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骆驼,在敦煌鸣沙山“工作”盛夏沙漠月牙泉敦煌市

一头雄性骆驼,不到5岁被挑中,来到新家,嚼苜蓿和大豆,戴红色的鞍。在黄沙里行走是天赋,但走的同时、如何稳当地驮着人,需要练。有些骆驼性格并不温顺,实在适应不了,就只能卖掉。

▼全文3741字阅读约7分钟

就像城市里堵车,旅游旺季的沙漠也会“堵骆驼”。

七月末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金色的沙丘被太阳烤得滚烫,载着游客的骆驼长队一眼望不到头。

网上的争议似乎没影响到这里的生意。一周前,网络上开始流传一则视频:一头被剃了毛、有些瘦弱的骆驼倒在地上嚎叫。网友猜测,暑期旅游旺季,骆驼正在“超负荷工作”。景区工作人员立即否认了这一说法,“每只骆驼每天早晚各工作3小时。”当地的文旅部门也介绍了景区的轮班和限流措施,并表示“哀嚎不是因为受累,是受鼻牵影响所致”。

鸣沙山的骆驼骑乘项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景区刚开发时就随之出现。最初,景区附近的几户村民瞅准了商机,饲养、训练了不到100头骆驼,牵到景区拉客。后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做这门生意。

现在,景区有1700头骆驼为游客提供服务,每头骆驼平均每天要拉6、7趟游客。 正值盛夏,驼户每天为骆驼降暑、扫尘,“我们比游客更心疼骆驼。”

“会不会把骆驼累死?”

“全是骆驼,数不清。”

这是今年7月初,李女士一来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印象。付了100元,排队十多分钟后,她得到了在沙漠里骑骆驼的机会。从骑乘点出发,走到鸣沙山山腰的月牙泉附近,“3到4公里,时间40分钟左右。”

太颠了。之前,她在网上看到过人们骑骆驼的视频,画面充满了异域的美。她本计划也拍点照,但手机都掏不出来,“怕把手机颠下去。”

有时候,能闻到一股臭味——有骆驼在路上排泄了。眼前是一片接一片的黄沙,“没什么变化。”李女士觉得,最壮观的景色反而是骑骆驼的游客本身:一眼望不到头的骆驼队,再配上延绵不断的驼铃声,“感觉好像在丝绸之路上。”

游客陆女士有同感。在沙漠,人的体感温度比城市里高,灼热的空气和刺眼的阳光让她有些喘不上气,沙子还老窜进眼睛。有人忘戴墨镜,眼睛被晒得疼,一直在滴眼药水。

骑完后,不少游客注意到,骆驼开始休息,什么姿态都有:有的蜷起四肢跪卧,抬着头;有的侧躺,脖子靠在地上,伸得长长的;有的还发出嚎叫。“感觉骆驼很疲惫,后悔骑了。”陆女士有些心疼。

不只是陆女士有这样的担心。根据景区工作人员的说法,今年暑期游客量激增,比2019年同期高30%,最多的时候每天能接待3万人,其中近一半的游客都想体验骑骆驼。

7月21日,景区一名工作人员曾就此事回应过新京报记者,“景区没有出现骆驼因超负荷载客死亡的情况。”根据安排,每只骆驼每天早晚各工作3小时,中间休息6小时。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也发布了情况说明,称景区采取轮班、限流等措施,会让骆驼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也不到8小时,而有些网友反映的骆驼曾发出哀嚎,并非是因为劳累或受虐,“而是受鼻牵影响所致。”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在2012年国庆假期期间,景区曾出现过骆驼劳累致死的情况,景区管理处调查后表示,造成骆驼死亡的原因除了游客多,也有骆驼体质差、驼户喂养不当有关。

内蒙古阿拉善盟畜牧(骆驼)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彬告诉记者,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擅长在沙漠中长期负重行走,“持续半个月,每天驼着三四百斤货物、走四十到五十公里,都没问题。”他认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骆驼因为超负荷工作而体力不支甚至累死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是骆驼被饲养不当,缺乏营养,体质不佳。”

