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的都城及国土分布历史故事

在战国时期的七个诸侯国之中,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1、齐国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为“五霸”之首、“七雄”之一,其都城在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部),历史上极为繁荣。分民众生活的大城和国君居住的小城,两城相连,周长21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十三座城门,城内干道纵横交错,排成“井”字形,并有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当时的临淄邻近渤海,因而兼具鱼盐之利,经济繁荣、贸易发达,各种冶铁、炼铜、铸钱、制陶、纺织的作坊遍布城市内外。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共延续了八百余年历史,直到被秦国所灭。

齐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2、楚国

楚国在建国初期是定都丹阳(古丹阳位于河南淅川境内),后来为了和一些小国家争夺汉中,迁都鄢郢,后又东迁寿春。

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应该位于纪南城)到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带兵攻进郢都、楚国迁都于陈,总体来说,郢总共作了411年楚国都城,可为楚国的代表都城了。

郢大概是当今的湖北省西部,湖北荆州后为安徽寿县,具体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北面三公里左右纪南城。

楚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3、燕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都蓟城(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可谓是北京建都之始。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也空前繁荣起来。

燕昭王时期,燕国的都城形成了“三都”体制,即蓟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和下都武阳城。被后人公认的都城是蓟,后迁辽东。

除都城之外,燕国的一般城市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如襄平(燕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旧城区)。

燕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4、韩国

韩国的初期都城是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新郑)。

韩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河南、山西一部分,具体是河南北部及山西南部。

5、赵国

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是邯郸(今河北邯郸),《后汉书·光武纪》注:“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有三千年的历史。

邯郸早在春秋时代已是列国争夺的重要城堡,先属卫,后归晋,自公元前386年赵国从中牟迁国都于邯郸,至秦灭赵,达158年之久。秦灭赵,置邯郸郡。

韩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6、魏国

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最初是安邑,后迁都大梁城(今河南开封),公元前365年,魏惠王迁都于此并筑城,为区别于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和南梁(今河南省临汝县),命名为“大梁”,又因城北的人工沟渠浚水(或浚仪渠),称浚仪。

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领兵攻打魏国,秦军引河沟水灌大梁城,三月而城坏,魏王假请降,魏国灭亡,秦国在此地置浚仪县。

城池遗址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地下,距地表12米多,具体范围尚未查明,据考证应与现存的开封城部分重合,稍偏西北。

韩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皖六省。

7、秦国

秦国的都城最初是栎阳,后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公元前350年,秦孝公由栎阳迁都咸阳,在此营筑翼阙及宫殿,秦始皇仿建六国宫殿,使咸阳成为规模恢宏的帝都。

韩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

战国七雄的都城分别是: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秦国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燕国都城蓟(今北京西南)、韩国都城郑(今河南新郑)、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韩、赵、魏、燕,合称为“战国七雄”。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卫、东周、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同时其余六国也在函谷关和崤关之东,所以也称为“关东六国”。

齐都临淄城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西部和北部,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国第七个统治者齐献公(约在公元前9世纪50年代)由薄姑迁都到这里,历经春秋战国时期至公元前21年秦灭六国止,临淄城作为都城达630余年之久。东周时期齐国已是强大国家之一,到战国时期,齐国更强盛,临淄城发展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战国都城中比较繁华的都城之一。

燕都蓟位于今北京城西南,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遂建都蓟。约公元前300年燕国为了防御邻国的侵扰,统治者于蓟城西南易水上的武阳(易县)别建陪都,号称“燕下都”。蓟便称为“上都”。

韩都新政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偏东南,黄水河与双目河分叉流域之同,地势平坦。新政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郑国和韩国的都城。东周初,郑武公平郐后,迁都其地,改名新郑,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后,此地又成为韩国的都城,因此,这座城池曾两次建都,前后达390多年。长期间在这里开发建设,手工业相当发达,经济繁荣,它开创了战国以来中原的经济繁荣局面。

