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撒哈拉沙漠乞力马扎罗的雪和黑奴的泪丨在这里读懂非洲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正如非洲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所言:“这不是对我个人的奖赏,而是对非洲大陆集体的嘉奖,是对非洲文化和传统的承认。”古尔纳的获奖不仅再度在世界文坛烙写非洲印记,进一步打开了世界了解非洲文化的窗口,同时也引发了对帝国主义的重新反思,又一次将殖民主义带来的历史创伤呈现于世人面前。

了解非洲的昨天和今天,非洲现代文学是一条捷径,非洲现代历史研究更是一条重要路径。「思库」最近推出的《非洲现代史》,是中国当代学人对现代非洲的解读,不仅满足了对非洲史感兴趣的读者大众,也是历史研究者及高校师生的一本理想的非洲研究指南。

点击图片直达购买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中国学者深度考察非洲历史典范之作

为世界还原一个真实的非洲

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部分则是偏见。

“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罗翔老师在《十三邀》中对许知远如是说。

有历史学家认为: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部分则是偏见。其实,历史学家工作的一部分何尝不是消解偏见,促使人们摘掉有色眼镜来看世界。诚然,所有人看世界都是主观的,但学者的学术研究总是力持或是自认为秉持中立、客观的立场,还研究对象以本来面貌。

所以,走出偏见和局限有多难?爱因斯坦说:要打破人的偏见比崩解一个原子还难。而且,努力纠正别人偏见的人,他的观点在别人眼中是否又是另一种“偏见”?

研究非洲几乎已经研究了半辈子的李安山教授写《非洲现代史》,正是做了这么件有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李安山教授

李教授下决心撰写此书,主要是被另一本书刺激到了。

荷兰学者维恩的《非洲怎么了——解读一个富饶而贫困的大陆》出中译本时,邀请他写几句评论。李老师为此认真阅读了此书英文本,震惊于作者用现代化理论分析非洲得出的结论:“非洲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其“社会结构和文化出奇的僵化”,从而构成了发展的主要障碍。也就是说,造成非洲发展水平令人失望的主要原因是非洲内部因素,是其民族之结构的非洲化。

维恩作为负责荷兰与亚非关系的外交官,在任20多年,对非洲可谓感情深厚、拳拳在念,然则其欧洲人的种族与文化优越感却也一望而知、跃然纸上,这两者毫不冲突。

长期以来,世界对非洲文明的认知方式与角度,也确实是被西方人建构出来的一个“西方的非洲”。东方人,甚至是非洲人自己也会循着西方视角或政治需要设置框框来理解、认识和评价非洲文明与历史进程。

所以,“中国学者有责任也有必要写一本从中国视角观察和分析非洲历史的著作”。在中非关系持续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不可能通过借用、照搬西方理论与话语来解决自己与非洲交往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知识建构与学术探索道路。

#电影《走出非洲》

“百家宴”式的授课方式奠定了作者的学术底气。

中非之间的交往虽可追溯至汉代,非洲大陆这个重要的人类文明及自然地理区域,却是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一块遥远冷清的边地。

中国对非洲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是在“文革”结束后,当时成立了两个全国性组织:1979年的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偏重对当前问题的研究;1980年的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侧重于非洲历史研究。李安山教授便是非洲史研究会的现任会长,为推动中国的非洲史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他在非洲研究方面的权威性也体现在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上:作为唯一的亚洲学者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9-11卷)国际科学委员会的工作,并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主席为喀麦隆考古学家高畅,另一位副主席为巴西学者)。

《非洲通史》项目旨在叙述非洲自己的历史,以取代被殖民主义者撰写或歪曲的历史,前8卷的主编都是著名非洲学者,有350名学者参与。2013年启动的新卷也是大腕云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遴选全球顶级专家学者近300名加入作者行列。李教授因此获得良机,与非洲本土一流学者进行交流并接触有关非洲历史的最新研究成果。

回到《非洲现代史》这部130余万字的皇皇巨作。

李教授在前言中提到:出版合同的交稿期限是2014年年底,然而——

写作就像是一项注定要留下遗憾的涂漆工程,涂完这边那边又显得旧了。研究中不断会出现新资料和新见解,致使我一再修改,拖至今日。

做学术靠积累,如此体量巨大的著作,早在李安山在20世纪80年代初于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读研时就开始夯基垒台了。当时蒙授业恩师吴秉真先生安排,他享受到一种“百家宴”式的单独授课:

