是(A)0A.低于钢尺B.高于钢尺C.1/2000D.1/400023、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675m,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为(C)024、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

10、0.465m,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C)o25、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B)o26、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C)oA.D=KIC;B.D=KIcos:C.D=Klcos2aD.D=Klsin:27、确定直线与什么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A)oA.标准方向线B.东西方向线C.水平线D.基准线28、罗盘仪用于测定直线的(B)oA.真方位角B.磁方位角C.坐标方位角D.象限角29、关于磁偏角,描述正确的是(D)oA.大小是固定不变的B.不随时间变动C.只有周年变化没有周日变化D.因地而异30、坐标

11、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C)。A.0270B.-9090C.0360D.-18018031、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以上都不是3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C)A.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C.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33、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C)0A.真磁角B.真偏角C.磁偏角D.收敛角34、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B)oA.中央线收敛角B.子午线收敛

12、角C.磁偏角D.子午线偏角35、坐标纵轴方向,是指(C)方向A.真子午线方向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中央子午线方向D铅垂方向36、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A)A.180B.360C.90D.27037、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B)A.2383624B.3012336C.58624D.-58362438、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63036,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D)。A.2535036B.196934C.-16934D.34303639、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C)。A.96B.276C.6D.17440、在导线A

14、91108C.271108D.110845、已知某起始边坐标方位角为115118,左转折角为120024,则待求边坐标方位角为(B)oA.5906B.55132C.174054D.23513246、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5。,也可以用(C)的象限角表示。A.N45EB.N45WC.S45WD.S45E47、用陀螺经纬仪测得PQ的真北方位角为Apq=62138,计算得P点的子午线收敛角p=-08勺4,则PQ的坐标方位角:-pQ=(B)。A.62922B.61254C.61616D.61922148、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Ct2D,式中t2D为(D)。2A.温度B.光从仪器到目标所用的时间C.光

16、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0.003+1.25X10-5X30X(t-20C),若用其在4C的温度下丈量了60米,则其温度改正数和实际长度分别为(C)。A. -0.012m;59.988mB. +0.012m;60.012mC. -0.012m;59.982mD. +0.012m;59.982m当钢尺的名义长度小于其实际长度时,会把所量测的距离(B)A.量长B.量短C.不长不短D.量长或量短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式中为(D)。A.温度B.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C.光速D.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A)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中误差D、测量需要在钢尺精密量距

17、的成果计算时,要进行的三项改正数计算是(A)A、尺长改正数、温度改正数、倾斜改正数B、视距改正数、温度改正数、倾斜改正数C、尺长改正数、温度改正数、读数改正数D、尺长改正数、湿度改正数、温度改正数设用一根名义长度为30m的被检定钢尺,在钢尺检定场上进行多次丈量,其结果为29.986m,丈量时温度为12C,该尺的线膨胀系数=1.25X10-51/度,又已知该检定场在标准拉力和常温下的标准长度为29.976m,则此检定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B)m。A、lt=30+0.007+0.0000125X(t-20C)X30B、lt=30-0.007+0.0000125X(t-20C)X30C、lt=30+0

18、.010+0.0000125X(t-20C)X30D、lt=30-0.010+0.0000125X(t-20C)X30在地面上要测设一段D=84.200m的水平距离EF,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6+0.0000125(t-20C)X30m的钢尺施测,测设时的温度为28C,施于钢尺的拉力与检定钢尺时的相同,EF两点的高差hEF=0.96m。试计算出在地面上需要量出多少长度?(C)A、86.180mB、94.190mC、84.180mD、83.190m一比尺场定直线的长度为120.100m。今用名义长度为20m的钢尺,丈量该直线两个测回,其结果为120.064m,测量时的温度t=23.4

19、C。若该尺的膨胀系数=1.25X10-5,求该尺的尺长方程式。(C)A、lt=20-0.0005+0.0000125B、lt=30+0.0005+0.0000125C、lt=20+0.0005+0.0000125D、lt=30-0.0005+0.0000125X(t-20C)X20X(t-20C)X30X(t-20C)X20X(t-20C)X30B)。X(t-20C)X20X(t-20C)X30X(t-20C)X20X(t-20C)X30B)。A、尺间隔B、竖盘读数C、仪器高D、瞄准高61. 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仪器观测的数据是(62. 一观测员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A点上(已知H