赵都邯郸故城位于今天邯郸市西南,早在春秋时期就是名城,从那时起一直是赵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楚都郢位于江陵县纪南城,因其在纪山之南,又称纪郢。自楚文王元年(前689年)熊赀自丹阳迁到纪郢,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前后400多年中,先后有20位楚王在此建都。当时它是一个繁华兴盛的城市,是楚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南方一大都会。

秦都咸阳位于陕西咸阳窑店及西安三桥一带,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徙都,至二世亡秦(前207),经七代国君144年的经营,经历了从战国时期的秦国到统一全国后秦帝国两个历史时期。由于历史上渭水北移,咸阳的南部已毁。孝公初都咸阳,仅居渭水之北的咸阳原,后经武、昭襄、孝文、庄襄四王的扩建,寝庙及皇家苑囿已列于渭水之南,形成以渭水为轴线的格局。始皇即位后,又两次扩建咸阳。

魏都大梁在现开封城附近。魏国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大梁作为魏国国都,历六世140年。魏迁都大梁后,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战略性举动,使国力迅速增强,很快跻身于强国之列。魏的改革措施和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大梁城的城市发展。大梁城在当时生产和军事要求下,冶铸、手工业、商业都较为发达。魏又重新修筑城垣,城市区域不断扩大,人口增加。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段时期了,在这期间,战国七雄相互之间的各种战争,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家常便饭了,虽然说战国不止有七个国家,但是也只有这战国七雄更为出名了。而既然是七个国家,自然就有七个首都,那么,战国七雄的首都分别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些地方经过两千多年的变化,现如今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1.齐国临淄。首先是齐国都城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原最强大的国家,到了战国末年它很快衰落,临淄历史上极为繁华,濒临渤海,也是重要的港口,经济昌盛,贸易发达,公元前221年,秦朝灭亡齐国,设置临淄县,归于齐郡管理,不过受到秦末战乱的影响,规模逐渐减小,如今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区。战国时期,齐国是可以与西秦平起平坐的一个国家,其都城临淄也是一个人口众多而繁华的大城市。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的临淄已不复往日,成为淄博市下属的一个区。

2.楚国郢都。再看楚国,楚国的都城名字叫做郢,当荆楚之地的两座重镇,长沙还只是一个小县城,而武汉尚处在一片沼泽地时,楚都郢已经横空出世了,它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荆州市荆州区三公里,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到公元前278年秦国灭楚,楚王被迫迁都,郢总共做了411年楚国都城,它也逐渐消失于战乱之内。郢都是楚国的首都,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荆州。具体来说,郢都的旧址在荆州江陵县境内。郢都旧址保留的比较完好,它见证了楚国曾经的辉煌。

3.燕国蓟城。燕国的都城蓟城,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城市,历朝历代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让这里也繁荣起来,成为了北京建都之始,蓟城的规模,大约在如今北京市房山区的位置。燕国当年虽然被秦国所灭,但是燕国的首都却十分坚韧。因为燕国的首都蓟城就是现在的北京,风水轮流转,当年的燕国首都现在还是首都。

4.韩国新郑。韩国的都城名字叫做新郑,位于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也就是如今河南的新郑市,现在的新郑已经成为河南省会郑州市的下属县级市,城市依然有待发展。新郑是当年韩国的首都,但是现在成为了郑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但新郑是河南非常强悍的一个县级市,在经济上绝对是上号的。

5.魏国大梁。魏国的都城在大梁,公元前365年,魏惠王迁都于此。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领大军攻击魏国,并且引河沟水灌入大梁城,魏王假率众投降,魏国也就灭亡,大梁城也因为水淹而被破坏,后来的秦朝在这里设置了浚仪县。魏国的首都大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开封是中国七朝古都,在元明清三朝都是河南省会。但是随着郑州的崛起,开封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七雄当中,只有赵国和秦国的国都将城市和地名都很好地保存到了如今,规模不减当年。在战国后期,秦赵两国通过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成为了七国当中武力最为强大的存在。他们的都城也就更有影响力。赵都邯郸,如今是河北省除了唐山和石家庄之外的第三大城市。

