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哥说图冠心病心电图研判步法(附视频)

冠心病 ST 段的研判是心电图学最有价值的知识点之一,不但心血管内科医生要掌握,其它专科的医生也要较为熟悉,下面结合我的个人体会复习一下 ST 段研判流程,分为四步。

1. 确定等电位线(基线)

我们都知道 ST 段的改变要和心电图上的等电位做比较,那么等电位线在哪里?

不用费心的去寻找,因为心电图等电位线实际上并不专指那一段。等电位线是一个抽象的定义,有点类似于海平面的概念。通俗的理解就是绝大多数心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在心电图上描记的理想线段。一个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的动作电位的电流很微弱,心电图探测不到。

我国有十多亿人口,心脏大约也有十多亿个心肌细胞,其中心室的心肌细胞数量占到 90% 以上。当窦房结的冲动经房室结、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传导到心室,这十多亿个心室的心肌细胞在很短的时间内(大约 110ms)共同除极,它们释放总电流形成高而窄的 QRS 波。然后它们一起开始午休。

好比在中午 12 点到 2 点,这十多亿个心肌细胞一起进入动作电位 2 时相的平台期,一起睡午觉,这一段叫 ST 段,正常情况下探测不到电流。下午这些心肌细胞又一起开始工作,也就是复极。这十多亿个心肌细胞共同复极形成了 T 波。总是有些细胞早一些工作或晚一些休息,所以在 T 波有起点、高点、终点,形状像一个倒扣的钟形。夜里 12 点到第二天凌晨 6 点绝大多数人是在休息的,尽管总有少部分人喜欢开夜车,但对全局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一段叫 TP 段,也应该是探测不到电流的。

另外,我们很容易理解 P 波的起点和下一个 P 波起点组成的连线 PP 连线;QRS 波的起点和下一个 QRS 波起点组成的连线 QQ 连线在正常情况下也处于等电位线高度。这样我们可以找到 5 条线段处于等电位线上。既然 ST 段发生了改变,那么可以拿来与之比较的等电位线只剩下四段。

我们首先选择 TP 段,这个很容易理解,晚上睡觉时间最长,又相对稳定。但是 TP 段是我们正常人的心率储备时间,当心率增快时 TP 段经常会变短甚至消失,这个时候我们拿那一段做替代呢?如果 TP 段消失,自然我们也就不能准确定位 P 波的起点了,所以 PP 连线出竞争。可选择只有两段 PR 段,和 QQ 连线。

等等,眼尖的读者可能考虑到了,前面没有介绍 PR 段,既然心室肌细胞们一起除极形成 QRS 波,而后一起复极形成 T 波,那么心房肌细胞一起除极形成 P 波,它们是不是也要一起复极呢?完全正确,心房肌复极会形成Ta波,有时会影响 PR 段甚至是 QRS 波的基线,只不过它们大多数情况下很微弱,不会造成太明显影响,所以勉强算它合格。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先选择 QQ 连线,而后才是用 PR 段作为与 ST 段比较的等电位线。我们可以借助(图 1)复习一下心电图各部分名称。

2. 选择 ST 段测量点

选择好了等电位线,那么下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选择 ST 段。

ST 段抬高和压低并不一定都是水平的,在压低的时候它可以呈水平状,也可以呈下斜状和上斜状,甚至可能是弧形的。ST 段上抬的时候形状更加多变,可以呈水平上抬、弓背向上抬高、弓背向下抬高,有时候干脆和 T 波融合在一起找不到 ST 段了。所以你要把 ST 段想象成老老实实的一个水平线段那就错了,我们甚至可以用多姿多彩来形容它们,(图 2)展示这些多姿多彩的 ST 段。

既然 ST 段这么不规则,那我们如何拿它和等电位线作比较?这样看来,我们界定 ST 段高度只能取 ST 段某一个点,而不是取一条线。拿约定俗成的这一点替代 ST 段高度和等电位线作比较,只有这样才比较统一,不至于形成各种各样的研判结果。

那么这一点该取在 ST 段的什么位置呢?ST 段压低时,一般是取 J 点后 0.08S 的那个位置作为测量点。当心率增快时,ST 段也会随之变短,这个时候取 J 点后 0.06S 的那个点比较合适。而 ST 段抬高,目前统一直接在 J 点处进行测量(图 2)。J 点是在心电图上 QRS 波群与 ST 段交界处一个突发性的转折点(图 1),它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

