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洲酋长,我们能够想到什么?想必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就像神话传说中的所罗门王那样,手持权杖、皮肤黝黑、面容严肃,是门庭显赫的贵族,在自己的管辖区内说一不二。
提起一个中国211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大家又能想到什么?大概是皮肤白皙,白衬衫一尘不染,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写策划稿文件,家庭公司两点一线生活的奋斗者吧。
不过,无论印象如何,非洲酋长和中国211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这两个概念在传统的印象当中一定是完全不搭边的,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中国高校211毕业的研究生,竟然当上了非洲的酋长。
没错,孔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授予尼日利亚穷苦人以渔
2010年,孔涛硕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凭借着这样的高学历,他一毕业就进入了中国央企——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而在工作的过程中,正好赶上了尼日利亚国家铁路大发展,于是,孔涛接受工作调遣,被派到尼日利亚从事基建工作。
这位皮肤白皙,看起来没有经过什么风浪的年轻人,在环境差异与中国巨大的非洲一干就是十年,从一个一线工人逐步成长为了项目经理,最后甚至成了事业部的总经理。
一个异国他乡的小伙子,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非洲,工作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当孔涛来到尼日利亚之后,光语言就将他难住了。
尼日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作为一名211高校的研究生,英语对于孔涛来讲不在话下,但问题在于,虽然官方语言是英语,当地人更多地还是讲非洲三大语言之一的豪萨语,更巧的是,孔涛需要工作的地方,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英语,只会豪萨语,光在沟通上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可是交流是能交流了,要想顺利地进行铁路修建项目的规划,还需要通过改变当地人思想这一关。这一关更是难上加难,试想一下,就算是国内的拆迁工作,也会时不时遇到一两个钉子户,因为思想观念的不同,这些情况大多数难以处理,更别提在思想差异巨大的非洲了。
非洲的多数地区相对比较落后,在他们的观念当中,土地是用来耕种的,并且,土地是由酋长分给他们的,如果想要购取土地,那么就必须要得到酋长的同意。
无奈之下,孔涛只能带着同事去找酋长,但当地的酋长并不认可孔涛提供的测量尺寸,也不相信所谓的精密仪器,他们更相信用自己的脚丈量出来的尺寸,于是酋长用脚一步一步地测量土地,对着周边的树木也是一颗又一颗的细心核实,最终经过多方商讨给出了一个可以接受的买卖尺寸,这下才解决了村民的顾虑。
土地核实这一关虽然过了,可钱的问题却没有解决。
土地测量完毕,项目逐步开始启动,然而就在项目启动后不久,铁路沿线的各地酋长们就纷纷找了过来,他们的到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哭穷”。
当然,这里的哭穷跟我们日常所说的不一样,因为他们是真的很穷。
尼日利亚是非洲的第一人口大国,最低工资折合人民币每个月只有600块钱,绝大多数都是贫困人口,日常的收入来源相当微薄,再加上修建铁路又收取了不少的土地,更多人员开始无所事事。
很多酋长希望修建铁路的项目能够多雇用当地的村民,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下项目总经理却犯了难,他也想多给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但是当地的人文化程度太低,哪怕是略微带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工作都无法胜任,而且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大多数比较懒散,很不适合统一管理,所以根本无法让他们大规模地加入工地进行工作。
对此,孔涛表示,自己愿意帮助当地村民克服惰性,把他们培养成一支吃苦耐劳、服从管理的生力军。
于是,孔涛开始培养训练尼日利亚工人,在当地开展技能比赛,选拔优秀的人做工班长,开创先进分制度,对超额完成工作量的人记录先进分,凭借积分在月底分发奖金,并且让表现突出的当地人参与到项目决策的定制当中,充分调动了当地人的积极性,既解决了当地人懒散、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同时又给他们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谢绝策勋十二转
通过为当地人做出的这些贡献,孔涛成功获得了当地人的信任,除去在铁路建设方面的工作之外,孔涛还实际考察了当地的教学情况和生活情况,决心要为当地作出更大的改变。
2012年,孔涛带人修建了三间全新的校舍,经常在学校里开展爱心活动和义务教学,让当地一些无法继续读书的孩子成功返回校园,那时他们都亲切地称孔涛为孔校长。
2013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计划的提出和实践,中国与尼日利亚的合作越来越多,中国人在尼日利亚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广,作为一名中国人,孔涛在尼日利亚更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为了回报这份信任与尊重,孔涛又通过个人出资帮当地人把一所破败的清真寺修缮了一番,同时为他们整改垃圾场,修建简易足球场,让本来贫困杂乱的小山村变得焕然一新。