6.赵国邯郸。邯郸最为厉害的点在于,数千年的历史以来,它始终保持着文化的沿袭和传承,也未曾被战乱所隔断,西汉时期,邯郸城有着“富冠海内,天下名都”的美誉,除了国都长安外,邯郸和洛阳、临淄、成都、宛共称为五大都会。当年赵国的首都邯郸,曾经也是五大都市之一。即使是在宋朝,大名府仍然是威名赫赫。现在邯郸是河北省南部的地级市,在风土人情上更接近河南。

7.秦国咸阳。秦都咸阳同样也是举国闻名的大城市,位于山西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作为秦汉文化的发源地,是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很多人认为咸阳就是西安,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咸阳是咸阳,西安是西安。两个城市虽然相邻,但咸阳也是一个地级市,和西安当真不是一回事。

THE END
0.八年级中国历史精讲:一张地图,帮你快速理清“战国七雄”分布00:00/00:00 八年级中国历史精讲:一张地图,帮你快速理清“战国七雄”分布 拳击那点事 +订阅 发布于:江西省2023.08.24 00:00 +1 首赞 八年级中国历史精讲:一张地图,帮你快速理清“战国七雄”分布jvzquC41yy}/uxmw0eun1j4936953:58a3613:93;7
1.理论前沿丨策展与叙事——兼谈“平天下”策展思路的转换序厅(图6)以“黑夫”和“惊”的家书为引子,引出故事;第一单元(图7)倒叙秦人500年的奋斗史,叙述秦国是如何从弱小、被轻视的西陲小国,发展成为实力强劲的一方霸主的历程,以及其为“大出天下”做好的准备;第二单元(图8)讲述了秦国在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地域文化的兼收并蓄,使其在战国七雄之中脱颖而出,昭襄王“jvzquC41yy}/f6ftvu4dp8ftvkimg8ftvkimghnphq5lg‚4OVK}N|V6PlS9PFjI|7/zt[jpey0nuou
2.秦国国姓嬴氏现有数万人90后后人欲重修族谱(图)“现在,我已经与江苏、四川、贵州、山东、安徽等地的嬴氏族人联系上了。其他地方的嬴姓人,因为人口较少不便联系或其他原因,尚未联系上。”她说,她整理的这个“分布图”,是通过公安户籍系统查询的,相对比较全面。 修订族谱 她想为嬴氏族人重修族谱 “在重修《嬴氏族谱》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有趣故事。比如,明末清初时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lzn14626858/3<08;=7958/uqyon
3.典籍里的郑州|申不害:从小吏到丞相,一部“打工人”奋斗史河南战国时期七国分布图 赵国被围,同时还找韩国求救。韩昭侯犹豫再三,拿不准是否帮忙,就去询问申不害。申不害非常狡猾,此时的他刚被重视不久,要是一不小心答错可就前功尽弃了。于是他说:“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 趁着这段“苦思”的时间,申不害火速找到韩国能言善辩的名臣赵卓和韩晁,不露声色jvzq<84yyy4ip}f0ep5Jpot1tymt1;6::;;/j}rn
4.2022年省考行测常识高频考点之《关于战国时期的一二三》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田氏代齐和韩、赵、魏三家分晋成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至此,就有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其地理位置及地理分布如图1所示,关于战国时期,在常识的历史人文知识方面多有考查,因此,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相关的考点。 图1.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jvzquC41yy}/j~fvw0ipo872445149<146=23B:0jvsm
5.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地图西晋统一图 三国时期历史地图全图高清版 三国鼎立图 战国时期历史地图 战国七雄图 春秋时期地图全图高清版 春秋列国图 西周地图全图高清版 周初期封建国图 商代地图全图高清版 夏商周三代图 夏朝地图全图高清版 禹贡九州图 中国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地图 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图 jvzq<84yyy4uzur0eun1unujk5
6.战国地图全图战国七雄疆域图战国地图全图 战国七雄疆域图 战国七雄有大有小,土地面积各不相同,七国之中楚国国土面积最大,其次是秦国和赵国,齐国,魏国,燕国紧跟其后,韩国面积最小,内地的一些戎狄诸族,一个接一个的被七个大国所吞并,逐渐民族融合,七国的国土疆域所能达到的范围,包括今天的陕西,湖北包括今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jvzquC41o0ypj~3eqo5b1::4379359d;;;914A>1Ar|jfF522376a<|ac
7.北京大学教授、姓氏学者冯志亮解析“王姓”的前世今生与血脉传承|周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有2300年的历史。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王姓大家族中融人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6W8JDTI276=4;LM0jvsm