3. 异常的 ST 段改变

确定了等电位线和 ST 段测量点,我们就可以测定各个肢导联和胸导联 ST 段的改变幅度,下一步就可以对 ST 段的改变进行判定,国际上以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导联 ST 段压低超过 0.05mv 为异常,但压低 0.05mv,在临床实践中判别有一定困难,我国 2012 年《非 ST 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以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导联 ST 段压低超过 0.1mv(1 mm)为异常压低较为合适;对于 ST 段抬高稍稍有些复杂,《2012 全球心梗统一定义》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导联 ST 段抬高超过 0.1mv(1 mm)视为异常,但在 V2-V3 导联标准有所不同,对于女性要大于 0.15mv,对于大于等于 40 岁男性为 0.2mv,对于小于 40 岁男性要放宽至 0.25mv。

超过上述正常的 ST 段压低和抬高范围,都属于非生理的异常 ST 段改变。但这些异常的 ST 段改变就能和冠心病划上等号吗?当然不能。受到既往传统观念的影响,可能很多人会把 ST 段改变不自觉的和冠心病划上等号,其实持续的 ST 段改变最多见的应该是心肌病。部分学者甚至认为超过 30 min 没有变化的 ST 段改变即可排除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从病因学角度出发我们把能引起 ST 改变的常见疾病做个大体归类。

常见 ST 段抬高的病因:冠心病心梗、变异型心绞痛、冠脉夹层、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积液、心包炎、室壁瘤、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Burgada 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LQT-S3、电解质紊乱、肺梗塞、主动脉夹层、急腹症(胰腺炎、胆囊炎)、颅内出血、气胸等。

常见 ST 段压低的病因:冠心病心绞痛,冠脉夹层、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心肌病、高血压心肌劳损、心肌炎、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肺梗塞、主动脉夹层、急腹症(胰腺炎、胆囊炎)、颅内出血、气胸、甲亢、甲减、心脏瓣膜病变、药物因素(洋地黄类、抗抑郁药)等。

上述的总结并不完善,其目的只有一个,ST 段改变的病因很多,冠心病只是其中之一,仅此而已,异常的 ST 段改变不能和冠心病划等号。所以我们还要进入最后一步:什么样的 ST 段改变才是跟冠心病有关?

冠心病 ST 段改变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常常伴随着临床症状(如胸痛、气促)或心肌酶学变化的动态改变。

大多数冠心病心绞痛在没有胸痛症状发作时并没有 ST 段改变,只有在发作时才引起 ST 段压低或抬高(变异性心绞痛),随着症状好转 ST 段又恢复正常。在心绞痛中这种动态改变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超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引起心肌不可逆损伤,引起梗死,这就是为什么心绞痛超过 20 分钟即属于高危。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病人诉说心绞痛持续半小时或 1 小时,如果仔细辨别,其实大多数是有间歇缓解,否则要么不是心绞痛,要么发展成心梗。

同样对于 ST 段抬高型心梗,心电图也是动态改变的,ST 段在心梗发作头几个小时到 1 天左右呈现动态抬高,随后逐渐下降,而后 Q 波形成。如果连续几天 ST 段抬高形态没有变化,要么不是心梗要么是心梗后形成室壁瘤。

可能还有的读者会质疑:冠心病长期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心肌病,ST 段持续压低,不就证明 ST 段持续压低可以诊断冠心病吗?一般这种病人的诊断仍需要在胸痛时候 ST 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压低才可靠。对于冠脉长期缺血造成心肌坏死纤维化持续 ST 段压低这一现象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个状态下,即使我们给他换上一副完全健康的冠脉,心电图的 ST 持续压低也无法恢复,所以它已经和冠脉无关了,从这个层面上说,把它归入心肌病更合适。

4. ST-T 改变缺血部位及罪犯血管的简要定位

心电图上 ST-T 改变心肌缺血简要定位为:V1、V2 左室间壁(室间隔)、V3、V4 左室前壁、V5、V6 左室侧壁、V7、V8 左室后壁,可用四个字来总结——间、前、侧、后。II/III/aVF 定位左室下壁,V3R、V4R 定位右心室。下图去除右室以便更清楚展示左室缺血定位,注意心尖处于左前斜 45~60 度不是正对我们(图 3)。

