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面积接近万平方公里,能够通过治理变为森林草原吗沙地植被大沙漠毛乌素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我国的沙漠化土地总面积有多少吗?

估计很多人都会茫然。

其实我国沙漠化总面积已经达到128万平方公里。所谓的沙漠化土地,指除沙漠包括戈壁和沙地。而在这其中,最受人关注的绝对是沙漠了。

(沙漠)

毕竟提起沙漠,人们总会想到浩瀚干燥的漫天黄沙,那里干燥缺水没有植物,千山鸟尽人口绝迹,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禁忌地带。

试想,如果将这些无边沙漠治理成森林草原,愿望会彻底实现吗?

一、我国光八大沙漠达60万km²,比法国面积还大

我国总共有八大沙漠,它们位于我国的北方境内。

光新疆就牢牢占据着三大沙漠: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第二大沙漠班通古特,以及第六大沙漠库姆塔格。

(我国八大沙漠一览表)

除此之外,内蒙古的沙漠面积实力也不容小觑: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第四大沙漠腾格里,第七大沙漠库布齐,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都分布在内蒙古地区。

最后,第五大沙漠柴达木盆很有意思,它在我国的青海青藏高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沙漠。这八大沙漠的总面积就达到58万平方公里,加上其他的一些小型沙漠,我国的真正的内陆沙漠达到6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体沙漠化土地的二分之一。

(北方沙漠分布图)

可不要小看这个数字,要知道法国的总面积仅仅有55万平方公里,可想而知我国的沙漠还要比法国大一圈。

可是,这么多的沙漠究竟怎么形成的?

其实沙漠是一种风成地貌,那里天气干旱非常缺水,植被十分稀缺。由于没有水源沙漠里很少有居民。

而沙漠形成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其中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农耕地区,人们过度开垦土地导致土地被风蚀严重。而在游牧地区,由于牛羊大量啃食草地也会让草原沙化,进一步影响生态变成荒漠。

(放牧图)

此外,许多森林也在人类的不合理开采下,变得植被裸露土地沙化严重,最终成为沙漠。

自然因素:如果当地干旱少雨,会造成河流因此缺水断流。当供水系统中断时当地的植被面积会大减少,最后土地变干风沙严重形成死循环后变成沙漠。

二、北方为何多沙漠,人们又怎么巧妙治理?

我国之所以出现北方大面积沙漠,背后原因很深刻。

首先,受环境影响。我国西北内陆距离沿海较远,受季风影响那里干燥少雨。当土地得不到雨水灌溉,哪怕有成片森林也会最后因干旱而消失。

(过度放牧)

其次,也与人为历史因素有关。在我国古代北方开发较早,几千年前先民对于环境的保护认知十分有限,他们过度在北方开垦农耕放牧,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最后大片土地变成沙漠。为了生存人们只能离开寸草不生的故土,迁居到其他的地方。

然而,如果放任沙漠不治理,到头来只能是沙漠化越来越加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解放后我国采取多个办法来治理沙漠。

说实话,治理沙漠的土办法就是种植树木,这是最傻瓜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比如国家早就在北方开展那三北治沙工程,这些工程的重点便是鼓励人们疯狂种树。

(内蒙人民植树造林)

没错,正是大家日夜不停疯种树,我国的沙漠正在逐渐变小。

曾几何时,著名的毛乌素沙地黄沙漫天苦甲全国。

为了改变现状,当地人开始疯狂种树,他们像呵护生命一样悉心呵护的这些小树苗,在几代人接力棒的种树下,如今的毛乌素沙漠早已从金黄变成绿色升级,80%地土地已经褪去沙感。

(毛乌素沙地现状)

而这仅仅是我国人民治沙的一小部分,想当初为了贫瘠的沙漠土地重新变绿,这些年里北方出现过女子治沙连、祖孙四代种杨树的故事。

(女子治沙连)

他们的劳碌的身影穿梭在沙漠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个人脸上都晒得通红。

但最后的成果喜人——千年沙漠被整治,无人区逐渐热闹起来。

在宁夏地区,当地人用特有的草做成“草方格”沙障来阻挡风沙侵蚀土地。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无限的,老百姓用这些土办法逐渐消灭着沙地。

三、人类能够通过治理变为森林草原吗?答案令人想不到

植树造林取得初步成果,早就世人皆知。在2020年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曾出现过对我国植树造林的高度评价。

当然,治沙还有个奇特的办法,就是“以沙治沙”。何为“以沙治沙”?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科学手段,在沙漠变成可被人们利用的新型能源。

(挖沙机载开采河床)

因为那里的大量建筑需要用到沙子原料。如果过渡开采河床沙泥,会造成河床失控洪水漫延。要想减少洪涝,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北方大面积裸露的沙子直接运到南方,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生态还能够减少沙地面积。

以上两个方法便是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治沙手段。

而要想真正让沙漠变成森林草地,还欠东风——“一场甘霖”。

(暴风雨下的沙漠)

不过,人类毕竟无法像龙王那样呼风唤雨,所以这个愿望不太现实。

那没有雨水怎么办?其实也不难,可以将其它地方的水资源调来沙漠得到深层滋润。

但重点来了!

