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地形特征: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2/3。

一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作山区。

(1)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2)山区生态环境

特点: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常见自然灾害: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保护措施:

①在山区开发利用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②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③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2、主要的山脉: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3)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3、主要地形区

游平原

考点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三级阶梯概况: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1)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2)河流:使得江河东去,水流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3)交通: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气温

1、气温分布特征

(1)冬季气温特征:

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原因:纬度因素;冬季风影响;山脉阻挡;)

(2)夏季气温特征:

2、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考点二:降水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四类干湿区:

考点三:气候类型:

1、类型复杂多样: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深圳)、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呈现垂直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影响:

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域文化丰富多彩。

2、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东部季风区的锋面雨带推移:华南地区(4-5月),长江中下游(6-7月),华北、东北地区(7、8月)9月开始雨带南移,10月撤出大陆回到海洋。

(3)季风气候的影响: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得当,有利于喜温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考点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海陆位置:

①海陆兼备,季风气候显著。

②东西跨经度广,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地形地势:

①高大山脉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②高山地区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以外流河为主

1、河流的特征

(1)水系特征:流程、流向、注入海洋、水网密度、水系形态、弯曲状况等

(2)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结冰期、流速、含沙量、水能资等(影响因素分析)

2、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考点二:长江、黄河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

考点三:自然灾害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

2、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分布

…………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19606

39,095,435

30

2648

20

江苏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江苏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

THE END
0.沙漠生态经济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方案生态环境脆弱: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贫瘠的土壤难以支撑传统农业和大规模人类活动。 基础设施匮乏:尤其是交通物流和能源供应,导致资源开发成本高昂,产业难以聚集。 (三)中国经验与方案创新源起 中国在沙漠治理(如库布其、毛乌素)和新能源开发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光伏治沙、节水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等。本方案在借鉴中国经验基础上,结合全 jvzquC41yy}/lrfpuj{/exr1r1k1gnj8gh?b8B
1.探索撒哈拉沙漠,适应环境的奇妙生命策略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动物。和植物一样,沙漠动物也具有许多独特的适应特点,帮助它们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例如,一些沙漠动物具有厚重的毛发或皮肤,可以保护它们免受酷热和夜间低温的侵害。一些动物还能在日间躲避高温,夜间寻找食物,以及通过储存水分来减少渴望。更神奇的是,有些动物甚至可以从食物中获得所需的水分,从而jvzquC41yy}/lrfpuj{/exr1r1;94lk2:e6d;<
2.环卫设施范文由于环境卫生行业的自身特点,一些构筑物设计得比较隐蔽,比如填埋场的渗沥液管道都埋在垃圾堆体的底部,根本无法对其观察,而渗沥液调节池等构筑物在运行之后,由于其比较隐蔽且工作环境恶劣,除特殊情况外很少对其进行专门检查。 3.1.5防腐蚀设计不到位 基于对环境卫生设施腐蚀特点的认识不够,目前设计部门对构筑物一般只考虑抗渗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7;4ivvq
3.临沭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临沭县人民政府根据所处的区域和环境特点,对村庄建设用地、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进行优化;对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高度、建筑材质进行管控;结合居民生活习性与地域文化,打造美丽庭院。 ①集中型布局模式 该模式的村庄距离城区较近,城镇化水平较高,民居空间形态以集中连片式分布为主,此类村庄主要是结合镇街规划,进行全域环境综合整治, jvzq<84yyy4mkwxjw0io1rshq1:44;43;3=587mvo
4.蜿蜒的道路蜿蜒穿过沙漠的荒漠景观库存例证.插画包括有生态系插画 关于 蜿蜒的道路蜿蜒穿过干旱的沙漠景观,这里的特点是零星的石丘和稀疏的植被. 地形上覆盖着大量的沙质土壤的小山和山谷. 一辆独行车沿路行驶,强调沙漠环境的广阔和隔离. 这幅图展示了这片贫瘠生态系统中典型的自然纹理和朴实的色调. 插画 包括有 生态系, 艺术, 许多jvzquC41ep4etnfouvong7hqo13jojlg5;833?;68
5.庄园小课堂今日正确答案最新小鸡答案支付宝今天最新汇总耳廓狐标志性的大耳朵主要功能是?散热适应沙漠环境 我国哪一部古代著作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 【8.7】 以下哪一项是立秋时节的物候特征?寒蝉鸣 立秋标志着哪个时节的来临?孟秋时节 【8.6】 吃绿叶蔬菜能补充叶酸,真的假的?真的可以哦 jvzquC41crv/cun4354og}4in1;74:750jznn
6.我院杨小平教授团队沙海询证,揭秘塔克拉玛干近10万年以来环境不过,苦中作乐,到底让他们“淘”出了“金”。经过6年的科研攻关,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杨小平带领团队,从地质学视角破解了近10万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演变的前世今生,并分析了相关驱动机制及其与沙漠古文明的关系。 跳出窠臼 沙海“淘金”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海东西绵延10jvzq<84iu0€kw7jfw0io1;54316:2:4e56=85j7639>448ucig4ivv
7.幼儿园《交通工具》教案(精选14篇)家长和幼儿一起了解沙漠和骆驼的知识。 沙漠图片、幼儿用书、龙卷风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学习过的交通工具,并说一说其特点和作用。 ——师:在特殊的情况下动物也可以扮演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非常厉害的动物交通工具。 jvzquC41yy}/{~|gpoo/exr1lkgpcw4{qwks{~fp13878A9: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