至于骆驼哀鸣、躺倒在地,张文彬解释,卧倒是正常的休息状态,骆驼对于载重行走、装鼻牵等,可能略有不满或不适,也会通过鸣叫来表达情绪。

“游客说的骆驼哀嚎,其实就像人叹气一样,是正常表达情绪。”驼户赵富善觉得,骆驼是通人性的。晚上,骆驼从景区“下班”回家,着急吃饭,也会小跑起来。

不过,张文彬观察了景区骆驼的照片,发现部分骆驼已经年老,牙齿有松动、缺失的情况,咀嚼草料有困难,“应该停止载人工作,休息了。”他说,在阿拉善盟,劳役骆驼到了20岁,就进入了老年期,不再做劳役工作。

从几十头到1700头

“骆驼真的被累死了吗?”

当地一位驼户,也是自媒体博主,最近收到了不少网友的私信,她一条条回复,“是误解。”

也有游客好奇地问牵骆驼的人。有驼户觉得委屈,但也能理解。“游客比较善良,看骆驼倒在地上会同情它们,但那只是在正常休息。骆驼从很小的时候就被村民买回家,一养就是十几年,像家人一样。”驼户邢女士说。

今年65岁的丁贵(化名),20多岁就开始养骆驼,算是当地首批驼户之一,住在景区一公里外的月牙泉村。早些年,村民们世代靠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生,由于到处都是荒漠,耕地并不多、也不肥沃,庄稼产量不高,人们一直比较贫穷。

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改变。那时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开始开发,中日两国合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也在日本播出,影响力很大,吸引了不少日本人来到这片沙漠。

当时的敦煌宾馆养了些骆驼,便拉到景区里,收费载客。丁贵听说了,也买了两头骆驼,农闲之余,就牵进沙漠,驮着游客绕鸣沙山走一圈,一趟下来能赚6块钱,运气好的话,还能收到一笔小费。

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每年的5月到7月,生意最好,一天拉4、5趟,能赚30来块,“这几个月的收入相当于一年干农活的收入。”丁贵拿定了主意,“搞驮运挣钱。”他拿出积蓄,前前后后买下了十头骆驼。当时,村里还有几个人和他一样,瞅准了商机,但更多人还在观望,“当时一头骆驼小一千块钱,不是小数目。”

把骆驼养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把驼峰喂得鼓起来才行,还得喂盐巴和大骨头,不然就没劲拉人了。”丁贵说,夏天,气温到了三十摄氏度以上,要给骆驼剪毛,再用大黄、健脾开胃散、茶叶熬成水,让骆驼喝下,降低中暑的风险。

训练骆驼也不简单。一头雄性骆驼,不到5岁被挑中,来到新家,嚼苜蓿和大豆,戴红色的鞍。在黄沙里行走是天赋,但走的同时、如何稳当地驮着人,需要练。有些骆驼性格并不温顺,实在适应不了,就只能卖掉。驮运生意刚开始那几年,他几次听说有游客从骆驼上摔下来,“可能是骆驼没训练好就被拉去载人了。”

1988年,敦煌市政府成立敦煌市月牙泉风景管理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纳入政府管理和保护。这让很多村民心里有了底,也开始养骆驼。据丁贵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期,景区里只有不到100头骆驼。1985年到1995年,村里养骆驼的人越来越多。到今年2月,驼户们驯养的骆驼有2000多头,参与驮运的有1700头。

村里慢慢冒出一些草棚式的驼舍,常坐落于住宅周边的空地上。后来,草棚被彩钢材料替代,原来供骆驼饮水、吃草的木槽也换成了新焊的铁槽。再往后,三个村小组先后建起了4个驼舍集中安置点,村上出资,接通了电和自来水。

