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世界上最抗热的动物是什么?骆驼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世界上最耐热的几种动物。
路氏沙狐
路氏沙狐又名吕佩尔狐、吕氏沙狐。看起来比较像耳廓狐,但比耳廓狐多了一分凌厉。它生活的地方是号称世界上最热的卢特沙漠。2005年,NASA曾在这里测得了70.73摄氏度的地表最高温度。
一方水土养一方狐,能在这个鬼地方生活,路氏沙狐自然也有一些功夫在身上的。
撒哈拉银蚁
单听“撒哈拉”这仨字就觉得热,撒哈拉银蚁也是在平均气温50多度,最高温度70度的沙漠中生存的,是已知的最耐热的昆虫之一。
要在这里生活要的不仅是耐热,还得跑得快。撒哈拉银蚁能以每秒超过自身100个身位的速度急速奔跑,等比换算成人类,大概就是张飞那样的彪形大汉,一秒跑出去将近两百米。
每天以这样的速度跑出去寻找食物,十分钟就返回巢穴,还能分泌热休克蛋白,让细胞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坐实了干饭机器的称号。
庞贝蠕虫
庞贝蠕虫又叫做刚毛虫,生活在东太平洋海底,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耐热的动物。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海底热泉,最高温度竟然达到了105摄氏度。
在此之前,世界上公认最耐热的动物就是撒哈拉银蚁,可以承受55摄氏度的高温。因此,生命体细胞中的膜状结构,所能承受的临界点也被定为了55摄氏度。
但随着人们对庞贝蠕虫的研究,竟然发现它的尾端居然能承受80度以上的高温。这显然违背了人们的生物学常识,这已经不是顶不顶得住,都快熟了。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庞氏蠕虫生活的地方之所以温度这么高,是因为地下热泉喷出时带来的热量。因此,只要离泉眼稍远一点,温度就不会那么高。
至于它为什么能承受如此高的温度,现在最科学的解释就是庞氏蠕虫的体表会分泌一种粘液。很多细菌会把这种粘液当食物,然后寄生在庞氏蠕虫的体表,相当于一种共生体系。
庞氏蠕虫在一般情况下,都居住在自身分泌物筑成的管状物中,只有觅食的时候才会从管子里爬出,然后在四周游荡。
在此期间,体表的那层细菌就会为庞氏蠕虫阻挡外界的高温,以及从地底喷出的有害气体和硫化物,这也是庞氏蠕虫生命力顽强的关键因素之一。
白色盲虾
2012年,一个名叫穆斯坦·安德里亚(Mustain, Andrea)的人在《生活科学》(Live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片文章,声称有科学家在最深的火山口发现了一种“无眼虾”。
经过人们一步步推断和查资料证实,终于找到了一种与之对应的虾,白色盲虾(Rimicaris hybisae)。事实上它们生活在漆黑的海底,就算能看见东西也是一片漆黑。于是这种虾就进化出了一种发光器官,以此充当它们的眼睛。
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都很正常,不知道是谁发现了白色盲虾的栖息地,位于加勒比海开曼群岛南部的海沟中,有一处一直朝外冒热气的地底火山。
虽然火山口的中心地带没办法探测,但这处火山周围最高温度也达到450摄氏度,就连铅都能溶解,因此这片海域的重金属含量一直都很高。有人就以此来推断,这些白色盲虾是不是能在450摄氏度的高温下存活,它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但吃货们很快就意识到不对劲了,我们平常做饭温度不过100度,油炸的温度最多也就200多度,这种虾到底该怎么吃?
有人解释到,在这是因为白色盲虾的身体比其它虾更耐热,外骨骼也比一般的虾要软很多。
事实上它们并不能承受450度的高温,只不过能短时间出入100摄氏度左右的区域,再加上它们的发光器官同时也能帮助它感知温度的变化,以便避开这些高温地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