20、A=26.432m)量得仪器高i=1.45m,盘左时望远镜对准立在B点上的地形尺三丝读数分别是1.680m,1.180m,0.680m,竖盘读数为846,(若X=0)试求:DAB,hAB和HB(C)A、DAB=99.94m,B、DAB=98.94m,C、DAB=98.94m,D、DAB=99.94m,A、DAB=99.94m,B、DAB=98.94m,C、DAB=98.94m,D、DAB=99.94m,hAB=10.56mhAB=13.56mhAB=10.56mhAB=13.56m和HB=38.992m和HB=37.992m和HB=36.992m和HB=37.992m63. 定线误差造成量距(

21、A)A、增大A、增大B、减小C、不一定D、都不对A、增大B、减小C、不一定D、都不对钢尺量距一般采用()量距,在精密量距时用(C)量距。A、整尺法,整尺法B、串尺法,串尺法C、整尺法,串尺法D、串尺法,整尺法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直、平、准”。直,就是量两点间的直线长度,要求定线直;平,就是要量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要求尺身水平;准,要求对点、投点、读数要准确,读数要准确是指(D)。A、绝对准确B、相对准确C、满足肉眼识别的精度要求D、要符合精度要求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防止丈量错误,通常采用(C)丈量,取平均值为丈量结果。A、重复B、三次C、往、返D、四次钢尺量距时,用什么衡量测量精度(C)。A、

22、要符合精度要求B、绝对误差C、相对误差D、都不对66.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K不应大于(B)。A、1/2000B、1/3000C、1/1000D、1/150067. 在困难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K不应大于(B)。A、1/2000B、1/100072.当量距精度要求在(B)以上时,要用精密量距法A、1/1000B、1/10000C、1/3000D、1/1500073.尺段实测距离为29.902m,钢尺检定长度30.005m,检定温度20C,丈量时温度为12.3C,所测高差为0.252m,求水平距离。(A)A、29.903mB、30.903mC、28.903mD、25.903m74.高精度量距时

23、应加尺长改正,并要求钢尺尺长检定误差小于(B)。A、0.5mmB、lmmC、2mmD、3mm75.当L=30m时,定线误差(A),所以用目视定线即可达到精度要求。A、W0.12mB、W0.15mC、w0.20mD、W0.22m76.根据钢尺温度改正公式,当温度引起的误差为1/30000时,温度测量误差不应超出(C)。A、土CB、2CC、3CD、5C77.量距宜在(C)进行。A、无要求B、晴天C、阴天D、都不对78.在量距时,由于钢尺对点误差、测钎安置误差及读数误差都会使量距产生误差。这些误差是(A)。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79. 视距测量精度一般为(C),精密视距测量可达1/2000。A、1

24、/1001/300B、1/2001/500C、1/2001/300D、1/3001/50080. 视线穿过大气时会产生折射,其光程从直线变为曲线,造成误差。由于视线靠近地面,折光大,所以规定视线应高出地面(B)以上。A、0.5mB、ImC、1.5mD、2m81. 一般脉冲法测距常用于激光雷达、微波雷达等远距离测距上,其测距精度为(B)。A、0.051mB、0.51mC、0.050.1mD、0.52m82. 微波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多用于远程测距,测程可达(B),一般用于大地测量。A、数百公里B、数十公里C、数千公里D、数公里83. 双频测距仪用短测尺保证(),用长测尺保证(B)。A、测程,精度B

25、、精度,测程C、测程,测程D、精度,精度名词解释1、距离测量一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2、水平距离一空间两点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所得的投影长度3、直线定线一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直线方向上标定出一些中间点的工作)4、相对误差一距离测量时往、返测长度之差与其平均值之比,并用分子为1的分数来表示。5、视距测量一利用测量仪器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及刻有厘米分划的视距标尺,根据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快速测距方法。6、直线定向一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称为直线定向。7、电磁波测距一是用仪器发射并接收电磁波,通过测