……西亚非洲所的葛佶和屠尔康老师给我讲非洲古代史,世界史所的彭坤元和秦晓鹰老师讲非洲史和民族主义,北京大学的郑家馨和陆庭恩老师讲南非史和帝国主义瓜分非洲,中央民族学院的顾章义老师讲非洲民族,外交学院的潘蓓英老师讲民族独立运动等课程。

当真是令人艳羡的超强阵容。

1987年,李安山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读博士,师从非洲史研究权威马丁·克莱因教授,他又受到了严格的西方学术训练。

攻读硕博士期间的刻苦学习和潜心思考,以及之后多年间陆续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共同构成了《非洲现代史》的基础。书中彰显出的视野的宽广度、思辨的深邃度、逻辑的严密度和体系的规范度,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吸取日益浅表化、学术规则离弦走板的今天,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非洲。

对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来说,非洲只是一个想象中的非洲。

尼罗河、撒哈拉、乞力马扎罗的雪……

这是非洲——野性、广袤、天然纯粹,野生动物的天堂;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

这也是非洲——古老、神秘、遗迹众多,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钻石、金矿、曼德拉……

这同样是非洲——资源优越、物产丰富,渴望平等与自由的土地。

我们常常试图通过一系列的非洲题材影视作品来认识这片遥远的大陆。

譬如获7项奥斯卡奖的《走出非洲》中原始壮美的东非大草原,央视和凤凰卫视联合摄制的《走进非洲》中展示的非洲——一个失落人间的天堂、地球最美丽的后花园,永恒经典《卡萨布兰卡》勾起了多少人对浪漫的想象、对北非花园摩洛哥的向往。

# 电影《卡萨布兰卡》

又譬如《末代独裁》里残暴的食人总统,《卢旺达饭店》《四月某时》中血腥的种族仇杀,《疯狗强尼》《摩加迪沙》中手中端枪的非洲娃娃兵,一如世人对于非洲的印象,处于反差强烈的两极——贫穷落后、政局动荡、族群冲突不断这些负面标签的背后也有着风光旖旎、物产丰饶、文明璀璨辉煌的另一面。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让我们知晓非洲之全貌。

希望了解非洲的民众对这块古老神秘的大陆充满好奇:

# 非洲在世界历史上作出过哪些贡献?

# 非洲是否也出现过文明?有哪些文明?

# 非洲为什么后来又落伍了?

# 非洲独立后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非洲现代史》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探讨,致力于客观地还原历史。

对于这个世界上国家数量最多(54个)、民族成份最复杂(没有一个主体民族超过国家人口的一半)的大洲,这块近代遭遇300多年奴隶贸易和100多年殖民统治的多灾多难的土地,作者尽量全面周详、不带偏见地论述其历史发展状况,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本土与外来,成就与缺陷,政治、经济、文化与民族等各种因素之间千端万绪的关系;与此同时,努力纠正长久以来对于非洲的一些误读和偏见,展现了当前非洲大陆求稳定、谋发展的趋势和掌握发展主动权、进行自主性改革的决心。

近年来中非关系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政府有明确导向、企业有实际需求、民众有了解非洲的愿望,这都需要学术界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真实的非洲图景——历史与现状、自然与人文环境。李安山教授基于数十年学术研究的深厚积淀与功力,打破西方话语权,从中国的独立视角观察,《非洲现代史》作为其非洲现代历史研究的最新总结性成果,是对古老非洲的再发现,是对我们关于非洲大陆认识的纠正与加强。

