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一个个奇迹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经济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18年首次突破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民生上,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科技上,从“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到如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高铁、航天等技术日益发达,都见证着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等制度创新,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70年来,无数摄影师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共和国的沧桑巨变,这些难忘瞬间凝结成影像,形成一部珍贵的“国家记忆”。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每张照片都是一段历史,让我们跟随镜头回望来时路。
图文 | 中国画报出版社、新华社、新华网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与广东共青团合作文章,图片来源于《共和国七十年瞬间》(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新华社、新华网,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949 · 开国大典
1950 · 土地改革法
1951 · 妇女参加劳动
自从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出现后,许多年轻女性便渴望成为拖拉机手。农业部在双桥成立了机耕学校,有计划地吸收农村妇女参加学习。图为1951年3月,正在实习中的农业部京郊拖拉机站的第一批女拖拉机队队员合影。
1952 · 成渝铁路
1953 · 疾病预防
1953年6月,北京前炒面胡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分会宣传队正在向群众讲解蚊、蝇怎样传染疾病。(新华社/毛松友)
1954 · 日内瓦会议
1955 · 国庆阅兵
1955年国庆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穿着新式军装,以严整的阵容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袁苓)
1956 · 解放牌汽车
1957 · 玉门油矿
1958 · 扫盲运动
1958年,福建省福州市生活在水上的妇女在船头练习写字。解放前,福州市的水上居民中妇女100%都是文盲,解放后,她们组织了识字班,在当地小学教师的辅导下开展扫盲学习。(新华社)
1959 · 北京火车站
1960 · 登珠穆朗玛峰
1961 · 中秋节
1962 · 涤棉混纺织物
1963 · 断肢再植
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外科医师陈中伟将青年工人王存柏被机器完全轧断的右手成功地重新接合了起来。这是中国第一例成功的前臂完全性创伤断肢再植手术。图为陈中伟主治医生(右)等在观察王存柏的手腕恢复情况。
1964 ·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 · 结晶胰岛素
1966 · 卫生运动
1967 · 氢弹爆炸成功
1968 · 南京长江大桥
1969 · 非洲义诊
1969年,中国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在阿尔及利亚的撒哈拉沙漠牧区为牧民看病。自1963年向非洲派出第一支医疗队之后的6年间,中国已向47个非洲国家和地区派出了1.6万名医务工作者,救助非洲民众2.4亿人次。
1970 · 东方红一号
1971 · 联合国大会
1972 · 尼克松访华
1973 · 袁隆平
1973年10月,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一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自此,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在数年时间内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图为袁隆平(右三)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1974 · 亚运会
1974年9月,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运会,这是中国首次参加亚运会。图为射击运动员苏之渤在射击赛场留影,他夺得了中国在亚运会上的首金。(新华网)
1975 · 宝成铁路
1976 · 唐山大地震
1977 · 高考恢复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图为清华大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图为12月24日,北京市通县张家湾公社的干部和社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979 · 秦始皇陵兵马俑
1980 · 深圳特区
1980年8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图为可停泊5000吨货船的广东深圳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顺岸式码头。
1981 · 电视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年的老三大件已被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取代。图为1981年,北京西单商场,群众抢购电视机。
1982 · 烫发
1982年1月,上海最大的理发店——南京理发店新添置了26台大型落地吹风机。这里每天接待250多名女顾客烫发,追求个性时尚蔚然成风。
1983 · 暑假
1983年暑假,北京高温,学生们来到陶然亭游泳场愉快地嬉水、游泳。(新华社/黄景达)
1984 · 大白菜
1984年,北京街头购买冬储大白菜的热闹场面。(新华社)
1985 · 深圳国贸大厦
1986 · 女排精神
1987 · 农贸市场
改革开放初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应运而生。图为1987年5月的北京大钟寺农贸市场。
1988 · 试管婴儿
1989 · 新式暖水瓶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开始流行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压力暖水瓶。那时的上海,结婚时女方家里的嫁妆中若有压力暖水瓶,则证明这家的经济条件很好。图为1989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柜台前挤满了抢购新式暖水瓶的人。
1990 · 海南特区
自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后,大批建设特区的有识之士来到海南。“闯海人”的提法也是这一时期形成的,特指到海南岛开发建设和安家落户的大陆人。图为1990年10月,海口市新港码头,上岛的人蜂拥而至。
1991 · 希望工程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三合中心学校的小学生苏明娟在认真听课。此后,这张照片成为共青团“希望工程”的标志。(新华社/解海龙)
1992 · 曾母暗沙
1992年1月,海南省组成以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当地驻军首长为首的巡视慰问团,历时近半个月,远航南沙群岛,宣示主权、慰问我戍边将士。图为1月15日,海南某海军基地副政委刘卫东少将在曾母暗沙投放主权碑。(新华社/姜恩宇)
1993 · 世贸组织
1994 · “大哥大”
1994年,广东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在繁华的商业街市上,常见骑摩托的个体户手持“大哥大”做生意。图为广州街头用“大哥大”打电话的商人。(新华网)
1995 ·广州火车站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是90年代响彻全国的口号。务工者如潮水般涌入广东,广州火车站成为直面潮水的第一道闸门,务工潮的来临使得广州火车站客流量大幅增加。图为1995年,广州火车站的打工妹。(新华社/陈学思)
1996 · 音像制品
1996年1月,顾客在海南省新华书店购买影碟。当时,CD唱片、影碟、录音带、录像带等音像制品销售十分火爆。(新华网)
1997 · 南昆铁路
1998 ·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1999 · 神舟一号
2000 · 农村税费改革
2001 · 申奥成功
2002 · 南水北调
2003 · 年夜饭
2003年春节,广州很多人家都到酒楼饭店吃年夜饭,许多酒楼饭店在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分两到三轮接待市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饭店吃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