以我国目前的科技和经济能力,要实现这一点还是有点困难。那么多的沙漠地带要想彻底得到灌溉,是个声势浩大的项目,其难度不亚于挖掘秦始皇陵。

(塔克拉玛干沙漠)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到时候那些绝妙的海市蜃楼、风沙地貌奇观就会消失不见。它们像《山海经》里的奇珍异兽那样只能存在于书籍里,再也不被后人看到。

(沙漠海市蜃楼奇观)

此外,当时沙漠突然变绿时,势必会影响当地生态翻译,这对人类来说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恐怕谁也不知道。

最后,你认为这是好事吗?

参考资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坝上天路锡林郭勒草原线浑善达克沙地足有3567万亩之广,面积惊人,与科尔沁、毛乌素与呼伦贝尔沙地合为中国四大沙地。有水源是浑善达克最为特别的一点,作为有水沙漠,浑善达克并非清一色的黄沙景象,部分地区仍有植被生长。此外,浑善达克也是越野爱好者们的天堂,其固化沙地坚硬而多坑洼,境内坡道数量繁多,驾驶很刺激。 从浑善达克沙地出来,继续jvzq<84|ls4{wƒzejg4dqv4uqeobn8xvtczfi‚4fgvgjn8pv59
1.宁新蒙青甘:共筑祖国北部万里绿色长城“其中,国家明确的宁夏2个示范项目分别为中卫市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石嘴山市毛乌素沙地系统治理,现已列入国家2024年第一批项目清单。”自治区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区将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及时把握政策动向,加快推进项目批复,尽早落地实施。同时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要求,提前做好后续项目jvzquC41yy}/sqqkpi}bpp3eqo5rkwljck5zcx|gp1814=2251681ltpvgtua>5223742?3jvor
2.防治沙漠化:看“中国智慧”的“内蒙古实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上帝送给了内蒙古最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科尔沁草原、贡格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绿色明珠,也附赠给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等一块块黄色“顽疾”。 内蒙古境内分布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荒漠化土地面积9.14亿亩,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51.50%,相当于2.5个英国的国jvzquC41uctoqwl0eezw0lto1o5b1rsfgz4tj}rnAkj>C[YKH{TYT~{Fzx^euz5co5:j3@5;2:
3.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科尔沁中旗,代钦塔拉【五角枫林】玉龙沙湖:地处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境内,1971年闻名中外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标志物就出土于此,景区内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沙地中有一眼清泉,泉水喷出在沙漠中积水一成湖,景观十分独特,电影《后会无期》《万物长生》都是在这里取的景!玉龙沙湖属AAAA级生态景区!容白沙漠,朱砂硕石及湿地等奇特自jvzquC41yy}/onnrkct/ew44i8:9not
4.磴口:奏响沙漠绿洲变奏曲沙地生金 发展富民 今年以来,磴口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立足乌兰布和沙漠资源优势发展沙产业,推进产业治沙。在沙漠生态治理上积极摸索、不断实践,全力做好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这篇大文章。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重点工程蒙能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jvzq<84poi4xgwrkpi4dp87244~cyƒ4poi}ny;544|r0v|ftypyl44249248y424924;=a89813?;0jvsm
5.“漠”上花开内蒙古新闻中心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 是我国荒漠化与沙化土地最集中的省份之一 26年前,《内蒙古日报》一篇《种树“种到”联合国》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内蒙古在治理沙漠面前的决心与成果。经历几代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内蒙古沙漠扩张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库布其治沙经验已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样本。 而今的内蒙古 万亩戈壁披绿装 “漠”上花开,jvzquC41kpkxu7soipkxu7hqo0io1|~uvgs0497412<03@4235932>=70unuou
6.科尔沁沙地“绿进沙退”沙海变“绿野”内蒙古新闻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8日电 (刘文华 杨朝东)科尔沁沙地面积超过8870万亩,其中5491万亩在通辽市境内、1746.8万亩在赤峰市境内,几百万人口生活在“无风三尺土”的恶劣环境中。 作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通辽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治沙奇迹,总结出一批可供借鉴的治沙经验,jvzq<84yyy4oop3ejktbpn|u0eun0ls1pg}t1;5462?1:898:3=/j}rn
7.《草原》2024年第10期|杨彦魁李马钦潘秀峰:战沙——鄂尔多斯市荒漠化2000年,伊盟盟委、行署做出了一个日后被媒体称为“绿色风暴”的《决定》,其生态治理方面的部署是禁、休、轮: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40%草原禁牧,其余的60%草原休牧、轮牧;占全盟国土面积一半的生态极端退化地区为生态自然集中恢复区;牛羊实行舍饲、半舍饲;结合城镇化建设,40多万农牧民退出草原,其数量占近半农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6864425d6:=;:;352<=87;
8.【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沙漠增绿产业增值企业阿拉善盟在推进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的生态建设中,紧紧围绕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目标,把沙漠生态劣势变为资源优势,依托梭梭林等丰富的沙生植物资源,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肉苁蓉、锁阳、沙地葡萄、黑果枸杞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实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jvzq<84yyy4xnlgpgyy/exr1r1>75@<0jvsm
9.内蒙古自驾攻略3:出发去天边草原锡林郭勒锡林浩特市的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汉名崇善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耗银174万两。庙内主要殿宇雕梁画柱,壮观典雅,有大量壁画,是研究蒙古民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资料。全庙共分五大殿,三大院落,一个已经修复,一个正在修复,一个没有修复。走出贝子庙最后一个衰破的院落,透着夕阳的一抹余辉jvzquC41yy}/ojkgpi}p0ls1iqthnj1|kpwnpi1:35?66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