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安庆市皖河流域综合规划

认证主体:于**(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1综合说明1.1 流域概况1.1.1 自然地理皖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的岳西县,是长江北岸安庆市境内最大支流,地理位置位 于东经115 45117 02,北纬30 0331 01东南濒临长江与池洲市 隔江相望,西南与望江县、宿松县及湖北省英山县、蕲春县境内的华阳河流域相邻, 西北为岳西县的淮河流域支流淠河,东北与安庆市大观区、桐城市所属的菜子湖流域 接壤。流域涉及的行政区包括安庆市的岳西、太湖、望江、潜山、宿松、怀宁6县,大观、宜秀2区和皖河农场,国土面积6441km2,占全省面积的4.6%。皖河流域地 理位置详见附图1- 1。皖河由长河、潜水、皖水三条一级支流及武昌湖水系组成,流域面积分别为长河

2、2500km2,潜水1326km2,皖水1082km2,武昌湖1084km2。武昌湖湖面面积104.53km2 (相应水位14.10m,吴淞高程系,以下出特别注明外均为吴淞高程),总库容约5亿 m3。长河花凉亭水库以上、潜水野人寨以上和皖水乌石堰以上为上游地区,长河花 凉亭水库以下、潜水野寨以下、皖水乌石堰以下至石牌以上(4908km2)为流域中游地区,石牌以下至河口为流域下游区域。皖河流域按山、丘、圩、湖划分:山区面 积3337km2,占51.8%,丘陵区面积1689km2,占26.2%,圩区面积1021km2, 占15.9%,主要河湖水面面积 394km 2,占6.1%。流域总体地势西北高

3、,东南低,地貌上有明显的阶梯状特征。最高点位于长河、 潜水分界的陀尖(黄海高程1751m)o流域内地形地貌可分为大别山中低山区、大别 山前缘高岗地、低山丘陵区、湖积平原。本流域地层属扬子地层区,其中西北部属大别山地层分区,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下 扬子地层分区。本域地震主要集中在磨子潭深断裂和池-太深断裂等深大断裂带沿线,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 应的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切度。流域内土壤以红壤、黄棕壤、棕壤、水稻土、潮土等5类土壤为主。工程区堤基地质结构以单一砂性土堤基(I 2)为主,此类地质结构在汛期高水 位作用下,较易在堤脚附

4、近发生渗透破坏,危及堤防安全,特别是河道迎流顶冲段更 易发生岸坡失稳事件。此外,部分堤段场地浅部夹有软弱的淤泥质土,强度较低,压缩变形大,抗剪强度较低。在武昌湖周边和高河镇以西的岗丘地区,部分老粘性土(Q3)的自由膨胀率大于40%,膨胀潜势一般为弱中等,在干湿交替环境中,易于 对低矮建筑物产生破坏。1.1.2 资源与环境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40mm,水资源总量为48.29亿m3。域内有大型水库1 座,中型水库6座(其中具有供水功能的3座),小型水库212座,塘坝4.18万座。 蓄水总库容27.9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57.8%。流域水能蕴藏量29.0万kW,其中可开发量23.245万kW,水

5、能资源主要分布 在流域上游西北部山区的长河、潜水和皖水3条河上。流域内金属矿主要是铁矿、铜铁矿、铁锰矿,以及少量金矿,非金属矿产资源以 花岗石、建筑用砂为主。皖河流域土地资源总量966.15万亩,其中耕地150.34万亩,林地420.66万亩, 园地52.40万亩,居民、交通及工矿用地 146.28万亩,水域138.79万亩,未利用土 地57.68万亩。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丘区、中部丘岗区、东南部圩畈区。1.1.3 经济社会皖河流域内有岳西、太湖、潜山、宿松县(2个村)、怀宁、望江、安庆市大观 区、宜秀区共8个县(区)及皖河农场,共计70个乡镇。根据2005年统计资料,流 域内总人口 2

6、19.51万人,占安庆市总人口的35%左右,耕地150.34万亩,国内生 产总值(GDP) 88.91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 123.37亿元。皖河流域经济是安庆 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流域内重要的城镇有岳西县城天堂镇、 太湖县城晋熙镇、潜山县城梅城镇以及怀 宁老县城石牌镇等。1.2 水文气象皖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气温165C,多年 平均降雨量144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894mm。皖河流域先后共设立水文(位)站10处,其中水位站4处(袁家渡、花凉亭水 库坝上、武昌渡、皖河闸下),水文站6处(岳西、潜山、花凉亭坝下、花凉亭西灌 渠

7、闸下、周家河、石牌),另有34个雨量站。长江安庆附近有安庆水位站。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23亿m3,各支流洪水具有山丘性洪水特点,陡涨陡 落,支流洪水一般历时13d。经对皖河流域近40余年水文资料进行分析,采用1983年实际洪水作为皖河20 年一遇典型洪水。石牌水文站1983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4700m3/s(相应水位21.13m, 为有实测资料以来最高),在系列中仅次于1969年(还原流量7400m3/s)排第二位, 相当于20年一遇。主要控制站(节点)20年一遇涉及洪水洪峰流量为潜山4040m3/s,乌石堰3040m3/s,岳西 1410m3/s,长河口 1750m3/s、石牌 57

