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中国用近半世纪创下“生命奇迹”

中新网呼和浩特8月16日电 题: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中国用近半世纪创下“生命奇迹”

中新网记者 张玮

15日至16日,“三北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中国1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学者齐聚,共话中国何以用近半个世纪时间创造出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命奇迹”?

1978年,中国为解决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决定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下称“三北”工程),工程建设范围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5%,被誉为“绿色长城”。截至2020年底,“三北”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达3174.29万公顷。

沙海里的“磴口样本”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端的磴口县,沙漠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77%,是中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磴口县县长李志雄说:“磴口的防沙治沙工程最早是从新中国建设初期开始的,经历了从筑起防沙林带、护堤林带,到乌兰布和沙漠‘防、灌、固’结合的规划治理,再到15000余人屯垦拓荒,创造沙地变良田、沙区建农场的人间奇迹……”

“三北”工程实施后,磴口县开展治沙科研,百万亩沙漠实现了“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如今,磴口以生态项目建设为基础,大力发展有机种植业、养殖业、荒漠中药材、特色林果业及生态旅游业等沙产业,完成生态治理面积80多万亩,建成中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加工基地,建成沙漠光伏产业园1.43万亩。

在李志雄眼中,磴口县已经进入防沙治沙的新阶段,“力争到2030年完成荒漠化治理168.5万亩,实现县域内荒漠化治理全覆盖;建成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及生态治理基地;在沙区建成全球最大有机奶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种下绿色,久久为功

中国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济德说,近半个世纪以来,三北地区培育了河北塞罕坝林场、内蒙古库布其、山西右玉、陕西延安、新疆柯柯牙等一批绿色治理典型。

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拥有森林面积3.66亿亩、草原面积8.15亿亩,同时也是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代钦介绍,“三北”工程启动以来,内蒙古实施了5期工程,覆盖12个盟市100个旗县,完成建设任务1.19亿亩,约占全国的1/4,有效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如今,‘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增长到13.84%,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4.5亿亩农田得到有效庇护。”徐济德告诉记者。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数据统计显示,2002年—2022年,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植被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库布其沙漠增加了36.93%;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柴达木盆地沙漠增长10%以上;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分别增加了46.47%、43.27%。

打造“新三北”,创造新奇迹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院长张煜星认为,应当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利用和改造自然,按自然植被、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逐渐在沙区建立健康稳定的植物群落。

如今,中国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着中国智慧,“从‘沙进人退’努力演变为‘人沙和谐’,那就需要从空间、时间和学界实现全域治沙,科学推进荒漠化土地保护、治理、减缓与修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首席专家卢琦如是说。

在卢琦看来,“三北”工程不断在为中国陆域国土面积近一半的三北地区种下新的希望,打造“新三北”就是努力创造中国防沙治沙的新奇迹。(完)

THE END
0.国家林草局:到2025年治理亿亩沙化地,建32处沙漠公园南方plus在发展沙漠旅游方面,重点在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开展沙漠自然公园建设,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公众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意识。新时期,将重点支持32处国家级沙漠自然公园建设。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王玮 发自北京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61265d9;8595;/j}rn
1.军魂不褪色大漠升紫光这是一场人类治沙的观念革命,是一道开启人类生存造福子孙后代的智慧之门!是一项惠及国家、社会、子孙后代的济世方略,沙漠不应是消灭的对象,而是应该被充分利用的对象。沙漠是金,大力发展沙产业,沙漠完全可以变成人类的福祉。 柴在军介绍大漠紫光 柴在军对记者说,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集中分布在西北和北方,也使得新、蒙、jvzq<84hkpgoen3eg0io1{tnnkth1;53:2903=4v42792<66a4>58?;690yivvq
2.“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构筑抵御风沙的绿色防线三北地区是指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如今,绵亘万里的“三北”工程已构筑起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防线,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按照规划jvzquC41o0vpwfp0et0u‚xvgo532;8128534855489:8@80ujznn
3.筑起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东部,广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是我国林草植被最稀少、生态环境最脆弱、生态产品最短缺的地区。广袤的“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却集中了全国83.7%的沙化土地、67%的水土流失区。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启动的第一个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建jvzq<84sj0vfqyqg0eun0ls1p4532;7125721l6:36<8/<:38;8587mvon
4.用科技力量支撑“三北”工程攻坚战(生态论苑)三北地区指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三北”工程实施4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北地区显著增绿,推动我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三北”工程创立了以举国之力建设国家生态工程的基本范式,探索出规模化开展植被建设的治理模式,并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jvzq<84jg0vfqyqg0eun0ls1p4532;9127631l6;4496/=5:53=977mvon
5.圣牧高科:打造“产业”治沙的绿色GDP新模式但是,我国分布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 防治沙漠化,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实现环保和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在素有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牧高科)自2009年以来,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kzukpktu8723951:65:1:8::?690unuou
6.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乌兰布和治理背后隐忧:“8年来一直在投资,没见一时至今日,我国西部地区都在积极实践,但真正实现沙漠的“绿富同兴”,基层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议进一步优化沙漠生态综合治理顶层设计,持续从技术、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避免“造盆景”。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中最有可能进行大面积治理的沙漠之一,因为这里独具先天优势,有引黄河灌溉条件,还有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57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