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新疆轮台县天山山脉迪尔山段遭遇强降雨,加之夏季融雪水的汇集,一场季节性洪水汹涌而至。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成为了洪水的袭击目标,其后果极为严重
洪水来势汹汹,如脱缰的野马般肆意奔腾。油田道路在洪水的冲击下多处决口,电线杆接连倒塌,近50辆勘探车辆和万套设备被淹没其中,经济损失惨重
向来被视为干旱之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何会发生这般严重的洪水呢?专家经过仔细研究,得出了几个关键原因。气象方面,西西伯利亚低槽的活动引发了对流天气。
当它分裂出短波槽后,会在下游强对流区域引发大范围降雨或雷暴。此次,新疆南部就不幸成为了这一强对流区域,轮台县因此遭受暴雨侵袭。
地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二八台河作为塔里木盆地内的一条重要内陆河,发源于天山南麓,向东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周边的山洪沟和干涸河道众多,暴雨期间,大量径流在此形成,进而将洪水引入了沙漠
地形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位于二八台河下游的低洼地带,一条东西向的油田公路横穿而过。
由于公路高于周围地面,在暴雨来临时,宛如一道坚固的堤坝,阻碍了洪水的顺利排放,导致水在公路以北的沙漠地区不断积聚。
其实,塔克拉玛干沙漠遭遇洪水并非新鲜事。早在2010年8月、2012年7月、2017年8月和2018年5月,这里就曾发生过洪水灾害。
直至8月1日,洪水仍未完全退去。
新疆,这个在人们印象中干旱少雨的地区,为何会出现如此规模的洪水呢?这是否暗示着新疆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答案是肯定的。新疆已成为全国气候“增暖增湿”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
从降水情况来看,2011年至2020年这十年间,新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86.4毫米,相较于1961年至1970年,增加了20.8毫米,增幅达12.6%。其中,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97.5毫米,夏季降水量增幅尤为明显,达到了18.9%。
这一变化使得沙漠边缘地区的洪水事件有所增加。
再看气温变化,2011年至2020年,新疆的年平均气温为7.9℃,比1961年至1970年上升了1.2℃,增幅为17.9%。南疆的年平均气温为11.1℃,比同期上升了1.5℃,增幅为14.9%。
不仅如此,温度的极端性也日益凸显,高温日数和高温强度平均每十年增加约10%。特别是冬季,温度升幅最大,达到了2.3℃。
这一变化使得沙漠中心地区的蒸发和干旱现象愈发严重。新疆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球气候变暖是重要因素之一,它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改变了新疆的降水和温度模式。
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水资源的开发等,都对当地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海洋温度和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的气候。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新疆的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西风带的南移和增强,使新疆地区受到更多冷空气和降水的影响;副热带高压带的北抬和增强,则导致该地区受到更多暖空气和蒸发的影响。
尽管气候变化给新疆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风险,但也为生态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近年来,新疆在生态建设方面成果斐然
在植树造林方面,2011年至2020年间,新疆累计完成造林面积达12亿亩,相比1961年至1970年,增加了36倍。其中,南疆的造林面积达到0.5亿亩,增幅高达4.2倍。
天山北坡防护林、塔里木河流域防护林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防护林等造林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区域的绿色覆盖率,还有效抵御了风沙侵袭,为农牧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沙漠治理方面,2011年至2020年,新疆累计治理沙漠土地面积达到15亿亩,较1961年至1970年增加了3.5倍。其中,南疆的治理面积为0.7亿亩,增幅达到4.6倍。
通过沙漠公路防护、沙漠牧场建设和沙漠旅游开发等治理项目,新疆改善了沙漠生态环境,提高了沙漠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湿地保护方面,2011年至2020年间,新疆的湿地面积累计达到了2.4亿亩,较1961年至1970年增加了2.9倍。其中,南疆的湿地保护面积为1.2亿亩,增幅达3.4倍。
塔里木河流域的湿地恢复、巴音布鲁克湿地公园的建设、库姆塔格沙漠湿地的保护项目等,不仅对水资源的储存和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重要场所。
此外,2011年至2020年,新疆累计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了1.8亿亩,比1961年至1970年增加了3.2倍。其中,南疆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为0.9亿亩,增幅为3.6倍。
天山雪豹国家公园、塔克拉玛干沙漠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库尔勒野生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的设立,有效保护了新疆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维护了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关于新疆是否有可能变成江南的问题,需从水分收支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新疆作为内陆干旱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水和河流,而水资源的输出主要是蒸发和用水。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间,新疆的年均降水量为186.4毫米,而年蒸发量则高达约2000毫米,二者差距悬殊。这意味着每年有大量水分从地表流失,水资源严重短缺。
即便降水量有所增加,也难以弥补蒸发量的巨大缺口。而江南作为沿海湿润区,其水资源的输入来自降水和海洋,输出则主要是蒸发和排水。
在水分收支平衡方面,新疆与江南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将新疆转变为江南不仅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新疆的自然特色和人文风情,探寻一条符合新疆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