8、00m3/s。江河洪水遭遇分析结果表明,当安庆水位超过 13.0m时,对皖河洪水造成不同 程度的影响;石牌以上洪水的地区组成,因石牌以上各支流暴雨的时空分布不同而有 所变化。1.3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皖河流域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流域内交通发达,有合九铁路、沪蓉高速、206国道、105国道和318国道等通向合肥、武汉、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流域内二、 三、四级省道、县道将县城和乡镇连成较为发达的交通网。流域内已发现和正在开采的矿产有铜、煤、铁、石棉等,长河、潜水、皖水上游有砂、石等建材原料。2005年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达88.9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达到31.00亿元,第二 产业达到26.27亿元,

9、第三产业达到31.64亿元,城镇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850 元/人,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0元从。根据流域内各县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及“十一五”规划,2020年,流域内总人口将达到228.67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 337.4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759 元/人,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495.8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9.69亿元,城镇职工人均 生活费收入达到16800元/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5900元/人。2030年流域内总人口将达到237.8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663.88亿元,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27914元/人,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886.2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0.66

10、5 亿元。从皖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 1525年,本地区经济社会都将保持 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态势。1.4 总体规划1.4.1 规划水平年与目标本次规划的基准年为2005年,近期水平年2020年,远期水平年2030年。根据流域特点和治理开发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别提出近期和远期水 平年的综合规划目标,其中以近期规划目标为重点。a)近期主要目标1)通过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提高流域整体防御洪水的能力,使长河、潜水、皖水、皖河四河干流,武昌湖区周边及重点圩口(5000亩以上且人口密集)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主要二级支流泥塘沟、黑河等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一般圩口达到10

11、年一遇;广成圩按照1998年实测洪水位设防;太湖、潜山、岳西、怀 宁老县城(石牌镇)四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其它建制镇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远期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2)通过新建和扩(改)建排涝泵站,完善沟渠配套工程,提高沿河湖地区千亩以上圩口和重要城镇的排涝能力,使5000亩以上重点圩口达到710年一遇标准,1000亩以上5000亩以下圩口达到57年一遇标准。3)通过新辟水源或对已建灌区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灌区配套工程建设,规划到2020年设计灌溉率达到74.08%,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03,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 0.6 0 0.65。4)供水规划近期以开发

12、为主,城镇生活用水供水保证率为95%,局部供水水源有困难的严重缺水地区供水保证率取 90%,工业用水保证率为90% ;每个集镇均 有一座以上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规模水厂,至少能够满足生活供水;在乡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正在实施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使广大居民能用上清洁卫生的水源,保证人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5) 新建花凉亭水库5#机组等13座水电站,新增总装机6.45万kW,新增年 发电量13299万kWh。6)规划至2020年,完成对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即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km 2,流域内25以上坡耕地全部实现退耕还林,林草植被覆 盖率达到80%,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体系初具规模

13、,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执法机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80%以上。7) 水资源保护方面,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规划区域内的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b)远期水平年规划目标在近期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成完善的防洪治涝减灾体系、以灌溉和供水为中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水资水利发展与人口、 环境和经济社会相协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良性循环。1.4.2 流域总体规划根据流域特点及治理开发要求,皖河流域治理开发的任务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供水、治涝、

14、水土保持、水能开发和水资源保护。洪涝灾害最为严 重的是皖河各支流中下游地区及武昌湖湖区周边,农田灌溉问题最突出的则是地处长河与潜水之间,105国道南北两侧丘陵地区,当地蓄水工程少,径流利用率不 高,引提水较困难。特别是太湖县的小池、潜山黄铺一带属安庆市的水利死角地区之 一,局部地区灌溉保证率严重不足。因此,流域总体规划研究的重点为长河花凉 亭水库以下、潜水潜山以下至河口、皖水乌石堰以下至河口两岸、武昌湖湖区周边地区及主要支流泥塘沟等。流域治理开发总体规划方案为:流域治理开发应上、中、下游协调,上游以蓄为 主,充分利用已建的控制性水库工程一花凉亭水库,并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合理

15、有序开发水能资源;中游防洪与抗旱并举,加高加固干流(包括主 要支流)堤防并辅以河道适当疏浚,皖河花凉亭水库灌区配套与扩建;下游武昌湖地 区在充分考虑皖河闸拒江(河)倒灌,侍机排洪的基础上,利用武昌湖湖泊的调蓄能 力,适当加高加固周边圩口的堤防,完善农田排涝设施;对流域内未完成除险加固任 务的160座中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完善流域内城乡供水机制和设施,建立健全流 域水资源保护体系。a)上游工程总体布局1)花凉亭水库工程花凉亭水库为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870km2,总库容为23.98亿m3,拦河坝为粘土心墙砂 壳坝,设计标准为1000