26、量电磁波在等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解算出距离。8、端点尺一指钢尺的零点从拉环的外沿开始。9、刻划尺一指钢尺起始位置的某一条刻划线作为钢尺的零分划值。10、温度改正一一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与用之进行丈量时温度一般不相等则由于温度变化引起钢尺本身热胀冷缩所导致的尺长变化称为温度改正。11、尺长改正一一钢尺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的差值。四、简答题1、什么是方位角?根据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分为哪几种?答:方位角就是从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该直线的夹角。根据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分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纵轴方位角。2、简述视距测量的观测步骤。答:步骤如下:(1)经纬仪安置A点,量仪器高i;(2)

27、B点立视距尺;(3) 瞄准B,读取中丝读数V,读上、下丝读数a、b,计算视距间隔l=a-b;(4) 测量竖直角a;(5)填写视距测量手簿;(6)计算水平距离和高程。3、什么叫象限角?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何关系?答: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它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表所示:象限换算公式I北东:R=an南东:R=180a川南西:R=a180IV北西:R=360a4、距离丈量有哪些主要误差来源?答:定线误差、尺长误差、温度误差、拉力误差、尺子不水平的误差、钢尺垂曲和反曲误差、丈量本身的误差等。5、试述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的主要操作步骤。答:用罗盘仪测定直

28、线的磁方位角时,先将罗盘仪安置在直线的起点,对中、整平。松开磁针固定螺丝放下磁针,再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望远镜中十字架纵线照准直线的另一端点所立标志,待磁针静止后,读取磁针北端所指的度盘读数,即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然后以同法进行返测,得直线的反磁方位角。最后检查正、反磁方位角的误差是否超限(土0.5)。再取其平均值。具体测法如下:(1)对中:目的是使用仪器中心与直线端点的准确位置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其方法要点是:固定三脚架的一腿,移动其他两腿,使垂球尖对准点位。(2)整平:目的是利用罗盘仪上的水准器,使刻度盘处于水平位置。方法是放松球窝装置,调整仪器,使水准器气泡居中后,即旋紧球窝螺旋

29、。(3)观测:松开举针螺旋,使磁针徐徐落在顶针上。用望远镜瞄准目标,待磁针静止后,读取磁针北端指在刻度盘上的读数。即得:正。(4)置仪器于直线的另一端,测定该直线的反方位角。当两者之差在1800.5的容许范围内时,可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即:.平.正:.反_180。如果超出误差的容许范围,则应返工重测。罗盘仪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任何磁铁接近仪器,选择测站点应避开高压线,车间、铁栅栏等,以免产生局部吸引,影响磁针偏转,造成读数误差。使用完毕,应立即固定磁针,以防顶针磨损和磁针脱落。6、直线定向的目的是什么?它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答:直线定向的目的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直线定线:距离测

30、量时若要分成几个尺段进行测量,标定各尺段端点在同一直线上的工作,而直线定向是确定直线的方向。7、简述钢尺量距要求做到“直、平、齐、准”。答:“直”定线要直,保证丈量距离为直线距离;“平”尺面尽量水平,保证丈量距离为水平距离;“齐”拉尺动作要一致,尽量用标准拉力,尽量缩短拉尺时间;“准”对点读数必须准确。8、用钢尺量距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答:定向,找平,测温度,量尺,测拉力9、视距测量有哪些特点?适用于何种场合?答:特点:操作简单,速度快,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但测距精度较低,一般为1/200.适用于地形测图。10、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脉冲式和相位式光电测距有何异、同之处?答:光电测距的基

31、本原理是采用可见光或红外光作为载波,通过测定光线在测线两端点间往返的传播时间(t),算出距离(D)。计算公式为:D二1/2ct,式中,c为光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它可以根据观测时的气象条件来确定脉冲式和相位式光电测距有何异、同之处相同点:都是运用同一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不同点是:脉冲式是直接测定光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时间的仪器,故称为脉冲式光电测距仪。相位式通过测量调制光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间接测定时间的仪器,故称为相位式光电测距仪。11、光电测距有哪些误差来源?光电测距仪的精度指标是什么?答: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产生的来源只要有三方面,观测者、测量仪器、外界环境。针对光电

