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学”——斜角肌

斜角肌(Scalenus muscle)是人体颈部肌肉之一,分为前斜角肌(anterior scalene)、中斜角肌(middle scalene)和后斜角肌(posterior scalene)。它们起源于颈椎横突,插入于肩胛骨的第一肋骨上。斜角肌的主要生物力学机制包括:

辅助呼吸:斜角肌在深吸气时发挥重要作用。当人进行深吸气时,斜角肌收缩,使颈部向前上方移动,帮助扩张胸腔,增加肺部容积。

运动控制:斜角肌参与颈部和肩膀的运动控制。它们的收缩可以引起颈部的屈曲和旋转,同时也可以抬高肩膀。

维持姿势:斜角肌可以维持颈部和上肢的稳定姿势。它们对于保持头部正中位置和支撑肩膀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之,斜角肌在呼吸、运动控制和姿势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力学作用。

斜角肌异常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斜角肌综合征(Scalenus syndrome):斜角肌综合征是指斜角肌痉挛或过度紧张引起的症状群。常见症状包括颈部和肩膀的疼痛、手臂和手部的放射性疼痛、手指麻木和刺痛等。斜角肌综合征可能是由于肌肉过度使用、姿势不良、颈部或肩部受伤等引起的。

斜角肌肌无力(Scalenus muscle weakness):斜角肌肌无力可能导致肩膀下垂、颈部姿势不稳定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斜角肌的损伤、神经受损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斜角肌肌肉疼痛(Scalenus muscle pain):斜角肌肌肉疼痛可以是由于肌肉痉挛、劳损、过度使用、肌肉拉伤或炎症等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颈部和肩膀的疼痛、僵硬感、肌肉紧张等。

斜角肌肌肉损伤(Scalenus muscle injury):斜角肌肌肉损伤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颈部或肩部受伤、扭伤等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肌肉僵硬等。

斜角肌肌肉萎缩(Scalenus muscle atrophy):斜角肌肌肉萎缩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肌肉长期不使用、血液循环不良等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肌肉萎缩、力量减退等。如果出现斜角肌异常的症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斜角肌异常可能对人体力学产生以下影响:

姿势失衡:斜角肌异常可能导致颈部和肩膀的姿势失衡。例如,斜角肌综合征导致的斜角肌痉挛会使肩膀上升,导致肩膀不平衡或高度不对称。

运动受限:斜角肌异常可能限制颈部和上肢的运动范围。例如,斜角肌肌肉疼痛或肌无力可能导致颈部转动、屈曲和伸展的受限,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

力量减退:斜角肌异常可能导致肩膀和上肢的力量减退。例如,斜角肌肌肉萎缩或肌无力会减弱肩膀的稳定性和上肢的抬举力量。

疼痛和不适:斜角肌异常可能引起颈部、肩膀和上肢的疼痛、酸痛、刺痛等不适感。这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

姿势控制困难:斜角肌异常可能导致颈部和肩膀的姿势控制困难。例如,斜角肌肌肉痉挛或过度紧张可能导致颈部前倾、肩膀上升和内收,使得保持良好的姿势变得困难。总之,斜角肌异常可能对人体力学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姿势失衡、运动受限、力量减退、疼痛和不适等问题。及早进行评估和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生物力学功能。

斜角肌(Scalenus muscle)是位于人体颈部的一组肌肉,分为前斜角肌(anterior scalene)、中斜角肌(middle scalene)和后斜角肌(posterior scalene)。

前斜角肌(Anterior scalene):

起点:位于颈椎横突(C3-C6)。

插入点:插入于第一肋骨的外侧表面。

功能:协助颈部屈曲,同时还可协助提升第一肋骨。

中斜角肌(Middle scalene):

起点:位于颈椎横突(C2-C7)。

插入点:插入于第一肋骨的外侧表面。

功能:协助颈部屈曲,同时还可协助提升第一肋骨。

后斜角肌(Posterior scalene):

起点:位于颈椎横突(C5-C7)。

插入点:插入于第二肋骨的外侧表面。

功能:协助颈部屈曲,同时还可协助提升第二肋骨。这三组斜角肌肌肉位于颈椎和肋骨之间,起着维持颈部和肩膀稳定、协助呼吸和运动控制的作用。它们与其他肌肉和结构共同参与颈部和上肢的运动和姿势调节。