16、年一遇、校核标准为10000年一遇。水库防洪主要为长河中 下游和皖河下游两岸在遭遇一般洪水年份担负错峰任务,在调度运用上按四级控制 放水。随着下游灌区面积逐步扩大,花凉亭水库已成为灌区主要的水源工程。 水库的 设计汛限水位为85.5m,正常蓄水位为88.0m,由于库区移民遗留问题,水库实际汛 限水位一直低于设计值,近年来虽有一定提高,但目前实际控制的汛限水位为 82.8m。 2003年鉴定水库大坝为三类坝,目前,除险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2)水土保持工程皖河流域主要的水土流失防治区为皖河中上游地区,包括长河、皖水和潜水流域的中上游山区及丘陵区。重点防治区内荒山荒坡及坡耕地面积较大, 水土保持措施

17、应 以坡改梯和水土保持造林、圭寸山育林为主,把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与经济开 发结合起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在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前提 下,因地制宜营造经济林,建设一批经济林、果、茶、中药材基地。对风景区、高山 区(800m以上)建设以生态功能为主的自然生态保护林。3)水力发电工程规划近期实施完成以扩建花凉亭电站 5#机组为主的13座水电站,新增总装机 6.45万kW,新增年发电量13299万kWh。4)城市防洪工程岳西县城位于皖河流域支流皖水上游,防洪规划面积3.15km2,人口 4.63万人。中心城区、城南老街区、中洲区和世畈区是岳西县城的主要保护区,防洪标准 采用1

18、969年型洪水,其他区域则分别采用1983年型洪水或 20年一遇洪水。需加高加固皖水及其支流堤防14.1km,河道疏浚4.4km。b )中下游工程总体布局1)防洪工程流域中游有防洪任务的河段,干流有长河、潜水、皖水、皖河干流北岸等,支流 有武昌湖周边圩口、珠流河、泥塘沟等,重要城镇有太湖、石牌、潜山,河流及城镇 防洪工程保护人口 73.47万,耕地90.15万亩,按规划标准进行达标建设,即: 长河长河中下游堤防按规划标准进行加高加固,在花凉亭水库调洪削峰作用下,使其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需加高加固堤防50.5km。根据流域防洪及其他综合利用规 划成果,拟在长河支流黑河上游兴建小(1)水库一东

19、堰口水库。 潜水、皖水潜水左堤、皖水右堤潜山县城主城区段堤防按照30年一遇标准加高加固,其它干流堤段堤防按20年一遇标准加咼加固。需加咼加固堤防64.4km,河道疏浚30.0km。 皖河干流石牌段大桥中桥扩孔;石牌以下至河口段左岸圩口按照10年一遇标准实行圩口堤防达标;皖河口沿老河槽疏浚拓宽,疏浚长度1600m。武昌湖周边5000亩以上圩口按照20年一遇,其它圩口堤防按照10年一遇标准 加高加固,局部堤段采取护坡工程措施。 城市防洪工程太湖县城防洪采用大圈方案,防洪堤全长 16km,防洪保护面积6.4km2;除对长 河城区段加高加固外,对龙潭河、古路河等主要内部水系进行整治。潜山县城防洪规划保

20、护范围内潜水左堤茅林河口以上、皖水右堤小市港以上堤防标准为30年一遇,以下为20年一遇,堤顶超高1.0m;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堤 身加固、建筑物除险、部分河段疏浚等,同时对主要内河梅河、东关河、金家河、幸福河等按照10年一遇标准进行整治怀宁老县城石牌镇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主要防洪工程措施有加高加固泥塘 沟右堤、万全圩东堤和切岗控制闸除险加固。 广成圩圩口总面积28.7km2,保护人口 2.5万,耕地面积2.83万亩,堤防按1998年安 庆站实测洪水位18.50m推算至圩口的18.6018.80m标准进行加高加固。主要工程 措施有堤身锥探灌浆、堤后填塘固基、险工护岸护坡、穿堤建筑物除险和堤顶

21、防汛道 路修建等。2)灌溉工程近期拟通过在黑河二级支流白沙河上修建东堰口水库(灌溉黑河以北丘陵区1.1万亩及黑河以南花园圩0.7万亩耕地)和对已建灌区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灌区配套 工程建设,使设计灌溉率达到 74.08%,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03,灌溉水利用系数达 至U 0.600.65。3)治涝工程规划建设排涝站总计79处,总装机28930kW,总设计排涝流量326.9m3/s。在圩 口排涝站规划设计中坚持涝、渍害综合治理,合理确定泵站最低运行内水位,机泵选 型要兼顾排涝与排渍的要求,在排水沟渠间距、沟深设计时要考虑降低地下水位的需 要。为保证泵站运行高效合理,圩区配套需兴建沟渠配套工程7

22、200座,对现有建筑物中640座进行整修加固、820条计2243km田间沟渠进行清淤拓宽等;同时对 12 个圩口计28km撇洪沟按设计标准进行修复,并兴建必要的控制闸13座。4)供水工程新建岳西县城、太湖县城水厂,适当扩建潜山、石牌现有水厂取水工程。规划2020年每个集镇均有一座以上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规模水厂,至少能够满足生活供水;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 37.8万人,基本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1.5 水资源配置本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 48.23亿m3,地下水资源量8.12亿m3,地表水和 地下水的重复计算水量为8.06亿m3。皖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48.29亿m3,人均本地 水资源占有量2205