作者的义务是写一本好书,而读者的义务,是好好读这本书。让我们试着,在书中读懂非洲。

THE END
0.金色的浩瀚沙海~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其壮观的沙漠风光、浩瀚的沙海、精致的沙丘以及迷人的沙漠风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更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三毛的一本《撒哈拉的故事》,也来到了撒哈拉,来到了这片沙漠。 位于古老而神秘的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这里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也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它的jvzquC41yy}/onnrkct/ew46nptb7m
1.畅游北非摩洛哥篇(7)撒哈拉沙漠之美在遥远的北非,撒哈拉沙漠如神秘画卷铺展。它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面积达900多万平方公里,跨越十多个国家。这是片神秘之地,我们此行从摩洛哥南部踏入,虽仅观其“冰山一角”,却被它那壮阔雄伟而震撼。阳光照耀下,沙丘如金色海浪层层涌动,沙丘似璀璨明珠熠熠生辉,沙丘若雄伟雕塑沉默伫立。在这里,看到了大自然的雄浑jvzquC41yy}/onnrkct/ew47;7|2z;o
2.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手抄报手抄报图片大全手抄报简单又好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手抄报 手抄报图片大全非洲的 读撒哈拉沙漠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手抄报看过该手抄报的同学还看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手抄报 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手抄报 手抄报图片大全 ●撒哈拉沙漠的手抄报 手抄报图片大全 ●读撒哈拉沙漠手抄报 手抄报jvzquC41yy}/r~hjgf{/ew4ujq{djjtdcq544?76234ivvq
3.荒漠之王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在我心中一直都是遥远而神秘的存在;它横跨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东至红海,东西长约4800公里,南北宽在1300 - 1900公里之间,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北非10个不同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三大沙漠,面积仅次于南极洲沙漠和北极洲北部沙漠。地球上很少有地方能够与在撒哈拉沙漠里看到的风景相媲美,jvzquC41yy}/onnrkct/ew46|wh9999
4.撒哈拉沙漠里的惊悚故事,你信不信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记录了一个惊悚的故事: 三毛无意中捡了一个类似当地人挂的项链的东西,它是一个布包、一个心形果核和一个铜片穿在一起的。三毛早就想要这样一个铜片,但是没见过有卖的,于是就把项链捡回家,扔掉小布包和果核,把铜片清洗干净,用绳系了挂在脖子上,之后就发生了一系列惊悚的事情。 jvzquC41yy}/lrfpuj{/exr1r1;f:>9895685B
5.摩洛哥独特的大漠风光,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一大沙漠,形成于250万年前,这个名字源于阿拉伯语“大沙漠”的意思。这片大沙漠,西起大西洋,冬至红海沿岸,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占据了非洲大陆三分之一的面积。在摩洛哥境内的沙漠区域属于西撒哈拉,这里的撒哈拉是独一无二的,以形态各异的沙丘闻名,更因为它会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展现出金色、粉色jvzquC41yy}/onnrkct/ew45gf9shu|
6.深入撒哈拉沙漠:潜藏的壁画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 此后,世人注意力转移到撒哈拉,欧美一些国家的考古学家纷至沓来。 jvzquC41yy}/lrfpuj{/exr1r1>b6=54ef=15B
7.史前一万年的非洲史前岩画之谜!撒哈拉沙漠以前是一片草原撒哈拉沙漠以前是一片草原 非洲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这里有很多精美的史前岩画,它们在非洲十多个国家都有分布。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埃及,莫桑比克,肯尼亚,这些国家不但保存了这些原始的艺术品,而且他们的藏品数量和流传范围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jvzquC41yy}/lrfpuj{/exr1r1k2:l5897;d8l
8.卫星图片显示撒哈拉沙漠沙尘暴已吹越大西洋科学探索卫星图片显示撒哈拉沙漠沙尘暴已吹越大西洋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官网报道,尽管南美洲和非洲分别形成一个独立的大陆已有1.5亿年,但是如今分割它们的海洋却仍然无法将它们完全隔离开来。2010年6月1日,由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所拍摄的一组照片显示,它们似乎仍然连接在一起。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沙jvzquC41vgii0|npc0ipo7hp1f532:5/2831885;25:39?89:0yivvq
9.2025撒哈拉沙漠旅游攻略,撒哈拉沙漠自由行攻略,马蜂窝撒哈拉沙漠有979张图片 撒哈拉沙漠印象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世界第二大荒漠,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也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撒哈拉沙漠以其壮更多>> 这里尚未发现旅行者的身影,来做第一位分享者吧~ jvzquC41yy}/ojkgpi}p0ls1fv3j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