骆驼多了,也带来些问题。最初,村民间常常为了抢游客大打出手,“钱是赚了,但是和气没了。”丁贵说。当地政府和景区想了个办法:给村民们发“驼号”。

据赵富善介绍,驼号就像是骆驼的户口,由村委会发放,起初是一户发一号,后来景区征地,会按照土地面积给村民赔偿驼号。村民黄金亮说,一般两三只骆驼共享一个驼号,景区工作人员会按顺序喊驼号,喊到哪个号,哪个号的骆驼就去拉客。目前,全景区有773个驼号。

沙漠里的生意

网上的质疑并没减弱人们来游玩的热情。据驼户透露,每天来骑骆驼的人依旧排队。景区在骆驼行走的线路上设置了红绿灯,并且限流售票,每天骆驼骑乘项目卖12000张票。

驼户们忙不过来,就雇人去景区接受培训,专门牵骆驼。据媒体报道,2019年,景区已经有400多位牵驼人。一名牵驼人说,自己的收入主要靠牵骆驼、给游客拍照、带游客去玩项目的提成,每天都累得一身臭汗,但旺季收入还算可观,“今年7、8、9三个月,一天三四百没问题。”

这份钱没那么容易挣。

夏天的西北,谈不上舒适。太阳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晃晃,风裹着一团热浪,再裹一层沙, 打在脸上,人体感温度接近40摄氏度。丁贵习惯穿胶鞋,“在沙漠里走,普通的鞋子没多久鞋底就坏了。”吃饭、休息也都在景区,一天下来,牵骆驼的人每天至少要在沙漠里徒步20公里左右。

工作时间也长。早上4点、天还不亮,驼户们就得钻进驼舍,扫去骆驼身上的杂草和尘土,搭好驼鞍,把水壶灌满,然后就牵着驼队往景区走,等待来骑骆驼的游客。工作结束,往往是晚上9点后了。

前不久,丁贵把手里的5个驼号转租给了同村的年轻人,一个驼号年租4万元,“老了,干不动了。”

骆驼也会被淘汰。比起圈养着的同类,在景区工作的骆驼寿命要短些。20岁左右,这些骆驼开始衰老,吃不动干草,也拉不动客,有的会被村民低价卖掉,最后被宰杀,做成肉制品。

丁贵早前买的那些骆驼,也被陆续卖掉。“如果继续养着,一年成本很高,负担不起。”丁贵决定让它们吃饱了再上路,他拿出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核桃,再配上玉米糁子和干草,喂给它们。

唯独有一只被放生。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丁贵在沙漠里遇到了沙尘暴。等风沙过去,他迷了路,本就不多的干粮和水也快见底。“以前听家里的老人说,沙漠里迷路了,有骆驼在就不用怕,它能带你回家。”他爬上骆驼的背,任它自由走,就这样走了两天,才到了家,“中间一度感觉要坚持不下去了。”

这头骆驼20岁那年,丁贵把它交给了收骆驼的人。他反复嘱咐对方,一定要把它带到沙漠里的绿洲放生,让骆驼活下去。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熊丽欣