23、m3。流域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局部地区缺水严重;上游 河段及湖区水质较好,下游及城镇河段水质较差,长江过境水量丰沛等特点。现状水平年(2005年)50%、75%和95%保证率年可供水量分别为 4.81亿m3、 7.14亿m3和7.82亿m3,相应保证率需水总量分别为 4.88亿m3、7.98亿m3和11.54 亿m3。缺水量分别为0.07亿m3、0.84亿m3和3.71亿m3,缺水率分别为1.5%、 10.5%和 32.2%。现状水平年流域在供用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程性缺水。皖河流域现状水平年多年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为12.6%,50%、75%和95%保证率的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分别为10

24、.3%、21.4%和35.3%; 2020水平年多年平均水资源利 用率为18.0%,50%、75%和95%保证率的地表水资源利用程度分别为 15.5%、29.9% 和53.0%; 2030水平年多年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为 20.9%,50%、75%和95%保证率的 地表水资源利用程度分别为 17.8%、35.2%和62.8%。皖河流域2020和2030水平年 95%保证率水资源利用程度已达到 53%和 62.8%,超出目前国际公认的 40%的合理 开发利用率,必须通过采取强化节水等措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主要措施有通过推 行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充分挖掘现有工程供水潜力,适度开源,缓解水

25、资源供需矛盾;加强水资源管理,树立资源意识和水权观念,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特别干旱年份用水危机采取强化节水等措施缓解水资源供需 矛盾等。1.6 防洪规划1.6.1 防洪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皖河流域防洪工程现状为:已建成小(2)型以上水库217座,控制流域总 面积3343.38km2,总库容26.46亿m3;长河、潜水、皖水、皖河干流等 4条河流及 其主要支流(如古路河、黑河、牌楼河、茅林河、珠流河等)、修建了防洪堤防315km; 武昌湖区的幸福河、泥塘沟河已建堤防总长 102.5km,湖区周边5000亩以上重点圩 口 14个,5000亩以下的中小圩口 17个,堤防总长26

26、4.39km。流域防洪存在主要问题是: 整体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 流域防洪体系 尚未完全、有效形成; 部分河道泥沙淤积,河道滩地障碍物多,河道弯曲。砂质滩地及堤防抗冲能力差; 暴雨频繁,水土流失加剧,给防洪带来很大影响。162 规划范围及防洪标准皖河流域防洪规划重点研究对象为长河花凉亭水库以下、潜水野人寨以下、皖水 乌石堰以下至安庆市西郊皖河口,包括长河、潜水、皖水中下游两岸,皖河干流左岸、 皖河出口右岸(广成圩),以及同马大堤保护区内的武昌湖圩区,皖水上游的岳西县 城也纳入研究范围。研究范围内含 5个县的4座县城29个乡镇,总面积1031km2, 人口 74万人,耕地57.4万亩。规划防

27、洪保护对象主要是上游的重要集镇,岳西、太 湖、潜山和怀宁四座县城和流域中下游圩区的集镇和农田。规划流域整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1.6.3 防洪总体布局根据皖河流域气候、地形条件,河道、洪水特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 结合域内各县区总体规划布局和具体情况, 流域防洪采取“蓄、堤、疏”等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蓄”指充分发挥现有大、中型水库拦、滞洪的基础上,如有合适的建库条件则 考虑新建具有一定防洪控制作用的综合利用水库,有效地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堤”是指流域内主要干支流建防洪堤(墙),根据干支流两岸不同防护对象(城 镇、圩区、农村居民点等)和河道特性,对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设防标准及堤

28、防型式。“疏”是指结合堤防建设,对主要干支流其中又以严重束水河段和城镇河段为 主,进行疏浚,清除行洪河道上障洪建筑物,局部河道考虑比较退堤方案,恢复和提 高河道的泄洪能力。皖河流域防洪主要问题集中在长河中下游、 潜水和皖水干流、皖河干流(石牌 皖河口)、主要的二级支流(珠流河、黑河、幸福河、泥塘沟河)及武昌湖周边和城 镇防洪等方面。潜水、皖水及支流防洪的突出矛盾是河道的泄洪能力与上游来水不相 适应,河口段防洪的突出矛盾是受长江高洪水位影响,洪水排泄不畅。按照规划的防洪标准及防洪规划原则,本次规划重点研究长河、潜水、皖水和武 昌湖水系的防洪治理对策和措施。对拟定的防洪规划方案分别进行分析、比选、

29、推荐。164主要支流防洪规划a)长河长河上游建有花凉亭大型水库,水库以下石牌属丘陵和圩区,其防洪主要依靠 花凉亭水库和两岸现有堤防,保护对象主要有太湖老县城、花园圩、新仓镇、王河镇、 黄泥镇等城镇及重点圩口。针对长河干流防洪工程现状、存在的问题、防洪保护对象 的重要性和防洪标准,本次规划拟定长河干流防洪总体方案为: 花凉亭水库+中下游 河道堤防加高加固及河道整治。规划防洪标准为 20年一遇。b)潜水、皖水潜水、皖水的防护对象主要是中下游的潜山县城、皖水上游的岳西县城及来榜、菖浦等集镇,根据本次多方案比选,确定的防洪措施主要是对潜水、皖水中下游河道 综合整治,包括堤防加高加固、局部河道疏浚等。防