前降支主干病变主要表现在 V1-4 导联 ST-T 改变;回旋支病变的定位是 I、aVL、V5-6 导联的 ST-T 改变;而 II、III、aVF 导联 ST 段改变主要是右冠脉病变所导致,同时右冠脉病变尚可引起 V3R-5R 导联的 ST-T 变化。

V7、V8 左室后壁部分在很多书籍中描述较为抽象,导致读者理解困难,不妨扫描(图 4)的二维码,通过《心血管内科医生成长手册》一书中的微信视频理解,视频中第 3,和第 9 及对应左室后壁。另外需要注意当 aVR 导联 ST 段的抬高大于 V1 导联 ST 段的抬高,并且 V4~V6 导联和 II、III、aVF 导联 ST 段压低时, 高度提示左主干及前降支开口部位有严重病变。

我们不必过于纠结心电图 ST 段各种各样的表象和分型,按照: ① 确定等电位线;② 标记 ST 段测量点;③ 是否符合冠心病 ST 段异常变化特点;④ ST-T 改变缺血部位及罪犯血管的简要定位;这四步走下来,我们就可以对 ST 段进行一个大致的研判。

书籍推荐:

《心内科医生成长手册》正式开启预售! 《心血管内科医师成长手册》由丁香园心血管论坛一百多位来自于全国各地热爱心血管专业的年轻医生,历经三年多的酝酿和书写,共同创作完成。 本书共 18 个章节 70 余万字,900 余页,全彩刊印,原创医学插图 300 多副,微信扫描解说视频 10 余个。 书籍涵盖心血管基础知识、心电图、超声、影像、血清学指标解读、临床案例分析、医患沟通技巧、常用药物使用方法和临床科研写作技巧,内容翔实而细致、语言生动而活泼。主要面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和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规陪医生。 该书在当当网推出后,即位居医学类图书排行榜第一位,现可通过书名在当当网搜索,预购从速。

参考文献

[1] 陈新.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郭继鸿. 新概念心电图. 第 4 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43(5): 380-393.

[5] Thygesen K, Alpert JS, Jaffe AS, et al. Third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Eur Heart J,2012,33(20): 2551-67.

[6] O'Gara PT, Kushner FG, Ascheim DD, et al. 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13, 127(4): e362-425.

好书推荐:

《心血管内科医师成长手册》由丁香园心血管论坛一百多位来自于全国各地热爱心血管专业的年轻医生,历经三年多的酝酿和书写,共同创作完成。 书籍涵盖心血管基础知识、心电图、超声、影像、血清学指标解读、临床案例分析、常用药物使用方法等,内容翔实细致。主要面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和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规陪医生,欢迎入手阅读。