2018年,孔涛正式成为中国土木集团尼日利亚事业部的总经理,专门负责阿卡铁路、阿布贾城铁项目的建设,致力于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那么,非洲酋长到底是什么职位,有哪些权利呢?在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除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管理之外,地方是没有行政长官的,千百年来他们遵照传统习俗来统治,酋长制就是地方权力的体现。
非洲的酋长制度,是从最开始的原始氏族制度发展演变而来的,在如今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还比较普遍,越是落后的偏远地区对酋长制度的尊重越深。
对他们来讲,酋长既是一种社会符号,也是对个人能力和贡献的肯定,这些酋长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拥有着绝对的支配能力,管理着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拥有着极大的权力。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酋长”的权力,他就是部族的传统首领,在古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现代社会可以有几百亩封地,作为自己的领地;此外,在婚姻生活上,“酋长”的特权更是让很多男人侧目,可以拥有迎娶四个老婆的特权,也就是“一夫多妻制”。
关于酋长迎娶四个老婆的条件也很简单,只要平等对待四个老婆就行,例如买礼物要买四份,避免因分配不均而带来“内患”。
一提到在非洲可以娶四个老婆,很多男人不以为然,那肤色实在不讨喜,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尼日利亚的美女在非洲还是出类拔萃的,她们眼睛黑而大,皮肤细腻,身材匀称,体型姣好,给人一种曲线美,很受欢迎的。
对于这些特权,孔涛自然也不例外,他所受封的酋长也是终身制,可以世袭给自己的亲属,享有一夫多妻制度,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但作为一名受过先进教育的中国人,孔涛拒绝了上述权利,没有接受穆萨土皇对自己承诺的600亩封地的封赐,就连让人艳羡的一夫多妻,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当年34岁的孔涛已经拥有一个四岁的女儿,他深爱着远在中国的妻子。
非洲酋长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土皇、封疆大吏、县镇级管理者,孔涛这次被封的“酋长”级别不低,仅次于土皇,虽然对孔涛来说这只是一个荣誉象征,但在当地“一夫多妻制”的权利还是享有的,因为当地就是实行“一夫多妻制”(针对于富人来说),只不过“酋长”更应该多娶几个老婆。
孔涛能禁得住“诱惑”实属不易,他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洁身自好,在非洲工作的过程中,他一直随身携带着妻女的照片,他表示,他会一直留在非洲,未来也会将自己的孩子带过来,见证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他也会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女儿,让她以后像自己一样为非洲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0年后,疫情爆发后,孔涛成为了当地人抵御疫情的领头人和中坚力量,他积极协调防疫物资,帮助当地人建立方舱医院,保证了无数人免受疫情的困扰。
后来,他参加了中非一带一路国际工程科技与教育培训中心项目,持续地为中非友谊作贡献。
十年的工作生涯,让孔涛深受当地人的爱戴,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被人奉为座上宾,人们时常往他的车里塞水果,拉着他回自己家里做客,向他打听关于中国的故事,还有很多热情奔放的尼日利亚女孩羞怯地称他为中国帅哥。
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我们提出的发展理念,以及“共同体”理念,也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理解和接受,在世界的舞台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身影,同时,中国人在非洲当酋长的例子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这些“酋长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带动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难得可贵的是,像孔涛一样的中国年轻人们,并没有为自己的荣誉沾沾自喜,他们都能洁身自好,抵制诱惑,谢绝“一夫多妻”,深爱着中国发妻,一心投入事业中,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
好男儿志在四方,虽然非洲的工作非常艰苦,但能够看到当地人明显的富裕起来,他们也发自内心的高兴。
参考文献:光明网:在非洲意外当上酋长的河南小伙,现在咋样了?北京日报:当上非洲酋长的中国小伙已回国,曾接到土皇“电话提醒”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