30、洪保护标准为2030年一遇。c)皖河干流皖河干流右岸堤防主要是同马大堤和广成圩堤,其中同马大堤属2级江堤,防洪标准较高已能满足要求,规划对广成圩堤除险加固,防洪标准为1998年实测水位(为 18.60 18.80m)。皖河干流左岸堤防主要包括怀宁县的中小圩口,规划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主要是圩区堤防加固,包括加高培厚堤身、填塘固脚防渗、护坡护岸防冲等工程措施。d)幸福河、泥塘沟幸福河是武昌湖流域通往皖河干流的主要通道,堤防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设计水位16.25m,对局部堤段辅以护坡。此外,对局部河段疏浚、清除挡水建筑物。对泥塘沟的整治共拟定了 4个比较方案,综合考虑后本规划推荐河道疏浚+堤防

31、 加高加固方案作为泥塘沟河的整治方案。规划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1.6.5武昌湖水系防洪规划规划湖区防洪重点是13个5000亩以上重点圩口以及17个5000亩以下的中小 圩口。对5000亩以上大圩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防洪水位为16.25m,超高按1.2m 计,5000亩以下圩口按10年一遇标准设防,防洪水位为14.50m。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是对圩堤按设计高程全面加高加固,对堤后渊塘进行填塘固 基,对局部堤段护坡。1.6.6 主要城镇防洪规划a )太湖老城(晋熙镇)根据防洪标准(CB50201-94),太湖老县城属非农业人口不到 20万人的一般 城镇,城市等级为W等,洪水重现期 2050年。规划

32、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对城区进行防护,形成完整的封闭圈。防洪设施全部沿用现有的防洪堤防等设施,即老城段长河右岸堤防:花凉亭灌区渠首滚水坝下至古路 河口长7.3km;花凉亭灌区总干渠护城圩段:滚水坝下200m至 龙潭湖泄洪闸计2.45km;龙潭河堤防:龙潭湖泄洪闸古路河口计长 5.2km;古路河下段堤防:龙潭 河入口末端计lkm,并在古路河堤末端建50m长堤防与长河堤防连接,形成防洪 圈,防洪堤全长16km,防洪保护面积6.4km2。b )潜山县城(梅城镇)根据潜山县城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潜山县城预测总人口 19.6万人,规 划区用地面积控制在24.9km2以内。根据防洪标准,潜山县城城市等级

33、为IV 等, 防洪标准2050年。外河潜水、皖水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潜水茅林河以上,皖水 小市港以上,防洪标准定为30年一遇;潜水茅林河以下、皖水小市港以下及内河山 洪防洪标准定为20年一遇。依托现有堤防、河道,对堤身进行加固、对建筑物进行除险加固、部分河段疏浚 等,疏浚拓宽梅河、东关河、金家河、幸福河,加高加固现有内河堤防、对小型水库 除险加固。c)岳西县城(天堂镇)根据岳西县城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人口规模为13万人,其中天堂镇7.67 万人;集中的城市建设用地15.37km2,其中天堂区8.0km2,城市规划区面积20.19km2, 其中天堂区11.38km2。防洪规划确定防洪规划保护

34、区为天堂镇,保护范围为北起叶畈大桥,下至城东大桥的沿河两岸。结合已建防洪工程及已批复情况,对天堂镇分区设防,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根据工程任务及工程布置,岳西县城市防洪工程规模如下:干、支流防洪堤(墙)新建及加高加固工程,总长度14053m,其中干流7900m, 支流6153m;防洪墙9325m,防洪堤4728m。为防汛抢险需要,修建堤顶防汛公路总长度5190m,其中左岸1700m,右岸3490m, 宽4m,沥青路面。新建支流出口桥梁4座。河道清淤疏浚,总长度4400m,采用复式断面,主河槽宽90110m,两侧台阶 宽约15m,叶畈大桥和城东大桥处河底高程分别为 368m和358m,其间按

35、2.3%o坡平 顺连接。d )怀宁老县城(石牌镇)石牌镇石牌镇是原怀宁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辖18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9.7万,国土面积91.7km2,耕地面积6.7万亩,属圩畈区。属非农业人口不到 20万 人的一般城镇,城市等级为IV等,防洪标准本次确定为20年。防洪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将万全圩东堤顶高由18.519.0m提高至19.119.7m。顶宽由3m增宽到5m;内坡1: 3,设6m平台;外坡由原1: 1.5左右加大 到1:3。对外坡陡、河道窄、水流冲刷严重约 8500m堤段,采用干砌石护坡。 对堤脚临水约10km的堤段填塘固基。 对长约10km堤身进行灌浆加固。 对麻 塘湖水库上游的切

