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单元卷

(1)分析丽江市山地面积广大的原因。

(2)分析丽江市“城镇上山”的必要性。

(3)指出丽江市在实施“城镇上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8.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纳瑟姆曲线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二个拐点:当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这时,这个国家也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材料三 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近地面下午4时的气温差。

(2)指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单元训练卷・高三・地理卷(B)

第七单元 城市

答 案 第Ⅰ卷(选择题)

29.

【答案】(1)该市地处冬季风(西北风)的背风坡,受地形阻挡,气流下沉,风速小;冬季植被落叶,净化空气的能力减弱。

(2)地表硬化面积增大,植被覆盖率降低,生态调节功能减弱;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加

1-5 DDCDA 6-10 CABBD 11-15 ADBAC 16-20 CAABB 21-25 DCDBA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

【答案】(1)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空气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2)西北―东南向和东北―西南向道路利于街道两侧建筑物采光;(西北―东南向)利于季风的深入(形成季风通道),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改善大气质量。

(3)有利于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缓解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7.

【答案】(1)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形成褶皱山脉。

(2)丽江市实施“城镇上山”可以缓解城市和工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可以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粮食供应。

(3)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流失问题、地质灾害问题等。 28.

【答案】(1)阶段:加速发展阶段。特点: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剧城市内涝的形成;加重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小气候趋于恶化。

(3)方向:污染物由郊区吹向城市。原因:由于城市中心近地面比郊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郊区近地面比城市中心气温低,气压高,所以风携带污染物由郊区吹向城市。措施:减少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将城区内污染较大的企业迁移到当地盛行风的下风带或城市远郊区等。

一、选择题.下列属于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是.绿洲荒漠交界带.地质灾害易发区解析:选D 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海岛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和高寒带生态系统等。.下列属于非洲的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气候干旱.过度放牧解析:选A 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破坏植被为人为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 km。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造成的;5%是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题。.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是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解析:3.C 4.A第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第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题。.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 .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气候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四月、七月.七月.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缺乏分解者.缺少枯枝落叶.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解析:5.A 6.C7.D第题,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大,因而造成下游淤积严重,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第题,长江流域降水夏季最为集中,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四月、七月、十一月相比,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七月。第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二、综合题.水土流失严重区.高寒带生态系统.乱垦滥伐.破坏植被.四月.十一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10 元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

THE END
0.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以贯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实际作出战略谋划,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三步走”战略,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二十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二十一世纪jvzquC41yy}/onnrkct/ew45exq4kƒ}
1.12万亿像素看中国十年治沙国家林草局今天(30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我们将通过12万亿像素,带您jvzquC41yy}/l||0eqs/ew4424803;8313=62A:80unuou
2.我国十余年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5亿亩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4个调查期“双缩减”。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减轻,2019年,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指数分别为2.24和2.85,与2014年相比,分别减轻0.04和0.21,实现了连续4个调查期“双减轻”。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抑制,2019年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约40%。我国率先实现了jvzq<84yyy4ykwmwcpku0lto1vxbxnq142862?6912=e4==2fh;bh9g:81i/j}rn
3.中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王庆凯)记者30日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9年中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年均减少38.6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3.45%。 资料图:航拍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新社记者 于晶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ip1813B434/911B5692>70|mvon
4.我国十余年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5亿亩数据显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4个调查期“双缩减”。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抑制,2019年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约40%。我国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荒漠化防治国际典范。 最强华裔落选荷兰U21!荷兰国家队大门关闭,归化国足可能性提升jvzq<84ujgt{jns0|dp{l|o0eqs0uwjyu18:4?80ujznn
5.从“黄色沙漠”到“绿洲银行”的蜕变【摘要】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约为1.86万平方公里,主体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之一,曾被称为“死亡之海”,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库布其沙漠治理方面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如缺植被、缺公路,jvzquC41yy}/3;8930io1;53;1681:>1CTZJ3>;572749;;474;50|mvon
6.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干旱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宁夏为例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还导致农村出 现了空心化,土地撂荒,老龄化的"乡村病","两病" 并发不但造成城乡冲突升级,还加速了乡村地域衰 退[1].2019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 60.6%,城市化高速 推进的同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粗 放,人口老龄化加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实施jvzquC41ejoocnx0qxh1~xgt1|jg€3jvoEvwri?g3=e4?f57f7b6?8;c4<9cn9cdhkb;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