实习生 |杨梦梦吴依晨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

后台回复关键词“呼叫”,加入重案读者群

······往期重案回顾······

河南永城酒店杀人案:嫌犯潜逃中伪造跳河假象,被发现时已自缢身亡

王琦涉黑团伙案调查:以商养黑,行贿国家工作人员获取非法保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骆驼,沙漠中最美的风景,(九)一只骆驼也静静地站立着,目光望向远方。它似乎在享受阳光浴,或是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在这片寂静的沙漠中,每一刻都是如此美好。 三头棕色的骆驼并排站立,它们的目光齐齐望向远方,似乎在寻找什么有趣的事物。这一刻,它们的背影显得格外坚定与勇敢,仿佛沙漠中的勇士。 一只驼色的骆驼站在沙丘上吃草,它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让人感受到了沙漠中的宁静与和谐 jvzquC41yy}/onnrkct/ew47;fjewui
1.在烈日的沙漠中行走的骆驼风景高清图片在烈日的沙漠中行走的骆驼风景高清图片 创意海报图片,电影海报图片,沙漠风光图片,沙漠风景图片,骆驼图片,企业文化,团队,团队文化,攀爬,沙漠,烈日,登山队,脚印 艺术设计共享与免费下载网站-素材公社(www.tooopen.com)jvzq<84vqquqgw3eqo5wkn|18::37;3jvor
2.金色阳光下的沙漠上行走的骆驼队高清风景图片金色阳光下的沙漠上行走的骆驼队高清风景图片 沙漠风景图片,戈壁图片,沙漠风光图片,骆驼图片,沙漠共享与免费下载网站-素材公社(www.tooopen.com)jvzquC41o0zpqxugp0ipo8{kgy52:959694ivvq
3.世界最高奖金摄影比赛佳作:沙漠中男子与骆驼高清图集1 / 17 作为全球巡展的一部分,伦敦皇家地理学会将于9月末举行一场展览,展出哈姆丹国际摄影奖的决选及获奖作品。哈姆丹国际摄影奖由迪拜王储哈姆丹创办,这是第一次走进英国。这一摄影赛事已举办3届,2013年主题为“光之美”。图为一名男子牵着骆驼走在沙漠中,身后留下一串脚印。 799 jvzq<84unkjf0}jej0yjpj3eqo4dp8i1unoegh:a679`5>7;20nuou
4.沙漠骑骆驼图片沙漠骑骆驼图片素材大全摄图网智能精选沙漠骑骆驼素材,沙漠骑骆驼高清图片,上海版权示范单位商业授权,千万级图片模板素材满足您商业应用场景。更多风格的沙漠骑骆驼的插画背景、免抠元素、摄影图、海报模板等素材期待您来发掘。jvzquC41o0<:;yne0eun1rrcig5tjjrqskrvq}zq0jznn
5.骆驼图片大全骆驼高清图片下载黑色唯美星空下的沙漠骆驼人背景图片 三个人骑着骆驼在星空背景中行走三个聪明人 骆驼队走过黄色的草原秋天的草原 在白色背景前的骆驼 自然白色沙漠里奔跑的骆驼背景图片 撒哈拉沙漠沙丘中的骆驼队摩洛哥,撒哈拉沙漠沙丘中的骆驼车队。色彩艳丽的日落.背景层次分明传统的阿拉伯交通. jvzquC41yy}/7:rk|0ipo8xq/v{qkjs1;5:647mvon
6.沙漠中的小女孩和骆驼正版高清图片下载视觉中国提供沙漠中的小女孩和骆驼正版高清图片下载和版权授权服务,可用于广告设计、配图、壁纸等场景,作品编号:VCG41N1144818535,尺寸为59.44 x 39.62 cm (23.40 x 15.60 in.),更多白人图片,仅一个女孩图片,儿童图片,学龄儿童图片,童年图片,尽在视觉中国VCG.COM版权jvzquC41yy}/xll0eqs0e{jcvk|f1:735:878;7
7.乌兰布统的沙漠之舟——骆驼风吹烟起迷望眼,不曾退得半步还。 长途跋涉承重负,默默前行无怨言。 沙漠有你扬帆起,勇往向前不怕难。 骆驼 沙漠之舟 是你的荣誉却从未曾骄傲 肩负重担 是你的忍耐总是只添不少 长途跋涉 是你的信念从未离开逃掉 相伴不弃 是你的美德带给人们欢笑jvzquC41yy}/onnrkct/ew45ez}nr@~
8.骆驼图片素材智能精选为您提供丰富的骆驼图片,骆驼素材,骆驼高清图片素材下载。助力您对于骆驼素材高清图片的创意设计灵感,充实饱满作品,查找更多素材高清图片作品选择摄图网下载jvzquC41o0<:;yne0eun1rrcig5mwxywqv{qkjs0jvsm
9.沙漠中骑骆驼素材智能精选为您提供丰富的沙漠中骑骆驼图片,沙漠中骑骆驼素材,沙漠中骑骆驼高清图片素材下载。助力您对于沙漠中骑骆驼素材高清图片的创意设计灵感,充实饱满作品,查找更多素材高清图片作品选择摄图网下载jvzquC41o0<:;yne0eun1rrcig5tjjrq|juoiznnwqzvq7mvon