8.战国时期的地域分布,在战国你是哪个国家的?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战国时期的地域分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华夏民俗文化中,战国时代的舆图影响很大——比如《奇门遁甲》一书里面,就曾专门有一卷讲战国舆图,并将其和天上的星宿来定位,从而做排兵布阵的依据。 并且,在历史上,很多朝廷在册封诸侯王的时候,乃至割据政权或者新王朝命定国号jvzquC41o0wvnrxjk0ipo8ftvkimg8723;731<=664
9.秦汉时期地图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农业经济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 A.战国 B.西汉 C.唐朝 D.南宋 相似题 详情 收藏 如图为战国七雄示意图,如图为西汉初年形势图。根据两幅图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汉初中央集权制尚未确立 B.汉初建制受历史传统影响 C.汉初恢复了周代礼乐制度 D.汉初统治区域与战国一致jvzquC41|wpvcw3zmy4dqv4vjgsbvrhnkuz03@uv42>1e};666t27A8:60nuou
10.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我教学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时,课中有这样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被挖掘的秦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一开始,学生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接着,我让学生分析《战国形势图》,战国七雄的分布地理位置,学生经过分析、讨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45:/j}rn
11.您贵姓熊氏: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竞风流楚国立国840年,在丹阳、江陵创业开基,经各代君王的戮力经营,疆域不断扩大,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七雄之长,称霸江南,威震华夏。201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8集专题片《楚国八百年》,既是楚国也是熊氏悠久而宏大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熊氏后裔或为官职升调,或为商贸,或为逃避战乱,有一部分人从湖北向江西、湖南、四川及全国jvzquC41yy}/i~npg}t0lto1z}l1€m142812=4v42812=65a3;12@<0jvsm
12.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历史一、激情导入: 二、高效学习: (一)夯实基础: 一、战国七雄 观察《战国形势图》,“战国七雄”指哪七个诸侯国 是如何形成的 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战役 这一时期的战争性质发生了什么转变 1.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三家分晋);齐国国君之位被大夫jvzquC41yy}/4:hpl{4dqv4J1:523B96;1823?>2254tj}rn
13.月榜图书|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G9:9残片分布图 这种移位若非人为就绝对是鬼使神差了。相对于一般士兵俑,它的损毁重点集中在头部,恐怕难以用激情犯罪来解释。谁和它更有不共戴天之仇?项羽的军队恐怕难辞其咎。 老九头残碎,足移位,中间这一大部分却比较完整,尤其是甲衣四周的彩绘。在狭窄空间内既要保证彩绘不脱落,又要保证三五人的力气足够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2886913889?925a?:7@;75;6/uqyon
14.战国公元前403年,魏桓子之孙魏斯被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为诸侯,即魏文侯,魏国强盛离不开魏文侯的励精图治[30]。魏国四面邻敌,西邻秦国,南邻楚国,北邻赵国,东邻齐国,魏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促使魏文侯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魏文侯在位期间,拜卜子夏、田子方为师,又得名士段干木辅佐,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能人贤士进行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288691:789?758a724<9:3;<6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