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为何塔克拉玛干沙漠不会被消灭大沙漠盆地

在许多地理书籍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涵盖了多种地形地貌的国家。”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有着世界第三的国土面积,在这样的庞大地理面积之下,自然也涵盖了许多的地形,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沙漠这样的地貌。

在长久以来的奋斗当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许许多多的沙漠都已经变成了绿洲,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毛乌素沙漠了。

看着现在毛乌素地区绿意盎然的样子,很多人会产生疑问,为何我国没有治理沙漠化更为严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呢?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

在建国初期,毛乌素地区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在这里除了沙子就是沙子,很少能够看到绿色的植物,但是专家却表示在这个地方是可以长出绿色植物的,因此一场浩浩荡荡的治沙行动就开始了。

最早的建设者们缺乏科学理论知识,只能凭借蛮力将从外地运来的树苗栽种的毛乌素沙地当中,再合理地进行灌溉与培植。

然而这样的行为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毛乌素地区生长不出绿色植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这里缺乏水源和土地,而是因为这里的大风极其严重,沙尘暴现象经常发生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植物的幼苗很有可能会被大风连根吹起。

所以在最初的治理过程中,人们也是屡屡碰壁,树苗的成活率不足一成。

但是专家很快就给出了对策,为了减少大风对所种植物的影响,人们在植物的底部进行了加固,用干草编织成一个又一个的网格,牢牢地将砂石固定住。

这样一来就像是房子有了地基大风也就很难再将植物所需的泥土吹走了。而且这种网格有着较好的渗水性,可以收集降雨期的雨水,久而久之就能够使沙石变成泥土。

在这样的技术条件支持下,人们的治沙行动很快就有了新的突破,树苗的成活率也是一天比一天高,几十年后的今天,毛乌素沙漠已经不再是曾经那般黄沙漫天的模样,而是变成了一片祥和的绿洲,有草坪,有果树,有人群,有动物。治沙行动在毛乌素地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不过也有很多人会提出疑问,既然治沙行动是可以将沙漠变成绿洲的,为什么国家没有将远近闻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变成绿洲呢?

塔克拉玛干沙漠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境内现存的面积最大的沙漠,如果将其改变城绿洲那么对当地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们国家治理的毛乌素沙漠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也就导致了国家没有办法像治理毛乌素地区一样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

首先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一处天然的沙漠,也就是说,哪怕没有人类活动这个地方也会是一片沙漠,而毛乌素地区则不同,这片土地曾经就是一片绿洲,只不过因为人类的过度放牧和种植才导致了土壤的质量下降,逐渐变成了沙漠。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量级就比毛乌素沙漠要高了不知道多少。

其次这两个沙漠的地理位置也不尽相同,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相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位置更靠近海洋,在周边也有较为充足的河流,降雨量也比塔克拉玛干沙漠要高。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可谓是一片荒芜,毕竟它处于盆地的中心,不管是暖流还是寒流,都会被周围高耸的山脉进行拦截,因此富含水汽的季风也就无法顺利的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导致这个地方很少有降雨。

而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一个地方缺少降雨的话,那自然是不可能产生生命的。

第三,哪怕人们找到了方法,从其他地区提供给塔克拉玛干沙漠充足的水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情况也不会得到改善,因为这里的沙石不同于毛乌素地区。

毛乌素地区的沙漠曾经就是泥土,而这个地区的沙子则是纯纯的细沙,没有办法像普通的土壤一样和水混合形成泥土。而且塔克拉玛干地区的气温极高,任何水源在这里都不可能进行长久的留存,因此塔克拉玛干地区可谓是一个“入不敷出”的地方,蒸发量要远远高于其降水量。

而且塔克拉玛干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已经十分稀少,如果强行在这里种植植物,势必会对本就稀少的地下水资源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国家才没有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治理。

结语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毛乌素地区的治理行动可谓是一次“还债”,但是塔克拉玛干地区的原貌就是沙漠,因此我们人类也无能为力。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注意保护环境,千万不能重蹈覆辙,毕竟治沙是一个十分耗时耗力的过程,需要几代人投入无数的心血。因此作为享受这些努力成果的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工作成果保持一些基本的尊重,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可持续发展化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编号458毛乌素沙地(毛乌素沙漠)空间矢量范围毛乌素沙漠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曾是河湖密布的沉积区。第三纪至第四纪期间,这里沉积了巨厚的河湖相泥沙层(如砂岩、泥岩等),质地疏松,极易被风力侵蚀。随着地壳运动和地形抬升,这些沉积物逐渐暴露地表,为沙漠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沙物质 “原料”。 jvzquC41dnuh0lxfp0tfv8he|j{pynn1ctzjeuj1fgzbkux137639=78;
1.沙漠重新变成绿地,却曾被外国人点名非议|绿地|沙漠|毛乌素沙漠地球表面因为地质活动的缘故,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形地貌。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导致了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的配置,而都说一发而动全身,因为地表的不同,也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地壳表层物质会有着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也就会形成更加复杂的地形,就比如沙漠,就是这样的体现。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43861595a3dg6ej74e26229~4uw4ivvq
2.全国首创!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继6月12日采写刊发《辅助栽培沙漠柠条种植技术在毛乌素沙地试验成功,成本节约50%,成活率达97%——高质量大面积播种柠条成为可能》后,9月24日,本报记者再一次来到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苏吉嘎查的“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项目实验基地采访,惊喜地看到,当时这些柠条苗还只有2至3厘米高,如今已jvzq<84poi4xgwrkpi4dp87244~cyƒ4{ya;549<14284394v42843964a8<949760jznn
3.建设无人机飞行试验中心通航产业的新路子资讯榆林丰富的地形地貌,同样为发展无人机飞行测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支撑。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选址所在的靖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形地貌丰富,可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并且拥有芦河、大理河等六条水系资源。过人的“天资”为榆林未来开展无人机飞行测试提供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jvzquC41yy}/cnwqjqsf0lto0et0jjsilkgicx463;;/j}rn
4.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南区规划.doc地形地貌及地表水系 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缘,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接壤地带,东南部为沟谷发育的黄土梁峁地形,北部及西南部为较平缓的沙漠滩地,中部为低缓黄土梁岗地形,全区则为一个南、北部较高,中部低洼,向东开口的不对称的高原盆地地形。区域内主要水系为无定河,其主要支流有纳林河、海流兔河、芦河、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64B433269;::50u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