36、岗控制闸除险加固。1.6.7 主要工程量皖河流域防洪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长河、潜水、皖水、皖河干流、武昌湖水系等主要河流及其主要支流以及太湖、潜山、岳西、石牌4个重要城镇及12个集镇的防洪工程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 主要工程量有土方2958.3万m3,碎石垫层37.3万 m3,砂石反滤3.4万m3,砌石223.45万m3,抛石7.7万m3,砼及钢筋砼3.76万m3, 草皮护坡100万m2,锥探灌浆52.66km,泥结碎石路面275km,永久征地5400亩, 拆迁各类房屋60.5万m2,涵闸新建及除险加固225座。皖河流域防洪规划共需投资208606.2万元,其中防洪部分205040.7万元,城

37、市 排涝部分3201万元(不含管网投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364.5万元。1.7 治涝规划1.7.1 流域治涝现状及存在问题全流域千亩以上重点圩口 104个,总面积880.69km2,耕地79.99万亩,其中万 亩以上圩口 22个,面积652.51km2,耕地58.2万亩。有17个千亩以上圩口列入平垸 行洪单退圩口,面积36.91km2,耕地3.66万亩。到2004年,千亩以上圩口已建成固 定泵站125处,装机36055kW。治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排涝标准偏低,现状排涝标准绝大部分35年一遇, 个别圩口达7年一遇;排涝站有大量病站险站;配套工程及管理工作薄弱。1.7.2 规划范围及治涝标准本次

38、规划范围为流域沿湖及支流中下游、河口低洼地区的1000亩以上圩口。治涝标准为:5000亩以上圩口排涝标准采用710年一遇3d暴雨3d排至田间 作物耐淹水深;1000亩以上5000亩以下圩口排涝标准采用 57年一遇3d暴雨3d 排至田间作物耐淹水深。撇洪沟(渠)设计标准取 5年一遇。1.7.3 排涝站工程规划规划范围内圩口设计排涝模数一般在 0.440.62m3/s- km2,排涝站总计79处, 总装机28930kW,总设计排涝流量326.9m3/s。其中新建排涝泵站站点 5处,装机 5590kW,总设计排涝流量64.6m3/s;技改、拆、改(扩)建排涝泵站站点 25处,总 装机15075kW,

39、总设计排涝流量153.2m3/s;设备更新排涝泵站站点共 49处,总装 机8265kW,总设计排涝流量109.1m3/s。此外对排涝泵站进行相应的配套工程建设。1.8 灌溉规划1.8.1 灌溉现状及存在问题皖河流域总耕地面积150.34万亩,其中水田124.99万亩,旱地25.35万亩。流 域内水利工程总设计灌溉面积11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0.43万亩。流域内现有大小 灌区数百处,其中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 14处。现状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灌区灌溉保证率偏低,一般只有45%65%;基建投入不足,灌溉工程不配套;已建灌区工程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用水管 理体制不健全等。1.8.2 规划范围和目标皖

40、河流域灌溉规划范围主要为中型以上灌区(计15个灌区,其中大型灌区1处,中型灌区14处)和万亩以上圩垸。规划任务的重点主要是完善已建灌区工程续建配 套和节水改造,同时为解决太湖小池一带水利死角地区的灌溉问题,新辟东堰口水库灌区。在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皖河流域灌区规划灌溉保证率近期和远期 两个水平年均取灌溉设计保证率水田: 80%90%;旱地:75%80%。通过新辟水源或对已建灌区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灌区配套工程建设,规划到2020年流域总耕地面积148.63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10万亩,设计灌溉率达到74.08%, 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03,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00.65;到203

41、0年流域总耕地面 积147.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25.2万亩,设计灌溉率达到84.9%,作物复种指数达 到2.11,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70.71。1.8.3 灌溉总体规划根据流域内水源工程和耕地分布情况,将流域灌区划分为花凉亭水库灌区、方洲 水库灌区、长春水库灌区、方洲水库灌区、麻塘湖水库灌区、东堰口水库灌区、下浒 山水库灌区皖河灌片、万亩以上小型水库灌区、万亩以上引水灌区、圩垸灌区和其它 灌区。其中下浒山水库灌区皖河灌片、东堰口水库灌区为规划新建灌区,其余为已建 灌区。在建设东堰口水库的同时,对其规划灌区范围内罗山、羊兰、红旗三座小(1)型水库灌区现有渠系及建筑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在

42、下浒山灌区东干渠上从杨家老 屋至公岭镇引出三桥支渠,从三桥支渠查家岗引潜山支渠,灌溉潜水左侧青楼至三桥 地带3.2万亩耕地。在皖水和潜水上建设3座活动坝,改善五丰河、幸福河、乌石堰、 余井、小市闸中型自流引水灌区取水条件。对花凉亭水库灌区总干渠刘湾岭段进行拓 宽治理达标,对北干渠袁家畈段、孙家埠段倒虹吸段进行裁弯取直及相关渠系建筑物 配套工程,加强其他中小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1.8.4 主要灌区灌排系统规划近期在黑河二级支流白沙河上修建东堰口水库,灌溉黑河以北丘陵区1.1万亩及黑河以南花园圩0.7万亩耕地。在下浒山灌区东干渠上从杨家老屋至公岭镇引出三桥支渠,全长8.2km,从三桥支渠查家岗

