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植绿内蒙古黄河“几字弯”筑牢北疆绿色长城

当前,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紧抓气温回升、土壤湿润等有利条件,实施规模化防沙治沙重点工程,综合采取培育树苗、设置沙障、封育飞播等措施,进一步治理泥沙进入黄河和风沙侵袭两大危害。

黄河“几字弯”地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是影响京津冀地区的风沙源区和路径区。内蒙古境内的黄河“几字弯”涉及7个盟市35个旗县区,沙化土地总面积2.27亿亩,是沙化土地分布较为集中、程度较为严重的地区,是生态治理攻坚战的主战场。

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工人搬运松树苗。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眼下,地处黄河“几字弯”北岸的巴彦淖尔市河套平原虽未完全解冻,但当地各个防沙治沙项目区已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的热潮。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在完成平整土地的同时,已在育苗大棚培育出酸枣、樟子松等多种苗木,并陆续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管护中心主任杜永军说:“我们已培育出大批梭梭、酸枣等树苗,都是抗旱、耐盐碱、耐贫瘠等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正在分批投用到防沙造林项目中,确保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西部荒漠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区,上百名工人正在利用稻草开展栽植沙障作业,一排排整齐的草方格向远处延伸,一个个沙丘被草方格牢牢锁住。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应联说:“我们在流动沙丘区域制作草方格沙障,逐步改善沙漠生态、防治荒漠化。”

据介绍,巴彦淖尔市境内分布有我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河套灌区、沙化草原区等,生态治理任务较重。今年,巴彦淖尔市综合考虑各旗县区主体功能定位、水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综合采取光伏治沙、飞播造林等措施加大区域沙化土地治理力度,计划完成林草生态建设300万亩以上,进一步提高生态治理效果。

杭锦旗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项目区工人栽植沙障。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在黄河“几字弯”南岸的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切割沙柳、挖沙沟,利用沙柳栽植沙障。杭锦旗林草局副局长李树鹏说:“现在我们开工建设的是库布其沙漠北缘188公里防沙护河锁边林带、库布其沙漠腹地240公里风沙路径阻隔带项目,主要采取工程固沙、造林种草等措施防沙治沙,全面阻止库布其沙漠南移北扩。”

与此同时,在鄂尔多斯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几十辆推土车开展平整沙地作业。鄂尔多斯市副市长额登毕力格说:“全市规划建设库布其沙漠400公里光伏带、毛乌素沙地风电光伏走廊,计划治理1200万亩库布其沙漠、300万亩毛乌素沙地,完成新能源总装机1.5亿千瓦,实现生态治理与能源开发融合发展,为荒漠化防治注入新的活力。”

据介绍,鄂尔多斯市境内分布有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是黄河“几字弯”沙地治理的主阵地。今年,鄂尔多斯市将集中资金、集中资源、集中连片建设库布其沙漠东段歼灭治理区、毛乌素沙地下风口阻沙带及周边裸沙治理区等标志性工程,进一步提高治理项目区林草覆盖率。

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副局长陈永泉说,在深入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过程中,内蒙古以防风固沙、减少黄河输沙量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等重点工程,进一步筑牢北疆绿色长城。(记者 李云平)

THE END
0.国家林草局:到2025年治理亿亩沙化地,建32处沙漠公园南方plus在发展沙漠旅游方面,重点在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开展沙漠自然公园建设,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公众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意识。新时期,将重点支持32处国家级沙漠自然公园建设。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王玮 发自北京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61265d9;8595;/j}rn
1.军魂不褪色大漠升紫光这是一场人类治沙的观念革命,是一道开启人类生存造福子孙后代的智慧之门!是一项惠及国家、社会、子孙后代的济世方略,沙漠不应是消灭的对象,而是应该被充分利用的对象。沙漠是金,大力发展沙产业,沙漠完全可以变成人类的福祉。 柴在军介绍大漠紫光 柴在军对记者说,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集中分布在西北和北方,也使得新、蒙、jvzq<84hkpgoen3eg0io1{tnnkth1;53:2903=4v42792<66a4>58?;690yivvq
2.“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构筑抵御风沙的绿色防线三北地区是指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如今,绵亘万里的“三北”工程已构筑起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防线,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按照规划jvzquC41o0vpwfp0et0u‚xvgo532;8128534855489:8@80ujznn
3.筑起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东部,广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是我国林草植被最稀少、生态环境最脆弱、生态产品最短缺的地区。广袤的“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却集中了全国83.7%的沙化土地、67%的水土流失区。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启动的第一个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建jvzq<84sj0vfqyqg0eun0ls1p4532;7125721l6:36<8/<:38;8587mvon
4.用科技力量支撑“三北”工程攻坚战(生态论苑)三北地区指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三北”工程实施4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北地区显著增绿,推动我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三北”工程创立了以举国之力建设国家生态工程的基本范式,探索出规模化开展植被建设的治理模式,并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jvzq<84jg0vfqyqg0eun0ls1p4532;9127631l6;4496/=5:53=977mvon
5.圣牧高科:打造“产业”治沙的绿色GDP新模式但是,我国分布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 防治沙漠化,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实现环保和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在素有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牧高科)自2009年以来,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kzukpktu8723951:65:1:8::?690unuou
6.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乌兰布和治理背后隐忧:“8年来一直在投资,没见一时至今日,我国西部地区都在积极实践,但真正实现沙漠的“绿富同兴”,基层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议进一步优化沙漠生态综合治理顶层设计,持续从技术、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避免“造盆景”。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中最有可能进行大面积治理的沙漠之一,因为这里独具先天优势,有引黄河灌溉条件,还有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57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