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中国人,整整五十年,三代人,用最低低到五十二岁的平均寿命为代价与风沙战斗,默默植树了四十年,近十八年植树造林超过一百七十五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绿了一个韩国。
这项工程就是覆盖了中国国土面积百分之四十二点四的三北防护,一个几乎没有什么热度,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绿化工程,一个为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作了重要贡献的工程。
我们从小在书本上看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另一个事实是中国是全世界沙漠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仅三北地区就有八大沙漠、三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共沙漠化面积高达一百五十八万平方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我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六,接近五分之一的面积全是沙漠戈壁,而且这些沙漠还以每年两千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向外扩张着。
所以在二十年前,困扰北方很多城市的不是雾霾而是沙尘暴,不是今天大家熟悉的PM2.5,而是PM250或者2500。您能否想象,曾经有一场沙尘暴整整袭击北京长达五十一个小时,总共下了三万吨土,平均下来每人可以分到两斤。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遏制住沙漠,保住我们生存土壤,我国开始了一项人类史上空前,也可能是绝后的工程:三北防护林。
从一九七八年开始,用七十三年的时间,四代人的岁月构建一个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包含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北、陕西、青海等十三个省市区,一个面积四百零六点九万平方公里的绿化工程。占据中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二点四。
而且我们不仅规划了,还真的做了,到现在已经坚持了整整四十年,无数有名的无名的英雄已经与黄沙战斗了一辈子。比如为了绿化塞罕坝,挡住吹过来的沙尘暴,一九六二年,三百六十九个来自全国十八个省市,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然后留在了当地种树五十八年,三代人坚持到了今天。
当年的第一代人因为太苦,平均寿命只有五十二岁,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在鲜为人知的这个角落已经默默战斗了半个世纪。还有毛乌素沙漠中的殷玉珍,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十九岁嫁过来的时候,有的只是沙漠边的一个小房子,为了保住房子,每当风沙吹过以后,就必须拿铲子清理门外的沙子,否则就会被第二次的风沙掩埋。
为了生存,她的丈夫每次遇到风暴就顶风暴出去捡死去的牛羊,每一次出门都可能是她和丈夫的最后一次见面。在贫穷和黄沙的双重打击下,他终于爆发。那么宁可种树累死,我们也不能让风沙把我们欺负死。
一九八六年,他卖了家里仅有的一头羊,换回了六百棵树苗,小心翼翼栽在自家房子周围,日夜精心照看,一年下来存活了多少颗呢?十颗。倾家荡产换回十棵树,但他没有认输,他说十棵树活得下来,那树林也可以。
于是从此她和她的丈夫开始了和沙漠不死不休的战斗。他们到外面打工,给人掏粪、盖房子,干农活不要工钱,只需要给树苗就好。死了一棵树,他们就再栽上十棵树,这样整整坚持了三十二年,他们栽树两百万棵,其他作物无数,硬生生绿化了七万亩沙地。
这些都只是三北防护林的冰山一角。整个工程已经投资一百多亿,是涉及到十三个省、五百五十一个县,三点一三亿劳动力的一个伟大工程。四十年时间,三北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加两千一百五十六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加一十二点六亿立方米。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黄河是含有大量泥沙的黄色泥浆水,但其实很多地方黄河水的颜色已经清亮了很多了。也许你印象中的黄土高原可能是漫坡的黄土堆,土地里都是黄沙,但其实很多地方都已经绿意盎然。
中国人,整整三代人,默默地种了半个世纪的树,建立起了一个纵横五千公里、跨越七十年的伟大工程。因为它的存在,中国森林增加面积超过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和,全世界人工林面积一点四亿公顷,中国整整占了七千万,这里面三北防护力功不可没。
当然,现在的三北防护林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比如植树的成本和人工的成本正在直线的增加,比如曾经单一树种森林容易遭遇病虫害的侵蚀,需要改变等。但困难多就不做了吗?
我知道今天有很多人在网上说三北防护林不好,理由也很多,拿着一些奇怪的论文或者书上的理论来说话,比如消耗地下水后面会出事,或者种树根本无法控制沙漠等等。
对此我只想说一句,去三北地区看看吧,听听当地人怎么说的吧。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一句话就抹杀了,不觉的心寒吗?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