THE END
0.“截”出风采,挺拔脊梁—BDBO截骨法治疗严重先天性僵硬性侧后凸畸形脊柱6级截骨术解剖示意图 邢泽军,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骨科学博士。 专业方向:脊柱外科。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五上午。 社会任职: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畸形防治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脊柱jvzquC41yy}/onnrkct/ew45en6ywo7
1.左岩斜区脑膜瘤手术难度比右岩斜区的大吗?左岩斜区脑膜瘤和右岩斜区脑膜瘤手术难度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手术难度受到岩斜区解剖结构的左右侧差异、手术入路的选择及与周围结构关系、肿瘤特征(包括大小、位置、质地和血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实际手术操作中,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解剖结构特点、肿瘤的详细情况等来综合评估手术难度,并采取相应jvzquC41o0ooe|l0ep5{kzp1pgp|qtpinov1><73;4ivvq
2.二慢华尔兹舞(慢三步)跳法古灵秀士九、扫步(图十二) 第一拍男左脚向前一步,第二拍右脚侧步,第三拍左交叉在右脚之后几寸处,此时男女处骈步位置。以下接滑步。 第四拍右脚稍向前一步(骈步位置),然后左脚侧步(1/2拍),右脚并向左脚(1/2拍),最后左脚侧步转女伴成直角,准备进入外侧右转步。 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65g54jk42362ix5:0jznn
3.DIY之自行车手工编轮圈图解(图文并茂)它所装的位置决定了其他所有的辐条的位置。 “尾拽”辐条("Trailing" spokes):对于后轮的情况,尾拽辐条指那些当骑士用力蹬踏时变紧的辐条。叫他们尾拽是因为他们的连接方向与花毂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本文的示意图中,尾拽辐条用红色和黄色表示。 “前拽”辐条("Leading" spokes):这是直离开花毂是偏转方向与花毂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5;1382486713<33;=a32?59A=30unuou
4.第49式左右野马分鬃(图文)同时,右掌随转体向前上再稍向右以大拇指一侧弧形挒出,掌心斜朝上,高与眉齐,与右脚上下对,方向一致(图1--4);左掌弧形下采于左胯旁前,肘微屈掌微坐,掌心朝下,指尖斜朝前(图1--4)。眼神关顾右掌挒出,稍先于右掌到达前方。 (二)左野马分鬃动作分解 1.右脚尖外撇踏实(图1),腰微右转,右胯收住,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右腿,左腿微起,先以脚跟离地(图2)。同时jvzquC41yy}/onnrkct/ew45;l6xt€t
5.《C语言入门指南》合集版,学习c语言有这一篇就够了?!xx.c!示意图 short 3在内存中占有 2 字节 int 3在内存中占有 4 个字节 浮点型 下表列出了关于标准浮点类型的存储大小、值范围和精度的细节: 浮点数都是近似值 细节案例: #include<stdio.h>voidmain(){floatnum1=1.1;//“初始化”: 从“double”到“float”截断//float num1 = 1.1f;// 1.1f就是float//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6427558ftvkimg8igvcomu862;6;39>;
6.心电图读图五步法传导冠心病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图: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方向的产生原因是心房在除极过程中所产生的心动力即心房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方,故电极位于心房右上方的avR导联所记录的P波是倒置,即除极方向指向的导联出现正向波,背向的导联出现负向波)。若P波avR直立,Ⅰ、Ⅱ、avF倒置,称逆行P波,表示激动起自房室交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797>23<9a5h6:8A9g22712{y9e0nuou
7.数据结构基本概念和术语总结数据结构或符号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础概念,包括线性表、栈、队列、树和图等。线性表包括顺序表和链表,栈和队列具有特定的插入和删除规则。树结构分为二叉树和各种特殊树型,如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图则涉及无向图、有向图及其相关概念,如连通性和图的遍历。此外,还讨论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以及抽象数据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778;:7551gsvrhng1jfvjnnu1726==382;
8.图文并茂讲解冠心病介入手术全过程三月前6198人浏览Judkins法左冠状动脉导管操作示意图 Judkins法右冠状动脉导管操作示意图 3. 采集分析图像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1. 右前(RAO)30º+足位(Cau)20º 观察LAD、LCX起始部、LCX体部、钝缘支(OM) 开口和体部 2. 右前斜(RAO)30º+头位(Cra)20º(右肩位) jvzquC41yy}/jjt{kunv0xwi1ykc1jwvkerf1==3;
9.交警手势图巧记方法,驾考交警手势顺口溜手势图如下>> 五、左转弯待转信号 交警左手手掌向外伸张,手臂在体侧向上抬起,在45°与15°之间来回摆动,意味着车辆需执行左转弯待转信号,不能立刻左转弯。这里容易跟“责令违章车停车”指令弄混淆,交警右手指向地板,并不摆动,说明示意违章车辆停车。(交通手势中,没有右转弯待转信号。左转影响直行车辆,所以才设待转信号,右转并不妨碍直行车辆,所 jvzquC41yy}/{xtlkc4dqv4cum54/B7444<739>429=7:B<70jznn
10.第一节X线诊断《医学影像学》图3-2-1 不同体位心、大血管结构投影示意图 1.后前位 正常心影一般是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心尖指向左下,心底部朝向右后上方,形成斜的纵轴。心、大血管有左右两个边缘(图3-2-2)。 图3-2-2 后前位正常心、大血管影像解剖示意图 jvzquC41yy}/|‚xl0eun0ls1nkrvp|mwlk5zkzg{kthzrfpiz{f1::548:/j}rn
11.改良三纵五横法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前穿支定位中的应用研究|图1 三纵五横法及改良三纵五横法示意图a. 三纵五横法;b. 改良三纵五横法 1.3 手术方法 全麻下,患者取仰卧位。首先,按照改良三纵五横法分区,采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分别在Ⅰ、Ⅱ、Ⅲ、Ⅳ区探测股前外侧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穿出点,然后根据穿支位置、创面范围设计皮瓣。本组患者选择普通穿支皮瓣 23 例,分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22@791euovnsv/3858<74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