43、引潜山支渠,经杨花塘、杨家咀、大刘庄、芝麻岭、庙庄、丁家面坊、陈 家屋至油坊,全长13.5km。分水闸及节制闸,灌溉潜水左侧青楼至三桥地带3.2万亩耕地。皖河流域已建灌区大部分已经运行几十年,灌区总体范围、干、支渠布局已基本定型,本次规划以不变动已建灌区的总体布局为原则,重点对已建灌区渠系进行整 治、配套、防渗和部分渠道延伸,以达到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目的。已建灌区配套建设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渠道清淤、整治、防渗衬砌、延伸处理,渠系建筑物续建、改造和增建,新建、改建量水测水建筑物等。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 1207万m3, 土方回填383.3万m3,干砌石15.44万m3,浆砌石32.28万

44、m3,砼及 钢筋砼50.39万m3,钢筋制安12155t。1.9 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1.9.1 供水现状主要城镇岳西、太湖、潜山县城和怀宁石牌镇的日供水能力在0.755万m3。 上述4个县级城镇外,流域内还有90个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有的已经实现集中供 水,规模基本满足现状供水要求,供水能力 5002000m3/d,有的只能部分满足现状 供水能力,供水能力 200500m3/d,还有一些集镇还没有集中供水设施。乡村生活 用水一般直接取用河、塘、溪水。各工矿企业生产用水以自备水源为主,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普遍偏低,仅20% 左右,个别县的水重复利用率仅为 5%,加之多直接从河道取水,供水保证

45、率低。现状供水存在问题有:供水水量不足;供水基础设施薄弱,供水水质得不到 保障;水的重复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供水水源污染日趋加重等。1.9.2 规划目标城镇生活用水供水保证率为95%,局部供水水源有困难的严重缺水地区供水保 证率取90%,工业用水保证率为90%。2020年以前每个集镇均有一座以上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规模水厂,至少能够满足 生活供水;2030年以前,以“建设节水型和生态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减少输、配水系统的“跑、冒、滴、漏”,降低漏损率到10%以下;减少废水排放,减轻工业企业废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提高工业用水率 到20%以上,工业污水处理回

46、收利用率达 10%。借助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形势,结 合正在实施的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 自来水,既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更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在集中式供水工程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受水源、技术、管理等条件限制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农村 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1.9.3 需水预测根据预测,流域城乡生活及工业 2005、2020、2030年总需水量分别为0.129亿 m3、0.275 亿 m3、0.418 亿 m3。1.9.4 城镇近期供水工程规划岳西县城

47、新建水厂,供水水源为规划兴建的天堂水库,将水厂供水能力扩建到5.5 万 m3/d;通过潜水活动坝建设,改善供水环境,将潜山水厂供水能力提高到8万m3/d;新建太湖县城二水厂,将水厂供水能力提高到 5万m3/d,扩建3万m3/d; 石牌镇将水厂供水能力提高到3.5万m3/d,扩建2.75万m3/d;90个一般集镇共将水厂供水能力提高到 19万m3/d,扩建14.7万m3/d。1.10 水力发电规划皖河流域理论蕴藏量共29.0万kW,其中理论蕴藏量大于1万kW的有长河、 潜水和皖水,共18.7万kW。本流域水力资源较丰富,上游潜水、皖水河道坡降大, 有混合式开发水力资源的条件。规划到2020年,以

48、扩建花凉亭电站5#机组为主,开发长河、潜水和皖水上的 21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 7.2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5738万kWh。1.11水土保持规划皖河流域现状水土流失面积达1844km2,占总面积的28.6%,其中中度以上流失 面积691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7.5%。皖河三大支流长河、潜水、皖水中上游 山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流失对流域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 破坏土地资源、降 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业生产;恶化生态环境,导致洪旱灾害频繁发生;淤塞河湖 库塘,抬高河床,降低水利工程效益;影响水环境,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规划至2020年,完成对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即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

49、 积700km2,占现状总流失面积的38.0%,减少土壤侵蚀量320万t,水土流失治理程 度70%。流域内25以上坡耕地全部实现退耕还林,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80%,森林覆盖率达到65%,减沙效益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体系初具规模,各 县(区)建成相互独立但又密切联系的预防监督网络,出台水土保持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执法机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80%以上。规划至203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80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560km2,减少土壤侵蚀量370万t,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5%。流域内林草植被 覆盖率达到85%,森林覆盖率达到70%,减沙效益

50、达到80%以上。水土保持监督执 法体系日臻完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 报率达到95%以上,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1.12 河口整治规划皖河口的整治遵循河口河床演变规律, 因势利导,稳定和发展河势,恢复皖河出 口原有排水能力;整治任务是对红旗圩、许家小圩(红丰圩)进行单退,对沙帽洲沿 江构筑物占用的行洪过水断面进行补偿。 为了使小阳河枯水季节死水变活,袁柏村低 坝处可建一过水涵,设计流量视环境用水情况而定。规划沿老河槽疏浚拓宽,拟定拓宽河道底高程6.9m,底宽200m,边坡1: 3,疏 浚长度1600m,疏浚土方工程量100万m3。根