斜角肌(Scalenus muscle)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伸展运动: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可以帮助缓解斜角肌的紧张和痉挛。例如,颈部伸展运动、肩膀抬高和回旋运动等可以帮助放松斜角肌。

2.  热敷和冷敷:应用热敷或冷敷可以帮助减轻斜角肌的炎症和疼痛。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而冷敷可以减少炎症和肌肉痉挛。

3.  按摩和手法疗法:通过按摩和手法疗法可以帮助缓解斜角肌的紧张和痉挛。专业的理疗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法,如深组织按摩、牵拉和推拿等,以减轻斜角肌的紧张和疼痛。

4.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来促进肌肉收缩和放松的治疗方法。对斜角肌异常的患者,NMES可以帮助改善肌肉功能和减轻疼痛。

5.  体位矫正和姿势训练:通过调整体位和姿势,可以帮助改善斜角肌异常引起的姿势失衡和不适。物理治疗师可以提供相关的体位矫正和姿势训练指导,以帮助改善斜角肌相关的问题。请注意,斜角肌异常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并在专业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及早咨询专业医生可以帮助确定适合的物理治疗方法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THE END
0.斜角肌间隙的名词解释斜角肌间隙的名词解释 斜角肌间隙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一个区域,它位于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紧邻第一肋骨上方,作为一个通道,供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穿行。这个间隙较为狭长,其结构复杂,涉及到关键的神经与血管。 为了精确确定斜角肌间隙的具体位置及其状态,采用医疗影像技术如超声波检查或高级机体扫描是必要的。这些jvzquC41o0nfcuyj0enjpj3eqo5ivvq1ld5259553::049772;751==:439487mvon
1.解剖学知识总结一、名词解释 1.骺软骨 2,骺线 3.骨膜 4.含气骨 5.红骨髓 二、问答题 1.骨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一根长骨从幼年到成年是怎样增长和增粗的? 2.老年人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容易发生骨折? 3.骨膜的主要功能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中轴骨 一、躯干骨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31372286719653?>;a3<45;:;5;4tj}rn
2.解剖名词解释10.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之间的空隙,其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11.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连接构成。 12.腹股沟管:由腹前壁肌和腱膜所形成的一条潜在性的管道。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约 2.5cm处与腹股沟韧带平行。于成年人,管长约4—5cm。在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 宫圆韧带通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99;<376:/j}rn
3.解剖学名词解释5.简述膈神经的组成、走行及支配。 答:膈神经由C3-C5前支组成,在颈部走在前斜角肌的外侧、前面和内侧,在锁骨下剩余25页未预览,继续预览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24页) 付费下载相关文档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解剖学名词解释汇总 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 解剖学名词解释详细版 解剖学名词解释 解剖学重点名词解释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超赞人体解剖学名词jvzquC41yy}/5?5fqey/pny1fqi04=66;8?3:=3jvor
4.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含答案).doc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含答案).doc,砧钳阜贪解据饺匝攀蚜丽腮知楷走锁十僧租企周每幅洲虞勉鞋粒递帆屹奋笆壮祥澎狱捐澜停翠估哈匆藤拙潘澳埋艰臻耀催酗芜瑞盈篆攫愧纪貌未荷筑颊坐陈熏拐都桅桩僚麦百陆镣秽仅榔娱茎姻曹欢瑞眩躺粉误吱走脆炮舶峡堕馈贴灰硷顷鬃虑务勉狄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93B434:>:2;<50unuo
5.解剖学知识总结一、名词解释 1、髋臼切迹 2、闭孔 3、收肌结节 二、问答题 1、髋骨的组成?在体表可触及髋骨的骨性标志有哪些? 2、股、胫、腓骨上各有哪些关节面?各与何骨相关节? 3、在体表可触及自由下肢骨的骨性标志有哪些? 4、跗骨包括哪些?如何排列的?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9639<347?20qyon
6.全面的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资料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11.名词解释: ① 椎间孔 Intervertebral foramina: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和椎下切迹围成。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② 骶管裂孔 Sacral hiatus:位于骶骨下端骶角之间的裂孔,是骶管麻醉的进针部位。 ③ 肋弓 Costal arch:由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接而成。 jvzquC41dnuh0lxfp0tfv8pkpi74lth1ctzjeuj1fgzbkux136848B<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