32、测距的误差分为比例误差和固定误差,主要有:1,由于仪器中心与发射光位置不一致产生的差值,加常数、乘常数要改正;2,由于实际测量时的温度和气压与标准值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一般测距仪要进行气象改正。另外还有调制频率误差、对中误差、测相误差等等光电测距仪的精度指标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精度指标的表示方法有方差和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光电测距仪的精度指标也就是方差和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12、进行光电测距时有何要点?光电测距成果整理时,要进行哪些改正?答:光电测距直接测得斜距,需要转化为平距和高差再参与其他归算,同时有必要掌握其他类型的归算公式。光电测距成果整理时,需要进行乘常数、

33、加常数和气象改正。13、全站仪有哪些测量功能?答:测距;测角度(水平角、竖直角);测高程;放样(桥梁、隧道等等);悬高测量;导线测量;线、面的测量;采集数据等;测断面等等。14、何谓为同轴望远镜?答:同轴性使得望远镜一次瞄准即可实现同时测定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全部基本测量要素的测定功能。加之全站仪强大、便捷的数据处理功能,使全站仪使用极其方便。15、全站仪中有哪些传感器?其功用如何?16、何谓双轴倾斜改正?17、什么叫直线定线?答: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较远时,用卷尺量距不能一次完成,这时往往以一整尺为一尺段,进行分段丈量。分段丈量时在地面标定若干点,使其在同一直线上,这项工作叫做直线定线。18

34、、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常用什么误差?答:相对误差。19、用钢尺测设水平距离的一般方法是什么?答:设A点为欲测设水平距离的起点,测设方向为AB.测设时将钢尺零点对准A点,在AB方向上拉平钢尺,按水平距离D在钢尺分划上垂直插下测钎,定出一点;变动钢尺起点位置,再按水平距离D定出一点,取两次测设水平距离和平均点位,打上木桩,钉上小钉固定点位,就是测设的水平距离。20、钢尺量距主要有哪些误差?答:主要有:尺长误差、温度误差、倾斜误差;其次还有拉力误差、定线误差、钢尺垂曲误差、丈量误差21、相位测距原理?答:将发射光波的光强调制成正弦波,通过测量正弦光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相位移来解算距离。22、脉冲测

35、距原理?答:将发射光波的光强调制成一定频率的尖脉冲,通过测量发射的尖脉冲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计算距离。23、相位光电测距仪为何要采用两个以上的调制频率?答:相位式光电测距仪使用相位计测量相位移,它将测距仪发射镜发射的正弦波与接收镜接收到的、传播了2D距离后的正弦波进行相位比较,测出不足一个周期的小数N。相位计测不出整周数N,这就使相位式光电测距方程式D=2(NN)=(NN)产生多值解,只有当待测距离小于测尺长度时(此2f2时N=0)才能确定距离值。为了解决多值解问题,需要在相位式光电测距仪中设置至少两把测尺,使用各测尺分别测距,然后组合测距结果来解决距离的多值解问题。四、计算题1、用钢

36、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167.38m,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1/15000,问往、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误差不能超过多少?解:盒,二D15000=167.38/15000=0.011m丈量两段距离,甲段往测为126.780m,返测126.680m,乙段往返测分别为397.230m和397.330m,两段距离往返测差数均为0.1m,是否可以说两段距离丈量精度相等,如果不等,哪一段量得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丈量结果各等于多少?011解:甲段:D甲=126.730m,心=;126.7301267乙段:D乙=397.280m,K乙=0.1=1。397.2803973因为K甲K乙,所以乙段精度

37、咼3、已知:HA=50.00m,l=1.380m,3、已知:HA=50.00m,l=1.380m,a=-10,i=1.42m,v=1.53m,求:Dab,hAB,Hb解:Dab=KIcos2a=100X1.380解:Dab=KIcos2a=100X1.380XCOS2(-10)=133.84m;hAB=DABtana+i-v=133.84xtg(-10)+1.42-1.53=-23.71m;Hb=HA+hAB=26.29m。4、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其中仪器高i=1.52m,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L=90-L。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取位至0.001m。目上丝读下丝读竖盘读数水平距离咼差标数数

38、()(m)(m)(m)(m)10.9602.00383o5024103.09911.1665、试完成经纬仪普通视距测量手簿。仪器型号经山测站_A_测站高程20.18仪器高1.42指标差0测点下丝读数上丝读数尺间隔(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距离(m)咼差(m)高程(m)备注11.7681.35806+9481.1013.7433.920.9340.83422.1821.42881+19152.054.8225.000.6601.5226、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1.45m,望远镜盘左照准B点标尺,中丝读数v=2.56m,视距间隔为I=0.586m,竖盘读数L=938求水平距离