51、据石门湖防洪、灭螺、景观、通航、地形等因素综合拟定石门湖岸线方案, 规 划拟以现有圩坝、道路及山嘴18.2m (相当于20年一遇洪水位)等高线为规划岸线, 沿此岸线进行整治,消灭岸线以北地区钉螺。石门湖原湖面面积约25.7km2,岸线以北占用水面1.07km2,占石门湖水面的4.0%,沿此岸线整治对石门湖行洪蓄洪影响 甚微。石门湖岸线与水面线之间区域作为规划保留区。1.13 水资源保护规划1.13.1 规划范围、目标与指标皖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长河、潜水和皖水,花凉亭水库及武昌湖等水域,总面积 6441km2。规划范围内皖河干流河道长度46.0km,支流长河河道长度136.0km,潜水 河道长度1

52、22.0km,皖水河道长度90.0km。水资源重点保护区域为花凉亭水库库区、 武昌湖湖区,岳西、太湖、潜山县城及石牌镇等主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规划目标:至2020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80%以上,规划区域内的 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95%以上;控制排污总量,加大对老污染源的治理, 使流域水质不劣于现状。至2030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90%以上,通过 水污染综合防治措施,使规划区域内所有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工业废水 处理达标率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 100%,水资源保护呈良性循环。进一步优化 水质监测站点布局,逐步开展水生态环境监测、遥感遥测等。1.13

53、.2 水功能区划根据安徽省水功能区划,皖河流域共划分一级水功能区5个,其中保留区3个,保护区2个。即皖河太湖怀宁保留区、潜水岳西潜山保留区、皖水岳西潜山怀宁 保留区、武昌湖望江自然保护区和花凉亭水库太湖河流源头保护区。1.13.3 水质现状水体质量总体较好,干流、主要支流及武昌湖水域水质均可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2002)的U川类水。据统计,现状流域内各县区城镇污废水年排放总量达 3038.5万t,其中工业废水 1118.5万t,生活污水1920万t。污废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为 COD和氨氮,其中 COD排放量为5752.8t,氨氮排放量为149.1t。1.13.4 地表水

54、保护规划根据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结果,各规划水平年排污控制总量,即2020年COD排放总量5897.5t,NH3 N排放总量为152.4t;2030年COD排放总量6074.2t, NH3- N排放总量为164.8t。地表水保护措施主要是:确保“限排方案”的落实;加强主要城镇污水处理 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加强流域内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林建设。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严格按照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管理。1.14 其它涉水规划1.14.1 米砂规划皖河干流石牌大桥北桥上下计 2km、潭子湖800m河段,长河黑河口以下河段, 潜水高速路桥以下陶湾河段,皖水高速路桥以下横坝头河段,根据河道

55、疏浚整治 断面边界条件确定可采区域及开采深度。 皖水乌石堰以上、潜水野人寨以上、长河花 凉亭水库库尾以上河段,可以适当开采。结合皖河河道的具体情况,初步划定了禁采区域。其中长河花凉亭水库大坝高 速路桥、潜水野寨高速路桥、皖水乌石堰高速路桥河段因河道采砂严重影响河势 稳定及堤防安全,暂列为禁采区域。禁采期为主汛期59月。1.14.2 水利血防规划皖河流域内疫区类型主要以湖沼型、 水网型为主,主要采用人畜饮水工程、节水 灌溉工程和河湖综合治理工程三种措施进行防、 灭螺。这三类工程措施结合流域内供 水工程、防洪工程、治涝工程、灌溉工程同步实施。此外,还应加强水利血防非工程 措施建设。1.14.3 水利旅游规划充分发挥已有水库的综合效益,利用库区水面,建设旅游度假休闲区,开辟水上 乐园,发展水利旅游;结合城区堰坝新建、 改造,使城区河道常年保持一定水面, 给 城市增添一分灵气;挖掘资源内涵,丰富旅游内容,开辟新的旅游项目。1.14.4 航运规划石门湖航道(重要航道)整治工程;巨网至石牌航道(皖河干线航道,通往石牌 段,先期按六级整治)整治工程;皖河大桥石库洪铺镇航线(一般航道,石库河 段5km)整治工程。新建狮子口港区、扩建石门湖港区、改建石库码头、改建和扩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安庆[安徽省地级市]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以南宋宁宗皇帝潜邸,升舒州为旧安庆府”(治所今潜山古皖城),又作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532?6:h>7;99859:0jvsm
1.2025年安徽安庆治疗平衡失调的医院有哪些2025年安徽安庆治疗平衡失调的医院有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安庆市立医院。 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科室特色: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设有康复科,针对平衡失调等问题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科室环境舒适,治疗技术成熟,拥有针灸拔罐推拿治疗室、PT和OT治疗室等先进设施。 jvzquC41o0pjw|tpilobptfpi0ipo8mgcnzi1wjyu1:95>6370nuou
2.宿松县唐、宋、明、清初,隶属几经变更,至清顺治二年(1645年)正式属江南布政司安庆府。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1932年10月至建国前属第一专区。建国后隶属安庆地区、安庆市[4]。 主要景点有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小孤山、白崖寨、九井沟、罗汉尖等名胜风景区[5]。jvzquC41dcolg7xqiq{/exr1ngsnc8XjqyOopnwNkpq/j}rAngsncRi?35:67A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