10.宁夏沙湖:骑着骆驼看豪迈沙漠观秀美江南骆驼宁夏沙湖中国网5月27日讯 “丁零丁零,丁零丁零”远远地传来的铃铛声,清脆悦耳,抬眼望去是一匹匹骆驼组成的驼队,缓缓的行走在沙脊上,迈着缓慢却又坚毅的步伐前进着,太阳的照耀下,他们的影子被拉长,缓缓地走过了沙漠。 骆驼是沙漠中的使者,是人们在沙漠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而在宁夏沙湖的沙漠中也有这样一群骆驼,可是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86;;89:7adeg68l6224612|gsr0nuou
11.震撼!航拍看阿拉善沙漠骆驼冬日转场震撼!航拍看阿拉善沙漠骆驼冬日转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1-15 12:29:082190703次观看 随着季节的更迭,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沙漠迎来了骆驼们的冬日转场盛景。从空中俯瞰,广袤无垠的沙漠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骆驼们或悠然自得地行进,或聚集成群共同前行,它们的身影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之间若隐若现,宛如一颗颗繁星点缀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6362<:9?898:<64<9678
12.展展与罗罗《沙漠骆驼》现场版音乐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展展与罗罗《沙漠骆驼》现场版 05:34 2023爆火的“破亿”神曲 音乐圈“犀利”大盘点 03:21 00:18 06:51 03:41 00:18 00:15 03:27 WECHAT_ax3wK59c4aee2019年11月14日 可好难唱 WECHAT_ax3wK59c4aee2019年11月14日 WECHAT_ax3wK59c4aee2019年11月14日jvzquC41yy}/opyx0eun1k44;2?6689:4:;8;7mvon
13.追风的野骆驼◎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绿浪与黄沙交织、现代与原始并存,是观光考察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理想之地。沙漠探险,可从东道海子继续北上,沿古驼道横穿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腹地,直抵阿勒泰。在阿尔泰山戈壁等地,有一种重要的迁徙动物——野骆驼。野骆驼,又名野双峰驼,是世界上唯存的骆驼科真驼属野生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jvzq<84yyy4bn}}y0eun1€}142852A4v42852A68a4934;>;:0nuou
14.罗布泊发现60余公里长沙漠峡谷有大量野骆驼足迹探险者一行在峡谷内行走时,沿途发现大量野骆驼和黄羊的足迹。据吴仕广介绍,从足迹来看,峡谷内应该分布着野骆驼群体,这样的群体在整个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内都是比较罕见的。 据吴仕广介绍,这座大峡谷是在一次救援中发现的,峡谷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以南的罗布泊南岸,在罗布泊和阿尔金山的过渡地带,峡谷呈南北走向,由沙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mk1427419;/3555;;:5684tj}rn
15.长江畔的“沙漠之舟”光明日报“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这条出自东汉末年《理惑论》的民谚,道出了1800多年前的中原百姓对骆驼的陌生。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一峰峰“沙漠之舟”伴着悠扬的驼铃,缓缓步入长安的场景,必定吸引了不少中原百姓惊诧的目光。殊不知,早在战国时期,骆驼的形象就已经出现在了长江流域。 jvzquC41grgqg{3ioy4dp8lotd5ivvq14276/9;1245oy7I332612prtda813>5824e4/9:0jvs@fr{?/3
16.人民日报丨宁夏沙坡头:体验骆驼骑行欣赏大漠风光6月12日,游客在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体验骆驼骑行,欣赏大漠风光。端午节假期,各地旅游迎来客流高峰。沙坡头景区人头攒动,不少游客选择亲近沙漠,体验大漠独有的风土人情。 杨飞摄(影像中国) (值班编辑:杨婷 人民日报客户端宁夏频道邮箱:rmrbnx@126.com)jvzquC41uf~x0rvknw4dqv4ujcxf1bX2{OY15XIi2OpJ6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