39、D及高差h。解:D=1001cos2(90-L)=100X0.586Xcos(90-938)2=58.386m;h=Dtan(90L)iv=58.386Xtan(-38)1.45-2.56=-4.647m7、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f1,1解:aB1=197527+90925-180107452:-12=107452+106632-18034124:23=34124+270248-18012442S4T24412+2993546-1802449588、试完成精密量距记录计算表。已知:钢尺号码:No:11;钢尺膨胀系数:0.000012;钢尺检定时温度:20C

40、;钢尺名义长度l0=30m;钢尺检定长度卩=30.0025;钢尺检定时拉力F0=100N。尺段编号实测前尺读数(m)后尺读数(m)尺段长度(m)温度(C)咼差(m)温度改正数(mm)尺长改正数(mm)倾斜改正数(mm)改正后尺段长(m)A1129.93600.070029.86625.8-0.152+2.1+2.5-0.40229.94000.075529.8645329.95000.085029.8650平29.86529.86949、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表1。表1测线整尺段零尺段总计差数精度平均值往55018.926

41、8.960.11/260268.914A64400B返仆5046.422.3268.865600410、对某基线丈量六次,其结果为:L1=246.535m,L2=246.548m,L3=246.520m,L4=246.529m,L5=246.550m,L6=246.537m。试求:(1)算术平均值;(2)每次丈量结果的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和基线相对误差丈量基线长度v=x-LVV计算次数(m)(mm)1246.535+1.52.25+24.500(m)+倣同n62246.548-11.5132.253246.520+16.5272.254246.529+7.556.255246.55

42、0-13.5182.256246.537-0.50.25L0=246.500645.502246.548-11.5132.253246.520+16.5272.254246.529+7.556.255246.550-13.5182.256246.537-0.50.25L0=246.500645.504d4_14.=Y=246536=5300011、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23.2cm,其测量中误差md=0.1cm,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及中误差。【解】D=dM=23.2X2000=464m,mMmd=2000X0.仁200cm=2m。12、用计算器完成下表的视距测量计算。其中仪器高i二1.52m,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l=90-L。(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取位至0.01m,需要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13、设用一名义长度为50m的钢尺,沿倾斜地面丈量A,B两点间的距离。该目标上丝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经纬仪操作方法步骤图解二、 直线定线 水平距离测量时, 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 或地势起伏较大, 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 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 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 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现介绍目估定线方法: 如图4-5所示, A、 B两点为地面上互相通视的两点, 欲在 A、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12719859176239632a=2;@776:7/uqyon
1.2025年4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pdf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 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 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 ),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 般为90jvzquC41o0zbqmteu0ipo8u/34968@:5;34ivvq
2.建筑测量期末试题分段丈量首先要做的是将所有分段点标定在待测直线上,这一工作称为直线定线。钢尺一般量距采用目测定线的方法,精密量距时采用经纬仪定线。 30.什么是视距测量? 答:视距测量是使用经纬仪和标尺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简便易行,但精度较低,常应用于碎部测量。 31.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哪些什么是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g398354;40qyon
3.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pdf二、名词解释:.公路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表示。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jvzquC41yy}/vjtfqey/exr1r/>99B:86:
4.工程测量学习题2.9.1名词解释 线状工程测量;线路初测;线路定测;中线测量;拨角放样法;纵断面图绘制;断链;管线测量;勘测设计一体化 2.9.2填空题 1、线状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和 有关调查工作等,其主要目的是为、、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2、铁路勘测任务可分为和。 3、初测工作包括:、、、。 4、新线定测阶段的测量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g63<67;7750qyon
5.地形测量试题库分解34.直线定线:直线定线是指在距离测量时,得到的结果必须是直线距离,若用钢尺丈量距离,丈量的距离一般都比整尺要长,一次不能量完,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一些点。 35.直线定向:确定一直线与基本方向的角度关系,称直线定向。在测量中常以真子午线或 磁子午线作为基本方向,如果知道一直线与子午线间的角度,可以认为该直线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13A57;2=7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